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國產酒:龍舌蘭酒|
龍舌蘭酒 (Tequila) 是有喝過酒的人可能都會聽過的名字,而除了 Tequila,梅斯卡爾酒 (Mezcal) 和普逵酒 (Pulque) 也同樣赫赫有名,你知道它們都產自墨西哥,且製作的原料都來自一種名為 #龍舌蘭 (學名:Agave) 的植物嗎?
🌱...
|🇲🇽 墨西哥國產酒:龍舌蘭酒|
龍舌蘭酒 (Tequila) 是有喝過酒的人可能都會聽過的名字,而除了 Tequila,梅斯卡爾酒 (Mezcal) 和普逵酒 (Pulque) 也同樣赫赫有名,你知道它們都產自墨西哥,且製作的原料都來自一種名為 #龍舌蘭 (學名:Agave) 的植物嗎?
🌱 🌱 🌱
生產 #Tequila 的原料龍舌蘭是原產自美洲熱帶的多肉植物,其中龍舌蘭心 (Piña,鱗莖的部分) 富含大量糖分,最早在古印地安文明時就被墨西哥原住民拿來發酵釀酒,普逵酒 (Pulque) 也在這時被製造出來 (即往後龍舌蘭酒的基礎原型),除了拿來喝外,在當時也常被作為宗教用途。
乳白色外觀的 #Pulque 具有一定的黏稠度,酒精濃度不高,在西班牙征服者時期,這些征服者們 (Conquistadores) 嫌棄 Pulque 酒精濃度太低,又為了解決從家鄉帶來的葡萄酒和烈酒大量消耗的問題,於是將 Pulque 拿去蒸餾而產生了真正高濃度的龍舌蘭酒:梅斯卡爾酒 (Mezcal) ,而 #Mezcal 才是龍舌蘭酒實際上的統稱!
我們熟知的 #龍舌蘭酒 (Tequila) 其實是屬於 Mezcal 的其中一種,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 Tequila 只能是以特定區域生產的藍色龍舌蘭 (Agave tequilana) 作釀造原料,且在酒裡的比例佔51%以上時,才能被稱作Tequila。
而 Mezcal 並沒有太多的限制,適合製作的龍舌蘭品種也超過30多種!
藍色龍舌蘭 (Agave tequilana) 可被視為原料龍舌蘭中的最高級別,味道也是最好,但它的生長週期長,約要栽種8-14年,雖栽種時間越長,龍舌蘭心的糖分越高,但 Tequila 受歡迎的程度也讓藍色龍舌蘭消耗的速度更快,栽種的速度嚴重趕不及喝的速度。
💯快速重點:
龍舌蘭酒發展簡史︰Pulque > Mezcal > Tequila
🥃 🥃 🥃
❙ Pulque
由原料龍舌蘭經發酵而成的一種不透明的乳白色飲品,因酵母的關係味道較為特別,近年這種酒飲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有專門賣 Pulque 的小酒館 (Pulquería),有提供原味和調味過的雞尾酒 (Curados de pulque)。
❙ Mezcal
將龍舌蘭心放在地底挖好的大坑中進行連續好幾天的低溫烘烤,也因而造就煙燻風味。
㊙️在酒瓶裡也時常看到一條蟲 (Gusano) 的身影,這也是能在外觀上好好分辨 Mezcal 跟 Tequila 的方式之一。
❙ Tequila
① 一般在喝龍舌蘭 shot 時,會搭配鹽和檸檬。
先把鹽巴放在手背虎口上後舔一口鹽,喝下一小杯龍舌蘭酒,再咬一口檸檬,這時鹹味、辣味和酸味同時在口中交會、炸開,忍不住讓人想再來一杯!
② Tequila除了51%之外,也有使用100%藍色龍舌蘭作為原料的「純龍舌蘭酒」,裡面除了天然的藍色龍舌蘭外,沒有添加其他的糖分或是添加物。
這屬於高級中的最高級,雖然價格較貴,但如果單純點一杯慢慢喝,細細品嚐它的純粹香氣也足夠回本。
③ 龍舌蘭酒與伏特加、琴酒、蘭姆酒、威士忌、白蘭地一起並稱 #調酒 中最常用到的「六大基酒」。
以 Tequila 為基底的調酒中:瑪格麗特 (Margarita)、帕洛瑪 (Paloma)、龍舌蘭日出 (Tequila Sunrise)、惡魔 (Diablo)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龍舌蘭酒品牌有興趣的人,
辣騎士也推薦幾個銷售絕佳且在市場中知名度極高的牌子:Jose Cuervo / Don Julio / Patrón。
不過每個人對於酒的愛好口味都不太一樣,還是選擇自己適合的就好囉,也絕對不要過度飲酒❌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辣騎士關心您😌
🔞未成年請勿飲酒
💬看完我們的介紹後,
來聊聊你們喜歡喝什麼酒吧!
