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觀自在菩薩是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觀自在菩薩是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觀自在菩薩是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觀自在菩薩是誰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以下是我跟周平的對話。 有興趣的人、建議可以先看看周平以下的「反思文」、 再回頭來看我的「回覆」、這樣會比較有感覺。 . #有人可以做深度對話、是很幸福的事呦。 . (對話開始) #周平: 「我發現自己只要有空擋,我就會去關注有沒有人來按讚,有沒有人加我好友。然後我會一直去想:我的故事有沒有吸引到人...

觀自在菩薩是誰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20:03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禪是「無相」、「無住」、「無念」的精神境界​ ​ 這三個名詞來自《六祖壇經》,是《六祖壇經》的根本思想或根本精神。​ ​ 「無相」就是空,是即有即空的空,從有的現象看到空的本質,就叫作無相。如同佛前的供花,就是即有即空。花的形象是有的,因為無常的關係,故不是永遠存在,因其經常在變...

觀自在菩薩是誰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8:57:06

📰線上群聚新觀點 方丈和尚分享「心生活」妙招 自雙北提升防疫為三級警戒起,已將近一個月;對於臺灣民眾而言,如此未曾經歷過的自律隔離,會有哪些生活體驗想要分享? 法鼓山於13日上午10點,首次以ZOOM的研討方式結合臉書直播,舉辦「居家線上分享會」,廣邀社會大眾與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法鼓文化總監果賢...

觀自在菩薩是誰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35:51

⭕️第28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大悲咒」,以法為體,是渡化眾生迅即參道、早證佛果的心法密語。所以佛說:「此咒乃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延壽、滅惡滿願、隨心自在、速超上地的大慈大悲無礙陀羅尼。眾生皆應恭敬持誦,不可輕慢。」大悲咒係觀世音菩薩受之於千光王静住如來佛,當時觀世音菩薩始住初地,一聞此咒,...

  • 觀自在菩薩是誰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2 23:28:10
    有 11 人按讚

