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產品中有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跟騷立法擺爛 膽顫心驚回家難 屏東縣萬丹鄉8日發生一起「假車禍真擄人」命案,在手機通訊行上班的曾姓女子,遭愛慕者黃男製造假車禍擄走後殺害,震驚社會。而延宕多年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仍在內政委員會審議,且完全沒有行政院版本。國民黨團今(12)上午召開記者會,沉痛呼籲政府不要再口號治國,要求行政院盡速...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 在 1分鐘法律教室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09:53

上週五(110年8月20日),大法官做出一號關於性別平等的大法官解釋(807號),以下來簡單介紹這號解釋的內容。 一、案例事實 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規定:「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時間內工作。但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不在...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 在 1分鐘法律教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30:10

入出國及移民法第58條第2項規定:「跨國(境)婚姻媒合不得要求或期約報酬。」,違反依照第76條第2款規定,可以裁罰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可以按次連續處罰。 也就是說,媒合兩個台灣人結婚,可以收費;但如果是媒合台灣人跟外籍新娘或新郎,就不能請求或期約報酬。 這樣的規定,有沒有違憲呢? ...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40:32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12/19-12/25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法檢大亂鬥 韓檢察總長復職 文在寅道歉  文在寅上台以來積極推動檢調改革,卻也導致法務部與檢察官體系之間的對立不斷加劇。尤其今年七月法務部推動改革,企圖取消檢察總長調查指揮權,並將擴大部長的調查指揮對象,引爆檢察...

  •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2 15:00:58
    有 255 人按讚

    跟騷立法擺爛 膽顫心驚回家難

    屏東縣萬丹鄉8日發生一起「假車禍真擄人」命案,在手機通訊行上班的曾姓女子,遭愛慕者黃男製造假車禍擄走後殺害,震驚社會。而延宕多年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仍在內政委員會審議,且完全沒有行政院版本。國民黨團今(12)上午召開記者會,沉痛呼籲政府不要再口號治國,要求行政院盡速提出院版,朝野立委15個版本已在委員會審查,國民黨團內政委員召委林思銘將在本周四起,加速審查《跟蹤騷擾防制法》,宣示在本會期結束前務必將《跟蹤騷擾防制法》送出委員會,到院會完成二、三讀立法,如此才能築起完整的社會安全網,讓回家的路更安全。

    書記長鄭麗文沉痛的表示,台灣每年將近2萬起有報案的跟蹤騷擾案件,但其中以女性為大宗,對於相關跟騷精神侵害,對被害者來說在精神上,甚至家庭都造成很大的威脅,但是台灣立法非常遲緩,從最早開始警政署的抗拒,到現在行政院傳出司法院有意見,但看到美國加州已經在90年代就通過《反跟騷法》,日本、新加坡也都先後通過相關立法,如果「跟騷法」能夠早先通過,相信是可以避免這次的悲劇發生的。國民黨團疾聲呼籲蔡政府,不要再口號治國,把台灣人民的苦痛放在心上,認真修法。

    內政委員會召委林思銘表示,早在今年三八婦女節國民黨團曾召開過記者會,呼籲政府盡速《跟蹤騷擾防制法》的立法,在擔任召委的第一周即刻排審《跟蹤騷擾防制法》,目前朝野共有15個版本,獨缺行政院版,最後內政委員會做成決議,要求內政部及相關部會必須在一個月內,對各版本提出書面說明,要求行政院、內政部提出院版交付內政委員會併案審查。然而,至今也快一個月了,仍未看到政院版本。林思銘表示,本周四續審《跟蹤騷擾防制法》條文,展開逐條審查,讓立法盡速完成,呼籲行政院、內政部不要再推諉,必須盡速立法,讓警察執法有所依據,悲劇不要一再上演,國民黨團宣示在本會期,一定要把《跟蹤騷擾防制法》法案完成立法。

    立委葉毓蘭表示,「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行政院才能醒得過來!」如同普悠瑪號事故發生提出這麼多改革計畫,但行政院一定要等到太魯閣號出事才願意來面對這些問題,跟蹤騷擾也不是新的問題,30多年來大家一直在呼籲,人民要的不多,只希望能事先預防,而非受害人已經求助,警察無法律授權只能兩手一攤,什麼事都無法做。葉毓蘭指出,令人遺憾的是就現行法令而言,因兩人關係並不符合《家庭暴力防制法》與《性騷擾防制法》相關要件,僅能就《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第2款:「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根本是法令不彰、工具不足,讓憾事一再發生的主因。葉毓蘭指出,行政院負責此法案的政委羅秉成將立法牛步推給民間團體意見,版本太多、司法院對核發相關令狀有意見,但是去年12月相關機關已提出意見,內政部亦於今年1月15日召開會議蒐集民團意見,為何這些問題拖延3、4個月,行政院仍無進展?

