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D6🗓]
今天清晨五點的天空🌄。雖然陰陰的但依然一滴都沒下,還是希望梅雨趕快來,否則我們可能要拿晶片跟外國換水了。
昨天不知為何整天都沒精神,疫苗的副作用不太可能持續這麼久,八成是改變生活習慣讓身體不太適應吧!尤其一夕之間從幾乎天天跑步變成幾乎都待在室內,儘管前兩天的肌力訓練感覺起來不怎麼累...
[新生活D6🗓]
今天清晨五點的天空🌄。雖然陰陰的但依然一滴都沒下,還是希望梅雨趕快來,否則我們可能要拿晶片跟外國換水了。
昨天不知為何整天都沒精神,疫苗的副作用不太可能持續這麼久,八成是改變生活習慣讓身體不太適應吧!尤其一夕之間從幾乎天天跑步變成幾乎都待在室內,儘管前兩天的肌力訓練感覺起來不怎麼累,但不僅小腿緊繃到快抽筋了一樣、睡眠品質也大幅降低。
而且還是不太能習慣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練習瑜伽,畢竟以往的瑜伽課都是在教室裡跟老師現場互動、也完全遠離了3C產品;現在要一邊看著螢幕一邊做,姿勢難免受影響、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環境影響分心。真的很難完全放鬆,不過我在努力了💪🏼!
導致原本該好好放鬆的週三,下班回家無縫拿到外送晚餐吃完後就覺得該睡覺了💤。還是告訴自己把該做的事情完成,把整套視訊系統架好測試了一番,電腦螢幕🖥、iPhone當作webcam📱、雪怪麥克風收音🎙️、今天打算把監聽耳機🎧從公司帶回家。這樣就變成可以上課、開會、連線運動、直播、宅錄、Podcast⋯⋯多用的系統了。美中不足是冷氣依然太吵而且很難讓室內溫度降到28°C以下,等下禮拜房東幫我換變頻囉!
睡滿八小時還是微累,不過至少今天5:30前就準備好可以騎車上班了🚴🏼♀️。昨天開始停課加上體力不支所以嘗試重回搭公車上班🚌,乘客的確少了很多、可是跟一群非特定對象關在一個狹窄空間超過半小時還是會怕,一來不曉得多少人電子票證沒有記名,二來公車每趟收班之後真的有時間好好把所有該消毒的地方都消毒嗎?昨天搭到的那輛79路更是可怕,裡面很多地方都積了一層灰、而且引擎狀況也很差,上坡馬力不足而且每次催油門都會發出尖銳聲音😖⋯⋯政府實在應該好好用心在大眾運輸上啊!不論有沒有疫情都該讓大家能安心又便利搭乘啊。
所以在這些複雜的問題都解決之前還是決定自己騎車通勤為主吧😎。今天比週一更早出門、天氣也更舒適,騎到福科路的時候想著就拚一下看看,結果7分13秒就騎到坡頂了,狠狠刷掉一分鐘的PR。而且還差點在移動時間30分鐘內就抵達公司,這樣絕對比搭公車快沒問題了👌🏼!只希望台灣的交通環境也能繼續改善,讓我不需要選擇在人煙稀少的離峰時間騎車也不會太危險。
至於最近看到不少人提到疫情期間跑步的問題,大家似乎都各持己見,有些人覺得就算戴口罩😷也應該儘量避免在戶外跑步,有些人(包括國外因疫情封城經驗豐富的朋友)覺得只要遠離人群就沒什麼問題。
我並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只能說有些時候,同樣的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到底是不是「必要」,或許不是普通人想的那麼理所當然。就像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前陣子也覺得萬華那些老人家幹嘛有事沒事就跑去茶藝館跟人連結🔗,後來看到了更深入的田野調查,才知道原來他們很多都沒有傳統定義中的家庭、或者被家裡的人嫌棄,才跑到這些特種行業找尋所謂的「家人」,以維持身心健康。
很多人可以極力避免的事情、或許對於某些人來說很重要或不得已,不過就我來說至少我可以暫時完全放棄「戶外跑步」這件事。一來我實在太怕熱了,夏天每次出門跑步都像是要了我的命一樣🥵,要不是有時候有目標賽事要練、真的很像窩在家裡吹冷氣啊!二來我運動的興趣廣泛,夏天不跑步可以騎車🚴🏼♀️、不騎車還有水上活動🤿🏄🏾♀️、瑜伽🧘🏼♀️、健身🏋🏼♀️有的沒的。
三來就是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要靠「跑步」這件事吃飯?在台灣就算連國手都很難這樣了(也是悲慘的現實);而且真的有心就算你是國手,室內運動一樣也能維持狀況。蕭昱 @yuxsjao 不就證明給大家看了:從美國回台灣嚴格居家隔離14天之後出來比三鐵還拿冠軍🏆,而且還做了兩次。真的那麼有心不能中斷跑步運動,就別懷疑了:請你手刀把跑步機買起來超前部署。就算疫情結束了,你不知道哪天會突然連續一個禮拜天天超過40°C🔥或下大雷雨⛈或空氣污染(氣候變遷說不定以後台灣平地下暴風雪也不奇怪)把你關在家裡!
最後就是我的個人經驗,兩年之前曾經連續一個月都不跑步也沒做任何運動,而且那還是因為動手術把製造睪固酮的器官拿掉了。結果半年後我就破了半馬的PB。所以真的沒什麼,現在政府沒有規定大家強制居家隔離,但只要越多人能減少住家、公司、必要採買等等以外的移動和群聚,撐兩個禮拜疫情退燒,接下來疫苗💉一波一波進來大家一波一波打,我們就沒事了。
我騎車🚴🏼♀️,是因為不得已的通勤,畢竟我的工作性質不太可能一直居家辦公;對比那些不得不在外面跑來跑去的貨運物流業🚚、餐飲外送業🛵、營建工程業🏗、大眾運輸司機🚄等等,我已經算很幸福了,只要每天花個一小時固定來回A點到B點。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疫情之下身心靈的平衡,也能體諒每個人的不同而不是一味排擠、歧視甚至獵巫。
#天佑台灣
#防疫新生活
#通勤運動日常
萬華整層住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
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還是沒斷.
