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跨文化衝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跨文化衝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跨文化衝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跨文化衝突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11的網紅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交通大學與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Delhi)今年5月簽署雙聯博士合約,已有多名優秀博士生申請,將於本(9)月秋季班進入交大,註冊成為雙聯學位學生。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並邀請交大入校設立交大駐點辦公室,以雙聯學位為核心基礎,提供臺印師生更多元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加強確立雙方在教學、研究之...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的,塔綠班,您的衣服已經上線:https://shop.lucifer.tw/products-detail.php?id=367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

跨文化衝突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8:16:49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只有先愛自己,讓自己發光,你才有可能得到真愛。 - 在你的生活經驗裡,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 那些本該最能支持你、給你滿滿力量的親密關係 反而成為製造最多沉重傷痛的無情機器 其實這些衝突和關係中的挫折 常常不是任何一方的錯 甚至是從雙方對彼此的善意變質而來 深究下來,或許是因...

跨文化衝突 在 文森特 • 幸福 x 星座學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8:48:15

_ 【2021九月星座運勢】 #喜歡記得幫我分享到限時動態 恭喜處女、天秤寶寶生日快樂~ 昨天是開學日,相信不少家長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可以專心的在職場工作打拼賺錢錢 本來之後沒打算寫運勢文了 畢竟市面上很多老師都寫的很不錯 但今天有兩位森友(不知道這樣稱呼可不可以) 「因為覺得我的很準, 月底...

跨文化衝突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07:18

想先插撥一篇文 本來應該承上篇繼續分享關於快樂的激素 但我怕忘記此刻的感受決定要先記錄下來 在跨文化心理學中 文化適應模型(Berry’s Model of Acculturation) 是目前引用最多 使用最為廣泛的理論模型 是指群體或個人如何尋求共同生活 因應的一些策略 Berry 提出了四種...

  • 跨文化衝突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04 08:59:00
    有 119 人按讚


    交通大學與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Delhi)今年5月簽署雙聯博士合約,已有多名優秀博士生申請,將於本(9)月秋季班進入交大,註冊成為雙聯學位學生。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並邀請交大入校設立交大駐點辦公室,以雙聯學位為核心基礎,提供臺印師生更多元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加強確立雙方在教學、研究之夥伴關係,未來也將共享高科技相關領域教學資源及研究成果。

    兩校的雙聯學位與學術合作布局,將結合臺灣產業人力需求,共創三贏局面。為此,張翼副校長八月底代表交大與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簽署華語教師合約,派駐華語教師駐校,協助推廣雙聯博士學位與招生,並提供華語課程,針對外籍生和臺灣企業需求,設計客製化課程內容。張翼副校長表示,透過派駐華語教師,期能消弭語言的藩籬,降低學生來臺時面臨之跨文化衝突,有信心且有能力在臺獨立生活,提高畢業後留臺工作的意願。

    目前交大已有25位印度理工學院博士生申請雙聯學位。除了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今年七月也在教育部經費支持下,派駐一名華語教師於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校推廣雙聯學位並開設華語課程,促進雙方學術交流合作。透過派駐華語教師在當地宣傳並舉辦相關說明會,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印度頂尖學子瞭解來臺就學之優勢。

    交大長期深耕印度,已與四間印度理工學院分校簽署雙聯博士學位合約,包括馬德拉斯分校(IIT-Madras)、坎普爾分校(IIT-Kanpur)、德里分校(IIT-Delhi)、孟買分校(IIT-Bombay)。在教育部高教司支持下,議定每年招募二百位博士班雙學位學生及六十名大學/碩士班學生,展開雙邊教學資源交流。同時至各校區設立「半導體先修班」,並成立「印度海外科研中心」,強化鏈結印度當地科技公司及各大學的技術研發資源,進而招募頂尖印度學生加入台灣高科技研發培訓系統。

  • 跨文化衝突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05 00:23:32
    有 47 人按讚

    【有興趣參加的創作者(40歲以下)可以發訊息給「一影像」
    截止日期8/20日】

    重現“日常” 發現攝影新力量 —2018《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徵稿活動開跑!!

