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學 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學 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Openbook閱讀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有聽過樂生療養院嗎?或者,你還記得樂生療養院嗎?如果週六有時間,要不要跟著B編一起,重新回來仔細梳理這個歷史與記憶的現場呢? 漢生病(Hansen’s disease),漢語「痲瘋」,日語「癩病」,臺語直接稱為「癩疒哥」(骯髒)。 或許您曾從媒體報導上得知人權團體抗議政府拆遷樂生療養院的新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4的網紅陳清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專注聽著台前講師的解說、走在被覆蓋的葫蘆墩圳上,來自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近八十名的學生與老師,為了水岸花都競圖比賽特別到豐原進行參訪,透過繁榮葫蘆墩促進會成員的導覽,認識豐原。 水岸花都競圖比賽由台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委託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辦理,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理事長陳清龍議員說,透過學生的創意...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在 賴靖雯Jami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2:20:28
Wow!畢業展來囉❤️ 之前系上拍攝因為工作沒拍到,只好用之前棚拍的照片😂😂😂 感知動物 - 2018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二十六屆畢業成果展覽 時間:2018 / 05 / 25(五)- 2018 / 05 / 28(一)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三號倉庫 沒意外我們都會待在那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帶酒來...
-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在 陳清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05-29 16:01:18專注聽著台前講師的解說、走在被覆蓋的葫蘆墩圳上,來自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近八十名的學生與老師,為了水岸花都競圖比賽特別到豐原進行參訪,透過繁榮葫蘆墩促進會成員的導覽,認識豐原。
水岸花都競圖比賽由台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委託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辦理,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理事長陳清龍議員說,透過學生的創意思維,期望讓葫蘆墩圳掀蓋有不同想法,還可做為未來掀蓋計畫的藍圖。
實際走過豐原國小到博愛街路段,沿途經過老雪花齋餅店、早期的商圈,輔仁大學學生們認真紀錄豐原的歷史與人文,為競圖比賽做足準備,陳清龍議員也鼓勵有建築景觀相關科系的學生參與水岸花都的競圖設計。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有聽過樂生療養院嗎?或者,你還記得樂生療養院嗎?如果週六有時間,要不要跟著B編一起,重新回來仔細梳理這個歷史與記憶的現場呢?
漢生病(Hansen’s disease),漢語「痲瘋」,日語「癩病」,臺語直接稱為「癩疒哥」(骯髒)。
或許您曾從媒體報導上得知人權團體抗議政府拆遷樂生療養院的新聞,或許您長期以來關注樂生議題、甚至投入相關研究或運動,或許您是第一次聽到樂生療養院,對「漢生病」很陌生。
《隔離與回歸:戰後東亞的漢生病政策與醫療人權》主編范燕秋老師及作者群們長年關注研究漢生病的發展,8/22(六)將透過他們一起來認識、了解他們與樂生院民交織的生命故事。
《隔離與回歸:戰後東亞的漢生病政策與醫療人權》新書發表會
🕑時間|8/22(六) 14:00-16:00
🙆主講|范燕秋/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顏亮一/作者(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
潘佩君/作者(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張蒼松/作者(攝影工作者)
🎙主持|陳耀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會議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誠大樓B1(台北捷運古亭站4號出口)
巨流圖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 Openbook閱讀通 ► 尋找你心所屬的閱讀活動
https://readingpass.openbook.org.tw/
⊕ 閱讀通刊登辦法 ► 完全免費,我們也會幫你推廣唷
https://readingpass.openbook.org.tw/node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論文抄襲風暴
大學之死…自律與互信崩盤
顏亮一/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新北市)
論文風暴衝擊高雄市長補選選情,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前排左三)日昨落淚宣布放棄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記者王慧瑛/攝影
多年前,筆者曾到某大學碩士在職班擔任論文口試委員。口試結束後,該生的指導教授告訴我,他要求他的研究生畢業時都必須寫一份切結書,表明如果其論文涉及抄襲事宜,一概由學生自行負責,與指導教授無關。當時我又覺驚訝又覺好笑。驚訝的是,難道論文抄襲之風已經如此猖狂,乃至教授要以此手段來求自保?好笑的是,學生是否有抄襲之嫌,老師應該也大致看得出來;而且師徒之間互動密切,彼此之間應該存在著相當的信任關係,何以這位教授竟會對自己的學生疑若神鬼?
曾幾何時,隨著不少學術主管或政治人物被指控論文抄襲,我們才驚覺這已經變成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更糟的是,這麼一來指導老師和學生之間也不再存在互信的默契。很多學校或院所甚至購買了論文抄襲比對系統,學生在口試前必須將全文上傳,重複別人文字在一定百分比以下的論文,才得以取得口試資格。在過去,學生撰寫論文莫不戰戰兢兢,深恐寫不出有意義、有原創性的看法,沒有辦法通過指導老師及口試委員嚴格把關,而「抄襲」,從來都不是需要討論的問題。但到了今天,學校卻得把所有的研究生都當成小偷來防範。
大學能在社會上受到敬重,在知識的掌握上有威信,最重要的是這個機構中的個人或團體,都具有高度自律的精神,這也就是所謂的研究倫理。一般說來,研究者之間採取相互信任的態度,但是一旦有造假或抄襲的事情,當事者往往就會被驅逐出學界。因為有這種高度自律的機制,大學系統才能擔保自身的信用。
如今在台灣,大學最大的危機之一就是它的信用已幾近破產。君不見大學不相信自己的教學研究品質,反倒去尋求各種非學術機構來對自身進行種種評鑑、排名或認證。小至以商業資料索引系統來評斷學者的成就(例如SCI、SSCI),採用商業機構的考試來當成學生畢業的門檻(例如多益測驗),大至花錢請所謂國際組織來替院所進行品質擔保(例如工程類的IEET,或商管類的AACSB等等)。大學原本依本身自律系統來贏得外在的信任與尊重,現在反倒要藉由外在他律的力量來監視自己。最後,學術自由與創新也一併葬送在無止盡的評鑑與認證之中。
這個現象當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過去廿年來高教自律機制不斷崩析的結果。更悲哀的是,當自律機制出現問題時,受到檢討的對象往往不是研究的領導者,而是他們手下的基層學術勞工。最明顯的例子莫如當年幾位教育部長、大學校長掛名的論文遭舉報抄襲或作假之時,他們本身得以全身而退,但是卻要求全校的助理、研究生去接受研究倫理的課程認證。有這樣倒因為果、顛倒是非的學術大老,再加上不敢吭聲的年輕學者或學子,學術界的自律機制能不崩壞嗎?
大學要重新取得社會的信任,不可能是靠外部的管控,而是要重振幾已崩盤的互信以及自律機制。但如今在既得利益者掌有大權的狀況下,筆者悲觀的以為,除非來一場學術界的「文化大革命」,否則長年沉痾的學術系統實難有起色,而大學的死亡恐也指日可待了。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 在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拉寶灣原住民聚落再生計畫學生創意方案成果分享來囉!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三年級同學當天會與大家分享關於聚落的有趣創意方案!
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時間:2019/6/30 12:00-13:00及聆聽學生成果分享
地點:駐點工作站 (基隆市中正區和一路二巷14號)
更多關於阿拉寶灣原住民聚落再生計畫請追蹤FB 灣落小事
https://www.facebook.com/alabaowan/?__tn__=K-R&eid=ARCNL3gtnO4VcbNGFm4f7-2ipV9RGlI_Nk-6feOPpAm5AiU-3LQ_tc0qmJEiC-K6hzdCoB2qDew_1Xor&fref=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