.
環南市場第三次篩檢,有3位陽性,其中1位為舊案.
.
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三次篩檢並非全面篩檢,而只是針對熱區的「精準篩檢」,七月一日篩檢2786人,41個確診,隔了一個禮拜篩檢2433人有3個,今天篩檢1675個,還有3位,1例舊案.
.
篩檢的人數減少,數字卻沒有降低,雖沒有增加,但也無法清零,這代表著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並沒有切斷,除此之外,熱區以外沒篩到的攤商,可能還有黑數.
.
「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林勝東透露,該獸肉區攤商是夫妻兩經營,先生PCR篩檢後為陽性,平時負責外送貨品,一天只會來2次,比較少和其他消費者或攤商接觸;另一名則是攤商家眷.」
.
暫且不說自治會長所述是否為真,他的話和柯文哲一樣,有著測不準原理,還有極度樂觀的想像,今天凌晨,他還打包票有信心清零,甚至提出荒謬的見解,開始假設攤商沒事,要防範的反而是消費者,甚至還說這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篩檢.
.
「林勝東說這次應該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篩檢了,目前場地與攤商都已經很乾淨,而且從業人員都打過疫苗,接下來要防範的就是來採買的消費者.他們會跟市府討論日後消費者是否也需要持陰性證明入場?」
.
結果馬上被打臉.
.
如果如他所言,確診攤商一天只來兩次市場,卻因此確診的話,那就表示環南市場的傳播鏈傳染情形依舊嚴重;而夫妻經營攤位,先生就算負責外送,妻子還在攤位上,若兩人同住,實在很難斷定妻子沒事,反而有可能在潛伏期當中;而自治會長或許想暗示,環南沒事,他們只來兩次,或者「病毒都是外面傳來的」,但先生四處送貨這點,就代表他們可能也把病毒也一起傳播出去,這更危險;同樣的,另一位如果是攤商家屬確診,那攤商也有可能只是在潛伏期當中而已,絕對不能稱,攤商都沒事.
.
在大規模篩檢的前一天,即有攤商反映,
.
「北市府昨清晨口頭通知,要環南市場的攤商周四不用再去篩檢,雖然昨天又有新增環南市場一起2戶、12人的家戶感染,但北市府打算僅採取九宮格篩檢,也就是說只針對確診攤販周遭九宮格的攤販人員做PCR篩檢,但全市場的周四大規模普篩則取消,並稱這是『精準篩檢』.」
.
「攤商不滿表示,北市府與其忙著發明新名詞,應該要將原本說好的第3次全員普篩做好,也很擔憂北市府因為沒有好好篩檢、匡列,再度造成環南市場的疫情再起,也感嘆表示,隨著中央派駐的指揮官王必勝一走,原本執行好好的大規模篩檢就沒了.」
.
北市府回應,「針對熱區篩檢符合公衛專業」,
.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說,北農、環南大型批發市場,6月21日起陸續為1.8萬名市場從業人員接種,以疫苗須兩週發揮效力來推算,從業人員已陸續產生抗體,北市政策原是一面打疫苗、一面篩檢,當接種普及達到部分群體免疫,篩檢就只需針對熱區,此策略符合公衛專業;防疫在不同階段應有不同做法,該爆料攤商恐怕對實際狀況不甚理解,說法也有很多錯誤之處.」
.
他們還說到了關鍵之處,
.
「近1週來,攤商篩檢都只有1、2例零星個案,北農疫情早在聯合前進指揮所成立前即已控制,片面不實之臆測只是製造恐慌.」
.
恩,好的,又是「零星個案」.
.
我們可以從北市發言人的說詞,看出,他們仍然停留在「在辦公室吹冷氣、看數據」的階段,北市府「一邊打疫苗、一邊篩檢」,是全然錯誤的防疫策略,當初,造成了「不等篩檢結果」就去打疫苗的情形,甚至有人沒有篩檢就施打疫苗,而施打疫苗的過程又造成大規模群聚,這使得結果出現了打完疫苗,被通知確診的情形,「一邊打疫苗、一邊篩檢」,造成的就是打疫苗的過程發生感染,如果是在當時感染,那麼,等於當時的疫苗並沒有發生作用,現在又有可能被篩出來有症狀.
.
「以疫苗須兩週發揮效力來推算,從業人員已陸續產生抗體」,所以「當接種普及達到部分群體免疫,篩檢就只需針對熱區」,這又是把疫苗當萬靈丹的嚴重錯誤迷思,小學生算術般的直覺思考,環南市場打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是有限的,兩周後產生保護力,因此這個保護力可以達成群體免疫,環南市場就不會有人確診,這完全是過度推演.一劑疫苗只能產生些許保護力,預防重症的情境為主,但打了疫苗以後,仍然可能會被傳染,更不代表可以省略原本的全面篩檢,假定其他人都沒事,只要篩熱區就好.
.
打了疫苗,你仍然要進行防疫基本功,如果你只打一劑,那就跟穿了內褲沒兩樣,而14天後產生的保護力,是現在才開始發生,這過程並不能保證沒有感染和潛伏的可能,這就像穿著一條內褲,14天後才有保護雞雞的效果,現在剛過14天,才剛產生一些可憐的效果,你就假定過往的這些剛穿上內褲的日子,都是安全的日子,連衣服都不用穿了,可以四處去裸奔了.
.
更遑論,把精簡當成「精準」.
.
柯文哲稱,「今天篩檢1675個,會再看效果怎麼樣,而且先前打了疫苗,理論上現在應該要發揮效果,就看今天最後結果如何?」
.
結果就是這樣,3人陽性,1例舊案.
.
好響的耳光.
.
疫苗,是在未被感染的人身上,產生抗體,阻絕病毒,但是仍有機率性,是有保護力而不是完全不會染疫,若在施打過程中被感染,或者已經感染者的身上施打,是無法當下消滅病毒或治療疾病的,更遑論遏止傳播.
