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輕度聽損會好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輕度聽損會好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輕度聽損會好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輕度聽損會好嗎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星星的孩子」: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自閉症是天生的嗎?而我們身邊又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呢?這幾年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常見自閉症與案件的關鍵字連結,有時候傳播媒體中的自閉症樣貌,未必是真實的,我們不應該輕易推論或標籤化這些行為。 近年來自閉症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媒體版面中,傳播媒體如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30的網紅威力 Willi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許你聽過「重量訓練導致的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 但這是真的嗎?你真的了解其中的細節嗎? 在今天的影片中, 我會用最詳細的說明來告訴你肌肉損傷到底對肌肥大有沒有幫助? 過去我們常聽到「機械張力、代謝壓力、肌肉損傷」是促進肌肥大的三要素, 但大家可能不見得知道, 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都只...

輕度聽損會好嗎 在 李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3:07:47

《乾灸》 你是否有聽過「乾針」治療?在門診很多病人看到我拿起針灸針的時候,都會很訝異難道西醫也變成中醫了嗎?隨著醫療的進步,越來越多古用新治的結合跨科發展。先來談談針灸,您知道鍼灸針的起源及原理嗎?如果你還在認為針灸只是起到治病那就錯了,今天讓我們來直觀的瞭解針灸針的功效。 武俠小說裡的銀針飛入...

輕度聽損會好嗎 在 吳冠儀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07:30:35

關於我的故事 文長慎入 #冠の深夜碎念💭 ig有時會收到一些訊息說喜歡我的文章、分享,有時候看你們留言或小盒子對我說那些帶給你們的感觸或是力量真的是讓我很開心,也是一直讓我想分享的動力 我想在這邊分享我的故事 有些不認識我的人可能見到我之後會覺得:咦?為什麼我講話怪怪的(就大舌頭啦講話含滷蛋) 其實...

  • 輕度聽損會好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07:30:41
    有 50 人按讚

    「星星的孩子」: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自閉症是天生的嗎?而我們身邊又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呢?這幾年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常見自閉症與案件的關鍵字連結,有時候傳播媒體中的自閉症樣貌,未必是真實的,我們不應該輕易推論或標籤化這些行為。
     
    近年來自閉症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媒體版面中,傳播媒體如何塑造自閉症的形象,大大影響了自閉症的社會印象。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也有機會看見自閉症與殺人犯、死刑犯、變態等社會新聞連結,最讓人擔心的,是過度簡化的資訊使得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產生偏差的刻板印象。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自閉症只是一個人的部分特質,自閉症並不等於偏差或犯罪。即使自閉症是天生的,但後天環境的教養與支持仍然是他們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看到媒體報導中出現自閉症時,請不要驟下判斷,避免直接將犯罪、殺人和自閉症劃上等號。
     
    日前臺北一名媽媽推著雙人嬰兒車搭捷運,卻遭某名男子毆打她的二歲兒子,她見狀大喊「你打他幹嘛啦!」並回打那名男子頭部。這起事件引起社會重視,由於那名男子患有自閉症,因此網路上出現一些貶抑自閉症的言詞,標籤化自閉症孩子,甚至有人羞辱自閉症孩子。
     
    在這起捷運毆打兒童事件後,有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淚訴另一個有自閉症孩子的朋友竟被親戚諷刺說:「你家自閉症小孩要管好,最好出門都不要放他單獨一個人,免得哪天無法控制情緒,跟新聞中那個捷運打人的一樣,聽說他跟你兒子一樣是神經病,其實政府應該設一個院所,把你兒子那種病的都關起來治療,好了才能放出去,不然放出來到處跑,哪天又無法控制情緒打死人,家裡可丟不起那個臉。」這番說法讓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心碎,也讓發文的媽媽想怒吼:「誰希望自己小孩是自閉症?他們不是神經病,他們是中樞神經受損。」[1]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也稱為「泛自閉症障礙」,主因是因為症狀多元,不同的病人症狀也會有所差距,因「自閉症」有汙名化之慮,所以醫界目前更常使用「泛自閉症障礙」一詞。自閉症是一種腦部功能異常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大部分在幼兒時期就會出現症狀,有些人會將自閉症稱為「星星的孩子」,不論是溝通方式,或是某些重複、固執的行為,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自閉症孩童通常會有幾個特點,像是與他人相處困難、難以理解社交暗示(臉部表情、講話語調、身體動作等),甚至常常情緒不佳、無法自己照顧自己。自閉症孩童的治療需要依賴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幫助他們正常發展、並調整不適當的行為,且協助孩童發展個人的興趣。早期發現、治療、復健以及跟教育體系密切合作,才能幫助孩子得到最大改善[2]。
     
