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蕭邦練習曲程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蕭邦練習曲程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蕭邦練習曲程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蕭邦練習曲程度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際朋友詢問FingerFlow一階「手指建立10堂課」課程內容: 一階十堂手指建立課程大綱 ·第1堂 手臂全然放鬆與單音支撐 ·第2堂 五支手指單音支撐位置與轉指練習 ·第3堂 兩音連結 ·第4堂 節拍器慢速練習與手腕運動模式 ·第5堂 從慢速加快步驟 ·第6堂 安定面與律動練習 ·第7堂 快...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常聽到彈琴要「前緊後鬆」來保持演奏時的放鬆狀態,也就是手指端要紮實,手臂處要放鬆,但很多人運用這觀念還是變成「前鬆後緊」,究竟問題出在哪呢? 一般認為要讓手指有強度,常是刻意用力練習,或運用各種器具譬如指力練習器等來練習,這些器具跟方法確實可以幫助手指的強韌度,但訓練的方式卻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

  • 蕭邦練習曲程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17:38:25
    有 37 人按讚

    國際朋友詢問FingerFlow一階「手指建立10堂課」課程內容:

    一階十堂手指建立課程大綱

    ·第1堂 手臂全然放鬆與單音支撐
    ·第2堂 五支手指單音支撐位置與轉指練習
    ·第3堂 兩音連結
    ·第4堂 節拍器慢速練習與手腕運動模式
    ·第5堂 從慢速加快步驟
    ·第6堂 安定面與律動練習
    ·第7堂 快速轉指運動模式
    ·第8堂 下行音階進入流動狀態
    ·第9堂 樂曲快速音群練習
    (貝多芬熱情奏鳴曲、大黃蜂,或德布西煙火)
    ·第10堂
    自己挑選平常練習時覺得困難樂段運用「手指建立」方法解決。

    以上課程視學員進度調整

    在此說明:一階10堂課是一個開始,揭開技巧解決途徑,為FingersFlow 演奏技巧的基礎,10堂課最後快速下行音階為讓學員經驗何謂「流動狀態」。依照我們帶領的通例:按照此方法‘’持續’‘練習,音階自然可到180以上;加上「技巧課」的訓練,蕭邦練習曲難度將大幅降低,您會發現多數鋼琴技巧可獲解決(這是鋼琴演奏一大革命)。幼童則因手指強度需拉長時間。但如果認為10堂課即可解決鋼琴技巧者,請考慮其他課程。

    此為濃縮課程,適合12歲以上,並具小奏鳴曲以上程度,「手指建立」為演奏基礎,初學者可考慮個別課。

  • 蕭邦練習曲程度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1 17:41:35
    有 37 人按讚

    鋼琴悖論(五)
    「前緊後鬆」為何變成「前鬆後緊」?

    我們常聽到彈琴要「前緊後鬆」來保持演奏時的放鬆狀態,也就是手指端要紮實,手臂處要放鬆,但很多人運用這觀念還是變成「前鬆後緊」,究竟問題出在哪呢?

    一般認為要讓手指有強度,常是刻意用力練習,或運用各種器具譬如指力練習器等來練習,這些器具跟方法確實可以幫助手指的強韌度,但訓練的方式卻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導致大家透過練習發現:演奏時手臂還是非常痠,感覺手指的支撐力還是不足,因此變成了「前鬆後緊」。

    自然形成的緊實跟刻意造成的緊實不同,這是大家在運用「前緊後鬆」這個觀念時常會產生的困惑。

    手指建立Fingers-Flow強調被動支撐,非主動支撐,讓手指自己完成支撐,而不是刻意去控制,這跟我們行走一樣,雙腳不需要刻意用力去踩抓地板才能前進。

    當手指有支撐力,且熟悉放鬆狀態後,你就可以在演奏蕭邦或李斯特練習曲時,依舊保持放鬆,也因為放鬆,沒有了阻力,這些看似困難的樂曲難度會大幅降低。

    如果演奏困難樂曲時無法保持相當程度的放鬆,就要停下來檢查手部內在 這些細微看不到的地方。

  • 蕭邦練習曲程度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9 17:46:12
    有 58 人按讚

    #有品質的聲音對我來說「#像一顆飽滿散發美麗光芒的珍珠,#掉進水裡,#輕輕濺起水花,#緩緩沈進清澈的水裡,#穩穩的坐回貝殼裡。」

    《追求每個音具備相同的品質》手指建立上課心得 /文 林冠儀

    經過兩個月的手指支撐訓練,和五個月的移動訓練後,我終於勉強從莫茲可夫斯基的鋼琴小練習曲第二首(Moszkowski op.91 “Twenty little exudes”)結業了。這短短的二十小節,費了我五個月的青春;相信許多會彈鋼琴的朋友心裡會想著,「天啊,你是烏龜嗎🐢?這玩意也可以練上五個月?我視譜給你聽!」其實,這個曲子讓我視譜也能彈,可見得這五個月的練習不是在找音,所以,或許還值得分享一下心得。

