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行政管理學系出路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行政管理學系出路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政管理學系出路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政管理學系出路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小組 (#IPCC) 在近日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距離2014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間隔了八年。這份長達3000頁的AR6報告,乃是由234名科學家協力撰寫,檢視了超過1萬4千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研究文獻後所提出的。 綠盟統整這份報告以下幾個重點: 🔴 人...

  • 行政管理學系出路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1 18:00:34
    有 77 人按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小組 (#IPCC) 在近日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距離2014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間隔了八年。這份長達3000頁的AR6報告,乃是由234名科學家協力撰寫,檢視了超過1萬4千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研究文獻後所提出的。
           
    綠盟統整這份報告以下幾個重點:

     🔴 人類導致氣候危機已殆無疑義
         
    長久以來,有許多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仍然不願面對「氣候變遷是人類造成」的事實,這次IPCC的AR6報告則徹底敲醒了仍不願意面對真相的人們。
        
    #極端氣候 的主要肇因,是人類行為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來到了200萬年以來的最高濃度,甲烷的濃度也達到80萬年新高。
         
    AR6報告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的冰川融化、北極海冰層減少的現象,有高達90%的可能性是來自人類行為所致。報告結論更指出,「毫無疑問,人類使大氣、海洋和陸地暖化(It is unequivocal that human influence has warmed the atmosphere, ocean and land)」。
        
     🔴 極端氣候已經來臨,「明天過後」就是現在
         
    自從1970年代以來,極端氣候已越來越頻繁,這50年中以來的升溫超過了過往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段,過去五年更是1850年以來最熱的五年。此刻全球均溫與跟1850年代相比,已經升溫了1.07度。海平面上升速度是3000年以來最快,科學家也在世界各地觀察到越來越頻繁的熱浪、災難性降雨、乾旱,以及海洋酸化等。
        
    報告也指出,原本每十年才會發生1次的極端高溫事件,在升溫1度的此刻,頻率已提升到每十年發生2.8次,原本「五十年一遇」的事件,現在頻率則提高為約五十年5次。倘若升溫持續且來到4度,那麼「十年一遇」的高溫將成為「每年一遇」,此外包括旱災、水災,也都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種種證據顯示:電影《明天過後》裡的末日景象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畫面,氣候危機下的極端氣候如野火、熱浪、旱災、水災、颶風等,早已經在世界各地造成巨大的傷害。
        
     🔴 抑制升溫1.5度目標日益急迫,但仍然有可能
          
    本次IPCC報告的路徑預測採用「共享經濟路徑(Share Social-economy Pathway, #SSP)」,根據未來GDP、人口成長與都市化程度的不同,IPCC報告中共列出了SSP1到SSP5的五種情境。
        
    不論在何種情境之下,在未來20年內,地球升溫都將突破1.5C。倘若我們的經濟仍持續地以化石燃料作為主要驅力,那麼SSP5情境下的升溫甚至會在世紀末來到4.4度。
         
    在諸多情境之中,強調教育普及、人口成長趨緩、低物質消費成長、化石燃料轉移的「永續性路徑」SSP1,是最有可能抑制升溫的路徑。SSP1-1.9情境,雖然同樣會在2040年前達到1.5升溫,但也有機會可以在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
        
     🔴 快速大量減少排放,達成淨零碳排,是唯一出路
         
    雖然此次IPCC報告的結論不容樂觀,五個預估情境都會在2040年前突破升溫1.5度的大關,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未來已經毫無希望,更不代表我們束手無策。
          
    這份報告雖然沒有針對未來的能源配比有多著墨,但毫無疑義地,全世界都需要大量且快速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這份報告強調,「倘若不進行立即性、快速與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減量,那麼要守住升溫1.5度甚至是2度的目標,將困難重重」。
        
    此刻的暖化趨勢是由過去人類活動所排放的 #溫室氣體 累積所造成,雖然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程度仍然決定了未來的升溫趨勢。就如同SSP1永續路徑所呈現的,一個致力於更為公平的永續發展、#淘汰化石燃料 的情境,即使仍未能阻止地球在2040年前升溫1.5度,但最終能夠幫助我們達到世紀末抑制升溫的目標。
         
     🔴 當冬季漸暖,台灣升溫已1.6度
         
    報告中也指出,在東南亞區域觀察到日益增多的熱浪、極端降雨及乾旱,上述這些現象,台灣的民眾也絕對不陌生,過去一年來我們除了迎來史上最高溫,更遭遇了極為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亮起了紅燈,嚴重衝擊農業與農民生計。此外,不下雨則已,一下雨便豪雨成災。
        
    根據科技部、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交通部氣象局、台師大地球科學系、國家災防中心所共同發布的資料,台灣的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之間上升了1.6度,且台灣的冬天長度已由90天縮減至20到40天,夏天長度則是延長至120天到150天。
         
    假如升溫趨勢延續,在碳排最高的SSP5路徑下,台灣在本世紀末的升溫將來到3.8度,且增加48天的36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數,世紀末的夏天將長達210,而冬天的天數更將在2060年後歸零。此外,颱風數量將可能在世紀末減少55%,但強颱比例提升50%。
        