    以下是我跟周平的對話。
    有興趣的人、建議可以先看看周平以下的「反思文」、
    再回頭來看我的「回覆」、這樣會比較有感覺。
    .
    #有人可以做深度對話、是很幸福的事呦。
    .
    (對話開始)
    #周平:
    「我發現自己只要有空擋,我就會去關注有沒有人來按讚,有沒有人加我好友。然後我會一直去想:我的故事有沒有吸引到人,感動到人?」
    .
    我:
    「很棒的覺察。
    偷偷告訴你,我也會。尤其在以前,雖然現在好多了。
    我也是透過覺察,發現當我關注在我有多少個讚時,
    這會讓我分心、產生得失心,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然後當我回到我分享文章的「初心」時,
    我知道、其實我只是「單純」想分享而已,
    沒有特別期待、希望別人喜歡或不喜歡。」
    --------------
    #周平:
    「自己意識到、當我沉戀在那個被關注時,似乎失去了對自己的覺察,而當我能夠持續保持覺察自己的內在時,我就有了更多對當下的決定跟方向。
    .
    我:
    「確實如此,我也有同樣的經驗。」
    -----------------
    周平:
    「我並沒有想要成為一個被關注的對象,沒有想要當網紅,年紀也不小了。」
    .
    我:
    「哈,我也是。我也沒有想要當網紅,而且我年紀比你更大。」
    --------------
    #周平:
    「目前的快遞人生、講師、過去的老闆、業務、都只是一件件的戲服,演過了就脱、經驗過就好、經驗的本身就有趣,就是一個體驗。」
    .
    我:
    「同意。在每天的生活裡、我們都會創造不一樣的經驗,
    每個經驗都是有意義的、當經驗被說出來時、就是『故事』,
    經驗的本身就很有趣,它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養分。
    只是,這些經驗,是為我自己發生的、我不想『演』給別人看。
    我才是『主體』、我為自己而活。
    不管任何經驗,開心不開心、都是我的事、與他人無關。
    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不關我的事。我是這樣看待我的經驗的。
    這意思是:我只是單純分享我的故事,有沒有按讚、或按幾個讚,都與我無關。」
    ----------------
    #周平:
    「我也沒有希望透過這個經驗能夠教會他人什麼?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而我只是在經驗我的人生。」
    .
    我:
    「非常的同意。
    不用刻意去教別人什麼,刻意的東西、反而沒有影響力。
    「只有生命可以影響生命」、這是我的相信。
    我只要好好活著,不用刻意做什麼、這樣就夠了。
    就像一朵花開、不是為了別人、是為自己而開。
    不管你喜不喜歡它、它都無所謂。
    花一樣照開、照謝,全然依照自己的節奏。
    有時候我們說故事、分享故事,目的是在「自我整理、自我看見」。
    故事的分享、它創造一種「連結」,如果我們的故事可以打動人、吸引人,
    那必定是有人在我們身上、看見他自己的渴望、情緒、經驗與想望,如此而已。
    請您繼續說故事、寫故事。為自己說故事、為自己寫,不是為了感動人。
    別人有沒有感動、要不要感動,那都與你無關。」
    -----------------
    #周平:
    「我希望能放下,『自己想要感動別人的慾望』,好好專注在每一個過程中、認真的去經驗,去感覺這個經驗,有沒有感動到自己。」
    .
    我:
    「太好了。佩服你的覺知。
    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時,你就有力量。
    先感動到自己比較重要。
    往往你自己有感動了、自然就可能感動到別人。
    至於能感動到幾個人?不用管,都無所謂,也都與你無關。
    因為、那是靈魂的召喚。」
    ----------------------
    #周平:
    「當我發現我能寫,我就跟信仰祈願自己能夠持續的寫,希望透過文字與人連結,我祈願我的所思、所想,不管是透過語言或文字,都能傳遞我的善意跟真實,那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我想是菩薩聽見我的祈願…」
    .
    我:
    「是的,你做到了。
    你寫的東西、有反思性、有深度、有吸引到我,這是事實,我不需要拍你馬屁。
    在你的文字裡、傳達了你個人「獨特經驗」外、還有你的善意與真實。我都看到了。
    是的,我想是菩薩聽見了你的祈願,讓我「看見」你。
    而我、做為一個敘事治療師,看到別人「有」什麼、剛好是我的專長。
    如此而已。」
    -------------------
    #周平:
    「這段時間因為偶然,我成了志健老師一個故事其中的一個主角,這個經驗很美好,是我快遞人生『快意人生』的插曲,是遊戲中的寶物,也是附帶的紅利,但經驗過就好。而體驗後的獲得才是我生命存款中的本金與資產。」
    我:
    「是的,同意,經驗過就好。不必耽溺在這個經驗的美好。
    經驗是流動的。這個經驗會帶出「下一個經驗」、等待你去「看見」。
    就像你這篇故事裡,你看見自己『沉戀在那個被關注時,似乎失去了對自己的覺察』,這個看見、又是一個『美好的經驗』,不是嗎?
    我們在每一個經驗裡,覺察、看見自己,故事就是這樣產生的。
    沒有覺察、沒有反思的故事,不會動人的。
    你的故事之所以會動人、是因為、裡面有你深刻的反思與看見。
    所以、你根本不必刻意想感動人,
    你只要在你的日常生活裡、深刻覺察自己、然後說故事、表達出來,
    這樣做本身、就很感動人了。
    我們要練習的是:「誰會看到我的故事?誰會感動?這都與我們無關了。」
    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
    -----------------------
    #周平:
    「我也會想要隱藏一些自己的過失或不足之處,就如今天在工作室,接近中午時我準備出去買吃的,外面下著很大的雨,在我們教室樓下的騎樓,有一個看似流浪漢的朋友,我看他正倒出一包泡麵,準備要泡開,我快速看了一下,不確定他身邊有沒熱水,但我也很心虛的就走過,內心一直想要問他有沒有需要熱水,然而行動像是龜縮般的停滯。」
    .
    我:
    「當你給出這個故事的同時,你已經如實地在面對「脆弱不足」的自己了,
    這就是真實、反思,這樣就夠了。
    至少、你敢寫出來。表示你有在反思,這就夠了。
    就像我今天在臉書上,分享我冰箱過期食物,冷凍庫裡放了三年的雞肉,你看,我如實表達、不遮掩,這就是說故事。
    因為我的如實,在臉書社團裡、竟然有人留言說:
    「老師~原來您也會這樣啊!看了您這文,我覺得自己有被療癒到。」
    哈,看到了沒,自暴其短不但不丟臉,這樣還可以療癒到他人耶。(驚喜)
    其實我想說的是:
    「專純」的分享故事、說故事,這樣就好。
    至於別人喜歡不喜歡、有沒有被療癒、被我影響到,通通與我無關。
    如果有,我當然高興。如果沒有,那就沒有。但我還是會繼續說故事的。
    我說故事、是為自己,不是為了療癒他人,或為了得到他人按讚,我很清楚。
    ----------------
    #周平:
    「我不希望被美好或避免被他人看見不足所綁架,我希望自己能真正超越這一切的觀點成為自由的自己,那才真是『快意人生』。」
    .
    我:「恭喜你,自由了。一旦有覺知、有覺察,你就不會被慾望「綁架」。
    你有沒有發現,
    透過這個書寫、你不斷的看見自己、也在『疏通』自己,
    書寫本身就是一種療癒,這就是我鼓勵你書寫的原因。
    至於你書寫的故事、被看見、被按讚、得到肯定,這些都是附帶價值。
    也請不要輕忽這個「肯定」。
    我想、沒有人是絕對的自信到說,『我都不需要別人的肯定』的,我相信。
    承認,自己也需要被肯定,被肯定會開心,這反而「很真實」。
    其實我一點都不擔心你,
    因為你是一個會時時反思自己的人,
    所以你不可能一直耽溺在掌聲裡、被掌聲綁架的。
    就如同你寫的這篇反思文一樣。不是嗎?
    -----------------------
    最後,感謝你的反思與看見、
    這就是我前幾日LINE你、想問你、我直播後、你的感受如何的原因。
    我知道,
    人一旦成為故事裡的「主角」,通常會很不自在、感到奇怪,
    會懷疑說:「那是我嗎?」
    不用懷疑、那就是「你」,但不是「全部的你」。
    .
    很高興跟你的對話,我也很受益。

