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護理臨床工作心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護理臨床工作心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護理臨床工作心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民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物】見證台灣護理發展史 鍾信心(1923〜) 文/陳永興 #鍾信心,1923年4月12日出生於日治時代的台北淡水,父親鍾天枝是牧師,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鍾信心17歲從淡水女子學院畢業,前往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念護理。在學期間正值二次大戰,鍾信心得以提早畢業立即投入臨床的護理工作,戰爭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3:05:01

. 【大二見習:一般外科】 . 我們算是比較早開始見實習的醫學系。大一的時候就自由跟診過幾次(心得之前有寫過,放在導覽~),而大二開始全部的人都要到醫院去跟著病房護理師見習。為什麼是護理師呢?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將來都是醫師的好夥伴,所以學校希望我們能夠提早到醫院去了解他們每天的工作內容,不要變成對護...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 在 ♥ ☞偌涵♪高雄美食/網美景點/旅行/台灣/護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22 12:21:38

先預告,這篇文很長~ ⁡ ⁡ 近一個月的疫情爆發,大家都在辛苦的抗疫生活 ⁡ ⁡ 最近常有人問我這段期間都在忙些什麼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最近忙碌的日常囉 ⁡ ⁡ 這段時日大家影響最多的莫過於是 ⁡ 沒辦法上班的 沒辦法營業的 沒辦法上學的 沒辦法出門的 ⁡ ⁡ ⁡ 而我的工作因為疫情延燒前陣子也暫時...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 在 醫拳超人 Ryan, MD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8:24:34

公費COVID-19疫苗開放接種囉!除了首批開放的 #第一類醫事人員,現在 #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三類高接觸風險工作人員 及 #第四類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都可以接種唷(見附件衛福部懶人包) 從4月23日週五起,擴大開放第五、第六類AZ新冠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包括警察、憲兵、以及長照、...

  •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9 09:15:06
    有 21 人按讚

    【人物】見證台灣護理發展史 鍾信心(1923〜)
    文/陳永興
    #鍾信心,1923年4月12日出生於日治時代的台北淡水,父親鍾天枝是牧師,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鍾信心17歲從淡水女子學院畢業,前往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念護理。在學期間正值二次大戰,鍾信心得以提早畢業立即投入臨床的護理工作,戰爭結束她回到台灣,馬上投入疫病的防治工作和公共衛生護理人員的培訓。
    戰後接收台灣的陳儀政權貪污腐敗、軍紀不彰,尤其物價上漲、失業嚴重、特權橫行、造成了民怨四起,在很短的時間就爆發了官民衝突的228事件。面對混亂的政局和台灣社會的動盪,鍾信心決定出國進修,她前往加拿大留學,1950年學成返台,在當時農復會和美援的支持下,她應邀前往南台灣創辦了 #省立台南護校,出任首任校長從無到有,建立了南台灣第一所培養護理人員的搖籃。
    1957年她被邀請前往台大護理系任教,又申請到WHO獎學金又前往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進修精神衛生護理,取得碩士學位返回台北開創精神科護理的教學和臨床訓練,1972年她接任台大護理系主任兼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1980年政府推動 #中沙醫療團,她出任副團長帶領台灣的護理人員,前往吉達服務了6年......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ad5545df-26a1-4753-b183-f6b9c6057f9e

  •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7 18:09:41
    有 2,093 人按讚

    疫苗,有得打,就趕快去打,還沒輪到你,就請繼續防疫生活。

    每一劑疫苗都得來不易。

    一般來說,一劑疫苗量是0.5ml,一瓶疫苗大約有 5.5ml 的藥液,所以一瓶,平均可以抽出10劑,給10個人注射。

    今天有一個新聞,新竹施打率打了109.22%。

    竹北市衛生所,剛才更發佈,他們也超打了。竹北的數據,1790劑的疫苗,打了1955人。

    有人開玩笑說這是客家精神,其實不是。

    其實,全台灣都在「超量施打」。

    這個原因到底是什麼?

