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系 出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系 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系 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210的網紅黃瑋傑 Huang Wei Ji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因為疫情關係,大家都很努力學習和適應將演出或講座轉成線上模式,今年美濃黃蝶祭以及延伸而出的後生(青年)創作營也將以此方式呈現,會有文字、肢體、音樂三種形式的講座,以及後續小班制的討論、發展與創作,期望最終能產出新的共同創作進行發表,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近距離」共學討論及創作! 【後生創作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助理主持人:翁穎孜、楊舒安(政戰學院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作折枝ㄧ無語 / 林昱樺 個展 訪問藝術家: 林昱樺 創作論述: 我以傳統水墨花卉的角度出發,解構傳統花卉元素並置入多元媒材,意圖使傳統水墨花卉更具有當代語彙且延續其特質。「作折枝-無語」主要探討關於社會族...

  •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在 黃瑋傑 Huang Wei J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0 23:09:47
    有 123 人按讚

    近期因為疫情關係,大家都很努力學習和適應將演出或講座轉成線上模式,今年美濃黃蝶祭以及延伸而出的後生(青年)創作營也將以此方式呈現,會有文字、肢體、音樂三種形式的講座,以及後續小班制的討論、發展與創作,期望最終能產出新的共同創作進行發表,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近距離」共學討論及創作!

    【後生創作營——以創作來縫補裂痕】

    美濃黃蝶祭傳統的青年培訓活動,自2004年起,每年的黃蝶祭皆由培訓營拉開序幕,由資深志工帶領,經由密集的培訓課程後,與社區的夥伴共同籌備該年的黃蝶祭。

    而今年我們改變培訓主軸,以「藝術創作」為核心,形構出今年青年營的培訓課程。也受到COVID-19疫情之影響,將實體營隊轉變為線上課程的模式。創作營規劃有三天共同課程,邀請黃瑋傑(音樂)、張卉君(文字)、劉崇鳳(肢體)等新生代的創作者、實踐者擔任導師。課程從美濃環境運動的發展脈絡開始,認識美濃黃蝶祭的環境藝術行動。接著再認識各種不同的創作方法與媒介。在三天共同課程結束之後,學員依照個別的興趣分組,與創作導師一起進行創作。此外,也規劃有三堂專題講座,認識更多不同的創作類型與精彩實踐案例。最後,以師生共創為目標,以黃蝶祭線上音樂會為舞台,發表創作,向社會發聲。

    §

    ▲活動時間▲
    △共同課程:7/19~7/21
    △專題講座:7/24, 8/1, 8/7
    △線上發表:8/21

    ▲招募對象:年滿18歲,對於創作有興趣者
    ▲活動費用:800元
    ▲活動人數:正取12名、備取3名
    ▲報名截止:7/12 17:00止
    ▲錄取公布:7/14 15:00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qy1haxsZvpCJ4JL98

    ▲課程內容▲
    【美濃田野】
    美濃實境探訪/邱靜慧
    美濃黃蝶祭的環境藝術行動/劉逸姿

    【創作方法】
    文字可以帶領我們走多遠——從創作到社會實踐/張卉君
    即興當下,自由舞我/劉崇鳳
    我的城鄉凝望與音樂書寫/黃瑋傑
    策展作為一種創作/劉逸姿

    【專題講座】
    《女子山海》:共同創作,相互為鏡/張卉君、劉崇鳳
    向山走去:談藝術如何回應社會/汪兆謙
    社會參與式藝術:中國經驗/王美欽

    ▲創作導師▲

    【文字】張卉君
    來自山城埔里,然後愛上海洋。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碩士,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鯨豚解說員。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美濃愛鄉協進會研究員,著有《女子山海》(劉崇鳳合著)、《黑潮島航》(吳明益等合著)、《黑潮洶湧》、《台灣不是孤單的存在》、《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等書。

    【音樂】黃瑋傑
    來自高雄美濃,從事客家及多種音樂創作,關注及參與許多社會、環境議題,創作核心關懷人與土地的細微之聲,期望透過音樂將許多真實故事帶到更遠更多地方。曾參與紀錄片、動畫、劇場等跨界音樂合作,曾獲金音獎最佳民謠單曲獎、中國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客語專輯獎。

    【肢體】劉崇鳳
    旅居花東八年,返鄉美濃六年。除了以寫作探討人與土地、文明與自然的連結,並擅長以身體作為生命敘事的語彙,熱衷即興當下。為林雅雯心靈舞動學院認證導師、旗美社大自由舞蹈講師、藝術節表演者。常結合自然與藝術,開發身體和聲音相關的長天數工作坊。