    ■自閉症種類
    ►「廣泛性自閉症」
    自閉症大部分在幼童階段開始,目前發現自閉症的幼童智商會略低於整體平均,自閉症又能分成「高功能型」以及「低功能型」,「低功能型」在接收以及表達語言上較差,甚至沒有口語表達能力,「高功能型」則相反。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人語言發展大多是正常的,主要的障礙是在動作技能以及肌肉發展上,部分亞斯伯格的人在智商上甚至高於正常人。
    ►「廣泛性發展障礙」
    這類型的人主要是在社交溝通、互動、重覆行為等各方面中缺少幾項顯著障礙,以致於不完全符合自閉症的診斷,又稱為非典型自閉症,某些高功能自閉症孩童能透過學習以及復健可以改善症狀,甚至使症狀消失,也算是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一種。[3]
     
    ■「另類星兒」: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為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但他終生的研究興趣為藉由觀察來了解生命中隱含的定律。因為他對孩童的情緒發展的興趣及仔細觀察的成果,自1944年以來即逐漸報導一些與自閉症類似(具有社交技巧及溝通障礙)又相異(不同的人格特質及較優的認知能力)的亞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在1944年首次報告四位具有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困難的男孩,並稱之為自閉性精神病態 (autistic psychopathy)。亞斯伯格醫師在這一方面的觀點,與首位報告自閉症的Kanner醫師一樣,採用了Bleuler大師"autism"的來強調這些個案的強烈自我中心 (egocentrism)及關閉與外界的一切溝通的特質。
     
    雖然亞斯伯格醫師在50年前即提出亞斯伯格症候群,然而一直到1994年,第四版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及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症候群後,相關的研究才逐漸增加[4]。
     
    ■亞斯格症候群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在五十三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童年時期的他和同學無法相處,也常因聽不懂老師的指令而不快樂,喜歡畫畫的他,於是將畫畫當作人生的出口。在他五十多歲確診後,他開始對於過去種種釋懷,原諒自己和他人不同。
     
    日本歌手米津玄師特殊的名字也讓他在求學時期遭同儕欺負。後來他二十歲時,被醫生診斷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是一種智商中等或較高,自閉傾向不明顯,但是語言表達、人際互動能力有障礙的自閉症。米津玄師也曾在訪談中說,「在此之前,只覺得自己是個來路不明的怪物,被鄭重告知病名後,便坦然接受了。」
     
    而臺北市長柯文哲和太太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指出,柯文哲罹患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以致他在公開場合有不得體的發言與行為表現[5]。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妻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陳佩琪回憶起,兒子小學數學考試的題目是:「媽媽走路送小明上學,請問媽媽走了幾公里?」正確答案是:家裡到學校的距離乘以2,因為媽媽必須來回。結果我兒子卡住了,因為他想到,我媽媽要去上班,她沒有回家(亞斯伯格的人無法理解抽象概念的描述)。
     
    陳佩琪,講到家裡兩個大小亞斯,信手拈來都是笑話,但幽默背後,不敢想像裡頭堆疊了多少挫敗、孤獨、壓力、擔憂。
     
    柯文哲在一封寫給兒子的信也提到,「如果有什麼要告訴你的,只有告訴你要謝謝媽媽。雖然我是你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還好你媽媽的加倍付出而彌補過去了,真險!」這是一個難以傳達情感的亞斯父親的浪漫,像盞溫暖的燭火,在暗夜裡閃閃發光。[6]
     
    ■「擁抱多元,尊重差異」: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黃玉書不捨的表示,台灣社會對自閉症仍有污名化,事實上,自閉症最大特徵就是「自己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愛跟人互動,很自我、很乖,呼籲不要二度傷害他們。
     