    因為,台灣人,很努力。

    所以台灣的醫護人員,任何一點overfill與residual volume都不放過。

    每一瓶疫苗的在工廠時,要把藥液,透過機器分裝到藥瓶裡,為了保留施打時的偏差值,會在分裝時,多加一點點進去。

    這叫做「overfill」。

    Overfill是每一瓶藥,稍為多出一兩滴的藥液。

    Residual Volume是,殘留在藥瓶、針頭、不小心漏掉的任何殘存,一般來說會被浪費掉的藥液。

    所以,一個正常的施打,一瓶就是打10個人。

    但如果施打的護理師,是非常小心謹慎在抽出每一劑藥液,一滴也不浪費,甚至抽完後,還把殘餘在藥瓶角落的滴劑,也仔細抽取出來,那是可能可以抽出更多,也可以施打更多人的。

    日前,在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時,我在加拿大溫哥華的Covid專責病房服務的藥學博士朋友 Hans Lin,就針對此事對台灣衛生單位提出建言。

    林博士說,根據他們過去半年來,臨床注射莫德納疫苗的經驗,如果使用得當,巧手抽取,一瓶可以從10劑,增加為11劑,在幸運的時候,還可以抽出12劑。

    疫苗不夠,這是全球皆有的現象,因此,就算過去注射很豪邁的美國、加拿大的醫護人員,也都開始學會省著用,希望一瓶能抽出更多劑量,還因此開發出自己的方針。BC省的疾管中心(BC CDC),甚至直接把這種抽取方法,列為官方注射建議方法。

    我也依此與我們基隆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詢問,台灣目前有的AZ疫苗、以及接下來要開始施打的莫德納疫苗,其實大家在每一瓶、每一劑的抽取上,都是這樣,費盡力氣,就是希望多抽一點藥液出來。

    要知道,光是一天要穿著厚重、濕熱隔離防護衣、護目鏡、口罩,已經非常不舒服,在此時此刻,還要付諸高度專注力,小心翼翼確保抽取藥液的每一小細節都不放過。

    多抽藥液,其實都是增加工作的壓力、強度。

    有的人工作時,可以打混摸魚,也有的人,工作多到一整天都在忙,忙完了天都黑了的經驗。

    我們現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就是隨時隨地,都是這種高壓、高強度的工作狀態。

    我們該做的,除了對他們表示謝意、敬意,並且在未來若要討論起當前健保制度的缺失、醫護人員待遇太差、工時過高等問題時,大家都還記得這一群人現在如何保護著這個國家、照顧著我們全體國民,理性客觀長遠地來討論這些問題。

    少部分人,在最近,竟然還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或是稍微有點不便,就抱怨不停的行徑,這實在讓人無法容忍。

    今天林右昌市長也有提醒大家,有輪到你施打,就去施打。有經過政府檢驗、通過的疫苗,每多施打一個人,都是增加社會的保護力。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附註

    我曾在上週試譯了一個莫德納疫苗超抽的教學影片,雖然沒有用上,但還是值得讓大家了解,我們醫護人員,在第一線工作時,有多辛苦。

    Getting 11 doses of COVID-19 vaccine
    如何抽出第11劑的COVID19疫苗藥液?

    After preparation of your expected tenth dose, there will be serum that is potentially clinging to the interior of the vial, those droplets can b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eleventh dose.

    當你抽完第10劑藥液後,藥瓶裡還會有最後一點殘餘藥液,殘存在藥瓶內壁,這些藥滴將是你有沒有辦法抽出第11劑藥液的關鍵。

    Inverting the vial will allow for that to settle down into the bottom of the neck for you to retrieve.

    把藥瓶倒過來放,讓殘存藥液流到瓶頸,才能抽取。

    We found that if you have the time, please allow this to sit for nearly 20 minutes before trying to prepare your eleventh dose.

    我們發現,假使你有時間,可以倒置藥瓶20分鐘,再抽取。

    If you don’t have time to allow for 20 minutes for this vial to sit, some manual manipulation may help got those additional drops down to the neck of your vial.

    如果你沒有20分鐘可以等,可以手動去引導藥液流到瓶頸。

    Once ready to prepare your eleventh dose, make sure that the vials remain inverted and go ahead and reclean that surface to ensure that no contamination has occured.

    當準備好抽取你的第11劑時,確保藥瓶是保持倒著的,瓶塞表面再清潔一次,避免污染。

    Inject your needle at a 45 degree angle to allow for it to rest in the neck of the bottle where groove meets the neck.

