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贈與討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贈與討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贈與討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贈與討回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39的網紅黑白告狀俠律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撤銷贈與 各位看倌,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人心善變啊! 昨日有客戶來告狀俠事務所詢問,老母親的唯一兒子,一直央求老母親將她名下的土地過戶給他,說是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怕老母親的土地被人騙走,他來幫老母親好好保管等語云云。没想到,老母親將自己名下土地贈與給兒子後,兒子就人間蒸發,對老母親不聞不問,老母親...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東天后宮是清朝最後一批官廟,也是歷史建築,但1949年後廟方有不少土地被收歸國有,廟方一直想土地討回,台東縣政府也願意還地,2年前縣府從「國有財產法」找到可贈與現有廟地的辦法,28日台東天后宮從縣府手中拿回第一筆超過千坪的土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

  • 贈與討回 在 黑白告狀俠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7 16:47:45
    有 16 人按讚

    撤銷贈與
    各位看倌,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人心善變啊!
    昨日有客戶來告狀俠事務所詢問,老母親的唯一兒子,一直央求老母親將她名下的土地過戶給他,說是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怕老母親的土地被人騙走,他來幫老母親好好保管等語云云。没想到,老母親將自己名下土地贈與給兒子後,兒子就人間蒸發,對老母親不聞不問,老母親名下已無財產,又已年屆70高齡没有收入,這該如何是好?

    Q:如果當初贈與土地時,老母親與兒子有約定兒子要奉養老母親至終老,兒子没有履行約 定時,可以怎麼做?
    A:老母親可以依民法第412條規定請求兒子履行奉養的義務,或者直接撤銷贈與契約,把土地要回來。
    在贈與土地時,老母親與兒子有約定兒子要奉養老母親至終老,這可認定為《附負擔贈與》,也就是贈與契約附有約款,使受贈人(即兒子)負擔應為一定給付之債務(即奉養母親至終老的義務)
    在實務上,老母親這樣的主張,必須要證明土地的贈與契約確實有《約定兒子要奉養老母親至終老》這樣的附款存在。比如說雙方簽署的贈與契約書上有記載,或者在贈與契約作成時,有證人在場親自見聞雙方有這樣的附款約定。

    民法第412條第1項規定:
    贈與附有負擔者,如贈與人已為給付而受贈人不履行其負擔時,贈與人得請求受贈人履行其負擔,或撤銷贈與。

    Q:如果當初贈與土地時,没有上述的約定附款時,老母親還可以撤銷對兒子的土地贈與契約嗎?
    A:依本案情形,還是可以哦!
    依照民法第416條第1項第2款規定,受贈人(兒子)對於贈與人(老母親)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時,老母親也可以撤銷贈與。
    本條款所謂之《扶養義務》,依照實務見解,是指法定扶養義務。
    也就是依民法第1117條「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的規定,老母親要有不能維持生活之情形存在,假如老母親是衣食無缺的狀態,則不符受扶養的要件。

    本件老母親名下没有財產,又已年屆70高齡没有收入,顯然有不能維持生活之情形存在,兒子對於老母親有扶養義務存在,竟敢取得土地即人間蒸發,對老母親不聞不問,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為,老母親可以主張依民法第416條第1項第2款規定撤銷贈與,討回土地。

    但是要注意蛤!
    民法第416條第1項第2款規定的撤銷權,必須在兒子不履行扶養義務的情況發生後1年以內提出(叫做除斥期間啦!),否則之後就沒有辦法再依本條項款提出撤銷贈與主張。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