    根據統計,國內自閉症患者中,約有70%屬於智商較差的中、重度患者,黃玉書指出,不少孩子都是經過復健、訓練,克服重重困難,才可能獨自出門、搭車,真有困難,也會主動向旁人求救,民眾遇到時,應該親切伸出援手,拉他一把而非恐懼他。
     
    另有2成左右的患者,屬於智商很高、甚至在某些領域有特殊專才的輕度高功能自閉症,外表完全與常人無異,這些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不乏醫師、科學家等高成就者,在國內還有不少擔任電腦工程師,只喜歡跟電腦互動。
     
    自閉症的孩子,絕對不會主動傷人!黃玉書說,跟任何人都一樣,除非他們遭受外界攻擊,否則自閉症孩子很安全、很乖,不會攻擊人[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 親子天下 )「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2] 康健雜誌-康健知識庫【自閉症】: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367.html#data-2-collapse
    ∎[3] (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 )「自閉症分類」:http://www.tpaa.org.tw/OnePage.aspx?tid=136
    ∎[4]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另類星兒----- 亞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心智科 張學岑醫師)」: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E_CHL(ASPER).htm
    ∎[5] (親子天下)「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6] ( 康健雜誌 )「陳佩琪談家中大小亞斯伯格:柯文哲這樣安慰我」: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8312
    ∎[7] (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自閉兒被當狂魔 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75280
     
    ➤➤照片
    ∎「從雨人到柯P─家中寶貝是「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者嗎?」:https://www.grandmasbear.com.tw/2017/12/28/grandmasbear-and-grace-column-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精神疾病汙名化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 #泛自閉症障礙 #廣泛性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 #廣泛性發展障礙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輕度聽損會好嗎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4 07:29:41
    有 467 人按讚

    《乾針》
    你是否有聽過「乾針」治療?在門診很多病人看到我拿起針灸針的時候,都會很訝異難道西醫也變成中醫了嗎?隨著醫療的進步,越來越多古用新治的結合跨科發展。先來談談針灸,您知道鍼灸針的起源及原理嗎?如果你還在認為針灸只是起到治病那就錯了,今天讓我們來直觀的瞭解針灸針的功效。
    武俠小說裡的銀針飛入飛出,極其精妙,像絕命毒師一樣銀針一出,必有一傷。其實要對針灸追根溯源的話,大眾所知它起源於中國,併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東漢醫學家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籛”刺破癰腫的記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當時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之而生。隨著古人智慧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如今用的不鏽鋼針。鍼灸的原理是以針刺和艾灸穴位相結合的方法。針刺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應用手法調整營衛氣血,艾灸是用艾絨搓成條或柱,點燃溫灼於面板穴位表面達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針灸是針刺入病人的穴位達到刺激神經與經絡,再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區域性,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補氣運血、調手陰陽、調節體內各臟器的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雖然針灸是起源於中醫,但現在許多西醫也用到了針灸針做乾針治療頑疾,醫師單用中空的針具,或西方物理治療師用針灸針對患肌激痛點扎針,稱為乾針。我們醫師根據病人症狀,按照肌肉激痛點處(肌肉結節)及筋膜走向進行鍼刺,對於許多緊張型的肌肉疼痛,乾針能取得很好的放鬆治療效果,現代醫療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推廣乾針或浮針,這在西醫裡也得到了綜合治療的應用。除此之外部分中西醫,針處加上電流,所謂的電針灸,不只治療疼痛、神經痛,甚至也可以用於減重。