喜歡喝酒小酌一下嗎?還是不喝酒呢?
另外,我們 ep2 墨西哥篇介紹到這邊正式結束,下禮拜會發之前募集的小故事分享😉
更多關於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精彩內容,
請持續鎖定 @lashees_studio 🌶️
墨西哥貼文專屬hashtag: #辣騎士瘋什墨
食物大標 #辣騎士肚子餓
-
蘭姆酒威士忌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解禁來開喝 – Drinks & Co.
法國政府還未完全解禁, 人民已經自主超前部署解禁了. 昨天一個美式足球冠軍賽結束後, 球員與上千球迷狂歡… 當然是沒有口罩, 沒有距離的大肆慶祝.
地方省長震怒: 不但沒有遵守防疫規則, 這場球賽裡也太多人了, 超過規定的5000人! 一定要嚴懲!
巴黎Invalides草坪上數百人用網路連絡聚集開露天趴, 晚上11點宵禁時間到了還不散, 巴黎政府動用警消驅散.
對比封城時的百業蕭條, 現在是滿街露天座, 即使現在巴黎觀光客仍舊很少, 卻是到處人滿為患, 水洩不通.
除了非常多的店面招租之外, 新的品牌店面如香菇般出現, 每天都有新香菇, 一點一點地改變巴黎面貌, 商業重新洗牌.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 位在瑪德蓮大道上巴黎最大的葡萄酒專賣店Lavinia關閉了, 將搬到觀光客較少經過的16區Avenue Victor Hugo去(6月15日開幕). 以後對觀光客(和不是住在富人區的巴黎人)來說, 再也很難不小心經過Lavinia, 順便進去逛逛了.
Lavinia這個重大決定的背後原因很多, 其中一個是應對網路銷售量逐漸超越店面, 一個位在市中心的店面並非那麼的必要.
疫情之後, 多數行業都改變了經營模式或是商業結構. 如果Lavinia轉型主攻網路銷售, 另一家酒界天王Pernod Ricard(保樂力加)則從原本代理經銷酒類飲料的幕後, 走向台前. 開了一家綜合旗艦店Drinks & Co.
過去幾年巴黎酒類飲料的流行開始大轉變, 原本葡萄酒獨佔頭鰲 – 無論是餐廳還是社交話題 – 的地位逐漸被各種其他酒類瓜分: 精釀啤酒, 威士忌, 調酒, 清酒, 蘭姆酒… 葡萄酒不再是唯一有品味的飲料.
看準這個分眾的酒精市場, 本身是世界前幾名的酒類集團(根據維基, 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的生產集團, 也是超級代理商)原本旗下就擁有絕對強勢的資源(要甚麼酒有甚麼酒, 要多高級有多高級), 開家甚麼酒都有的店, 對別人來說不容易, 對保樂力加則是小菜一碟.
在巴黎要弄到這樣的地點, 這麼大的空間也真是不容易: 在Saint-Lazare車站旁. 因為是L型店面, 我和朋友約了, 卻各自站在不同入口等對方.
老實說, 近來店裡就是一個眼花撩亂: 從天花板到酒架上的產品, 到吧檯後面的酒牆, 到各處隨放的推車(這個訂製的推車很有趣, 關起來就是個站立型桌子, 可以站著喝酒).
這裡有甚麼呢? 你想像得到的差不多都有: 1200款酒類(葡萄酒, 蘭姆, 威士忌, 干邑, 清酒, 啤酒, 伏特加…) 而且有150款無酒精飲料.
看到了, 還有我們台灣的噶瑪蘭威士忌!
是個選擇超級多的酒專賣店, 這裡也有調酒, 還可以(付費)試飲威士忌在決定要不要買(這一點很不錯), 也可以來上調酒課. 品酒課… 還可以幫你在酒瓶子上刻名字客製化你的伴手禮…
當然, 可以坐下來喝一杯, 喫點小東西. 我和朋友在很有氣氛的長廊座位上點了兩種調酒. 朋友點帶苦味的抹茶(好像比較無趣, 抹茶到處都在玩啊…), 我則點了看起來很炫的會變色的蝴蝶夫人(符合主題男變女嘛!).