  • 觀自在菩薩是誰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3 15:29:50
    有 1,090 人按讚

    📰線上群聚新觀點 方丈和尚分享「心生活」妙招

    自雙北提升防疫為三級警戒起,已將近一個月;對於臺灣民眾而言,如此未曾經歷過的自律隔離,會有哪些生活體驗想要分享?

    法鼓山於13日上午10點,首次以ZOOM的研討方式結合臉書直播,舉辦「居家線上分享會」,廣邀社會大眾與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法鼓文化總監果賢法師、青年院演無法師,以及張昌邦、張寶方等居士代表,交流防疫期間發現的「新觀點‧心生活」,有近萬人次參與這場90分鐘的會談。

    「南無觀世音菩薩……」,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帶領民眾,合十稱念觀音菩薩聖號,讓各地同聲祈願全球不幸染疫病故者,都能往生佛國淨土、天國,感染者都能盡快恢復,人人平安健康。方丈和尚表示,專注念菩薩聖號,感受菩薩就在心中,便是具體的安心方法;無論環境如何不安,心一定要安,身心安頓之後,家庭、事業也會平安。

    果賢法師表示,佛法講「諸行無常」,變化本來就是正常的,當想要藉事、藉境練心,做到心不隨外境變化時,便會曉得「禪法太好用了」。法師也親切提醒平安健康最好,不妨善用居家防疫因緣,多看一些經典,瞭解祖師大德們如何面對戰亂、瘟疫;如何在變動當中,把握當下、做好本份。

    法鼓山護法總會張昌邦總會長說,雖然多數人待在家,但是證券交易、遠距教學、視訊看診、轉帳繳費……,都仍在持續地進行,可以觀察到疫情已讓生活提前邁入數位化;因此未來網路與弘法、關懷等方面,還會有更密切的聯繫;目前只要把心維持平靜安定,一定可以安度疫情,恢復往常生活。

    希望分享「不要去害怕看見不同的自己」。長年從事生命教育的張寶方說,在這段居家「整理」的取捨過程中,就會在需要和想要之間,看見外在物質和內在情感,所產生的複雜情緒;進而覺察到「自己是誰」、「想要甚麼」,也幫助自己從新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思考如何幫助社會和他人。

    呼應在疫情中學習做好「自助助他」的演無法師,則以球賽為例,當喊「暫停」時,是為了重新調整,面對新的狀態。而要和自己長期相處,更且需要禪修的調和,「調睡眠、調飲食、調身、調心、調呼吸」,都是在幫助清楚、放鬆,當觀察敏銳時,判斷就會更為清楚。

    這場線上分享,藉由主持人李欣龍的輕鬆對接,營造在網路和法師共同「研討」的自在感。聽眾施心媛就說,會中提醒「不要錯失這次練習的機會」,令她很受用;她說,適巧在疫情前,義工們就聽從法師的建議,用LINE建立共修小群組,相互觀摩、關懷,彼此不比較,在記事本中記錄定課,月底共同做迴向,確實幫助她養成做定課的安心習慣。