    在我門診,也時常進行乾針治療。

    李婆婆,她算是我們醫院復健室的常客,前幾次改善了李婆婆的臂部疼痛:梨狀肌症候群,復健無法解決的,用亁針處理;近期正治療頸椎引起她喉部不適感及反覆落枕,估計再有幾次就差不多了。一次門診,我看婆婆拿起包包時眉頭皺了一下,右手舉不高,走路變得緩慢又駝背,計她的肩膀跟膝蓋也不行了,我請李婆婆在床緣趴下,挽起胳膊,在挽起袖子之後,看見肩膀及背部有紫色的皰疹,我問婆婆:「您的肩膀是不是痛到半夜睡不好呢?您上下樓梯有沒有困難呢?」「你怎麼知道?我的確肩膀到手會痛到沒有力氣,半夜因肩膀痛常常痛醒,前幾次一直想說的,但看您病人也多,可不太好意思。我這一身的病,怎能全都麻煩你了?」我說:「既然來都來了,在我能力範圍……」李婆婆接著說,她年輕時能吃苦,幹過農活,也在扛過重物。每天扛著百八十斤的田螺在市場上賣。有時一天打三份工,每天潮溼的環境,負重的強度,加大了膝蓋的負擔。常常睡得少,年輕時候也得過皮蛇。現年紀大了,全身關節都不行了,尤其是膝蓋,而睡眠問題就更不用說了。」婆婆肩膀痛是因為免疫力差得到皰疹攻擊身體的神經所致,我處方了皰疹神經炎的用藥,我再讓她放平膝蓋,右側髕骨周圍有一定程度的腫脹,髕骨周圍有壓痛點。膝蓋並未發紅。屈伸有痛感。手觸並無明顯骨性變形或骨性增生;而軟骨被磨損得喀喀作響。

    肩膀經過抗生素及早治療,婆婆的皰疹神經炎完全改善。然而婆婆的喉嚨痛及脖子僵硬,甚及膝炎,隨著數次乾針後大幅改善。
    ———————————————-
    在中醫的理論,年紀大了的人,解決骨病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固腎。另外,肝主筋。關節也有筋,各種韌帶肌腱都屬於筋,所以還與肝有關。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腎氣不盛,何以生肝?腿腳手臂指掌沒力,都是肝不給力。一聯絡經絡穴性,藏象原理。

    西醫的乾針適用於治療肌肉筋膜發炎及僵硬。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紮在筋膜上,放鬆緊繃的肌肉,許多病人在一紮針下去就可以感受到疼痛減輕3~4成,就是因為長期緊繃的肌肉因扎針得到緩解。不過隨著患者日常活動、使用肌肉等狀況,經時間累積後疼痛可能會再復發,治療療效會呈現鋸齒狀逐漸下降。
    另一種方法就是用針反覆在患處扎針造成該處組織輕度損傷,重新修復生長,這個原理與震波、增生注射療法類似,都是破壞組織進而讓組織重新修復。

    在做乾針治療時,我拿起數根3寸針,為了避免病人害怕,在轉移注意力後,數針很快就進入肌肉了。雖然針長,有一些痛感、脹感,但沒想像中的可怕。當然乾針也是有風險的,除了比針灸痛以外,也是有類似針灸如出血感染及氣胸的風險。

  • 輕度聽損會好嗎 在 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0 21:00:01
    有 500 人按讚

    【我該先#增肌 是先 #減脂?】
    上禮拜和健美女大生kelly的直播,和大家聊到增肌和減脂分別有不同的策略,相信有很多人沒有follow到直播,同時也有一些網友的問題來不及回答,因此我把當天直播的重點統整在這裡,給有需要的人。
    ==================================
    我們常常聽到「增肌減脂」這樣的口號,能夠增加肌肉打造線條,有可以消除脂肪、剷除肥肉,似乎是很理想的狀態,但是,事實上,「增肌」與「減脂」對於身體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訊號,需要的#飲食處方 和 #訓練 也完全不同,因此建議選擇其一作為目標,而不是一邊增肌,一邊減脂。
      
    Q1.我應該要先#增肌還是先#減脂?(最多人問的問題)
    既然增肌和減脂不能同步進行,到底該選哪個?
      
    增肌需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來幫助肌肉合成,也就是整天的熱量攝取必須增加;而減脂則需要 #控制總熱量,使身體脂肪組織走向分解。
      
    增肌的同時無可避免的同時增加肌肉與脂肪;而減脂的過程當中勢必伴隨著肌肉的分解,如果無止盡的追求減脂,很有可能耗損掉寶貴的肌肉組織。
      
    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目前處於體脂肪過高的狀態(男生>25%,女生>30%)可以先以#減脂作為目標,待體脂肪降至正常範圍,再來進行#增肌打造線條。
      