    ▲授課講師▲

    ☆王美欽☆
    中國福建人,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藝術系教授,致力於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020-2021年為美國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訪問學者,於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進行研究教學。

    ☆汪兆謙☆
    阮劇團創辦人,藝術總監暨團長。同時也是位於嘉義的劇場「新嘉義座」創辦人。
    就讀北藝大時期返回故鄉嘉義創立阮劇團,進行戲劇創作與推廣扎根工作。近年致力於創作「新時代的台語劇」:揉合地方文化特質,實驗有別於都會視野,具有台灣南方特色與觀點的戲劇,關注表演藝術如何更積極地走向民眾,與社會及世界接軌。

    ☆邱靜慧☆
    土生土長美濃人。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長期投注於環境、教育、文化與鄉村發展的行動實踐。

    ☆劉逸姿☆
    屏東客家人,於2007年落腳美濃,嘗試以藝術為方法打開各種可能的社區工作者,2014年起開始主要策劃美濃黃蝶祭,隔年完成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長期耕耘農村藝文,希望與農村裡長出來的文化行動,一起走向更大的世界。

    #2021美濃黃蝶祭
    #後生創作營
    #人物插圖by蕨

  •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2 10:00:00
    有 15 人按讚

    一想到維也納,你想來點....?

    倒數最後兩個月揮別2020,臺南市美術館今年冬天要帶給大家全新想像! 本館特與相關單位聯合鉅獻『#維也納藝術月』,著眼於『美術』、『電影』、『美食』與『音樂』四大主軸讚頌奧地利文化光點,系列活動正式熱烈展開!

    🎨 「不均的平面:1957-1983 面向國際的臺灣版畫」
    日期|09/10-12/13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M、N 展間
    展出|1964年出版克林姆版印速寫複製畫冊

    🎥奧地利Tricky Women國際動畫影展播映暨映後座談會
    日期|11/14 (六)
    時間|14:30-16:30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跨域展演廳
    講師|李香蓮 副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報名|https://forms.gle/yUuWFqniTWRDuSs76
    活動|免費入場

    🍺 維也納啤酒音樂DJ派對
    日期|11/21 (六)
    時間|18:30-21:30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4樓戶外階梯平台
    活動|免費入場

    🎼維也納主題音樂演奏會-奇美曼陀林樂團
    日期|12/13 (日)
    時間|19:30-21:30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跨域展演廳
    報名|11/13 (五) 12:00 官網開放免費報名

    共同主辦|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奧地利台北辦事處、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奇美曼陀林樂團、貴人散步音樂節、美 · 時光餐酒館

    # 誰說美術館只能看畫作
    # 藝術展演多元呈現
    # 盡在南美盛放

  •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在 老田鬧著玩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1 10:19:18
    有 107 人按讚

    【新聞】#漂鳥197 最後的幾件作品也完成了,可以準備去池上玩了!🐦
    (圖片來源:主辦提供)

    #台東池上
    #縱谷大地藝術季
    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

    -----以下是主辦提供的新聞稿-----
    【池上永遠玩不膩!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十件作品到齊】

    遼闊的縱谷大地,如鏡般的大坡池畔,漂鳥作品和諧的存在天地之中,透過不同藝術家的裝置藝術作品,引領各位用新視角,慢慢體會縱谷的人情、地景、故事與溫度,我們邀請您來到台東,再次感受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的感動。

    由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主辦的「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中,最受矚目的縱谷大地藝術季今年再次熱烈開展,在2020年這個悲傷的一年,帶來一股新氣象,將縱谷大地這片美景,透過不同的藝術家之眼,化為一件件美麗的藝術作品,也成為2020年台東熱門打卡聖地。

    作品沿著197縣道,一件一件的點綴整片縱谷大地,透過作品,我們引導旅客深入村莊,探索不一樣的城鄉,一路從池上延伸至關山,一步一步體驗台東的人文風情,讓旅客在這片土地的每一刻都是深刻且難忘的,今年的作品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見美,更而是透過五官去深刻的感受,看見臺東獨特的生命力與縱谷這片土地給人的療癒能力。

    《等待 Waiting》- 吉田敦
    出生於日本群馬縣的吉田敦老師,來臺灣定居多年。作品於日本、中國、臺灣等地皆有展出,創作多取材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素材,具有對於土地環境的觀察及省思,並期望藉創作喚醒大眾對於環境的重視。本次作品《等待 Waiting》,以巨人的樣貌坐落在大波池的蓮花池畔旁。巨人來到大坡池,要坐著休息、冥想,從大自然補充營養獲得力量。遊客可以進去巨人體內,觀賞他的骨架,從窗口觀察白鷺鷥、仰望天空。等待、白鷺鷥飛過,等待、雲過來、風吹過的片刻,等待、雲走後的星星、月亮、流星,等待是期待!

