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文長慎入
.
亞馬遜森林大火延燒三個星期,每分鐘燒掉1.5個足球場面積;同時西伯利亞一場森林大火已經燒了兩個月,燒毀近430萬公頃林地;格陵蘭表面有82%被冰層覆蓋,今年七月溫度達到22度,冰層有56.5%逐漸消融;冰島替他們第一條消失的冰河舉辦了喪禮;照片後方的是歐...
【 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文長慎入
.
亞馬遜森林大火延燒三個星期,每分鐘燒掉1.5個足球場面積;同時西伯利亞一場森林大火已經燒了兩個月,燒毀近430萬公頃林地;格陵蘭表面有82%被冰層覆蓋,今年七月溫度達到22度,冰層有56.5%逐漸消融;冰島替他們第一條消失的冰河舉辦了喪禮;照片後方的是歐洲最大冰河,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阿奇萊冰河,在過去四十年來退後了3.2公里,變薄了300公尺,被預言在2100年將會只剩下百分之十的冰。
.
多年以來人類對大自然予取予求、濫墾濫伐,導致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等問題,至今仍有許多為了利益的人為環境破壞,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也帶來嚴峻的考驗。從熱帶雨林到極地冰川,世界彷彿正在分崩離析,除了感到悲傷之外,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
.
一、少吃牛肉與乳製品:
我們所消費的每一種食物,隱含著看不見的環境代價。畜牧業占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8%,比全球運輸業(鐵公路、輪船、飛機等)所產生的排放量還要多。其中為了生產牛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是生產雞肉的13倍、生產馬鈴薯的57倍。一頭牛每天打嗝、放屁就釋放500升甲烷,而且甲烷對地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此外,畜牧業是驅使雨林濫伐,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可以從生活中開始做起,其實不是這麼難的事,即使沒辦法完全吃素,但如一週吃一天素食、每餐減少肉的份量,以高蛋白的豆類取代之。當多一個人願意為了減少地球負擔,吃少一點肉,就是改變的開始。
.
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垃圾:
除了空氣、陸地上的災難,別忘了每年有 800 萬噸塑膠廢棄物進入海洋,每年約有10萬隻海龜及海洋哺乳類動物,約100萬隻海洋生物因此受害。太平洋中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帶,面積台灣的36倍,包含超過300萬噸塑膠。海洋的垃圾污染也會直接衝擊到漁業,預估到了2050年,大海中塑膠的重量,會比魚的重量還重。塑膠垃圾碎屑海鳥、魚類和其他生物攝入,隨著食物鏈不斷累積,最後也會回到人類的身上。讓我們一起有意識的拒絕一次性塑膠品,例如買東西自備環保袋、使用環保餐具等,都可以很有效減少日常塑膠的使用。
.
三、一起來種樹:
沒時間捲起褲管親手耕作?現在我們可以用網路行動,換地球上被種下多一棵樹。https://www.ecosia.org/ Ecosia是一個網路搜尋引擎,自 2009 年 12 月成立以來,將 80%的廣告收入捐出,籌資超過 4 億 5000 萬台幣用於保護雨林。目前已經種了超過六千五百萬棵樹(而且每過幾秒就會加一棵),開始使用Ecosia吧,雖然Google可能還是比較強大,但在日常需要的資料搜尋上是很夠用的,同時知道自己支持的是一個用心在保護地球的組織,豈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嗎?
.
四、關心政治:
巴西總統曾表示希望將亞馬遜雨林向農業、礦業和伐木業公司開放,在競選期間,他承諾將會限縮破壞雨林的罰款金額,並且弱化環境保護機構的影響力。面對亞馬遜森林大火三週,先是消極宣布無力應對,又警告外國不得介入,直到歐洲各國對其施壓後,才終於部署軍隊去滅火。千萬不要覺得環境關政治什麼事?生活中的一切都跟政治有關。投票請三思,做個負責任的公民,選擇會願意重視環境永續大過於短期利益的候選人。
.
五、當個有意識的消費者: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社會做選擇」。例如購買產品時,看看背後的成分裡是否含有棕櫚油?棕櫚油每公頃產量最高,約為其他植物油的十倍,相對之下售價最低廉,日用品或食品製造商可因此降低成本,為了種植油棕,特別是在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野火燃燒雨林,大量原始林被破壞,估計在過去20年間,有超過5萬隻紅毛猩猩因人類為油棕開發森林而死。例如支持推廣公平貿易的企業,慎選環境友善的品牌,為我們每一次的消費負起責任,這當然不容易,但當我們有意識,便有機會前進。
.
