雖然這篇農業廢棄物統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農業廢棄物統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農業廢棄物統計產品中有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新創企業現狀觀察AI發展熱度 作者 : 黃燁鋒,EE Times China 2021-07-12 從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市場,以及類似Nvidia新創加速計畫(NVIDIA Inception)的專案,都可觀察AI技術或產業如今的發展熱度... 現在的很多生態締造者對於潛在生態的開...
農業廢棄物統計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新創企業現狀觀察AI發展熱度
作者 : 黃燁鋒,EE Times China
2021-07-12
從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市場,以及類似Nvidia新創加速計畫(NVIDIA Inception)的專案,都可觀察AI技術或產業如今的發展熱度...
現在的很多生態締造者對於潛在生態的開發都十分在意:比如說及早深入教育市場,生態建設「從娃娃抓起」(編按:指從小開始);再或者對新創企業的扶持或孵化計畫。這裡所謂的「生態締造者」的範圍可以很廣,比如雲端供應商、作業系統供應商、針對應用開發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以及各種硬體廠商等。
這些其實是吸引更多開發者,潛移默化中造成開發習慣、黏性的關鍵。《電子工程專輯》中國版(EE Times China)先前拜訪過微軟(Microsoft) Azure一批又一批的孵化企業;還有華為HarmonyOS當下對眾多新創企業的扶持……這類新創企業扶持項目都有著相當易於理解的商業邏輯,亦屬常規操作手段。
而在AI生態建構上頗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Nvidia,畢竟筆者之前也一直在提Nvidia在AI生態打造上的完備程度多高,這種生態對新創企業的扶持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Nvidia新創加速計畫(NVIDIA Inception)進入中國是在2016年,這個計畫本身就在加速AI創業公司發展。從AI新創企業市場,以及類似Nvidia新創加速計畫這樣的專案,都可觀察AI技術或產業如今的發展熱度。
AI市場這兩年的新機遇
截至去年底,這項計畫在全球範圍內覆蓋了超過7,000家AI新創公司,去年一年加入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公司數量較上一年多出了25%。從Nvidia的總結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很大程度推動了該計畫。之前Nvidia業務開發VP Jeff Herbst曾提過:「2020年一場全球性質的瘟疫攪動了經濟發展。但新創生態系統卻在此期間一度繁榮,這很可能不是巧合。」
這些AI新創企業,依照類別來看主要包括了IT服務、醫療健康、媒體與娛樂。看起來是完全符合預期,就如同疫情期間全球的PC和資料中心市場發展受到刺激一樣,這恰好也是Nvidia業務發展的重點。可以說,疫情雖然短時間內造成了停工停產,但Nvidia可能是這波行情下獲得最大發展機會的企業之一。
數位生活方式的轉變促成了很多領域的快速發展,包括在家辦公、遠端醫療、家庭娛樂等。隨Nvidia大趨勢本身的利多,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去年加入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新創企業的一大部分都在這些類別中。
在中國市場上,該計畫去年扶持的企業超過800家。這個數字也極大程度說明了AI在中國發展的繁榮。換句話說,全球25%的成長量也可間接表現出,新冠疫情的蔓延客觀上也推動了AI的發展,而且不止於醫療健康。
AI新創投資市場現狀
Nvidia新創加速計畫可認為是觀察AI新創企業,乃至整個AI產業發展的冰山一角。CB Insights先前公佈了一份AI 100榜單,列出100家AI新創企業——而且據說是從超過6,000家企業中選出來的。這份榜單涵蓋了跨18個核心產業的各種解決方案,這個數字其實已蠻驚人。這份榜單總結了這些年來AI新創公司獲得的融資金額、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類別,以及有不少企業處在A輪融資階段。其中12家是獨角獸,而在地理位置分佈中,64%位於美國,8家位於英國,6家在中國和以色列等。
針對這個市場有一些更細緻的資料可以列舉。以前不久微軟豪擲197億美元收購Nuance為代表,目前美國最大的5家科技公司中,有4家大量收購了AI新創企業。其中蘋果(Apple)最多,收購次數達到了29次——這也是CB Insights前不久才更新的資料。僅今年一季,全球與AI新創企業相關的交易(如收購、兼併等)次數就達到了626次,交易金額大約是177億美元。與去年相比,2020年整年的資料是354億,這其中的增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有投資機構認為,預期今年針對AI相關的企業交易量會是去年的2~3倍,這種持續活躍和加速的趨勢仍相當明確。