    Q2.增肌需要喝高蛋白粉嗎?
    高蛋白粉的成分不外乎乳清蛋白、大豆蛋白、胺基酸…等,這些成分確實可以在運動後快速修補肌肉組織,達到營養補充的效果。
    但千萬不要本末倒置,認為喝高蛋白粉=增肌,因為沒有足夠運動的刺激,喝在多高蛋白粉也不會長肌肉的XD
      
    另外,高蛋白粉的營養成分較為單一,而原型態食物的營養素卻相對多元,例如吃一塊牛肉可以補充蛋白質又可以同時補鐵、補鋅;喝豆漿可以同時補鈣,微量元素對於運動後的修復也很重要,也不失為運動後的好選擇。
      
    Q3.蛋白質吃太多會傷腎有沒有根據?
    腎功能原本就異常的人,食用大量蛋白質食物,即使吃的是優質蛋白質,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若是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攝取蛋白質的份量可以根據運動量和體型來做調整,完全沒有運動~輕度運動的人,攝取1公克/體重公斤就足夠(大約每餐一個掌心的大小),而平常從事肌力訓練、高強度運動者攝取1.5~2公克/體重公斤的蛋白質(約每餐1手掌的大小),要吃更多就不必了,身體不會把多餘的蛋白質儲存起來,多吃也是浪費錢。
      
    Q4.健身人常常會說健身就是要吃很多蛋白質才會長肉,從營養師觀點來看這個說法?
    若沒有足夠的運動刺激,吃很多的蛋白質,可能會長肥肉!
    很多健身人每天吃下大量的肉類,其實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當攝取的肉類都是以高脂肪的肉類為主,長期下來,很有可能造成血脂肪異常,蛋白質的來源很多,豆、魚、蛋、肉、乳品類皆存在豐富的蛋白質,尤其以#豆製品為主的蛋白質(豆漿、豆腐、豆干、毛豆…)最能夠降低三高風險。
      
    Q5.怎麼樣吃才能確保健身的效果可以最好?練到的努力都有確實變成肌肉?
    進食的時間點很重要!
    運動前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像是全麥土司、地瓜、香蕉,使血液裡有足夠的血糖,不會動一下就沒力,讓訓練效果達到最好;運動後則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進行肌肉修補,例如含糖豆漿、鮮奶+三明治等,運動前後避免吃入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
    如果你看到這邊,相信一定是對於 #增肌 或是 #減脂 有很大的興趣,我去年在YOTTA平台推出了完整的線上減脂課程,目前已經有307位學員加入,在此獻上限時折扣碼,歡迎有心人加入。
      
    🔹30天甩掉惱人體脂肪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032#intro
    輸入折扣碼「DietClass500」立即折500元
    🔹12週精實線條改造 | 科學增肌計畫
    https://ps.yottau.net/38fa6k
    輸入折扣碼「KELLY0114」立刻折200元

  • 輕度聽損會好嗎 在 威力 Willi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3-25 23:18:34

    或許你聽過「重量訓練導致的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
    但這是真的嗎?你真的了解其中的細節嗎?
    在今天的影片中,
    我會用最詳細的說明來告訴你肌肉損傷到底對肌肥大有沒有幫助?

    過去我們常聽到「機械張力、代謝壓力、肌肉損傷」是促進肌肥大的三要素,
    但大家可能不見得知道,
    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都只是科學家的推論,
    並沒有太多實際的證據直接證明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是有幫助的,
    今天呢我就要來大家深入探討「肌肉損傷是否真的有助於肌肥大!」

    在探討肌肉損傷之前,
    先讓我簡單說明一下肌肥大的原理,
    肌肥大(hypertrophy)指的是肌肉橫斷面積增加和長度增加,
    橫斷面積增加是來自於平行的肌原纖維數量增加,
    長度增加則是來自於肌原纖維長度的延長、肌節串連的數量增加。
    肌肉損傷其實並不利於以上的狀況,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輕度的肌肉損傷會破壞肌節,
    嚴重一點的肌肉損傷則會破壞細胞膜,
    當這兩種狀態發生時,
    我們的身體可以用新的蛋白質來取代受傷的區域並維持現有的結構,
    這個過程叫稱之為「修復」。
    但如果更嚴重一點的肌肉損傷、撕裂傷,
    是會導致壞死的,
    壞死的肌肉纖維會在細胞膜內被分解,
    並被新的纖維給取代,
    這個過程稱之為「再生」。