    《傾聽 稻影》- 林惠理
    現任台北花苑藝術總監、美國花藝學院指導教授的林惠理,23歲就拿下世界盃花藝大賽第三名,以她獨特的「Elly Style」征服國際,成為台灣少數的國際級花藝名家,更擺脫傳統包袱,將老字號台北花苑,帶入生活美學的新境界。本次作品《傾聽 稻影》,以稻米作為發想,勾勒出這塊土地的美麗,營造樹屋的氛圍,以木作與金屬結構包覆及延伸,再以手工稻草繩圍繞,透過細膩的工藝手法將增添溫暖的鄉村氣息,不使用侵入性的鑽孔或鋼釘,從底部的木作與金屬結構延伸到頂端及涼亭內部,細緻的草繩編織與溫暖的原木相互襯托,並與眼前綿延的稻田景色呼應。

    《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 阿旦‧達魯札隆&陳勤
    來自屏東排灣族的阿旦‧達魯札隆,擅長以木雕、陶塑,直至2000年被邀請至台東創作,才開始探索鐵雕及石雕技法。善用視覺造作來述說其內心故事,以鐵雕、木雕創作的風格隨性,幾乎不打草稿,大膽粗獷,而作品裡常感受到幽默、逗趣的雙關語彙,透過其獨特的觀察,讓看似平常的漂流木、廢鐵、石頭等自然素材,塑造成動態質樸和純粹原真的生活故事。八年級生的陳勤在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後,大量投入木作創作專業,喜歡將漂流木結合異材質,變化出令人驚奇的造型與效果。本次作品《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用山芋葉與土地對話,彎腰的姿態對農人致敬,秉持『敬畏』與『謙卑』的心浸入大自然。用鋼琴與土地對話,象徵人們是自然的一部份,並願意時時停下腳步、仔細地聆聽自然所要傳達的訊息!鋼琴上的牛頭,意謂農村與自然的和諧生活與農人的智慧!

    《神奇交會點》- 巴豪嵐.吉嵐
    身為視覺藝術自由工作者的巴豪嵐.吉嵐,母親是台東大武的排灣族,他醒悟到原住民族母體文化,並不是單純的血緣追朔,而是一種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擅於以繪畫與雕塑傳遞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中的精神,呈現大量豐富的想像力與生命力,提出人類為了自身利益而破壞環境的再反思。作品與他性格中強烈的原始內驅力相映成趣,在黑暗怪誕的造型中,有一種幽默與童趣。本次作品《神奇交會點》,敘述代表原生態的野豬,與當代時髦的女性相遇,展開真實又奇幻的故事,女孩想捕捉巨獸畫面,牠正是撐起廢墟的吉靈物,從此開始這個驚異的交會點,也是神奇的發想地,就位於慶豐村內大坡路旁的廢棄房舍。

  •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27 19:57:46

    助理主持人:翁穎孜、楊舒安(政戰學院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作折枝ㄧ無語 / 林昱樺 個展
         
    訪問藝術家: 林昱樺
      
    創作論述:
      我以傳統水墨花卉的角度出發,解構傳統花卉元素並置入多元媒材,意圖使傳統水墨花卉更具有當代語彙且延續其特質。「作折枝-無語」主要探討關於社會族群的游離、人階段性的轉移等伴隨而來的脫離感;以「懸吊折枝」的形式呈現是我對傳統與當代來回對話的印證之一,亦是藉此隱喻性的圖像敘述對脫離的各種想像。 「一連串的生活碎片造就此刻的我,即使是混亂的又有何妨,它終究會歸於平靜。」
        
    藝術家簡介:林昱樺
    學歷 :
    2013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水墨組碩士班就讀中
      
    展覽經歷:
    2012 府城美展 台南
    2013 大墩美展 台中
    2013 長榮大學美術系畢業展 馫煽色 台南、高雄
    2014 台南大學碩士班評圖展 共宴 台南
    2014 中部美展 台中
    2014 高雄藝博 高雄
    2014 新語彙 五人聯展 台南
    2015 口嗔記事 三人聯展 台南
    2017 破殼計畫 六人聯展 台南
      
    獲獎 :
    2012 府城美展 東方媒材類 入選
    2013 大墩美展 墨彩類 優選
    2014 中部美展 膠彩類 第二名
    2018 全國美展 膠彩部 入選