    「追求每一個音具備相同的品質」,這是我為這些日子以來的練習所下的結論。

    「那不就是平均嗎?這我視譜還是能辦到。」不全然是,平均只是在每一個音具備相同的品質後必然展現出的特質之一。

    那什麼是「品質」?我認為和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有高度的相似,「一個不會彈鋼琴的人敲出的單音,和鋼琴家/大師彈出的單音有差別嗎?」

    鋼琴是現代工藝科技的心血結晶,不可思議的完美,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給我們的起點太高了;相較其他樂器,弦樂器不經過三五年殺雞宰羊的凌虐、管樂器幾年鬼哭神號的荼毒,鋼琴似乎隨便就能發出不錯的聲音,所以我們都聚焦在「敲到對的琴鍵」;也就是說,所有的樂器在學習的第一天,就已經在追求品質的道路上,反而是學鋼琴的人,要一直到練習小奏鳴曲(或以上),才開始講究起品質。以我個人的經驗,為時晚矣。

    對於鋼琴來說,一個有品質的聲音是什麼樣子呢?「像一顆飽滿散發美麗光芒的珍珠,掉進水裡,輕輕濺起水花,緩緩沈進清澈的水裡,穩穩的坐回貝殼裡。」是的,這就是一個單音必須呈現出樣貌。如何彈出這樣的聲音?這和手部的動作、如何施力、施力的時間點有絕對的關係,而「手指獨立支撐」是所有事情基礎,該怎麼支撐可以參考嚴老師拍攝的影片。

    如果「手指獨立支撐」是基礎,「如何移動」就是鋼琴輕鬆談的核心技術。

    當手指可以做基本的獨立支撐後,開始彈小練習曲,第二拍就卡關了,因為小指和無名指實在廢到爆,G-F這兩個音明顯黯淡軟爛,要多加訓練支撐力;到了第三拍又有障礙,D-C-B這三個音聽起來怪怪的,同樣用食指彈的音怎麼品質不同?指法2-1-2應該不難,問題在大拇指的支撐角度實在刁鑽,再練練支撐;好不容易進展到第九小節,出現簡短的下行琶音,怎麼聽起來糊糊的,因為移動動作不夠確實,自以為有力的二三指的支撐力也要再加強。

    到這邊,五隻手指頭也都練過一輪了,真正的大魔王也該上場。第15小節至少練了兩個月,這十六個音符如果是一串珍珠項鍊,那麼第三G-第四C這兩個音就是殘次品和石頭混入其中,問題除了在於小指無法負荷如此跨幅的重量,支撐力需要再升級外,最難的是要克服心理障礙,G-C橫跨十一度,我很本能的縮短了G的長度趕緊衝去彈C,導致C提早一點點出現;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在好的移動方式下,這個跨幅真的一點都不大,我反而要不斷說服自己這件事,練習的時候,第一拍可能要重複個五次才能接第二拍,確保自己一直是在運動狀態內。終於,這首曲子可以見人了。

    大家或許會疑惑,看來看去就是在練支撐*5487次,那也可以自己在家練。「支撐」能不能在家練?我持保留的看法;但是「移動」肯定不行。

    彈鋼琴彈到會想到搜尋如何放鬆的人,肯定都是有點程度的,也很可能「緊張已經是一種常態」;放鬆也不是全身癱軟,它有其必要條件;所以需要老師的引導,在放鬆的狀態下練習支撐。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根骨奇佳,可以自己完成「放鬆-支撐」的練習。

    「移動」的練習,可以用田徑來類比。只要雙腳站得起來,大家都能跑步;但我們的速度和田徑場上的選手為什麼差那麼多?除去天生的條件,在於我們沒有經過專業教練的訓練;每一步該怎麼跨出去、施力點在哪、施多少力,角度的調整、上半身的協調、零零總總讓人眼花撩亂;不就是跑步哪有那麼多講究?所以我們只能在公園跑個兩圈消耗脂肪。雙手如何在鍵盤上活動也是相同的概念。

    「鋼琴輕鬆談」的課堂上,除了精細的拆解出每個必要動作讓大家練習,最重要的是,老師必須剪除掉學生多餘的動作;我個人累積了30年的「肌肉記憶」實在可怕😱,它們會自由的在任何時刻以各種方式呈現,簡直到了「野草除不盡」的狀態,最讓人抓狂的還是自己的不知不覺,所以每次上課老師都得設法發現並移除,同時補強做得不夠精確到位的部分,最後才能呈現出如流水般柔軟放鬆的狀態😊。

    當手指建立後,品質也就呈現。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練習如何處理音色,那又是另一個故事,留待下回分曉。

    我非常推薦每一個對鋼琴有熱誠的同好一起來上課,但務必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表,我是沒有課業/比賽/考試壓力的人,可以自由隨意的練習,如果是在學生,兩套不同模式的練習,可能會造成選擇上的困擾(如果練習一直沒有進展就要進行思考);也要調整好自己的期望值,這絕對不是兩堂課就能鹹魚翻身,要很有耐性撐過枯燥的支撐訓練(我覺得還好,跟老師聊聊對音樂的想法也是增廣見聞),當然,這也不是一堂課從零教會「如何彈給愛麗絲」的課程。

    我完全同意老師說的,「手指建立後,野心會變大。」蕭邦,我來了!