    立委洪孟楷表示,昨天在他的粉絲專業收到曾小姐的朋友來訊,曾小姐與夫婿愛情長跑10多年,前年才結婚共組家庭,竟被一個垃圾毀了。如果跟騷法持續擺爛,未來是不是有更多破碎的家庭?民進黨發言人也曾受過跟蹤騷擾,不分藍綠許多人都遇過同樣的問題,行政院還要繼續怠惰下去嗎?能夠早一步立法,就能減少一個重大刑案的發生。

    立委廖婉汝表示,「跟騷法」通過必須要行政機關配合,確實比較複雜,但這些精神狀況有問題的人若不處理,在社會上就是一個不定時炸彈,政府總是在公祭後就忘記,要建立完整社會安全體系國家,「跟騷法」一定要通過,會面臨這樣問題的不是只有女性,男性也有,莫讓一條生命因為跟騷而犧牲了。

    立委楊瓊瓔表示,加害者在動手之前就已經有尾隨、騷擾的情況,但警員礙於法令無法幫忙,只能以《性騷擾防制法》、《社會維護法》來處理,但性騷必須要有具體行為,社維法也只罰3000元,無法真正有效協助警方、幫助民眾。楊瓊瓔指出,跟騷之前都有跡象,但是目前法令授權不足,所謂的性平三法都不能完整保障,目前已經有15個立委提案的版本,但竟然仍然沒有行政院版本,是政府怠惰?還是便宜行事?回家的路並不難,難的是政府不作為的可悲,國民黨團在這個會期,一定會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盡速地補起來。

    立委林為洲表示,他在2016擔任內政委員會召委時,就已經提出修法,還召開公聽會,但至今還是無法立法完成。林為洲指出,主要被殺害的女性,85%在先前都有被跟蹤騷擾的情況,因沒有跟騷法中「強制保護令」而無法即時幫助被害人。林為洲氣憤地表示,推動這麼多年還是功虧一簣,行政單位都是本位主義,就怕增加工作負擔,結果就是一直死人」,不管行政院有沒有版本,國民黨團務必會將此法送出委員會完成三讀。

  •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8 17:00:22
    有 1,403 人按讚

    #回顧【小燈泡案5週年:我們的社會改變了嗎?】

    5年前的3月28日,患有思覺失調症男子王景玉當街砍死女童「小燈泡」,震驚全台。這起案件激起的多重社會問題,並未隨著兇手去年無期徒刑定讞而止息。過去幾年,台灣社會以一年一例的頻率發生精神疾病患者當眾隨機殺人事件:2018年5月台中,30多歲男子賴亞生闖進牙醫診所尋找妹妹未果,刺死上前勸阻的牙醫師;2019年7月嘉義,50多歲男子鄭再由於自強號上,因補票事宜刺死上前處理的鐵路警察;2020年3月新店,20多歲男子王秉華與妻子爭吵後,下車隨機砍殺機車騎士。

    ■一起不幸個案散發的漣漪,從政治到文化影響無遠弗屆

    另一方面,這起案件也不僅只停留在個案家庭的不幸悲劇,而是進一步向公共領域幅射出各種不同面向的深刻影響:政治上,當年在媒體前因冷靜發言而引發大眾不同角度議論的受害者家屬「小燈泡媽媽」王婉諭,於2020年當選第10屆立法委員,持續關注兒少、社福與精神疾病照護相關議題;文化上,以該案作為田調與劇本素材之一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年播出後,引發熱烈的迴響,帶領大眾更進一步思考難以理解的犯罪事件背後的人性與社會面貌。

    延伸閱讀:【星星上的小燈泡,照向通往理解的漫長歧路】https://bit.ly/3cqhO3C

    小燈泡案發生隔天的3月29日,剛當選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尚未就職的蔡英文即發出公開信,表示將「用盡全力」修補「社會安全網」,明確提出要從制度上積極改善、避免再發生類似憾事的承諾。

    當類似案件仍一再發生、精神疾病犯罪者的司法判決持續引發外界爭議,我們盤點此案5年後,到底帶來什麼結構與制度上的改變?特別在社安網進一步的安排、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處境,以及因精神疾病減刑或無罪後的監護處分,在過往5年間有了什麼變化,相關政策是否能回應現實?