    ---------------------------------------------------------

    2017入選作品 影片連結
    https://goo.gl/MDDPaj

    “日常”系列影展,之所以藉用“日常”作為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因為,我們不希望把當下青年影像冠以“當代攝影”、“新銳”、“新紀實攝影”等標誌化的符號,從而有可能限制觀者對這些作品多層次的理解。我們發現,這些作品源於“日常”,並在“日常”中不斷發酵、昇華,成為青年一代特有的創作氣質,不再保守,並愛憎分明,在作品背後深入隱藏著對社會、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儘管如此,三年的累積中,我們也認識到這股影像實踐的熱潮,存在著需要提出來思考的問題。何為“當代”?這些青年攝影師大多接受過學院派的藝術熏陶,作品受到國外攝影流派的影響,他們正在經歷著基於跨文化衝突與交融過程中對於自身文化身份與現實語境的不斷思考中,難免在內容上過於“小情小調”,形式上模仿、跟風。基於這種現象,2018年《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啟動了“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並給予一定的資助,我們希望更多青年攝影師對於拍攝主題、對象(自我與“他者”)以及相關的社會性、全球性等問題,進行長期深入的拍攝和探討,從而讓這股影像實踐的熱潮,可以更加腳踏實地、獨樹一幟的延續下去。

    我們期待,每次影展都是一次作者自身以及作品與觀眾之間心靈與影像的相遇和相知。

    2018年,我們再次出發,以《日常-非常》為主題,面向國內外青年攝影師徵集有溫度、有故事、有思想、有價值的影像佳
    作。

    2017年入選作品👍
    https://goo.gl/xZafCH

    影像國際網(www.photoint.net)

    一、徵集時間
    即日起截止到 2018年8月20日

    二、作者和作品要求
    1.作者國籍不限、身份不限,但年齡應在40歲以下。
    2.必須是組照,由20-30張圖片組成,並對其主題進行完整表達; 每人限投3組。
    3.作品題材不限,但應該是作者長期關注的某個拍攝內容,相對成熟。
    4.作品表現形式不限,但應該足以打動作者自己,一切技術和視覺手段只為內容服務。

    三、提交作品規格及方式
    1、專題圖片組
    ①.所有參評者均需提交作品數字文件;文件為jpg格式,每幅圖片的文件量不小於1M不大於3M,長邊必須在2000像素以上。

    2、多媒體視頻組
    ①.本次影展鼓勵參展者提交多媒體視頻作品;此類文件,可以是上述專題圖片的多媒體化(配上背景音樂及相應文字、音頻等),但我們更希望能夠收到以多媒體藝術思維創作的多媒體作品。此點不做強制要求。
    ②.須將作品主題、作者姓名、作品簡要說明放在視頻開始部分;如有條件,最好以中英文雙語方式呈現,便於向國外機構和媒體推薦。
    ③.視頻文件時長3-4分鐘,MP4格式,清晰度必須在720p以上,建議使用1080p。

    四、入選獎勵及展示方式
    評委會將從投稿作品中評出15位攝影師(其中包括1位“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入選攝影師)作為本次影展的入選作者;主辦方將向入選攝影師頒發榮譽證書;“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的入選攝影師將獲得創作資助人民幣10000元;其他14位入選攝影師將各獲得人民幣1000元稿酬。
    所有入選作品將在國內外重要攝影節展及其它重要攝影活動中進行巡展,包括多次以講座或研討會形式進行創作經驗上的分享;首次多媒體展播將在2018年10月北京國際攝影週期間舉行。
    主辦方還將面向全球合作媒體與機構推薦參展及入選優秀作品,使其有機會被10家以上國內外重要媒體和網絡平台推介。

    影片來源:影像國際

  • 跨文化衝突 在 王建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14 14:52:03
    有 5 人按讚


    攝影徵件

    重現“日常” 發現攝影新力量 —2018《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徵稿活動開跑!!

    ps:有興趣參加的創作者(40歲以下)可以發訊息給「一影像」
    ---------------------------------------------------------

    2017入選作品 影片連結
    https://goo.gl/MDDPaj

    “日常”系列影展,之所以藉用“日常”作為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因為,我們不希望把當下青年影像冠以“當代攝影”、“新銳”、“新紀實攝影”等標誌化的符號,從而有可能限制觀者對這些作品多層次的理解。我們發現,這些作品源於“日常”,並在“日常”中不斷發酵、昇華,成為青年一代特有的創作氣質,不再保守,並愛憎分明,在作品背後深入隱藏著對社會、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儘管如此,三年的累積中,我們也認識到這股影像實踐的熱潮,存在著需要提出來思考的問題。何為“當代”?這些青年攝影師大多接受過學院派的藝術熏陶,作品受到國外攝影流派的影響,他們正在經歷著基於跨文化衝突與交融過程中對於自身文化身份與現實語境的不斷思考中,難免在內容上過於“小情小調”,形式上模仿、跟風。基於這種現象,2018年《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啟動了“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並給予一定的資助,我們希望更多青年攝影師對於拍攝主題、對象(自我與“他者”)以及相關的社會性、全球性等問題,進行長期深入的拍攝和探討,從而讓這股影像實踐的熱潮,可以更加腳踏實地、獨樹一幟的延續下去。