酒吧調酒的high light是鏡照調酒Mirroir: 雙胞調酒一是有酒精一是無酒精, 雖然外表看起來一模一樣(嘗起來則略有不同. 有無酒精酒鬼們一喝就知道了啊)
抹茶和蝴蝶夫人上桌都是兩杯一對, 看起來沒有差別. 我的蝴蝶夫人旁邊還有一個小杯檸檬汁. 澳洲籍調酒師用英文講半天, 說要把倒進去才能讓蝴蝶夫人變色.
啊就蝶豆花遇酸變色嘛, 這個法國人可能會很驚豔, 台灣人可是人人都知道的啦.
雖然小驚喜變得不驚喜, 不過在這個拱型走廊下和朋友相聚, 喝小酒, 還是非常開心的.
雞雞巴絲加油! Oops, 對不起, 打字的同時也在看法網公開賽.
雞雞巴斯加油! (喬哥我也愛啦, 可是難得希臘出現這種極品帥哥, 要支持一下)
#Drinks&Co.
蘭姆酒威士忌差別 在 法國食尚作家里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前,我在Ettoday 跑飲食居家路線,舉凡吃喝跟家飾百貨都是我的路線。
為了工作,我常常要參加品酒會。一次就是8支紅白酒vin blanc ou vin rouge,或是單一純麥single malt whisky威士忌,甚至是波蘭皇家級的volka。還有香醇媲美白蘭地的蘭姆酒Rum。
在工作上,白蘭地Cognac 似乎鮮少碰到。在法國,我也很少碰到喝白蘭地的場子,通常是香檳Champagne 或氣泡酒Crémant。接著就是紅白酒。最後是搭甜點的muscat 之類的。說到這,我想起來,有次在朋友家,那次甜點配的是armagnac法國傳統白蘭地。小小ㄧ杯,搭著壁爐的火,很溫暖,也很傳統的法國生活感。
我常常覺得,在台灣感受到的法國味,跟我在法國有很大的差別。
許多我在台灣找到的法國好物,在台灣應該都賣不好,其實不是東西不好,實則代理商不懂怎麼賣?他們也不會找真正懂的人幫忙,加上行銷人員也不懂,就亂找KOL。認為,只要是大家都認識的KOL 就會懂這些。殊不知,術業還是有專攻。
我們常借鏡於日本對法國飲食文化的研究,實因他們真的很認真的從歷史文化去了解法國這樣一個飲食文化足以傲視全球的國家。
若你願意細細了解,你會理解,為何當全世界都在搶快時,法國人還是堅持傳統的釀酒法?隨著他們生活,你會發現,人也可以窮的很快樂!因為,很多生活樂趣,往往都在一口上天賜予的佳釀裡。
話說我去年,弄了一瓶armagnac 加入有機葡萄,放了一年。現在,喝上一小口,那微甜且溫潤的果香,讓今年的冬天有了甜美的開始。還有我今晚隨興的胡言亂語。你開始為今年的冬季耶誕跨年屯酒了嗎?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大家開車不喝酒,酒後找代駕※
蘭姆酒威士忌差別 在 葉怡蘭 Yil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品飲筆記】下午,在「愛爾蘭Teeling 威士忌」品酒會。
→ 對愛爾蘭威士忌始終懷抱好感,可惜品飲經驗並不豐富。愛爾蘭威士忌與蘇格蘭威士忌的最大差別,最主要在於新酒多經三次蒸餾而成,且較少使用泥煤,另外除了發芽大麥與其他榖物外,也常加入未發芽大麥為原料。
而在有限的涉獵裡,Teeling 蒸餾廠可算我素來印象頗佳的一家。因此今日,得能一次品飲new make新酒、Small batch Blended、Single Grain、15年Single Malt、2002波本桶與2004蘭姆桶兩款限量單桶原酒等眾多酒款,分外歡喜。
一路淺酌下來,除了new make新酒在清澈裡所微微透露的,未發芽大麥特有的榖麥片與青草氣息頗引人玩味外;其餘一致展現出清新輕盈優雅中流露奔放多元風味層次的迷人特質,而來自木桶的木質與香料個性則均衡穿插其中,款款都可口。
尤其旗下頗多以蘭姆酒桶過桶熟成,甜美襲人的紅糖、薑糖與蔗香絲絲綻放,更添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