    ■社會安全網將投入252億元預算,為何仍與現實脫節?

    行政院於2018年初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第1期計畫」(107-109年),3年投入近70億元,今年即將進入社安網2.0的計畫,預計投入252億元。這個以家庭與社區為中心的計畫,理想上希望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社福資源,用更全面的角度關照高風險家庭的需求,實際的作法則是補助各地方政府增設社福中心、增聘專業社工人力。

    但在今年1月初跨黨派立委召開的社安網公聽會中,第一線工作者反映的卻是中央大量進用人力的同時,卻未建置完善的督導與行政分工機制,導致人力也不斷流失,而將自殺個案與精神疾病患者關懷訪視這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工作模式合併,更是與實務經驗嚴重脫節。

    雖然政策上號稱要朝向「整合」的服務方向,仔細檢視卻發現,執行面上仍如多頭馬車,社安網是委由各地方社會局執行,但實際在社區第一線面對精神病人,了解其病況穩定程度與生活狀況的「社區關懷訪視員」與「自殺個案關懷訪視員」則隸屬於衛福部的專案計畫,猶如網絡中的尷尬存在,即使已運作超過10年,仍面臨一年一聘沒有專業發展遠景、人力極度不足的窘境。

    延伸閱讀:【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2Vtne4h

    審計部近日公告訊息指出,近年社區列管精神病人約13萬至14萬餘人,衛福部原推估全國所需社區關懷訪視人力為425名,但囿於預算限制,僅有99名人力,每人平均約須負擔350至400名個案訪視工作,較英國(1:35)、香港(1:50)、日本(1:10)高出許多,監察院去年也對衛福部提出糾正案(字號:109內正0006),衛福部承諾將於今年再增加75名社區關懷訪視人力,只是類似的承諾在3年前(2017)就已提出:「每年增聘超過百名社區關懷訪視員」,但現實上從2017年至今,只從96名增加3名。

    ■ 被害人參與訴訟,提升司法中弱勢處境

    當年小燈泡案發後,家屬往往透過新聞媒體獲知偵查進度,造成被害人的二度傷害,除了凸顯所謂的「偵查不公開」淪為口號,在後續的審理過程中,也讓當事者深刻感受到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弱勢處境。

    由於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是以被告為主體,最關鍵的調查證據,訊問證人、鑑定人或被告,上訴權,都只能由檢察官進行,被害人家屬猶如法庭中的邊緣人,有鑑於此,2019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加強被害人訴訟參與新制,若是「故意、過失致人於死或致重傷」案件的被害人,或性侵害等案件的被害人,得於檢察官起訴後,在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可向法院聲請參與該案訴訟,以具體的制度規範使被害人有表達意見、檢閱卷宗的權利,加強在訴訟過程的參與程度。但有學者認為,當缺乏最關鍵的調查與訊問權,被害人在法庭中弱勢的地位並無改變。

    ■精神鑑定頻惹議,以無限期延長的監護處分回應民意

    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在近三年的審理過程中,分別在一、二審委託榮總與台大進行精神鑑定,結果都呈現出其犯行受精神疾病的影響,符合《刑法》第19條減刑的條件,最後於去年4月15日由最高法院以無期徒刑定讞,刑後監護處分5年。

    該判決結果與家屬及大眾的期待有明顯落差,法務部長蔡清祥更表示,不願意樂見「每個犯了重罪的人都是用這樣的理由(精神疾病)來讓自己的責任減輕」;整個社會已醞釀出一股對於犯下重罪者屢因精神疾病減刑的不滿集體氛圍。不久後的台鐵殺警案一審、同年8月桃園男子梁崇銘吸毒弒母二審,接連因《刑法》第19條獲判無罪,瞬間引燃了民間的怒火,針對該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犯罪者的問題,立法院各黨團在上個會期先後提出10多個版本的修法草案,顯示出回應民意的急迫壓力,中央部會與各專業代表更頻繁召開會議,討論此一橫跨司法與醫療的複雜問題,甚至具體提出設置一處專門針對精神疾病犯罪者的「司法精神病院」。