    我們期待,每次影展都是一次作者自身以及作品與觀眾之間心靈與影像的相遇和相知。

    2018年,我們再次出發,以《日常-非常》為主題,面向國內外青年攝影師徵集有溫度、有故事、有思想、有價值的影像佳
    作。

    2017年入選作品👍
    https://goo.gl/xZafCH

    影像國際網(www.photoint.net)

    一、徵集時間
    即日起截止到 2018年9月1日

    二、作者和作品要求
    1.作者國籍不限、身份不限,但年齡應在40歲以下。
    2.必須是組照,由20-30張圖片組成,並對其主題進行完整表達; 每人限投3組。
    3.作品題材不限,但應該是作者長期關注的某個拍攝內容,相對成熟。
    4.作品表現形式不限,但應該足以打動作者自己,一切技術和視覺手段只為內容服務。

    三、提交作品規格及方式
    1、專題圖片組
    ①.所有參評者均需提交作品數字文件;文件為jpg格式,每幅圖片的文件量不小於1M不大於3M,長邊必須在2000像素以上。
    2、多媒體視頻組
    ①.本次影展鼓勵參展者提交多媒體視頻作品;此類文件,可以是上述專題圖片的多媒體化(配上背景音樂及相應文字、音頻等),但我們更希望能夠收到以多媒體藝術思維創作的多媒體作品。此點不做強制要求。
    ②.須將作品主題、作者姓名、作品簡要說明放在視頻開始部分;如有條件,最好以中英文雙語方式呈現,便於向國外機構和媒體推薦。
    ③.視頻文件時長3-4分鐘,MP4格式,清晰度必須在720p以上,建議使用1080p。

    四、入選獎勵及展示方式
    評委會將從投稿作品中評出15位攝影師(其中包括1位“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入選攝影師)作為本次影展的入選作者;主辦方將向入選攝影師頒發榮譽證書(該證書可作為申請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條件之一);“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的入選攝影師將獲得創作資助10000元;其他14位入選攝影師將各獲得1000元稿酬。
    所有入選作品將在國內外重要攝影節展及其它重要攝影活動中進行巡展,包括多次以講座或研討會形式進行創作經驗上的分享;首次多媒體展播將在2018年10月北京國際攝影週期間舉行。
    主辦方還將面向全球合作媒體與機構推薦參展及入選優秀作品,使其有機會被10家以上國內外重要媒體和網絡平台推介。

  • 跨文化衝突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21:52:16

    好的,塔綠班,您的衣服已經上線:https://shop.lucifer.tw/products-detail.php?id=367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超認真的翁p又來啦!我們要談911事件對美國的省思,真的有改變嗎?美國國債即將觸頂,未來還能動嗎?拜習通話代表甚麼意義?FT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

    911二十週年,美國學到了什麼?團結報仇真的有效?這一段時間中許多美國媒體都在回憶當年恐怖攻擊的開始,跟後續導致的美國一連串的變化,甚至有說這算是中國難得的戰略機遇,讓他們有機會可以發展,但答案到底是甚麼?九一一改變了全世界的歷史,但這個改變結束了嗎?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在拜登拉下阿富汗戰爭的帷幕之際,中央情報局正在撒哈拉沙漠深處擴建一個祕密基地。該基地負責無人機任務,監控利比亞的基地組織(Al Qaeda)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武裝分子,以及尼日爾、乍得和馬利的極端分子。軍方的非洲司令部恢復了對索馬利亞同基地組織有關聯的青年黨(Shabab)的無人機打擊。五角大廈正在考慮是否派遣數十名特種部隊訓練人員返回索馬利亞幫助當地軍隊打擊武裝分子,甚至在喀布爾當地,據信為密謀襲擊機場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所遭到的猛烈無人機打擊,也預示著那裡軍事行動的未來。五角大廈稱這次襲擊為「正義的打擊」,目的是避免另一場致命的自殺式炸彈襲擊。用拜登喜歡的說法,這次襲擊展示了美國「超越地平線」的能力。死者家屬否認被襲擊的人是武裝分子,並表示襲擊造成10人死亡,其中七人是兒童。2001年9月的恐怖襲擊已經過去了20年,所謂的反恐戰爭並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它的起起落落主要發生在陰影之中,發生在新聞標題之外——與其說是一場劃時代的衝突,不如說是一種偶爾爆發的低級別衝突,比如2017年,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尼日爾一個村莊外伏擊了美國和當地士兵,殺死了四名美國人。】