六、把想法分享出去:
如果你也為環境的未來感到擔憂,你並不孤單,也請相信自己是有影響力的,只要你願意採取行動。別害怕做那個帶頭的人,跟身邊的人談論地球正在面臨的困境,鼓勵他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分享這些資訊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去做出改變。
-
地球是如此溫柔的孕育與保護著萬物,為我們提供生命之所需,承受著世界自工業革命以來為了經濟發展對她造成的傷害。若沒有健康的環境便不會有平衡,若草原變成荒漠、雨林燒成了一片枯木、冰川不復存在、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家園,人類的生活又要何去何從?
.
謝謝你看完這篇長長的文章。
地球是這麼美呀,我們一起為她努力好嗎?
.
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For the entire human race,
and for our Mother Earth.
農業廢棄物排放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Den 來祝大家 #中秋節快樂~
今年首次的超級月亮就在今天🌝
月亮賞起來,月餅吃起來,餅圖看起來!🤩
#能源觀測站
👇👇👇
1.我國甲烷排放量占整體溫室氣體約1.5%左右,主要來自環境部門(51.2%,污水處理為主)與農業部門(31.4%,禽畜腸胃發酵與糞尿、水稻種植為主),這與世界趨勢相仿。而因為自產少,所以來自 #能源部門的甲烷排放低,僅8.2%(燃料逸散為6.0%)。
2.依據世界氣象組織評估,2017年全球甲烷排放有38.9%來自自然排放(如:濕地、水域等)、61.1%來自人為排放。其中,人為排放以農業活動(畜牧、水稻種植、農作物殘體燃燒)為主,占總排放25.9%,廢棄物處理占10.9%,能源相關排放則占22.7%(煤、油、氣開採、運輸之逸散排放為主) 。
3.使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可以取代其他污染更嚴重的燃料,且燃燒時的碳排放也較低,在未來幾十年間,將扮演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國際間針對推動甲烷減量措施,並非在減少甲烷的使用,而是著重在減少開採及運輸時的逸散排放(如:礦井揮發氣體回收、運輸管線逸散監控等),我國呼應國際氣候倡議,未來能源部門應強化運輸管線定期更新維護與建置即時逸散監控設備,以減少甲烷逸散排放。
參考資料:
環保署.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
https://unfccc.saveoursky.org.tw/nir/tw_nir_2020.php
參考資料:CCAC、UNEP (2021).
Global methane assessmenthttps://www.ccacoalition.org/en/resources/global-methane-assessment-full-report
農業廢棄物排放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可到IG @ju_tian_cleantech 抽簽名環保瓶喔
————————————————————————
你有沒有注意到近年來全球氣候都明顯異常?這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真的與我們還遙遠嗎?
地球的氣溫正以明顯的速度急速加溫。
導致多處因為高溫引發森林大火、熱浪和極地冰層融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極地動物生存困難,而有些國家也開始被海水吞噬、嚴重乾旱或豪雨洪水甚至是傳染疾病肆虐,這些都與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後,在極端氣候下所衍生出的相關災情。
舉不勝舉的災情完全與我們有關。
相關的資訊與議題本來我也很少關注,但妹妹時常在分享這類文章給我們家人,我才慢慢的意識到嚴重性。
也許很多人認為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所以沒注意到這些驟變早已經開始影響了我們現在及未來的生活。
別再讓「全球暖化」「環保愛地球」只是成為口號或當作課本上的教材和新聞裡的標題。它應該要從我們日常做起!就從積極減少碳排放量及增加資源使用效率開始。
你知道環保吸管和環保杯是什麼做的嗎?
我第一次收到的甘蔗吸管,是我特地去南投看我妹妹的公司時,研發者黃千鐘親自帶我認識農業廢棄物(甘蔗渣、咖啡渣等等)
利用天然的廢棄物變成有效的用品,最後再有機分解,在一般環境掩埋後更快回到大自然,分解成水跟二氧化碳,不殘留塑膠微粒,完全是對地球親切照顧。
當時我真的覺得妹妹在一個非常厲害的公司上班,也很驕傲。甚至我們在澳洲旅行時也曾看過這個甘蔗吸管的身影,現在在市面上也開始能看到100%植團隊開發的甘蔗渣環保永續瓶,和7-eleven聯手減少850萬組一次性塑膠杯使用!