    本月初行政院正式宣佈,將修法刪去現行《刑法》第87條監護處分最高的5年上限,經由專業每三年評估一次,可無限期延長監護處分的時間,意謂著往後即使因精神疾病無罪或減刑,犯下重罪並風險仍高的病患,國家仍可透過此一方式將其無限期與社會隔離,確保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小燈泡的幼小生命不幸消逝5年過去,面對仍不時發生的精神病患觸法事件、與實務脫節的社安網、標準令大眾困惑的司法判決,整個社會似乎已經失去耐心——像當年小燈泡媽媽嘗試理解地追問著:「他到底怎麼了,這些人他們的故事是什麼?」——去理解犯罪者背後的生命歷程,從而思考如何從家庭、教育、經濟等更廣闊的社會面向徹底改善與解決相關問題。

    為了止息沸騰的民意,國家在面對精神疾病重罪者,選擇朝向防堵的思維,無限期的隔離。此刻箭在弦上的政策推行後,未來勢必要面臨更多從醫療單位的資源落差、受處分者的人權主張、精神疾病患者的汙名化更加嚴重等議題的挑戰。(文/張子午)

    #報導者 #小燈泡案 #王景玉 #五週年 #精神疾病議題 #司法

  • 行政罰法第8條立法理由 在 律師真心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2 18:30:04
    有 81 人按讚

    最近「鮭魚之亂」中,有不少人改名成為鮭魚,也有不少老闆說只要有改名成鮭魚過的,永不錄用。不過,老闆如果在求職者應徵時,真的以此作為拒絕錄取的理由,是否合法呢?

    依照勞動部在網站上的說明,「就業歧視」是指雇主以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與執行特定工作無關之特質,來決定是否僱用求職人或受僱人的勞動條件,且雇主在該項特質上的要求是不平等、不合理的行為。
    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條,
    「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者,從其規定。
    雇主招募或僱用員工,不得有下列情事:
    一、為不實之廣告或揭示。
    二、違反求職人或員工之意思,留置其國民身分證、工作憑證或其他證明文件,或要求提供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
    三、扣留求職人或員工財物或收取保證金。
    四、指派求職人或員工從事違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工作。
    五、辦理聘僱外國人之申請許可、招募、引進或管理事項,提供不實資料或健康檢查檢體。
    六、提供職缺之經常性薪資未達新臺幣四萬元而未公開揭示或告知其薪資範圍。」
    從上面的條文看來,如果因為曾經有改名,而拒絕錄用,很有可能違反就業服務法,這可能會被主管機關依就業服務法第65條,開罰30萬元到150萬元。而且改名與否基本上在戶籍謄本才看得出來,而戶籍謄本可能是「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員工不一定要給。如果強迫給,這可能會被主管機關依就業服務法第67條,開罰6萬元到30萬元。

    至於實務上很常發生的年齡歧視,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5年度簡上字第66號判決針對常見的年齡限制,進一步說明,立法意旨在於雇主在求職者或受僱者之求職或就業過程,不得因年齡因素而對之為直接或間接之不利對待,是無論雇主係以直接以年齡因素,設定為僱用員工、解僱員工或給予員工福利之條件,或雖未直接以年齡為條件,但間接設定其他因素,並因該因素連結之結果,將與年齡發生必然之關連,終致員工將因年齡因素而與勞動條件發生牽連,都是就業歧視。……另勞動部103年9月9日函釋載明:「‧‧‧二、不論其對象特定或不特定,是否提出申訴,若雇主刊登之求才廣告有就業歧視情事,造成求職人無法或不能前往應徵時,已影響其就業機會,雇主即構成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三、案內事業單位無論透過何種代號於交友及社交平台上刊登限制年齡之求才訊息,若確有徵才之意思表示,可認有影響使用該網路平台之求職人就業機會情事,得依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規定論處。」經核上開勞動部103年9月9日函釋,係勞動部本於其權責所為釋示,未逾越法律規定,且該函釋內容與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規定之意旨相符,亦與就業服務法規定之意旨無違,本院自得援為判決之依據。經查,系爭徵才廣告內容既已載明:「30歲以下」等語,則31歲以上之求職者即已遭排除。上訴人雖主張:本件僅是初稿,上傳後發現錯誤,不到1天即撤除云云,惟上訴人確實上傳於其官方網站,上訴人雖主張尚未展開應徵作業,惟其招聘廣告行為,確已致使不特定超過30歲以上求職者失去公平就業機會,自屬年齡歧視無訛。(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5年度簡上字第66號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