.
北市府的說法,對實際狀況不了解,延續「邊打邊篩」的策略,完全不符合公衛專業.
.
更嚴重的錯誤,就是「假定零星個案」的「差不多防疫主義」,這一點,神父先前已經指出,這樣的思維,就是造成環南市場破口的原因.
.
環南市場經歷了這段「差不多防疫」,荼毒已深,6月12日,自治會長說「環南市場有一千多名攤商,僅篩270人後就撤離,僅說要去熱區篩檢」,一開始規劃6梯次篩檢,最後卻只剩3梯,沒快篩完就撤走,要沒篩的人自己去篩,又說快篩團隊要去打疫苗,6月23日,爆出22名確診,又說是零星個案,許淑華議員說「2800名攤商只篩790人佔28%是不夠的!剩下72%可能早有潛在確診者,放任不管就是放任疫情爆炸!」,這個,快篩一半,沒篩完,確診當作零星個案,就是「差不多防疫」的藍本.
.
現在,篩了三次,第三次還是精簡篩的,又篩出了人,又說是零星個案,儼然又要假定環南沒事了.
.
如果一個地方篩了三次,卻不斷篩出確診者,那麼,就代表有事而非沒事,更應該以警戒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無論是陰性者在擺攤過程中染疫,還是潛伏期當中陰性轉陽性,都代表著事情沒有完全被解決,隱藏的傳播鏈還存在,環南市場仍然處在風險當中,更要進行疫調和匡列,並繼續全面篩檢,每一次都不能打折,直到這個地方確定沒有感染疑慮為止.
.
至於自治會長提的什麼「消費者需持陰性證明才可入場」,實在荒謬,與其提這種意見,不如直接休市比較快,你要婆婆媽媽們買菜還要去做篩檢,那就是叫他們不要去買罷了;然後你連攤商的篩檢都做得不徹底,2700人的篩檢都沒辦法做好做滿,你要求更廣大的消費者群每個人都要自行篩檢,這還是捨本逐末,自己掃地掃不乾淨,反而要求全世界的人身上不准有細菌,這就是柯文哲典型的「務虛」思維,王必勝口中的「本位主義」,應該做的你不去做,不應該去做的你要求別人必須做,只是把責任往外推卸而已.
.
另外,神父必須批評一下中央,聯合指揮中心關太早了,中央更不應該妄想「台北市自己能做得很好」,這也是一種本位主義,今天就是台北市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才需要中央介入,基本上,台北市政府是不可信任的,到現在還在迷信「邊打邊篩」、「疫苗無敵論」、「有打疫苗不可能有事」、「假定都是零星個案」這些「差不多防疫主義」,把防疫重責大任下放給他們,完全是小孩開大車.
.
應比照苗栗晶圓廠、屏東變種病毒事件,等到完全清零了,確定沒事,請再離開,否則也是「做一半就跑掉」.
.
我知道,中央再協助台北市的過程,面臨相當龐大的阻力,就是北市府屢屢的政治操作和不合作和抵抗的態度,這是環南市場和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殊因子-我們存在著一群沒有專業只會搞政治的人,在掌握台北市民的生死,但也因為如此,中央仍然還是必須以萬華以及台北市民的福祉為重,台北市一直無法清零,全台灣都受害.
.
我知道中央有許多委屈,面臨地方的對抗態度,和無謂的心理防禦機制,極度的自我中心,讓許多正常的防疫模式和專業態度無法施展,北市府的政治大於防疫,環南市場自治會長嗆林事件就是個例子,該自治會長居然在防疫記者會上,為了柯市府不能被批評,指著立委大罵,然後對著一干部會首長和全台總指揮官噴口水,事後甚至還接受一干媒體訪問,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子受訪,稱林是在「捧中央覽」,神父必須說,以防疫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一種無知而且危險的行為,那就是一個口罩沒戴好,有感染疑慮的人,在疫區不自覺的進行飛沫傳播,還有旁邊不明所以,不斷叫囂自治會長一脈的群眾,他們完全沒有自己可能遭受感染的自覺.
.
而更諷刺的是,台北市長指控這是中央「設局」,台北市副市長發臉書稱是還原過程「想看戲的人應該很失望!」,這些,全都是將他們個人對於他人的猜忌和不理性的妄想,加諸在防疫工作上,本來就已經是防疫失敗,造成了染疫結果,怎麼會想像自己「沒有失敗」然後別人希望來「看起來失敗」?本來就是爛戲一場,大家都看在眼裡,哪來的「設局看好戲」之說?這些不實指控都不用證據的嗎?這群政客疑神疑鬼,懷疑別人都要對自己不利,而不是自己防疫的無能還有對於專業的蔑視與無知,造成萬華攤商和台北人的無謂犧牲,拿他們性命和身家安全開玩笑,他們不是你個人卸責日記裡的句點,也不會是你拿來披在身上保護自己政治利益的屍體的皮,老話一句,把這些發臉書和政治操作的時間用來防疫,萬華的疫情不會是如此.
.
上週,第二次篩檢,環南自治會幹事確診,自治會長被列自主管理,不知他現在隔離滿了沒?實在令人捏一把冷汗,更凸顯了他當初行為的錯誤,而且,風險最大的,恐怕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因為他搶他的麥克風,是如此接近口罩,然後嗆完人又拿去用,本身的位置,又站著離自治會長最接近,不是戴了口罩,就能完全遮蔽飛沫從空隙流出.
.
我知道中央面對這些跟防疫無關,根本多餘而且具有風險的事,是多麼的無奈,但神父仍必須說,越到最後的防疫階段,越是艱困而且必須關注的,因為人們往往心態在此時鬆懈,認為「已經沒事了」,接著就開始放任、不積極、省略、不作為.
.
而偏偏,每一個大規模群聚,都是從一兩例開始的,病毒的傳染力就是這麼強,如果當初北農能早點篩檢,而不是隱匿,環南市場不是篩一半跑掉,而是好好篩完全部的人,萬華茶室不是只關三天,疫調不確實,那麼,今天,或許疫情不會到如此的地步.