  • 蕭邦練習曲程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22 22:17:57

    我們常聽到彈琴要「前緊後鬆」來保持演奏時的放鬆狀態,也就是手指端要紮實,手臂處要放鬆,但很多人運用這觀念還是變成「前鬆後緊」,究竟問題出在哪呢?

    一般認為要讓手指有強度,常是刻意用力練習,或運用各種器具譬如指力練習器等來練習,這些器具跟方法確實可以幫助手指的強韌度,但訓練的方式卻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導致大家透過練習發現:演奏時手臂還是非常痠,感覺手指的支撐力還是不足,因此變成了「前鬆後緊」。

    自然形成的緊實跟刻意造成的緊實不同,這是大家在運用「前緊後鬆」這個觀念時常會產生的困惑。

    手指建立Fingers-Flow強調被動支撐,非主動支撐,讓手指自己完成支撐,而不是刻意去控制,這跟我們行走一樣,雙腳不需要刻意用力去踩抓地板才能前進。

    當手指有支撐力,且熟悉放鬆狀態後,你就可以在演奏蕭邦或李斯特練習曲時,依舊保持放鬆,也因為放鬆,沒有了阻力,這些看似困難的樂曲難度會大幅降低。

    如果演奏困難樂曲時無法保持相當程度的放鬆,就要停下來檢查手部內在 這些細微看不到的地方。

  • 蕭邦練習曲程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10 21:50:06

    《練琴練在刀口上》

    學生冠儀練習連續分解和弦,在技巧課中手指順利跑動起來後,忍不住說「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老師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她時,她帶著厚厚的徹爾尼50首,說她今年目標是把這一本彈完!雖然學琴十多年,曲目累積不少,但總是煩惱技巧上不去,有些地方怎麼都練不起來,並且困擾著音色不夠漂亮卻不知怎麼改變,於是下定決心前來手指建立,改變自己的彈琴方式。

    努力練習幾個月後,最近技巧課終於嚐到彈琴毫無障礙的滋味,活潑開朗的她開心不已,每次上課都呱啦呱啦地跟老師討論許多近期練習的成果和感想。當身體敏感度增加,對於彈琴動作的新發現,以及如何避免舊習慣產生,尤其是「到底該怎麼練琴才能練在癥結點上,有效率地利用時間」非常有心得,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誰希望花了寶貴時間練琴卻看不到成果呢?

    今年冠儀的目標,已經不是放在徹爾尼50首,而是蕭邦練習曲!大家都說手指建立過後,彈琴野心會變大,這句話看來是真的,因為知道自己也能辦得到!💪

    看到一隻蝴蝶又將展翅高飛,令人期待她的轉變~🦋

    註:影片中學生說「踢出去」是手指建立中較為獨特的步驟,目的是讓重心更快地轉換到下一隻指頭上,音色也會紮實透亮,但前提是手指支撐力到達一定程度後,才能自然完成。當進入流動狀態後,手與身體真正成為一個運動整體,以身體為主軸,由手臂主導著動作,手指只是跟著路徑移動,因此演奏者常常形容沒有感覺自己在彈琴,跟過去手指用力抓每一顆音符的狀態截然不同。

    #練琴每一分鐘都很珍貴
    #一定要練在刀口上啊!🔪
    #技巧突飛猛進不是神話

  • 蕭邦練習曲程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9-14 13:30:24

    「彈革命一定會手痠嗎?」
    「彈革命快又清晰很難?」

    這是三組不同背景的學生前來建立手指,我們作了紀錄:

    「手指建立」後能達到什麼程度?
    這三組紀錄:

    1. 國一非音樂班
    2.國一音樂班
    3.非科班社會人士

    前兩位是斗六聖保羅音樂學苑的學生,音樂班主任楊老師對這意外的進展欣喜萬分!

    從手指建立開始:單音練習➡️兩音連結➡️能放鬆並紮實觸鍵➡️快速下行音階➡️左手預備練習➡️在放鬆狀態下快速演奏蕭邦「革命」練習曲A段,這大致花多少時間?

    [附註]非音樂班與社會人士建立前為小奏鳴曲接奏鳴曲程度。音樂班同學建立後完成全曲。每個人建立時間不同,依個人狀況增減時間。最後,放鬆為基礎,音樂表達則需要加入力道跟意志力。

    #只有放鬆才能在短時間內克服困難技巧達到成效
    #如果你認為彈革命一定會痠那是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