很多機構針對企業所作的統計也顯示,企業對於AI產品的採用計畫正在增加,或者說更多的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準備應用AI。Signal AI針對1,000位C級高層的統計顯示,92%認為自家企業需要依靠AI技術來提升決策制定流程。GTC 2021上,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針對Nvidia發佈的AI for Enterprise特別提到:「我們將AI擴展到企業的邊緣。我們相信企業產業邊緣將會是AI產生巨大影響的地方,包括醫療健康、倉儲物流、生產製造、零售、農業、交通。AI還沒有觸達這些產業,但現在不同了。」
所以從投資方和需求方兩個方面來看,AI新創企業相關的投資都在持續擴大。不過這一現象可能與其他熱門領域的發展具有極高的相關性。比如推行SaaS的企業如今受到格外的關注——而這些企業普遍將AI作為企業產品的一部分。所以AI成為某些正在快速成長中的市場的組成部分受到追捧,本身也是AI成長的原因。達成全球AI交易金額的新記錄,可能會在今年持續發生;今年截至目前交易輪次也仍然表現出了熱度。
這其中有一點轉變,是近一年才發生。亦即去年很多企業對於AI的接受度仍然不高——AI之前的存在更像是一種行銷手法:即告訴客戶和投資人,產品中有AI技術才能獲得青睞;而現階段逐漸在轉變至用AI來更實際地解決現實問題的階段發展,或者不需要再去反覆解釋究竟為什麼要接受AI。AI也變得越來越平常,這也是大部分技術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雖然從投資風向來看,這個市場遠未及成熟,Nvidia在此時持續做針對AI新創企業的新創加速計畫投入,還是相當好的時機。
兩個新創加速計畫示例
與此同時,Nvidia新創加速計畫在客觀上也是降低產業進入門檻的一種方式,所以該計畫本身又在推動AI產業發展。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一市場行為與Nvidia本身在技術上進行生態建構還是一脈相承。
對於加入計畫的AI新創企業而言,該計畫提供的支援主要包括幾點:Nvidia的部分產品折扣、AI技術支援(包括Nvidia深度學習學院DLI線上自主培訓課程免費兌換200次)、Nvidia管道的市場推廣(如在GTC大會上給予展示、演講等的機會)、融資服務、業務推薦等,也就是從技術和市場兩方面提供一些基礎支援。除了免費加入的新創企業,計畫中另設有高階會員(設定要求包括至少完成A輪融資或已產生業務收入等)有更多的支援,比如開發者關係支持、更多市場推廣等。
這些服務和支援,基本也顯示了當代新創企業扶持計畫的常規,大方向上也符合AI新創風向的趨勢。這裡列舉兩個加入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新創企業的例子,大致可從中體會此類新創扶持計畫的價值。
中國有家名為心咚科技的企業,主要業務方向是將AI技術融入到時尚、服飾產業。這家公司產品的核心,包括了物理引擎和數位面料中心:設計師藉由心咚科技的產品,可以將現實中的實物面料和服飾,虛擬地呈現出來。這其實很類似於「原型產品」、「設計驗證」,虛擬產品因此能做到「零廢棄物製造」。市面上大多數現有的3D服裝設計軟體都只是視覺模擬,而沒有工業級高精準度物理模擬所需的運算結果。
所以心咚科技採用Nvidia的GPU及互連等方案,實現了高效能運算(HPC)應用,完成對複雜光線追蹤、視覺化運算工作負載的處理,以虛擬的方式完成從選擇面料、成衣設計、審稿、打版到生產過程。心咚科技本身是Nvidia新創加速計畫會員,這個例子也顯示AI相關技術新創企業借助Nvidia的資源、支援和平台,能夠加速應用實踐和延展。
再舉個例子,美國有家新創企業Zippin,他們的產品針對零售店購物可實現自動結帳,這個過程主要是對消費者購買的零食、飲料等進行影像辨識。顧客在支援Zippin系統的店內買東西之後就可以離開,app會保留收據,追蹤消費記錄後收費(app或信用卡支付)。這個專案的市場契機,主要來自國外很多體育館、娛樂場所重開,Zippin自動結帳無人商店不需要排隊就能買東西。
Zippin如今的業務擴展似乎還頗順利,其商店數量在穩步增加,包括一些大型體育場館和零售連鎖店;而且擴展到了美國以外,包括巴西、俄羅斯、日本。這套「自動結帳」系統相關AI的核心部分,應該是商品的影像辨識,並且結合更多感測器實現位置、重量辨識等。不僅是顧客買了什麼,也在於商店本身的庫存管理自動化,Zippin用的是Nvidia Jetson在終端進行模型推理。
Zippin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Motilal Agrawal在談加入新創加速計畫時提到,「Nvidia新創加速計畫團隊與我們見面、借給Zippin第一個NVIDIA GPU並針對我們的應用提供關於Nvidia SDK的指導。」
這兩個例子都是在Nvidia新創加速計畫扶持下,業務得以擴大影響力或開展落地的典型。Nvidia在其官網列舉的實例還有不少,本身也算是對這些企業的市場宣傳途徑之一,可能不同參與者受惠於新創加速計畫的體驗是不同的:Nvidia自己列舉的案例中,有家AI醫療影像手術導航機器人相關新創企業,相當推崇Nvidia深度學習學院DLI 的培訓課程,包括部分課程後Nvidia頒發的一些認證證書。如前面所述,Nvidia深度學習學院DLI線上自主培訓課程也是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課程對於AI新創企業的養成具備相當的價值。