.
擴散,然後控制,控制中的收尾,那其實就是等於擴散的一開始,這時候更加不能放鬆,更加必須嚴謹的對待,這時的加大篩檢範圍,加強匡列管制,是CP值最高的,是最有效的,最省成本的,因為你只要好好做完篩檢,好好的看管剩下的案例,確保到零為止,完全就能省去大規模感染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消耗,只要多做一點,就等於未來的百分之百.
.
另外,此次也反映了攤商家屬被感染的問題,攤商回去住處,可能傳染給家人,亦可能造成社區傳播,特別是萬華的房子是相當密集窄小的,而且有許多老社區,社區之間的房子,不同戶之間基本上就像是同一棟旅館的隔壁房間一樣,要做好感控十分困難,所以攤商確診,只匡列家屬居家隔離是不夠的,家屬可能滿14天就當作沒事解隔離,最好的方式,就是儘管確診家屬當下被驗出為陰性,隔離期滿之後,再做一次篩檢,比較安全,對於整體防治社區感染來說,也較為保險.以環南市場為例,第一次檢驗為陰性,第二次變陽性,這個潛伏期和不確定性是存在的,又以環南市場相關的家戶傳染為例,「一對母女經常在環南市場補貨,兩人7月1日PCR篩檢確診,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媳婦及一名外傭7月2日接受PCR採檢時是陰性,但之後有不舒服的症狀,再度採檢全部確診,且Ct值都非常低.」
.
「黃珊珊表示,而這攤商家族也傳染給妯娌,因為該攤商與大哥的太太,兩家人感情很好,常常會去找大嫂聊天,造成大嫂同住家人也因為這樣家戶感染,大嫂家一個兒子、一個媳婦及三個孫子都確診,兩家庭加起來是12人確診.」
.
從文中來看,第二次PCR檢驗是發現的時機,被採檢陰性的人,等到有症狀的時候再採檢,相隔5日或7日,陰性仍會轉陽,如果沒症狀或忍者不通報,即有可能解隔以後,繼續傳播,因此,神父認為環南相關個案,被匡列的家屬,應在解除隔離後,篩檢第二次,確保沒事,杜絕社區傳播的可能.
.
我不確定這有沒有做,但以神父對面來說,他們家屬一開始是陰性,現在即將解隔離,目前我沒有得到他們要再去篩檢的資訊.
.
神父建議,中央繼續接管環南市場,誠如環南攤商所反映的,一切的歷史正在重演,北市府說是零星個案,自治會長保證平安,然後篩檢又開始不確實了,這完全就是「暴風雨前的節奏」.
.
那位基層攤商說「中央派駐的指揮官王必勝一走,原本執行好好的大規模篩檢就沒了」,這是有道理,我講白了,王必勝就算什麼事也沒幹,坐在那一整天,都有使民眾心安,督促北市府做完防疫工作而不鬆懈的功能,就像一個小屁孩需要一個嚴格的監護人一樣.
.
懇請指揮中心,陪萬華和台北市走完防疫最後一哩路,我們已經有如此無能的市長,也因此,台北市更需要強力的後援.
.
柯文哲的差勁與王必勝的善良,台北市民都看在眼裡,台北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請指揮中心不用擔心,放手去做,台北市民都會做你們的後盾,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小雨 #chiujohnson70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發出萬華之聲】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萬華整層住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72例本土、校正回歸177、12例死亡,疫情膠著未趨緩;AZ疫苗施打出現首例血栓;文大宿舍群聚感染,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快篩345位有14位陽性;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計畫,計劃疫苗到位後每週施打100萬劑以上;全國救護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納入民間救護能量並要求中央訂立防疫巴士指引】
台灣今(2)日新增372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177例,合計549例,新增12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天的個案數比較多,顯示疫情並沒有下降,只是穩住沒有持續惡化,現在不敢講疫情平穩,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必須持續人流管制,再觀察兩天看看情況。
指揮中心公布施打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是一位30多歲男性,所幸即時就醫,狀況穩定,並呼籲接種民眾28天內如果出現嚴重頭痛、癲癇等症狀,必須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雖然目前國內仍未有足量的疫苗,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全面接種疫苗計畫,將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每週至少接種100萬劑以上,預估每週接種達135萬至171萬人次。陳時中並透露,月底會有疫苗再進來,但還沒掌握到哪一種疫苗,等確定後會再公布。
■單日確診人數創6天來新高
今日新增的372例本土病例,為207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6月1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77例中,為96例男性、8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
今日確診人數372例創下6天以來新高,校正回歸數也上升,達到177例,陳時中說明,今日的數字確實看起來比較多,校正回歸也努力把過去累積的個案清掉,今日總計549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310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52例、桃園市28例、基隆市18例、苗栗縣12例、彰化縣10例、高雄市5例、台東縣4例、台中市3例,新竹縣及台南市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87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65例已知感染源,2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台北市長柯文哲分析,目前看起來,萬華疫情有控制,但其他行政區也有疫情,從趨勢上看,目前疫情處於「戰況膠著」,從交通局監控的車流大數據,發現前兩週車流明顯減少,但這一週已經逐漸上升中,還是要呼籲市民少出門、減少外出採買的次數,避免人與人的群聚感染。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則表示,夜市部分絕大多數都已經停業到6月14日,降低人潮群聚的機會,但傳統市場部分,分成公有與民有,總計有1,100多處,與自治會溝通落實防疫措施,包括:實聯制、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提供外帶、禁止試吃,以及熟食必須防護等;減少人流部分,已有縣市祭出依照身分證尾數分流採買,將會持續關注是否有助於減少人流,並滾動檢討。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有12例死亡,為男性7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9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截至今日為止,共計9,389例確診,分別是8,195例本土、1,141例境外移入、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4例(新增案7666、案8854)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共149例死亡。
■文大宿舍群聚感染4人確診,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目前345位快篩中有14位陽性
昨天傳出文化大學大倫館4名住宿生確診,包括3名外籍生與1名本國籍,雖然不是第一起大學宿舍確診案例,但一次出現4人確診的群聚是首例。由於大倫館有345名住宿生,台北市今天上午首度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直接進駐大學校園採檢200多名住宿生,其餘則是由校方與北市安排搭車前往剝皮寮快篩站,全數完成採檢,結果有14人快篩陽性,接下來會進一步做PCR檢測,目前學生已被安排在隔離空間等待結果,一旦確定是陽性,將會由台北市衛生局安排入住防疫旅館。
教育部長潘文忠重申,雖然發生宿舍群聚感染事件,但三級警戒仍要求大學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移動,學校不得強制學生返鄉離開宿舍,防疫住宿必須依照「大專校院住宿防疫指引」,落實宿舍門禁、體溫量測、專人關懷、定期消毒、保持通風與社交距離等措施。