    另外,
    如果你今天會點進來這影片,
    我想你可能有很高的機率聽過「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骨骼肌產生了急速的損傷,
    發生了我剛剛說過的細胞壞死和細胞膜被破壞的狀況,
    進而導致肌肉中的蛋白質和肌球蛋白(myoglobin)會滲漏出來,
    當肌球蛋白進入血液和尿液中且濃度太高時,
    甚至會引發腎臟機能的問題和急性腎衰竭。

    開個玩笑,
    如果肌肉損傷能導致肌肥大的話,
    那橫紋肌溶解症的人不就超級無敵壯了嗎!?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會認為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

    1. 在肌肉損傷後肌肉蛋白合成率提高了
    2. 過去的實驗發現離心收縮的肌肥大成效比向心收縮好,而且離心收縮造成更多的肌肉損傷。
    3. 發生肌肉損傷後,衛星細胞的活動增加,能幫助肌纖維內的細胞核數量增加,更有利於修復和再生受損的肌肉。

    但關於這三點,近年來的研究似乎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 在2016年時,Damas等人提出了一篇研究,
    他們發現因為訓練造成的肌肉損傷,
    雖說確實會造成肌肉蛋白合成率上升,
    但是主要是用於移除肌纖維中受傷的區域,
    並用新的肌纖維取代。
    這個取代的過程對肌肥大是沒有幫助的,
    無論是從肌原纖維數量增加或長度延長都沒幫助。

    2. 相較於向心收縮、離心收縮訓練肌肥大成效好這樣的現象,
    可被解釋為在相同強度或肌肉啟動狀態相當時,
    離心階段的機械張力比較大。

    離心機械張力較大與主動元素和被動元素有關:
    主動:肌動蛋白(actin)、肌凝蛋白(myosin)橫橋
    被動:肌聯蛋白(titin)、膠原蛋白

    向心收縮階段,力量產生僅和主動單位有關。

    在肌肉啟動狀態相似的情況下,
    被動元素造就了離心階段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這樣的理論在17年時也獲得了驗證。

    3. 在2018年Damas等人的研究中發現,
    肌肉損傷運動後衛星細胞活動增強,
    可被解釋為運動後的簡單反應,
    或僅幫助修復肌肉損傷,
    而不是一個增加肌纖維中細胞核數量的過程。

    運動後的簡單反應:
    老鼠和人類都被觀察到有氧和重訓後衛星細胞活動增強。
    肌肉損傷後的衛星細胞活動增加並無助於增加肌纖維內細胞核的數量。

    另外在2011年的這篇研究中,
    兩個受試的組別分別在初期經歷了不同肌肉損傷程度,
    但儘管初始條件不同,
    但兩組的肌肉大小和力量都有相同的增加。

    綜合以上所有的研究結果,
    我們會發現因為肌肉損傷而提高的MPS與肌肥大成效關連性不高,
    衛星細胞的活動增加也似乎不會讓肌纖維內增加更多新的細胞核,
    離心收縮肌肥大效益會比較好的原因也是來自於肌肥大的首要機制「機械張力」。

    甚至我們可以說,
    肌肉損傷不是創造肌肥大成效的主要條件,
    避免肌肉損傷對中長期的肌肥大效益來說似乎沒有負面影響,
    肌肉損傷僅是肌肉在重複收縮下的副作用而已。

    因此,
    我會建議你在訓練課表規劃時,
    以肌肥大訓練的Primary mechanics首要機制作為主要考量,
    妥善的管理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來避免肌肉損傷,
    用把訓練頻率拉高來累積訓練量和提高成效。

    好啦!
    那今天的主題我就先介紹到這邊,
    在未來我也會持續分享運動科學、訓練和如何學習的相關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點讚、訂閱和分享,
    祝各位在肺炎期間百毒不侵!我們下次見!

    研究出處: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2191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07471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324825
    https://jeb.biologists.org/content/jexbio/214/4/674.full.pdf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ei_li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oachChingWeiLin/
    個人網站: https://chingweilin.com/
    超核心桃園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nVKTB/youtube
    超核心林口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cjLgm/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