    從美國看世界不一定比較準,但問題是你就會比較了解美國目前的狀況。美國一直擔任世界警察,現在這次疫情又瘋狂大印鈔,大撒錢,美國債務即將觸頂,口袋還能有多深?28.5兆國債,平均美國每人8.8萬美金負債,台灣每人8500美金,美國還有錢幫忙?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阿富汗政府的突然垮台引發了美國在盟國和敵手眼中的地位是否會下降的問題,而投資者和分析師則在爭論這一事件在未來幾年乃至幾十年對美元和其他資產意味著什麼。想知道答案?不要指望答案馬上水落石出。繼美國駐軍阿富汗20年、投入超過1兆美元並有數萬人喪生後,圍繞塔利班奪取政權的混亂局面似乎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並不大。】甚至有人說這次阿富汗撤軍就是跟美債高築有關,還有說跟中國對抗會因為美債高築而氣虛,真的嗎?

    另外,就在大家一個不注意之下,沒有預警的拜登跟習近平忽然之間通話了!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總統拜登週四與中國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通話,在兩位領導人七個月來的首次對話中,拜登表達了對中國網路活動的關切,並提出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應該擱置分歧,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合作。
    此次通話打破了被專家稱為兩國關係幾十年來最低點之一的僵局。這僅是拜登就職以來兩位領導人的第二次對話;缺乏溝通是兩國之間緊張局勢加劇的一個衡量標準,兩國都在想方設法限制對方的全球影響力。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稱,這場在一個十分微妙的時刻進行的通話持續了90分鐘。台灣和中國南海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拜登試圖在他所謂的「獨裁對民主」之戰中團結西方。這場通話也是在美國完成從阿富汗撤軍不到兩周後發生的,中國一直對在阿富汗進行大宗商品開採表示出興趣。】而且拜登怎麼好像跟團隊不同步,翁p認為這是老帥親征了,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bbc的報導,【近日有媒體報道稱, 台灣可能會被允許將其駐美機構從「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消息一出,立即在台海兩岸引發激烈議論,讓華盛頓對台政策的「切香腸」(salami slicing)戰略再次受到關注。但有分析稱,如果消息屬實,這更像是美國在外交上與中國「討價還價」。英媒《金融時報》9月10日刊出一則新聞稱,美國正"考慮"讓台灣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升級為「台灣代表處」。 華盛頓和台灣的蔡英文政府都沒有對該報導直接回應。就在同一天,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中國官媒稱,美方表示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翁p想問的是,台灣代表處更名,美國決心要跨進中國紅線區?被推上競爭前緣,台灣還可不可以不勇敢?可是怎麼好像就沒下文了,民進黨最近外交事務上除了罵朱學恒之外怎麼好像沒甚麼進度,是不好意思說嗎?

    根據德國之聲的報導:【(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防衛省周二(8月31日)發布增加軍費預算請求。申請額度為5·48 萬億日元(約合500 億美元,420 億歐元)。十年來,日本國防經費連年增加,理由是,中國不斷增長的軍費預算和朝鮮的核野心構成威脅。該國本財政年度軍事預算是 5.3 萬億日元,低於去年所要求的 5.49 萬億日元。在首相菅義偉審批之前,新財政年度國防預算申請報告需經財務省審查。】但不只如此,日本三位自民黨黨魁候選人都說要將國防預算提升到GDP 2%來到10兆日圓(900億美金),台灣目前軍事預算雖然也是歷史新高,但只有3726億(約134億美金),台灣準備好進入新的軍備競賽嗎?

    那麼若是不加入這個軍備戰爭,我們可以靠日本幫忙協防嗎?根據學者松田康博在美洲台灣日報上的投書,看起來不太樂觀,【一旦台灣「有事(譯按:指發生武力衝突、戰爭和政治或軍事上突發的重大變故等緊急狀態)」,美國目前希望日本做的,原本就不是像雙方在台灣周邊聯手出擊、協防台灣那樣夢境中的勇敢故事,而是對美軍提供穩固的後方區域支援(rear area support,請參閱四月四日見報之星期專論:「如果中國打台灣,日本將如何應對?」)。實際上,支援美軍並非易事。台灣一般認為,「如果遭受中國攻擊,就最少要堅持三天,直到美軍馳援。」然而,筆者希望諸位好好思考箇中之意。駐沖繩美軍趕到台灣要花三天嗎?答案很簡單。若純粹從軍事觀點思考,在中國發動武統台灣作戰的第一波攻擊時,日本國內的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基地,理應就會遭攻擊而破壞。為奪取台灣,中國不可能對緊鄰它的「敵軍」之存在坐視不管。因此,美軍從關島、夏威夷、美國本土趕到台灣,得要三天以上時間。】