無論是免費的自主培訓課程,還是Nvidia GPU產品折扣、AI技術支援、市場推廣、融資服務、業務推薦,這些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組成部分。對AI新創企業快速入門和進階AI開發、加速產品上市,以及對於Nvidia本身培養AI生態有其價值。
正如本文一開頭所述,這種潛在開發生態與習慣的培養,是大部分生態締造者佈局生態時的必要行為。AI新創企業市場如此火熱,是Nvidia開展新創加速計畫的契機。與此同時,這類計畫本身又在促進AI整個產業往前發展,也是推動AI產業現階段百花齊放、迸發AI創意的起點。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712nt61-ai-development-from-the-dynamics-of-new-venture/?fbclid=IwAR1AVhpCZaFFqeTnmgvW7ZoTBBv48gtKEMsxZa4u4i_BDryyVfKnQcYLQ40
農業廢棄物統計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06/01/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碳價是必要但不能只有碳價
2021年世界銀行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出爐,開宗指出碳價對於低碳轉型十分重要,但要真正發揮作用,則另需要確保:(1)碳價水準達每噸40~80美元、(2)根據各國不同情況量身設計、(3)低碳轉型需要包裹政策,包含致力於低碳研發、破除減緩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文:倪茂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1. 關鍵數字
全球61個碳價機制,管制21.5%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全球碳價機制成長至64個,包含3個具體規劃中的碳價。其中61個已施行生效的碳價機制,共管制全球約21.5%的溫室氣體,主要的增幅來自2021年2月中國施行的全國碳交易。
全球碳價水準中,僅有3.76%的排放量符合巴黎協定水準
從各國減量自訂貢獻中,全球氣候行動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的目標,這同樣也反映在目前的碳價水準上,目前全球的碳價中僅有3.76%看齊應有的碳價水準,即世銀2017年給予符合巴黎協定2°C目標的碳價建議,分別於2020年、2030年時,每噸碳價應為40~80美元;50~100美元的水準。若要進一步達到1.5°C的目標,世銀報告也引用國際能源研究顧問公司WoodMac的分析,2030年碳價應達到每噸160美元的水準。
2021年碳價水準的典範(下圖灰色範圍),即高於40美元的碳價制度,也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9個,但也僅佔全球排放量的3.76%,分別是歐盟碳交易、法國碳稅、芬蘭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盧森堡碳稅、挪威碳稅、瑞典碳稅以及瑞士的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
全球碳價收入來到530億美金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高達530億美金,相較於2019年提高了80億美元,主要的貢獻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價格的漲幅,管制全境39%溫室氣體的平均價格為49.8美金,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碳價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價等因素,排序僅為概況的說明。)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9.8%的內部碳價高於每噸80美金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共226家,包含預期兩年內施行)。2020年全球也有853家企業採行內部碳價,1159家企業預期兩年內施行,統計約27兆資本額加入。企業內部碳價的採行,主要乃為了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儘管內部碳價的實質影響受到質疑,但相關研究與具體實踐的經驗中也逐漸優化內部碳價機制設定的標準與分析實際減量成效。
此外,也有許多企業的內部碳價水準已經高於政府碳價機制。雖平均來說企業內部的平均碳價並未符合巴黎協定要求,但有超過16.1%的企業內部碳價符合每噸40美元~80美元的碳價水準,更有9.8%的企業採行更高水準的碳價。
2. 關鍵訊息