    將針頭以45度插入藥瓶中,針溝置於瓶頸旁接觸瓶頸。

    If you add a little additional volume of air to the vial it helps with that suction, draw at that angle to remove the last droplet possible also note that below where the eye level can see, there may still be some additional serum below the rubber stamp.

    So you may also need to draw from within there. Then ensure that you have your full eleventh dose at the full 0.5 ml by utilizing patients in this method, we have been able to receive a majority of 11th doses.

    如果你對藥瓶注入一點空氣,更有助於抽取,抽針時保持同個角度,盡量把最後一滴也抽出。同時注意,在橡皮瓶塞下方,視線看不到的角落,還有最後幾滴。所以你可以從那裡抽針。這樣你就可以抽取到你的完整的第11劑疫苗(0.5ml),更能衝高現有疫苗可施打的人數。我們多數都能從一瓶裡抽出11劑。



    Hans Lin 臨床抗疫的心得分享(給醫護人員)

    https://www.facebook.com/hans.lin.ca/posts/10105043234888787

    Sam Hsu 抽取疫苗的方法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sam.hsu.31337/posts/2954989858057939

    美國CDC Moderna 疫苗資訊整理
    https://www.cdc.gov/....../prep-and-admin-summary.pdf

    抽第11劑操作影片 (by CoxHealt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1bkyy5qN0

  • 護理臨床工作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7 12:25:42
    有 10,878 人按讚

    護理師愛喝珍奶
    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這篇文章是幾年前寫的,收錄在阿金的書中。早上高中生的心得有提到,特別貼出來和大家分享~不要自己對號入座、也不必幫人家對號入座喔~

    護理人員的辛苦,只有珍奶最清楚。
    偶爾都會在新聞上或者是社交平臺,看到民眾貼出「護理人員很喜歡外訂飲料,尤其是珍珠奶茶送進醫院裡,難道是因為她們特別口渴嗎?還是特別愛喝珍奶?」護理師愛喝珍珠奶茶,原來背後有個辛酸的理由:忙到沒時間扒飯,只能吸「珍珠奶茶」先果腹。

    #珍奶是機動性補充能量的首選
    民眾可能以為護理師很悠閒、很享受,上班還可以訂飲料。護理師說:「你以為我們想喝啊?那是因為沒時間吃飯!沒時間吃飯!沒時間吃飯!」不然你以為,為什麼護理師放著正餐不吃,要吃一堆這些餅乾和零食啊。

    喝珍奶是表示護理師們忙到根本沒時間吃飯。忙碌的時候,珍奶就是護理人員最要好的朋友。喝一兩口奶茶,就可以稍為補充血糖,要不然都餓到頭暈手抖了,怎麼打針、抽血、量血壓。吸一口珍珠,就可以邊工作邊咬,至少心裡安慰著自己:「我有在吃東西!勉強果腹、減緩飢餓感,下班再來吃冷掉的便當。」隨身帶一點糖果和巧克力,可以防止餓過頭的低血糖,很多護理師都會這麼做。珍奶就是機動性補充能量的首選。

    有些管理階層會說,「護理師把飲料杯放在桌上有礙觀瞻!」甚至有些醫院會禁止護理站訂飲料、禁止桌上擺飲料、禁止跟門診的時候喝飲料。日前,還有媒體報導某醫院以「環境衛生檢查」之名,對護理人員行「職場霸凌」之實:把護理同仁,放在櫃子裡的食物、飲料,全部都掃在地上!

