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行政管理學系在幹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行政管理學系在幹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政管理學系在幹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政管理學系在幹嘛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萬的網紅3Q 陳柏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高雄大學的非典型科系?】 #大學時期我就是蚵粉 我是高雄大學畢業的學生、有人稱他蚵寮大學、也有魚塭大學,鄰近橋頭梓官與援中港,在推薦甄試的時候,我還一度跑錯到高第一科大,還好後來沒有誤事,對高雄市區長大的小孩來說是一個相當陌生的楠梓養殖漁業聚落。 我曾提到高雄市只有小港跟旗津沒有長住、而楠...

  • 行政管理學系在幹嘛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01 14:41:23
    有 124 人按讚

    【高雄大學的非典型科系?】
     
    #大學時期我就是蚵粉
    我是高雄大學畢業的學生、有人稱他蚵寮大學、也有魚塭大學,鄰近橋頭梓官與援中港,在推薦甄試的時候,我還一度跑錯到高第一科大,還好後來沒有誤事,對高雄市區長大的小孩來說是一個相當陌生的楠梓養殖漁業聚落。
     
    我曾提到高雄市只有小港跟旗津沒有長住、而楠梓這段就是在我的大學時期,我當時剛搬到鳳山五甲騎鳳仁路要45分,走一心轉中華也要50分,所以雖然讀高雄的學校還是要住宿舍,也不常回家。
     
    #高大非典型科系
    高大的科系很特別、有些傳統的科系如法律、電機、資管,但更多「非典型科系」如化學是應用化學,數學是應用數學、美術有民族藝術等,更特別的是眾多「組合型科系」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政治法律學系、化學材料與工程學系等,新生入學的時候看到手冊、默默地覺得這學校的科系名稱怎麼都世界長的。
     
    #大學除了研究也重視社會參與
    其實在構築科系之前、要先講大學存在的目的,一方面作高度學術研究、另一方面在講就業與所謂社會合作如常聽到的產官學關係、或是大學的社團活動,所以舉資管系的例子,資料庫與行銷兩堂課在資與管合併之前,不會碰再一起,直到有個Wall mart行銷人員跑去學資料庫、從幾百萬張發票裡面發現「買啤酒的會買尿布」,進而發展促銷活動,一時轟動全美,促成所謂資管系大流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20年前高雄最多有六間「高雄」大學,都是術業有專攻的專科性大學、餐飲、海洋、師範、醫學、第一科、應用科等、但就是缺少一個綜合性大學,當時雖有中山在、但因校地問題、幾度傳出合併遷校使得擴充與發展受限,高雄大學的存在,就是為了補足大高雄地區就業與產業升級的重責大任。
     
    #講施政不代表戰南北
    從國土規劃高雄悲慘的60年不變來看、大學的設立直接影響了地區的發展、如先有清華交大、才有竹科,先有成大、才有南科,在爭取中央建設的時候、大學充分扮演人才的聚落與影響決策的角色,但也有個bug,因為爭取大學、也是由行政院核准;無奈從1980年代開始、高雄社會企業開始強調高雄綜合性大學重要性、在評估中山與樹德、實踐等現有大學後、終於在1997年核准高雄大學成立,並於2000年招生,但早已錯過陪重工業轉型的黃金時間、只能等他未來發生效果。
     
    20年過去、高雄大學的師生一起努力、在新南向部分有了長足的發展、與高雄市政府的互動也逐步踏實、化材環工等科系漸漸地進入在地的產業,雖然還是很多人說同學不在高雄、但沒有高大、可能連大學都不會在高雄念。
     
    #過去現在與未來
    高雄有跑船的人、於是有了海科;有各行各業技職體系人才、於是有了現在的高科大;醫師、有了醫大;老師、有了師大;餐飲蓬勃、有了餐飲;未來的智慧城市也好、產業升級也好,高雄大學的存在、就是為了讓重工業城市的轉型、能夠更加平順快速一點。
     
    社會的問題、不會換了總統或市長等官員就改變(除非本來那個沒在幹嘛),而是需要每一個人在不同領域上行動、進而產生改變,因為國土規劃政經產官學都在北部、過去這樣鼻子摸一摸、了解到歷史後,我聽到同學不在高雄,我都回覆說
     
    「要把同學接回來」
    「要把同學接回來」
    「要把同學接回來」
     
    我是高雄人、也是高大人、我高我驕傲。
     
    附圖是2006年大專盃壘球冠軍、(球衣我現在還穿的下XD)、那時候還沒有運動競技系、高大棒球場的氣候、方位也很適合發展亞洲春訓基地、有機會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