碳價的韌性挺過新冠疫情,更為綠色振興創造財源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全球碳價,影響包含遞延排放盤查的期限、暫緩調升碳價的措施等,但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大流行起開始觀察幾個全球主要排放交易市場中的碳價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有約計40%以上的漲幅,包含歐盟、紐西蘭、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除整體淨零氣候承諾的維繫外,排放交易制度本身透過其價格供給調整機制(price or supply adjustment mechanisms, PSAMs)支撐碳交易市場。另一方面,仍有如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如期提高碳稅稅率。此外,自願性額度市場同樣也挺過來了。這些發展都可以看見碳價制度的韌性。
碳價亦扮演著疫情衝擊下綠色振興的重要角色,短期內確保低碳永續的產業維持競爭力、創造就業及維持經濟成長外,長期可實踐淨零目標。此外,藉由碳價的收取可增加綠色振興所需的財源,無論是投資低碳技術或創造低碳產業職缺,例如加拿大2020年12月提出共119億美金的健康環境與經濟計劃中(Healthy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Economy Plan),即擬利用碳價收入打造未來10年的產業轉型創新的來源,碳價將每年提高每公噸11.94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每噸135.3美元的碳價水準。
碳價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政策溝通策略越顯重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The Peoples' Climate Vote》民調的120萬份調查中發現,全球調查的50個國家中約計有64%的受訪者視氣候變遷為緊急狀態,特別是小島國家聯盟與高收入國家皆有超過70%的受訪者同意。同意的受訪者中,又有近6成(59%)認同國家應採取必要且立即的氣候政策。然而,6大領域共18項的具體氣候政策中「污染者付費」的政策選項,僅獲得39%的支持,位列第10名應採行的優先措施。相對地,於高所得國家中污染者付費工具的政策支持度則比較高,獲得55%受訪者支持。
這些民調顯示碳價的施行與碳價水準高低維繫於社會接受度,從企業端觀察,過去為主要的反對遊說勢力,但近期因氣候管制的手段已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轉向支持碳價政策。至於公眾則比較關注於碳價制度的公平性、碳價收入的使用是否帶來低碳投資、減低其他稅賦或提高社會福利等,例如愛爾蘭碳價用於社會福利保障、德國碳價用於減低電力稅、通勤補貼等措施。據此,相關碳價的推動都開始聚焦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公平性與社會溝通策略。
淨零競逐下,全球碳價前景看好
全球淨零競逐下,結至2020年底已有127個國家、823座城市、101個地區與1541家企業承諾2050年淨零目標。碳價該如何回應各國淨零的競逐?一方面可以發現歐盟碳價創了歷史新高、加拿大、德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的碳價也相應的向上修正;另一方面,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想像也預期逐漸落實,包含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預期今年6月主辦G7峰會的英國,也將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落實。
同時,私部門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入淨零行動也增加自願碳價機制的量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部門的碳價參與固然重要,特別是自願的碳價市場多以碳權額度市場為主,涉及高度的異質性、減量真實性與重複計算的質疑,重點仍應擺在實質減量的努力,應視碳權額度的參與為輔助的措施,並更進一步確保額度交易的透明度、減量真實性。
同樣的外,也越來越多金融投資機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以及Lansdowne Partners等也開始參與碳市場,據統計,2020年43.7%的歐盟碳交易市場碳權由投資機構購入,雖然可強化碳市場流通性與參與碳價誘因,但相對的必須注意碳權及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監管機制。
3. 亮點實踐經驗
中國碳交易
今年度受溫室氣體管制的成長貢獻主要來自2021年2月公布的中國碳交易,預期將於今年6月底前啟動線上交易,預期將初步管制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中碳登)也刻正進行開戶手續。受管制的電業今年將首次針對過去兩年的碳排放償付碳價,若未能履行碳價義務則預期將處以高於市場碳價2~5倍的處罰。