    桌上為何會擺著飲料?報告長官:「那是因為一次只能喝一兩口啊!她們哪有時間把一杯飲料一次就喝完。」護理人員經常會忙到沒時間吃飯只喝水,櫃子裡面的水壺是用來補充水分的,餅乾、糖果、泡麵是可以快速果腹的,不問究理,就以有礙觀瞻把人家的食物扔在地上,實在是很傷人。

    因為放在冰箱裡,得要多走好幾步路,才能喝很到啊!有時候還沒走到,就要被call走了。一杯飲料這樣分段喝已經夠可憐了,難道還只能像小偷一樣,躲起來偷偷地喝嗎?還有些護理師無奈地把飲料放在桌子底下,或著硬是收進桌子的抽屜裡。

    #護理師的珍奶=勞動條件需改善
    有人說:「珍奶、糖果根本就是過勞指數的最佳體現!」報告長官,護理師也很想跟你們一樣,用餐時間一到,就去美食街,點個餐,坐下來好好吃飯。要珍珠奶茶消失的方法很簡單:改善護理師的勞動條件,減輕護理師的工作量、增加人力,讓她們能夠準時、有足夠的時間吃飯就可以了。

    「桌上出現珍奶表示勞動條件極需改善嗎?」長官的思維就是:那簡單,就禁止桌上出現珍奶就好,就沒有過勞問題了(嘿嘿嘿!)這種鴕鳥心態、這種做表面的事,屢見不鮮,只想著表面上乾淨、平靜就好,完全沒有想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如果再有人「反應問題」,那就一定是自己「有問題」,就會被釘成黑五類!

    其實大家都不願意「食物」配「記錄」的,只能說,有些護理師的熱情,是被這些坐在辦公室的管理高層給澆熄的。求求這些長官,先了解這些基層人員這麼做的背後心酸,替她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不要為了表面功夫而澆熄護理師的熱情。這些護理師從小到大,媽媽都沒餓過她們,但是到臨床工作以後,卻因為太忙而挨餓,看了能不心酸嗎?

    以後,若看到護理師們在訂飲料、口中咬著糖果或珍珠,請體諒他們。若再看到桌上有珍奶,請多多關心她們的勞動條件。套一句周星馳電影的臺詞:「桌上有沒有珍奶不是護理師決定的,是由管理階層決定的!」能夠有時間好好吃飯的話,誰會想要把珍奶當飯吃?改善護理師的勞動條件,才能從根本的解決問題。
    ====

    #阿嬤最後的心意
    很多患者對醫護是既疼惜又愛護的,即使是臨終前的病患。那天,加護病房一位阿嬤患者停掉了升壓劑,家屬正在跟她道別,聽聞住在外地的弟弟也來過,做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了,我轉頭提醒阿嬤的兒子「你們在這裡陪阿嬤說說話,時間就由阿嬤自己決定。可以再想想,阿嬤還有沒有什麼還沒有完成的心願,盡可能幫她完成。」此時阿嬤的血壓,還有80~90mmHg。

    當天中午開會時,接到專科護理師的Line訊息,傳送來了兩大袋裝著手搖飲料的照片,算一算有十多杯珍奶。原來是阿嬤的家屬表示,阿嬤之前就想請大家喝了,他們認為,平時就好客的阿嬤,一定是覺得還沒能向醫護人員致謝,所以還捨不得走。

    畢竟,我當天早上才在粉專上高調宣告減重目標,實在不適合再喝下一杯珍奶。到了下午三點多,專科護理師找我到ICU病房,說「陳醫師,我們都喝過珍奶了,只剩下你的還沒喝。」護理師向我使了個眼色,繼續說「阿嬤血壓現在還有50~60mmHg,子孫們都還在床邊陪伴,這是阿嬤最後心願……。」凹不過護理師一再提醒,我拿了一杯,想說等等進值班室再喝。

    神奇的事發生了。我都還沒走到值班室,專科護理師就追了上來,喊「心跳停了!」我心想,不會那麼巧吧。我疾走回護理站,機器顯示阿嬤心跳雖然有回來,可是已經很慢了。我走到病床邊,拿起珍奶喝了一口,親自向阿嬤致謝,謝謝她「最後」的心意,感佩她在走到人生終點前,依然不忘提醒子孫們,要向醫療人員表達謝意。再回到護理站,就看到阿嬤心跳正式停止了。

    ====
    看事情不能只是看表面,想要批評或是撻伐前,還是要先了解一下別人所做的是不是有所苦衷?無論是病人、家屬或者是醫院的管理階層,有時候,多一分體諒,即使只是一聲謝謝,也能讓辛苦的護理師們感到欣慰。珍奶的出現,並不代表醫療人員都很愛喝,它有時候只是提醒我們一個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時候則只是一份感謝之意。

    感謝Eric Lin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