柯文哲指出,這次文大宿舍一次有4名住宿生確診,雖然來不及分析是否為熱區,但保險起見,還是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19人的編制立即前進校園1天內完成快篩。他強調,新冠病毒難對付的原因在於,前2到3天的潛伏期就有傳染力,當確診時,可能已經群聚傳染,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抓出可能的個案,把疫情撲滅,這套模式將會廣泛運用,只要數據顯示北市哪一個地區是感染熱區,就會依照這樣的模式處置,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全國累積30家長照機構有確診個案,北市宣布長照工作人員施打順位要提前
昨天北市公布信義區某長照機構爆發群聚,共27人染疫(含住民與工作人員),已造成7人死亡,平均82歲。台北市今天宣布,將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的施打疫苗順位提前至與地方診所醫護人員同一級,4日就會開始施打,包括現場的主任、照服員以及外籍看護等。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累積已經有30家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個案,多數是零星的住民與工作人員,除了北市之外,新北市土城某長照中心也有33人確診。他表示,長照中心一旦發現確診,將會立即匡列接觸者,進行適當的區隔與治療,盡力減少重症與死亡。
陳時中表示,長照中心都是老年人,染疫後對健康的威脅很大,各國的經驗也是如此,因此會重新考慮工作人員與住民的優先施打順位,在疫苗量能提升後,把施打順位往前提,這將會列入重要的選項,並送專家小組討論後定案。
指揮中心公布截至今日為止,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303人,佔確診人數的16.8%,其中年齡大於60歲的2,958人中,912人是重症,比例為30.8%。
■國內接種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疫苗到位後的每週百萬劑接種計畫公布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公布,國內接種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為30多歲男性,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5月19日起,又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診治。
李秉穎表示,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這起案件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 (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截至今日為止,國內接種達46萬1,647人次,發生首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例如英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李秉穎指出,所幸國內血栓個案及早就醫,得以緊急處置,因此呼籲已經接種的民眾,接種AZ疫苗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處置。最後專家建議,符合接種對象仍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
雖然目前疫苗供應仍不足,但陳時中表示,預估6到8月逐步有疫苗進來,因此先擬定全面接種疫苗作業,等疫苗量能足夠後,每週至少要完成施打100萬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規劃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及外展服務」兩大區塊,醫療院所包括醫院、衛生所與地方診所,醫院共計300家每週可以接種54萬人次,衛生所200家每週可接種10萬人次,診所6月800家、8月擴增至2,000家,每家每日服務50人,每週可以完成60萬人次。
至於社區接種站將以縣市的規模來劃分,主要是在週末假日的時候服務民眾,估計每週可以完成43.6萬人次;外展的機關、企業與軍營則是每週兩萬人次;並計劃借用體育場、棒球場等大型場地,利用週末加快接種速度,估計每週可以完成1.8萬人次,總計兩大區塊讓每週接種人次可以達到135萬至171萬人次。
此外,政務委員唐鳳正在規劃疫苗接種預約平台,以目前現有的口罩實名制平台為基礎,民眾可以在一週前預約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完成後領取接種卡,而健保卡會貼上貼紙註記。指揮中心也已經招募7,795名醫護人力,並有排班系統,媒合醫護人員協助全面接種計畫。但柯文哲則表示,「摒除疫苗不足的問題,我們正把接種計畫擬好,就等疫苗到貨,包括小巨蛋、台北市政府大廳等地,都考慮成為大型接種場地,以最短的速度完成接種。」
陳時中表示,接種計畫目標是10月底讓6成國人打完第一劑疫苗,以國外接種經驗,接種率達2成就有效果、4成就會有抑制疫情的成果,6成會達到控制疫情,但疫苗廠供貨不穩定是隱憂。
■救護運送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儘快回補物資、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徵召民間救護員等
除了醫院量能緊繃外,負責載運疑似確診者的第一線消防救護也出現人力、物資缺乏的困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以下稱消促會)今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向指揮中心提出四項訴求,包括:
一、防疫物資回補頻率應提高,並因應疫情預先提撥一個月(防疫物資)使用量,供雙北或評估可能重災區域消防單位使用,避免回補不及致裝備短缺。
二、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並由指揮中心協助各縣市建立防疫巴士國家隊,進行北病南送。
三、提高救災救護中央單位──內政部消防署於防疫指揮體系中的層級,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核心成員中,與醫事司共同合作解決疫情期間患者輸送、診治等問題。
四、徵召民間救護車納入防疫體系中,統一調度分派協助各縣市進行患者運送。
消促會會員代表楊適瑋表示,醫療院所防疫救護物資相對充裕,但消防救護員物資消耗更多,每出一次車就要穿脫一套防護衣,物資現在已經相當窘迫。防疫巴士部分,因為車內不能開空調、上廁所,有些車體設計甚至根本不適合上國道,卻還要載著病患和消防員開至少3小時以上到南部縣市,希望此情況能儘速改善,「病人確診已經很倒霉了,還要在長途運送過程中熱衰竭,病人不需要這樣被對待。」他們希望指揮中心統一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希望建立隨車人員防護裝備、相關通風與行車安全標準,提高後送效率。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表示,一般人覺得民間救護員訓練比較差,這是錯誤的刻板印象,很多民間救護員是消防員退休,不但有合格證照也很專業。現在疫情讓救護運送爆量,「不知道為何要排除民間救護車(協助救護),不用民間還能怎麼辦?」他認為,民間救護員在送確診病患其實只要準確穿好防護衣,就能處理大部分勤務,「不需要用到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只要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就夠了。」
(文/嚴文廷、林雨佑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林彥廷、董俊志)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疫苗接種預約平台 #AZ疫苗 #血栓 #文化大
萬華整層住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一篇提醒大家群聚的文,引發了不同聲音的討論,在我臉書下留言的我都看了,我的出發點是希望大家正視家中愛去傳統市場的家人、防疫安全的問題,以及高齡長者的確診危險性,希望大家有替代作法,沒有多方思考攤商的難處跟生活困境,在此向他們致歉『對不起』,但我的原則沒有變,即使你們家附近的傳統市場再安全再空曠,仍有某處在群聚,不管地點是傳統市場、全聯、家樂福、大潤發、好事多、美廉社、百貨公司還是哪裡,只要群聚的地點,就該讓我們省思!尤其很多確診者足跡都顯示,他們也去了全聯,另外也一再看到好事多,滿滿人潮,雖然有實名制噴酒精,如果看到不能保持社交距離,能不進去就暫緩了,「不要群聚、保持好社交距離」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為這種人潮聚集處,只要有一個確診者(或無症狀者)進入,將宛如星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娛樂場所、健身房、夜市停業,餐廳不能內用,還有一部分的家長,因為小孩停課的關係在家請「無薪的」防疫照顧假,他們都在為了防疫犧牲,所以容易造成群聚的部分市場,營業與否確實值得討論,因為短暫控制或是走向徹底大爆發的完全停業,是可以去評估衝擊的!