這次我手上拿的就是最近很火紅的馬來貘環保永續瓶。
希望大家不只認識可愛的馬來貘,還要了解環保的意義與用心推廣環保的公司。
還有很多環保相關的用品能使用,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一起愛護我們生長的環境,讓下一代能夠安心生活與環保意識感提升。謝謝大家看完以上的長文。🥰
農業廢棄物排放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06/01/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碳價是必要但不能只有碳價
2021年世界銀行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出爐,開宗指出碳價對於低碳轉型十分重要,但要真正發揮作用,則另需要確保:(1)碳價水準達每噸40~80美元、(2)根據各國不同情況量身設計、(3)低碳轉型需要包裹政策,包含致力於低碳研發、破除減緩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文:倪茂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1. 關鍵數字
全球61個碳價機制,管制21.5%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全球碳價機制成長至64個,包含3個具體規劃中的碳價。其中61個已施行生效的碳價機制,共管制全球約21.5%的溫室氣體,主要的增幅來自2021年2月中國施行的全國碳交易。
全球碳價水準中,僅有3.76%的排放量符合巴黎協定水準
從各國減量自訂貢獻中,全球氣候行動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的目標,這同樣也反映在目前的碳價水準上,目前全球的碳價中僅有3.76%看齊應有的碳價水準,即世銀2017年給予符合巴黎協定2°C目標的碳價建議,分別於2020年、2030年時,每噸碳價應為40~80美元;50~100美元的水準。若要進一步達到1.5°C的目標,世銀報告也引用國際能源研究顧問公司WoodMac的分析,2030年碳價應達到每噸160美元的水準。
2021年碳價水準的典範(下圖灰色範圍),即高於40美元的碳價制度,也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9個,但也僅佔全球排放量的3.76%,分別是歐盟碳交易、法國碳稅、芬蘭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盧森堡碳稅、挪威碳稅、瑞典碳稅以及瑞士的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
全球碳價收入來到530億美金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高達530億美金,相較於2019年提高了80億美元,主要的貢獻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價格的漲幅,管制全境39%溫室氣體的平均價格為49.8美金,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碳價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價等因素,排序僅為概況的說明。)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9.8%的內部碳價高於每噸80美金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共226家,包含預期兩年內施行)。2020年全球也有853家企業採行內部碳價,1159家企業預期兩年內施行,統計約27兆資本額加入。企業內部碳價的採行,主要乃為了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儘管內部碳價的實質影響受到質疑,但相關研究與具體實踐的經驗中也逐漸優化內部碳價機制設定的標準與分析實際減量成效。
此外,也有許多企業的內部碳價水準已經高於政府碳價機制。雖平均來說企業內部的平均碳價並未符合巴黎協定要求,但有超過16.1%的企業內部碳價符合每噸40美元~80美元的碳價水準,更有9.8%的企業採行更高水準的碳價。
2. 關鍵訊息
碳價的韌性挺過新冠疫情,更為綠色振興創造財源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全球碳價,影響包含遞延排放盤查的期限、暫緩調升碳價的措施等,但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大流行起開始觀察幾個全球主要排放交易市場中的碳價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有約計40%以上的漲幅,包含歐盟、紐西蘭、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除整體淨零氣候承諾的維繫外,排放交易制度本身透過其價格供給調整機制(price or supply adjustment mechanisms, PSAMs)支撐碳交易市場。另一方面,仍有如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如期提高碳稅稅率。此外,自願性額度市場同樣也挺過來了。這些發展都可以看見碳價制度的韌性。
碳價亦扮演著疫情衝擊下綠色振興的重要角色,短期內確保低碳永續的產業維持競爭力、創造就業及維持經濟成長外,長期可實踐淨零目標。此外,藉由碳價的收取可增加綠色振興所需的財源,無論是投資低碳技術或創造低碳產業職缺,例如加拿大2020年12月提出共119億美金的健康環境與經濟計劃中(Healthy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Economy Plan),即擬利用碳價收入打造未來10年的產業轉型創新的來源,碳價將每年提高每公噸11.94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每噸135.3美元的碳價水準。
碳價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政策溝通策略越顯重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The Peoples' Climate Vote》民調的120萬份調查中發現,全球調查的50個國家中約計有64%的受訪者視氣候變遷為緊急狀態,特別是小島國家聯盟與高收入國家皆有超過70%的受訪者同意。同意的受訪者中,又有近6成(59%)認同國家應採取必要且立即的氣候政策。然而,6大領域共18項的具體氣候政策中「污染者付費」的政策選項,僅獲得39%的支持,位列第10名應採行的優先措施。相對地,於高所得國家中污染者付費工具的政策支持度則比較高,獲得55%受訪者支持。
這些民調顯示碳價的施行與碳價水準高低維繫於社會接受度,從企業端觀察,過去為主要的反對遊說勢力,但近期因氣候管制的手段已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轉向支持碳價政策。至於公眾則比較關注於碳價制度的公平性、碳價收入的使用是否帶來低碳投資、減低其他稅賦或提高社會福利等,例如愛爾蘭碳價用於社會福利保障、德國碳價用於減低電力稅、通勤補貼等措施。據此,相關碳價的推動都開始聚焦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公平性與社會溝通策略。