    祝福端節平安,持續交流成長,法鼓山都監常遠法師也特地邀請大眾,相約下週日(6/20)午後2點,一起來和他與藝人柯有倫、醫師許瑞云、青年院演無法師,共同練習放鬆、清楚、簡單的「心呼吸」。

    6/20「法鼓山居家線上分享會─感受新體驗‧心呼吸」線上參與,ZOOM(ID:91577513420)/密碼:(0246@ddm);法鼓山臉書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ddmorg/ )。

    #法鼓山居家線上分享會
    #直播
    #防疫人人有責
    #好家在我在家
    #防疫大作戰

  • 觀自在菩薩是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8 17:47:08
    有 121 人按讚

    202105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國安法》大演神通,禁止了黎智英手上七成壹傳媒的股票自由買賣,又凍結了他三個私人銀行戶口,務使《蘋果日報》斷水關門為止。

    這個霹靂手段,只係針對肥佬黎一人,還是香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夏寶龍說過,必須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三人。華人世界,既有最高指示,自然地,警方行動,律政署識做,法庭配合。

    如果只是整俾他們三人的特別套餐,其他人就可以放心繼續炒樓炒股票了。

    《國安法》雖然無所不能,但保佑不了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據《南華早報》獨家報道,原來處長光顧無牌按摩店,碰巧遇到警方臨時查牌,所以,被勒令休假,等候接受調查。

    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警區,沒有細節,只是說出處長揼邪骨,撞正查牌,在休假中?

    新聞背後的故事,我們嘗試重組畫面,一位兩粒花督察,帶住幾條老散,作例行查牌,在一無牌骨場卻碰到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國安處處長在揼骨中,忠誠勇毅的警察,秉公辦理,向上峰呈報。因光顧無牌骨場,事態嚴重,所以,勒令處長休息待查。

    不用當過差,做過記者,我骨場中人,都覺得故事於情於理不合。所以,這篇報道,應該是鄧炳強近日常常掛在嘴邊的別有用心假新聞啦。

    但劇情最頂癮的,是鄧炳強第一個跳出來,不是否認這則假新聞,反而驚死你唔信,曖曖昧昧,唔交待案發警區,時間日期,行動細節,只是確認處長休假待查中。

    葉劉和謝偉俊,飛身出來,笑騎騎放毒蛇,表面同情處長,其實踩多一腳,最怕市民唔信這宗報道。

    咁落力演出,都係想帶公眾去一個方向,警隊上位之爭,另一個梁家輝和郭富城的衝突故仔,合理之至。

    不合理的畫面,背後都有故事。

    國安處成立幾個月,表面上是警隊的編制,人手是警方的人手,其實是服務中央駐港的「國安公署」,公署署長是鄭雁雄。

    鄭雁雄的上司是中聯辦的駱惠寧,駱的上司是港澳辦的夏寶龍。夏是習近平的家臣,當年在浙江協助習拆教堂和十字架的闖將。

    夏寶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專職兼任港澳辦,原主任張曉明讓路降一級,他主要直接向習匯報香港形勢,不經港澳小組韓正。

    蔡展鵬這位國安處處長,其實是執行這條權力線的下線行動人員,怎麼會因揼骨而被休假?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休假?休假時,誰署理他的職務?

    神不知鬼不覺,卻成為馬雲的《南華早報》獨家消息!

    這條新聞的重點是蔡展鵬被勒令休假,卻沒有透露出事的警區,只要地點出現,便知道負責的指揮官,架構上該區的警務人員便知巡查人手和細節,這宗事件便會看出破綻。

    事件真相是國家機密,我們不可能知道的了,只感覺到出了大問題,鄧炳強、葉劉、謝偉俊等一眾人等,急於幫忙告訴你,這宗新聞是真的。如果是《蘋果》的獨家,說是外國勢力編導的假新聞便好了,但偏偏是馬雲的報紙。不知消息來源還透露了多少內幕!