  •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2-15 17:41:23

    本集主題:繪畫創作展
     
    專訪:許可昀
      
    從童話幻境到星空宇宙──繪出「家」的念想
      許可昀以壓克力與油彩,將家的形象融合城市建築意象,從甜美夢幻到充滿星空的宇宙,將對「家」念想躍然於畫作當中。
      
    ▶ 對家的念想 ◀
      來自屏東許可昀,在高中畢業後都在異鄉就學與工作,現居於台北,在成長過程當中,一進入大學沒多久,因為家中事務與人的突然轉變,迫使她學習在異地獨立生活,「家」的距離是更加遙遠了,這樣的生命經驗使她在研究所開始以房子與家為主題展開一系列的創作。
      
    ▶創作歷程 ◀
      自小對於繪畫情有獨鍾的許可昀,在學生時期不乏擔任學藝股長與參與藝文活動的經驗,從此以藝術創作為人生目標努力前進,大學時期以電繪為主要創作媒材,到台南大學就讀研究所時才開始以壓克力為媒材,正式開啟手繪創作的歷程,指導教授高實珩老師更是讓她在研究所時期能夠自由創作的推手。
      
    ▶ 房屋意象的寄託 ◀
      許可昀作品中都有房屋的身影,這些在台灣大小城鎮巷弄中常見的騎樓與獨棟房屋,是許可昀在異地對於家鄉的念想與寄託,在台南讀書時總是騎著機車在市中心穿梭,拍攝紀錄著房屋。將加蓋的鐵皮、鏽蝕掉的欄杆、鐵窗、剝落的牆面這些元素置入作品當中,像是述說著童年屏東老家的記憶,在畫作中建造獨自的秘密基地。對她來說:「在城市裡,房子不只是現實裡的物質,在生命記憶裡,房子被探索為更真實的心靈象徵。」
      
    ▶ 改編的童話 ◀
      一開始追求於壓克力的快速來創作,到至今轉換媒材為油彩,以層疊的色彩增加畫面層次使得「宇宙系列」的星空更加幽暗深遠。
      研究所開始的「童話系列」創作以壓克力顏料為媒材,使用明亮的色彩營造出粉嫩夢幻的畫面,當中也進行了許多嘗試,包括將自己的形象置入街景當中、建築外型呈現融化、軟質狀的狀態,隱喻著對於現實的無力感。其中《假想甜蜜》兩件作品以甜點蛋糕包裹組成平房與騎樓建築,大家眼中老舊的建築物對於許可昀來說,代表著童年對於家美滿甜蜜的意象,是她內心的秘密基地,五彩繽紛的童話美景藏於反差建築當中,在成長離鄉後依舊提供給她溫暖與前行的續航力。
      
    ▶ 遠方的守護,宇宙系列 ◀
      研究所畢業後來到台北,許可昀與男友林俊安一同成立「白舍藝術」像是踏出夢想的一步,有了工作室與教學空間,也是展覽空間,融入萬華區住宅當中的小空間,承載著自己與其它藝術創作者的希望,而成立的過程與申請補助、首次承辦展覽的經驗都讓她覺得受益良多,習得許多寶貴的經驗,以及與其它創作者的交流機會。
      許可昀說起某次在台東大學知本校區,與朋友爬到頂樓躺在上面,看著滿片星空的場景,還有幾顆流星偶爾閃過,可說是「宇宙系列」創作的開端吧!直到現今,她仍是有仰望星空的習慣。「宇宙系列」以一顆顆星星連結為房屋,像是星座神話的組成,這些物件也暗示著時間的逝去,他們就像星星,永遠守護著孩子的夢想,所以「家」的形象如神話般重要的存在。在創作中的星空所組成的家,是遠方家人的守護,也是對於家人與家鄉的祈願與想念。長大後遊走於各個城市,從城市訊息到星空都代表著對於現實的觀察與體悟,時光洪流帶走對於家的不捨,無論到達何處「家」永遠長存於她的心中。  
      
    許可昀簡歷:
    學歷:
    2012國立臺東大學 美術產業學系
    2015國立臺南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碩士
      
    獲獎 :
    2009 「第三屆 美哉台灣 華陽獎」,佳作
       「臺東美展 國畫類」,入選
    2011 「la zorza自由發揮主題競賽」,優選
    2013 「全國藝術深耕第一屆迷你版畫創作比賽暨巡迴展」,優選獎
    2015 「宜蘭美展」,西方媒材類,入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