然而,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業)》初期尚未有總量的限制,將會視未來更多具體部門別目標設定以及《十四五》計畫的內容後,決定中國碳交易的總量目標。另外,除了已於2020年開始施行的再生能源配比制度外,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預期將於2021年底,針對「能源密集」產業施以「能源消費配額機制」,這些都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總量設定與運行。
歐盟碳價:碳交易改革、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盟綠色政綱宣布以來已經完成氣候法的制定,正式將2030年氣候減量的目標設定於減量1990年標準55%,2050年淨零排放;2040年的目標預期將於全球盤點後6個月內提出。為了回應歐盟新氣候目標,也將連同調整歐盟碳價制度,即包含修訂歐盟碳交易與頒布碳邊境調整機制。首先,針對歐盟碳交易制度,預期修正的方向包含收緊碳總量的設定、重新檢視市場穩定存量機制、強化航空業排放管制,並思考是否擴大排放管制部門,如新增海運、運輸與建築部門。其次,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方面,首批將針對原先於碳交易制度中屬於亦受碳洩露風險影響的水泥、鋼鐵等產業,同時取消免費核配碳權,改以碳邊境調整機制緩解境內外碳價差異。相關具體調整皆預期於今年6月後公布細節。
歐洲國家碳價趨勢: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也正式於今年1月停止參與歐盟碳交易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獨立碳交易市場,相關制度的設計則仍維持歐盟第四交易期的規則,涵蓋電業、製造業、國內航空業等,預期每年減少420萬噸排放,2024年後將進一步重新校正。
德國也針對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排放交易管制部門,進行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約計管制40%的德國排放量。
再次突破氣候訴訟想像的荷蘭,也於2021年1月開始施行產業碳稅法(Industry Carbon Tax Act / Wet CO₂-heffing industrie),每噸碳稅設定於35.24美元,管制的對象包含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外,也包含廢棄物焚化等產生氧化亞氮的部門,預期管制235家企業共284個廠址,目標2030年限制產業排放量為143萬噸。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針對排放超過歐盟標準的部分,需另外依2030年產業減量目標並計算權重後,額外繳納碳稅(top up fee),若低於排放標準則可獲得抵減碳權(dispensation rights),作為交易或獲得過去五年裡依法繳納碳稅的退稅依據。
亞洲國家重點
日本除現行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與東京市、埼玉市的排放交易制度外,日本政府2021年2月起,也分別由環境部、經產省各自展開碳定價機制與低碳成長的策略研究,例如從環境部的《Our Shared Future》報告中,預期2030年碳稅水準達到100歐元(122美金),預期未來10年將有95億歐元的氣候行動基金收入,並規劃其中的30億用於社會福利、避免能源貧窮以及公正轉型;50億用於建築物翻修;15億用於永續農業上。此外,排放交易的部分也會規劃碳底價的制度確保碳價水準。
南韓碳交易則於2021年進入第三交易期,擴大了原本管制範圍,新增大型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等,管制排放量約計全韓國73.5%;拍賣碳權的比例也來到10%。另外,也鬆綁關於投資機構參與碳權次級市場、以及國際額度碳權使用的限制。
此外,印尼於2021年3月開始碳交易試行,涵蓋80家燃煤電廠,並展開碳交易法制的擬定,預期2025年上路;越南於2020年11月修正通過《環境保護法》,提供排放交易制度的母法依據,預期於2025年試運行、2027年正式施行。
參考資料
“World Bank. 2021.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World Bank. License: CC BY 3.0 IGO.”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316
♡
農業廢棄物統計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也無法阻止碳排濃度持續升高】
#巴黎協定要達成真的很難 #數字仍不斷突破天際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希望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2度C或1.5度C這樣的範圍內,也因此我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必須維持在450-500ppm之間,然而,目前的數字始終不容我們樂觀看待。迄今平均升溫已經來到1.2度C,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已經超過了504ppm。