    這種古怪新聞會愈來愈多,殺光真正的傳媒機構後,香港便只有這些別有用心竹傳言和各方有心人,刻意透露的秘密消息。語言口耳相傳,以後真真假假,就方便官商勾結,混水摸魚了。

    明天是佛誕公眾假期,四月初八日,是佛陀出生的日子。

    在古印度恆河流域,有一個小國,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在今天生下太子悉達多。
    悉達多成長期間,眼見眾生多苦,世事無常,終於廿九歲出家,尋找人生離苦得樂的根本法門。
    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痛苦產生的過程,及終止痛苦的方法。悟道成佛。
    二千多年前,人類智慧發生了一次奇妙的大躍進。
    在中國,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了孔子、老子的哲學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根本。
    在中東,耶穌誕生,建立耶教文明,成為西方的精神支柱。
    在希臘,有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智者。他們的學說,影響了人類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在印度,釋迦牟尼的出現,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的思想。
    目前的人類文化,基本上是根據這四位思想家,在同一段時間裡,爆發出智慧火花而來。
    所以,佛陀與孔子、耶穌、蘇格拉底,被後世尊稱為世界四大聖哲。
    四位聖哲,留下的智慧,都是教人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留下了“如來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三法印,是佛陀一生印證出,離苦得樂的次第過程。
    世間事物,永遠變化不已,從無一刻停頓。
    人,基於自我的利益考慮,卻期望好的時物長存,壞的東西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種想法當然不能如願,因而生出了苦。
    諸行無常。佛陀對弟子阿難說:
    萬物皆無常,
    有生必有滅。
    凡是有生命的,都會死亡;
    美好的都會變壞。
    期望永遠美好,不死,便生出痛苦了。
    諸法無我。環境在變,這個「我」,也因應時空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人會產生痛苦,都是因為有一個無明的“我”存在。若能無我,“苦”便無從生成,無處可以依附。
    好壞善惡,都是以我為中心,對際遇反映出來。赤子之時本無分別心,隨著成長,種種錯誤價值觀念形成,痛苦煩惱也隨之而來了。
    沒有永恆不變的客觀宇宙,就沒有永恆不變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因緣變化中。
    涅盤寂靜。一個人無論多長壽,生命的總長度,都是由無窮的當下剎那,相加總和而成。每一個當下剎那,無所謂好壞順逆垢淨,所有都是你生命組成的部份,沒有哪一個“剎那”不是自己,這便是生命的實相。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的修行方法而達至“苦”不再生的境地。
    能夠“涅盤寂靜”,因為了解“諸法無我”,諸法之所以無我,因為明白到“諸行無常”。
    三法印,一環扣一環,根源在於我執。一個我字,就是痛苦的根源。
    凡有我,就有貪嗔癡的本性。
    對順境的貪住;
    對逆境的嗔恨;
    對人事的癡迷。
    中華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揉合而成。中國人講佛理,很多時候與宗教無關,純是從文化角度入手,追求那種心無罣礙的和平寧靜。

    像佛教的《心經》,就很受香港人歡迎,不必佛教行人,一般人都愛背誦抄寫。

    梅艷芳、王菲、劉德華、容祖兒,都各有唱法演繹,國語、粵語,有多個不同版本。

    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即是智慧;波羅蜜多,是過渡的方法;心經,是心法。

    只要是佛教徒,不理是大乘八宗,或是小乘二宗,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渡過輪迴苦海,到逹彼岸。

    過渡方法,佛門提供六種,合稱六波羅蜜,即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觀音以智慧過渡輪迴苦海的心法。很受歷代中國人的歡迎。

    心經第一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句卻令很多人惘然,大家熟識的觀音,叫觀世音,為何這裏要叫觀自在?

    兩晉時期,鳩摩羅什,來到漢土,將梵文觀音菩薩,譯作「觀世音菩薩」。

    到唐朝三藏玄奘法師,認為觀自在更合梵文本義,他所譯的心經版本,遂稱「觀自在菩薩」。

    這個心經,在中國流行了千年,深入民間,但奇怪地,觀音,人們只接受觀世音,不接受觀自在的譯法。

    觀世音菩薩,字義是關注世間苦難聲音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字義是關注自在得樂的菩薩。

    三藏法師的自在本義,可能更合菩薩精神;但中國人,苦難的多,中國社會,不平事衆,中國民眾,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公義,總希望在形而上的領域,有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救苦救難,關注人間的苦難不平。

    所以,觀世音的譯名,很合中國人的胃口。觀世音菩薩,就自然地在漢土普及起來。

    中國人的世界,是特權世界,人人追求特權,人人服膺特權。

    既有特權,何來公義?沒有公義,幸福就只能是水月鏡花。

    中國人愛拜鬼神,因為,除了仙佛,世上無人代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