    然後,韓劇逃兵追緝令竟然引起了北韓的評論?韓國先鋒報報導,北韓對外宣傳媒體「回聲」(Meari)11日表示,「最近在南朝鮮揭露軍隊嚴重腐敗的連續劇D.P大受歡迎」,描述南韓軍隊殘酷的黑暗面,認為這部作品與先前的韓劇不同,生動描繪為何軍人會被逼到逃兵,「南朝鮮軍人不得不開小差,就是因為被霸凌,這齣劇顯示南朝鮮軍方紀律渙散、霸凌嚴重、貪腐盛行」,直言此劇「徹底揭露地獄般的南朝鮮軍旅生活」。翁p追劇之餘有甚麼話要說嗎?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7:00 911事件 美國的省思
    55:00 美債現況
    01:06:00 美國將領致電解放軍?
    01:14:00 罷免陳柏惟案
    01:18:00 拜習通話
    01:35:00 美日協防台灣?松田康博話中藏玄機
    01:40:00 從韓劇DP逃兵追緝令看台灣兵役

  • 跨文化衝突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8:30:20

    導演:黃明川(Huang Mingchuan)
    詩人:李元貞(Lee Yuan-chen)、利玉芳(Li Yu-fang)、蔡秀菊(Tsai Hsiu-chu)、凃妙沂(Tu Miao-yi) 
       撒韵.武荖(Sayum Vurow)、畢娜.薩卡(Bina Sarkar)、緹沙尼.竇希(Tishani Doshi)
       薇尼塔.阿嘎娃(Vinita Agarwal)、阿蘭達緹.蘇布拉瑪尼安(Arundhathi Subramaniam)
       普拉德尼亞.帕瓦(Pradnya Pawar)、阿娜(Anar)、卡爾帕娜.安博蘿絲(Kalpana Ambrose)
       薇薇瑪莉.凡德普登(Vivimarie Vanderpoorten)、瑪喬麗.伊瓦斯科(Marjorie Evasco)
       蒂娜.蘿瑪(Dinah Romah)、瑪可欣.席胡克(Maxine Syjuco)
    劇情大綱:

    以詩為炬 點燃生命之海
      亞洲隨著文明演進,傳統秩序崩解重構,女性自主陸續於不同社會覺醒,開啟前所未見的嶄新世紀;然而傷害女性的行為至今依舊牢固不破。本片橫跨台灣、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走訪16位具代表性的女性詩人,以鋪陳正義、控訴不公的真切詩篇,集體激盪出逐漸受到國際詩界注意,卻鮮少能夠走進大眾視線的思想潮流,使世人除了關注政經衝突之外,更加理解亞洲女性當代文化的進展,同時凸顯變動社會中的女性詩人為爭脫各種束縛,所形成的亞洲新文學運動與豐富的思維世界。

  • 跨文化衝突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2 08:00:15

    Show note | https://humansoffshore.com/shownotes/ep127/
    🥺 你上次長時間和家人相處,是什麼時候?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比利時的產品風險分析師:林建嘉。

    建嘉到比利時之前之前曾經在台灣金融、大宗原物料領域服務。因為嚮往更多的機會、希望在競爭更激烈的地方挑戰自己的可能性,而前往法國ESSEC Business School深造。在2020年從實習轉正換簽證時正好經歷歐洲大封鎖,現在則平安在比利時的職場發揮。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建嘉談談東西方職場差異,及在比利時奮鬥的經歷。

    -----

    🎙Ep127- 職場文化衝突的最前線:林建嘉
    #ESSEC #比利時 #石化產業

    0:00 Intro
    3:04 建嘉離開台灣的原因
    8:04 比利時金融業大宗原物料領域??
    13:39 歐洲病毒爆發之下實習轉正的困境
    26:51 疫情之下,家人為何還支持建嘉到比利時上班?
    30:38 比利時生活的眉眉角角
    35:40 在比利時的跨國企業擔任分析師學習到的事情
    37:55 目前有計劃回台灣發展嗎?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Show note | http://bit.ly/hop_shownotes
    ★支持離島人 | http://bit.ly/hop_suppo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