但民眾得吃、攤商得活,目前政府只叫民眾分流,可善用GOOGLE MAP,實在有點難度,我就來整理一些內容,讓有防疫觀念的民眾,可以不用那麼冒大風險。
市場業者
1.或許可參考基隆民間跟「信義區三兩事」提出的,以自家門牌號碼分天數、以自家住家樓層分時段,來制定市場的購買時間。
2.外圍市場也得採取實名制,保護攤商也保護消費者。
3.入口採取分流(但市場街道四通八達我覺得難度相當高)。
重點來了,現在到處都很難買菜,要降低群聚風險!
4.各攤商可向自治會建議,結合當地里長、居民組成LINE群組,或是以電話訂購,讓攤商可以協助配送蔬果到府。(臉書上有網友表示,他們當地的市場就是採取這個作法,所以是有可行性的,這樣送貨仍有風險,但怎麼樣都比群聚好,還能掌握去了哪裡)
5.請自治會去跟電商或是外送合作,以我家在台北松山區為例,透過外送平台,我能買到「中山傳統市場」的商品,另外,我常用的熊媽媽買菜網,也有跟「環南市場」合作,賣新鮮的雞肉,這除了能減少群聚,也能擴大商圈跟客群。(補充蘋果日報表示,北市萬華新富町文化市場就在臉書發起「線上菜市場」外送服務)
能看到我臉書並且留言指教的,你們就都是會上網的族群了,尤其是市場的工作者,請去推動吧,不要講什麼貧苦攤商不會用電子商務,老年人不會用網路(這部分或許可以提供電話訂購),發動起來,這才是保護自己又保護生計最直接的作法,其他有更好的方式,歡迎各界提供。
再來是民眾端!
1.非偏鄉地區,很多都可以使用「吳柏毅」或是「熊貓」,外送員是他們要上線才接的,比較沒有宅配爆單狂加班的問題,目前都是採取商品放在家門口「無接觸」,我覺得比起群聚買菜的風險,降低很多。以我家、公司的區域可以買到傳統市場、家樂福、大潤發、熊貓市集、還有一些有機店跟個別商家。
2.許多縣市農會都有推出蔬果箱,這部分得仰賴快遞、宅配業者,或是各業者自己配送,家裡有長輩的不會用電商的,請幫他們訂(這樣一來,那些真的孤苦需要出去市場的人,也會因此風險降低)!
我把資訊整理在下方。
零時政府宣言g0v有網友共筆的資料,「當日可到生鮮」、「蔬菜箱」與「線上生鮮採買」等。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VDPZRCiOIBljBQuXs9-d1v378ZUAqxQOYPlNb3eRlCM/htmlview?fbclid=IwAR15iSPkhWD_lpyQWKPoPbHQaSQ1ER2BvHy-c9na-9dMBKoZQuJ1JKG90lQ#gid=327738507
農委會農產嘉年華 https://farmersbuy.cas.org.tw/?fbclid=IwAR1mCme_gxMErz-roOWqDa5I8IpNjbePmRjZavkXWwnqc8SmgPoLrCqOEek
嘉義鮮優
http://www.chiayimustbuy.com.tw/mustbuy/index.aspx
基隆區漁會
https://www.pcstore.com.tw/klfish/
北農嚴選 https://store.tapmc.com.tw/
古坑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蔬菜箱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LHDsMY0mplcURg5AHmEdpQ7WFRkSm23ZLx_KG7r8q_rhROg/viewform
來新北逛菜市
https://shopee.tw/chenmily168
南門中繼市場
https://shop.tpnanmen.org.tw/product/index/136?fbclid=IwAR1YGqRStNvvzlDg3nSJIeeaOJUbBrbhgs9a5LNzfial3iBTz4rw50eXof8
南投仁愛鄉農會
https://www.facebook.com/renayvfa/
農友們臉書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organicfarmersmarket/posts/3860074407445107
新竹縣農會
https://www.hcsfa.com.tw/shopping.html?fbclid=IwAR1NfY6p6W_N_NXVhFZDJFz_56Rc-ojDMdGedyIRJuh87ZOQJSkH9x6LMDQ
雲林良品 https://shop.yunlingoods.tw/?fbclid=IwAR2qs3UAWSOUGa14HveOWi74j8Z-kcyv9VQsM_1mUJqz5FuJ_YhR3_Q3Sds
壽豐農會
https://www.shoufong.org/shopping/?fbclid=IwAR1mkfdC0CG_t01-4i4QAtpq5oW0uWrZkG3pw7PlX2o4pkC9ClAsBBK0hQc
桃園市防疫有機蔬菜箱訂購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dAZyPs7lTnpVqc_gTMTbThOBeBFr30Gvj_u04ST3dcB8Plw/closedform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https://www.facebook.com/NCHUfarmersmarket/photos/a.359145657489864/5515382215199490
中埔農會
http://www.1689.org.tw/
霧峰農會
https://taiwanfarmersmall.com.tw/products_view.php?id=477
高雄首選
https://www.khagri.org.tw/
熊媽媽買菜網
https://www.happy-shopping.tw/
花蓮鮮送
https://goodfoods.com.tw/
花蓮無毒農業
https://hcfa.org.tw/
I郵購
https://www.postmall.com.tw/searchResult.aspx?search=%E8%94%AC%E8%8F%9C%E7%AE%B1&rn=-5953
台北濱江
https://www.ssmartgo.com/
原民會部落e購
https://egoshop.atipd.tw/free_shipping.php?categoryid=15&fbclid=IwAR3bjn0TuN3ulC4E6hUYvSVbI60S8-5qtuVM3WuwysTAYQwrvdkA4UFvUbA
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newlaiyi/
里仁