因為近期乾旱而了解到氣候異常的我們,有必要更了解近期地球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去年全球碳排並未因為疫情而下降,創有史以來最高
日前,NOAA報告大氣中CO2濃度自有觀測紀錄以來,首次超過420ppm,即CO2質量大於大氣總質量的萬分之4.2,達360萬年來的最高點;去年CO2年均值412.5ppm,比起2019年增加2.6 ppm,#原先由於疫情而預期全球碳排有下降趨勢,但觀測結果顯示,雖然排放的 #增幅 較前一年減少,但年度排放量還是上升。NOAA的科學家Pieter Tans估計,若不是因為疫情,2020年將是CO2 增幅破紀錄的一年。
而為何碳排下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仍上升呢?那是因為溫室氣體也有生命週期,例如CO2大約一百年,CH4約25年,使其在大氣中只要有排放,就會不斷累積。
PS:421.21 ppm的CO2含量是目前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數字,360萬年前的CO2估計含量類似,但非觀測紀錄,是從南極冰芯中捕捉的氣泡獲得的資訊推算而得。
█甲烷的增幅為史上(有觀測紀錄以來)最高
NOAA還發現,大氣中甲烷的含量在2020年也急劇增加,年增加量為14.7ppb(parts per billion,10億分之1濃度),是自1983年開始測量以來最大年度增幅。。英國南極調查機構(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分析,甲烷暴增的主因來自農業與濕地,例如牲畜和肥料使用的高速成長,這意味:當各國政府在意識到減碳迫切之際,#大部分注意力仍集中能源轉型與二氧化碳,對於農業領域的減碳與甲烷排放問題,目前尚無具體有效的可行規劃,只能說,減碳之路路迢迢。
甲烷驟升的另一項來源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與開採時的溢出,值得注意的是,#以天然氣作為氣候轉型的過渡能源(歐盟考慮列入綠能投資項目),雖然碳排較煤炭少,但甲烷排放會是一個副作用,其暖化潛勢遠高於CO2。
好在,甲烷的大氣生命周期較短,若能有效減量,大氣中得溫室氣體濃度也有望快速下降。因此,近日聯合國發布了一份甲烷減量報告,若要達成巴黎協定目標,化石燃料部分需要減量60%的甲烷、農業與廢棄物方面需要減量30%左右,從此方面去思考所謂以氣代煤的政策是否正確,是我們政府的重大課題。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05/1091402
█「六氟化硫」(SF6)也達歷史新高
六氟化硫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列入的6種主要溫室氣體之一,根據NOAA觀測紀錄,該氣體也創下了10ppt(兆分之1濃度)的歷史新高,且大氣中含量自2003年以來已經翻倍。雖然比起主要溫氣的濃度低了幾個數量級,但SF6的升溫潛勢高出CO2兩萬多倍,在大氣停留時間也達數千年之譜。
六氟化硫因為絕緣性優,是輸配電設備中常用的絕緣介質,全球產出的SF6有八成都用於電子產業:手機、電腦、電動車的半導體元件中都需要它。隨著大量再生能源的布建,輸配電設備的增加或將伴隨SF6成長,需要審慎以待。
█ 未來五年升溫及可能超過1.5度C
從上述各種研究與觀察出爐後,聯合國的氣象組織WMO也於近日發表了報告,報告內指出,接下來5年內,將有40%的機率我們的升溫會超過工業革命前的1.5度C - 巴黎協定的最佳目標,儘管這僅單年度的短暫突破,但也是一項警訊。根據該報告的評估,接下來五年內台灣周邊也仍然會出現乾旱的情況,似乎得提前部屬我們的用水了QQ。
而面對各式各樣的極端氣候,到希望政府真的即早規畫,減緩與調適策略都要清楚地拿出來阿,不想明後年還再供五停二QQ。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o93kjv
https://gml.noaa.gov/aggi/
https://public.wmo.int/en/media/press-release/new-climate-predictions-increase-likelihood-of-temporarily-reaching-15-%C2%B0c-next-5
★氣候資料庫小科普: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是全球最重要的氣候監測資料庫之一,除定期提供趨勢分析、氣候圖譜、極端事件等統計資訊,NOAA在夏威夷大島上的莫納羅亞天文台(Mauna Loa Observatory)也會紀錄每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該氣象天文台坐落於海拔4000多公尺高的莫納羅亞火山頂,能採樣最純淨不受雜質干擾的空氣,故自1950年代以來,便一直監測氣候以及大氣中的化學變化。
圖片改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