     🔴 氣候危機進行式,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種證據皆顯示,面對全球性的氣候危機,台灣毫無置身事外的本錢與藉口。
          
    自從去年開始,各界紛紛提出修改《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呼籲,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內的眾多環保團體,也已與立法委員洪申翰共同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的草案,幾乎所有主要在野黨也都各自提出相對應的版本,甚至連產業部門也都呼籲加速修法,蔡英文總統也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時宣示「淨零排放也是台灣的目標」。這顯示「強化台灣氣候治理政策」已經是跨政黨乃至於跨公私部門的共識。
         
    在此難得的高度社會共識之下,綠盟呼籲行政院盡速提出《#溫管法》修法草案,以利民間氣候法版本以及各黨團修法版本可以盡速在立法院審議與通過。今年年底在英國舉行的巴黎協定締約國大會 #COP26,我們希望台灣可以帶著一部具有明確 #2050淨零排放目標、完善治理架構、有效管制工具與調適策略的氣候變遷行動法共襄盛舉,讓世界看到台灣的承諾與決心。

  • 行政管理學系出路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7 01:34:08
    有 14 人按讚

    新北警局長黃宗仁上任 同學侯友宜陳家欽同框
    最新更新:2021/01/16 17:08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6日電)新任新北市警察局長黃宗仁今天上任,他與同學新北市長侯友宜、警政署長陳家欽同框。兩人盛讚黃宗仁有「阿仁哥」稱號不容易,並勉勵他要與基層員警並肩作戰,捍衛司法正義。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任局長黃宗仁布達交接典禮今天中午在市警局大禮堂舉行並宣誓,由於卸任市警局長陳檡文已前往中央警察大學就任校長,由副局長溫枝發交接印信,陳家欽監交,侯友宜布達。

    侯友宜、陳家欽及黃宗仁是中央警察大學45期同學,這次交接布達3人同框入鏡。

    侯友宜表示,希望黃宗仁站在第一線維護並照顧所有員警,同時挺直腰桿、捍衛公平正義,也因為黃宗仁在經歷職務中親力親為,以此精神做事,所以能得到「阿仁哥」的稱號,相當不容易。

    侯友宜稱讚黃宗仁當年是全班第1名,從台南市警局長奉調回警政署當副署長,「我在心裡想,我這位同學年紀也不小,這一次真的也不容易,得到各級長官的肯定」。

    黃宗仁是警大45期行政警察學系畢業,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警大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經歷警政署副署長、台南市警察局長、航空警察局長等。侯友宜期勉他秉持接地氣的風格,照顧新北市8000多名警察,成為警民溝通的橋梁。

    侯友宜表示,歷任新北市警局長都有好出路,感謝卸任的陳檡文任內偵破幾件重大刑案,讓新北市治安穩定並獲得民意肯定。未來將重棒交給資歷深厚的黃宗仁,一起為新北市治安與基層員警講情講義,並肩作戰打拚,除弊捍衛司法正義,不要官僚。

    警大45期刑事警察學系的陳家欽致指出,黃宗仁學習、考試第1名,他身為同學可以背書,黃宗仁也是少數擔任過兩都警局長之一,顯示專業與熱忱獲得肯定,「阿仁哥接地氣」的稱號實至名歸。

    陳家欽還稱讚同學侯友宜當過警政署長,也期許黃宗仁在治安複雜的新北市加油,相信面對新型態的犯罪手法,以其能力可對維護治安游刃有餘。(編輯:戴光育)1100116

  • 行政管理學系出路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6-16 10:11:05
    有 13 人按讚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 系列講座】

    能源轉型是近年來台灣社會甚至全球面對氣候變遷時,都正在討論的重大議題。能怎麼轉?我們要補足「應做而未做的科學」,需更多細緻縝密的研究與創新的知識,來回應時代!

    本書系列講座,第一場主題涵括全面性的能源成本以及從地方參與能源轉型。推動能源轉型,除了原先看得到的成本之外,也必須要考量到能源內、外部相關成本,以評析能源實際成本,同時促進在地公民共同參與能源轉型,此也是邁向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第二場主題則是讓公民更貼近實際參與能源轉型,並從無感轉為有感。一般大眾也可以輕鬆認購太陽能板,甚至是提供屋頂、土地等能放置太陽能板的空間,當自身轉變為「有感」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太陽能板的募資、甚至是建設與維運,不僅可以享有穩定的售電獲利,共享綠能建設的收益回饋更能以實際行動共同支持能源與低碳社會的轉型。

    第一場 深入能源轉型-從策略治理到參與學習
    ■日期:6/27(二)
    ■時間:18:30-21:00
    ■地點: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8樓之3)
    ■主持人:陳潁峰(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能源外部成本的治理挑戰與出路
    講者:趙家緯(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地方能源轉型的社會學習與公民參與
    講者:高淑芬(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與談人:洪申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第二場 集眾力,一齊轉 -以群募平台搭建全民參與綠能橋樑
    ■日期:7/4(二)
    ■時間:19:00-21:2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 3 號)
    ■主持人:趙家緯(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主講者: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
    ■與談人:吳心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任)
    ■與談人:陳秉亨(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