https://www.leezen.com.tw/product_detail.php?cat=140_112&fbclid=IwAR1ip2BCCkvjDgUq7rFbpXNBTxS64QIakPzyY5vFMsUE9UyiSmN6_c7ZOPY&p=2457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https://www.hucc-coop.tw/?fbclid=IwAR1EEi2TLQJyUyGQ0fqzaEJb1KmDdL6_2zpHLVCr1wyhZwISGMQ7EFk0REw
台灣好農
https://www.wonderfulfood.com.tw/Client/index.aspx
高雄首選電商平台
https://www.khagri.org.tw/?fbclid=IwAR2ri707mg68-hO4MjJWldUfWWpqYY2fWte-hEfFt-J1334W6y-J9VlWMwA
時生永續農場
https://www.facebook.com/shi.sheng.organic.farm/
super buy
https://www.superbuy.com.tw/category_package2.php?fbclid=IwAR1q1QeVLGrYo9TL7e-YKPwyqwlC5i1L6ZQANljUvo6sttE-yogBl9J99Gc
直販日
https://www.tri-small.com/pages/010002?fbclid=IwAR0UYzdwcvC2qqpC4PZQdT8Vy_xNdAqEvsBS4YTQd5ufLSZuQCQAaBgvivQ
好太太選物
https://ht3shop.com/?fbclid=IwAR3mKXoF8atewVPiJwyz4UnPixSHd8GnBSPvifg3Y_dwe2IGT3yqmDne4mI
行健米
https://www.fcrm.com.tw/site/eatricetw/fsnews/detail/1954?fbclid=IwAR03vPGA8n-7tWrPm4-OglyI-kYJVrMUP_QKLOkVBxvzvFmCd7uYUKAIg9c
新北果菜鋪
https://ntpcm1000866.shoplineapp.com/products
真情食品館
https://www.ubox.org.tw/products?limit=50&offset=0
銀色大門
https://www.silvergateforelders.com/shop
直接跟農夫買
https://www.buydirectlyfromfarmers.tw/catalogue/category/ding-qi-pei-shi-cai-bao-xiang_230/?utm_source=GOV&utm_campaign=GOVFOODBOX&fbclid=IwAR0HteYnc1hH4ykTuDu4S8Pk4eJ40PRcfadrMdmItcLrwcdSOD5MzprWcAA
一起買食材
https://www.17buyfruit.com.tw/food/product/detail946?fbclid=IwAR19SUM_D3oCZ1DIOGGY-XcLtwNjoQNvfsaA8o_3YXUVJexOtN1yT01o1rw
永齡農場
https://market.icook.tw/products/yonglinfarm?fbclid=IwAR1Fgcj5EBTury-Kv81wZKOrvC1u7YWTM7Hm7_1PI_i1xW2Ez4wVBv_UBA0
倆倆農作
https://lidaiovf.shoplineapp.com/products/%E8%94%AC%E8%8F%9C%E7%AE%B1?fbclid=IwAR3oJoQpXgSghJighIs3txoS4E78b60d8W6luYinr_ZnHUdUaRxxCqd5W-g
小瓢蟲
https://ladybug.smartweb.tw/index.php?module=intro&mn=2&fbclid=IwAR3bjn0TuN3ulC4E6hUYvSVbI60S8-5qtuVM3WuwysTAYQwrvdkA4UFvUbA
青翠園有機農場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h5sCdtRjWIF5vdm3iTOm69d51CxWVI4zGlPz_UrtbQ7Bd3g/viewform?fbzx=-7987363859967279033&fbclid=IwAR0wuO-UnpZeqIsU-HQR-KXOUouzRgdJBOagNc9OwslV7KwP50LwtBmi52o
山野青隆
https://www.facebook.com/mountainfood/
挺農易
https://www.facebook.com/earth.grown/
鮮食家
https://www.famicloud.com.tw/
無毒農
https://greenbox.tw/Activity/VegetableBox?fbclid=IwAR0VIU88Mard8mU80Y0muz8_sVrQ5syIxAGnQnel19jQeLsmzKNkA49Ss2k
奧丁丁市集
https://www.owlting.com/market/
厚生市集
https://www.farm-direct.com.tw/Home/Index/index.html?fbclid=IwAR2Xs_DnLYw5D1JjuLsccMMnzLl2Fy0oDaNZOcoTv4-z1AaxfHpjw9gnrlc
小米方舟
https://www.facebook.com/milletark2020/
全國農業商品交易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09983345734235/
臺南鄰菜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SATainan
東風經典食材
https://www.e-wind.com.tw/index.php?route=product/category&path=61
小倉有菜
https://freshfoodstorage.cashier.ecpay.com.tw/?fbclid=IwAR2TWQyD5OJJrYIqdgp8dkwzdVwQIijGzyyhm4PZB9J2KRrb09rELR1vYg8
LINE TAXI
https://linetaxi.com.tw/2021/05/27/%e5%ae%89%e5%bf%83%e5%bf%ab%e9%80%81%e8%94%ac%e6%9e%9c%e7%ae%b1%ef%bc%8c%e6%96%b0%e9%ae%ae%e8%94%ac%e6%9e%9c%e5%85%8d%e9%81%8b%e5%ae%85%e9%85%8d%f0%9f%93%a6%f0%9f%a5%a6/?fbclid=IwAR14Whg5zs8xd2jUIwiOWe2EWgz5CddQvbYHvTmem0qKVmb2c5jF45PRb7Q