淨零競逐下,全球碳價前景看好
全球淨零競逐下,結至2020年底已有127個國家、823座城市、101個地區與1541家企業承諾2050年淨零目標。碳價該如何回應各國淨零的競逐?一方面可以發現歐盟碳價創了歷史新高、加拿大、德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的碳價也相應的向上修正;另一方面,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想像也預期逐漸落實,包含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預期今年6月主辦G7峰會的英國,也將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落實。
同時,私部門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入淨零行動也增加自願碳價機制的量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部門的碳價參與固然重要,特別是自願的碳價市場多以碳權額度市場為主,涉及高度的異質性、減量真實性與重複計算的質疑,重點仍應擺在實質減量的努力,應視碳權額度的參與為輔助的措施,並更進一步確保額度交易的透明度、減量真實性。
同樣的外,也越來越多金融投資機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以及Lansdowne Partners等也開始參與碳市場,據統計,2020年43.7%的歐盟碳交易市場碳權由投資機構購入,雖然可強化碳市場流通性與參與碳價誘因,但相對的必須注意碳權及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監管機制。
3. 亮點實踐經驗
中國碳交易
今年度受溫室氣體管制的成長貢獻主要來自2021年2月公布的中國碳交易,預期將於今年6月底前啟動線上交易,預期將初步管制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中碳登)也刻正進行開戶手續。受管制的電業今年將首次針對過去兩年的碳排放償付碳價,若未能履行碳價義務則預期將處以高於市場碳價2~5倍的處罰。
然而,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業)》初期尚未有總量的限制,將會視未來更多具體部門別目標設定以及《十四五》計畫的內容後,決定中國碳交易的總量目標。另外,除了已於2020年開始施行的再生能源配比制度外,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預期將於2021年底,針對「能源密集」產業施以「能源消費配額機制」,這些都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總量設定與運行。
歐盟碳價:碳交易改革、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盟綠色政綱宣布以來已經完成氣候法的制定,正式將2030年氣候減量的目標設定於減量1990年標準55%,2050年淨零排放;2040年的目標預期將於全球盤點後6個月內提出。為了回應歐盟新氣候目標,也將連同調整歐盟碳價制度,即包含修訂歐盟碳交易與頒布碳邊境調整機制。首先,針對歐盟碳交易制度,預期修正的方向包含收緊碳總量的設定、重新檢視市場穩定存量機制、強化航空業排放管制,並思考是否擴大排放管制部門,如新增海運、運輸與建築部門。其次,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方面,首批將針對原先於碳交易制度中屬於亦受碳洩露風險影響的水泥、鋼鐵等產業,同時取消免費核配碳權,改以碳邊境調整機制緩解境內外碳價差異。相關具體調整皆預期於今年6月後公布細節。
歐洲國家碳價趨勢: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也正式於今年1月停止參與歐盟碳交易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獨立碳交易市場,相關制度的設計則仍維持歐盟第四交易期的規則,涵蓋電業、製造業、國內航空業等,預期每年減少420萬噸排放,2024年後將進一步重新校正。
德國也針對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排放交易管制部門,進行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約計管制40%的德國排放量。
再次突破氣候訴訟想像的荷蘭,也於2021年1月開始施行產業碳稅法(Industry Carbon Tax Act / Wet CO₂-heffing industrie),每噸碳稅設定於35.24美元,管制的對象包含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外,也包含廢棄物焚化等產生氧化亞氮的部門,預期管制235家企業共284個廠址,目標2030年限制產業排放量為143萬噸。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針對排放超過歐盟標準的部分,需另外依2030年產業減量目標並計算權重後,額外繳納碳稅(top up fee),若低於排放標準則可獲得抵減碳權(dispensation rights),作為交易或獲得過去五年裡依法繳納碳稅的退稅依據。
亞洲國家重點
日本除現行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與東京市、埼玉市的排放交易制度外,日本政府2021年2月起,也分別由環境部、經產省各自展開碳定價機制與低碳成長的策略研究,例如從環境部的《Our Shared Future》報告中,預期2030年碳稅水準達到100歐元(122美金),預期未來10年將有95億歐元的氣候行動基金收入,並規劃其中的30億用於社會福利、避免能源貧窮以及公正轉型;50億用於建築物翻修;15億用於永續農業上。此外,排放交易的部分也會規劃碳底價的制度確保碳價水準。
南韓碳交易則於2021年進入第三交易期,擴大了原本管制範圍,新增大型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等,管制排放量約計全韓國73.5%;拍賣碳權的比例也來到10%。另外,也鬆綁關於投資機構參與碳權次級市場、以及國際額度碳權使用的限制。
此外,印尼於2021年3月開始碳交易試行,涵蓋80家燃煤電廠,並展開碳交易法制的擬定,預期2025年上路;越南於2020年11月修正通過《環境保護法》,提供排放交易制度的母法依據,預期於2025年試運行、2027年正式施行。
參考資料
“World Bank. 2021.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World Bank. License: CC BY 3.0 IGO.”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