銓心植農
https://www.facebook.com/cyuansinwaterbamboo
經濟部整合的市場LINE帳號
https://docfz.cto.moea.gov.tw/FSGC/
GREEN & SAFE
https://www.green-n-safe.com/Foodbox/Intro
鄰家鮮生
https://p3.groupbuyforms.tw/haxpg
自然屋
https://www.natural-house.com.tw/Product_List.aspx?ONSaleId=3&OnSale=N&OnSaleSubId=19&fbclid=IwAR1tB2zccfuXsD5vUYUJLO-rQFRGbmBQX93FuFHy0r7wpdZxoKyR5nBmM0A
NICE GREEN
https://www.nice-green.com.tw/categories/delivery
六香田
https://www.liousiang.com/categories/%E6%89%80%E6%9C%89%E7%9A%84%E8%BE%B2%E7%94%A2%E5%93%81
照料理
https://shopping.love712.com/Landing/Default.aspx?Id=2864&fbclid=IwAR2ZNW0Tu1HVAvETwCgv8VEhuGYS1vID4oT2kmcmCZlQiL1cmuflRVDZmJI&gclid=CjwKCAjwtJ2FBhAuEiwAIKu19pzxpPZA5R2udAiKLx6i5ivG8-DcF8FqCo8s9ak5mzcAcQWooe4orhoCP0gQAvD_BwE
乙木羊
https://www.immugoat.com/immugoat/index.php?action=product_detail&fbclid=IwAR21O2T0anW7icgVwfxCuw7jYZcacUwIcMt3YFXhmkq5xe1qJCuC8doL2CI&prod_no=P0100600169989
家樂福
https://online.carrefour.com.tw/tw/?gclid=CjwKCAjwzMeFBhBwEiwAzwS8zBS21Hurtb_d8CL008xctFPpjTwkP1F1jNrbvPU-tSAszmVKTcpAMxoCVOcQAvD_BwE
COSTCO (這要會員喔)
https://www.costco.com.tw/
黃大鮮
https://p3.groupbuyforms.tw/j8m8t?fbclid=IwAR3bBI-jgpEJBzZiRgGTPqutMM-LKn4gqgqyUfFx3Qo_krQgHS4tcQ1KgM0
悠活農村
https://www.yooho.com.tw/category.php?id=1288
吉田養生
https://www.gping.net/products/A011
森森購物
https://www.u-mall.com.tw/Search?keyword=%E8%94%AC%E8%8F%9C%E7%AE%B1
東森購物
https://www.etmall.com.tw/%E7%A6%BE%E9%B4%BBx%E9%BA%BB%E8%B1%86%E6%9F%9A%E6%9E%9C%E5%90%88%E4%BD%9C%E7%A4%BE-%E6%96%B0%E9%AE%AE%E7%8F%BE%E6%8E%A1%E6%9C%89%E6%A9%9F%E8%94%AC%E6%9E%9C%E7%AE%B1%E8%B6%85%E5%80%BC%E7%B5%84%E5%90%88x1%E7%AE%B1/i/3038514
安永鮮物
https://www.anyongfresh.com/
無毒的家
https://www.yogi-house.com/product-cont.php?cid=99&pid=896
天和鮮物
https://shop.thofood.com/
鮮拾
https://www.pickup.com.tw/products/%E3%80%90%E5%AE%9C%E8%98%AD%E7%B8%A3%E8%BE%B2%E6%9C%83%E3%80%91%E5%AE%9C%E8%98%AD%E5%AE%85%E5%AE%85%E5%A4%A9%E5%BB%9A%E6%88%AA%E5%88%87%E8%94%AC%E8%8F%9C%E7%AE%B1%E5%85%8D%E9%81%8B%E9%80%81%E5%88%B0%E5%AE%B6?gclid=CjwKCAjwzMeFBhBwEiwAzwS8zCMAgXlTK_4xu3klHzOVcG_lp7l9UdzPL6l0mWF21GLn9hX1CTm8WxoC0dUQAvD_BwE
樂鮮良房
https://shop.artsomegroups.com/categories/%E8%94%AC%E8%8F%9C%E7%AE%B1%E5%B0%88%E5%8D%80-vegetables-box
MOMO購物網
https://m.momoshop.com.tw/category.momo?cateLevel=2&cn=4400100005
PCHOME
https://www.pcstore.com.tw/adm/search.htm?store_k_word=JUU4JTk0JUFDJUU4JThGJTlDJUU3JUFFJUIx&s_page=1&slt_k_option=1&ftd_k=_____________1_1_&ftd_o=__1&ftd_p=P000754_P000754&ft_mk=
全聯
https://shop.pxmart.com.tw/SalePage/Index/4167?lang=zh-TW
7-11
https://7ego.7-11.com.tw/Product/CategoryS/801
全家
https://gpmb.family.com.tw/app/Opg/PpInfo?ppid=WB2100002495
※※※
另,偏鄉的人配送採買不便,我一直記得我阿嬤生前,很愛種豆芽菜,三天就能收成,這裡有種法,CP值很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_pEYgz71fM
然後我爸以前在我家頂樓,也是有種小白菜之類的,如果家中長輩真的很愛亂跑,找點事情給他們做,在陽台哪的啊,種點菜自己自足之外,也能減少在外群聚的時間。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2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