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莫內風景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莫內風景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莫內風景畫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切都是豬膀胱】🐷 豬或許是用途最廣泛多元的家畜,尤其古時候物資較為短缺,無論在東西方文化,豬身上的每個部位幾乎都會被物盡其用,一絲一毫都不放過,包含豬膀胱。 豬膀胱可以拿來做什麼?入菜、入藥,或做成樂器和玩具…等等,都是常見用途,另外,豬膀胱也曾經為藝術史貢獻良多。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人生勝利組Life victory grou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上有一小部份的人天生就有著獨特的天賦,例如小小年紀就擁有一副好歌喉或是能解開超困難的數學題,像小編這種平凡人真的好羨慕這種天賦異稟的人啊~ Music: Cry-Vibe Tracks 相關資料: https://dailym.ai/2TiMiZ9...
「莫內風景畫」的推薦目錄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Mei-Feng L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Z&Ss雙胞胎妹妹生活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Denise 丹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維若妮卡 Veronica Y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人生勝利組Life victory grou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莫內風景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莫內風景畫 在 Mei-Feng L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00:41:58
TURNER'S MODERN WORLD @tatebritainlondon A visit to J.M.W Turner’s exhibition in Tate Britain before lockdown back in early December. Felt so unreal...
莫內風景畫 在 Z&Ss雙胞胎妹妹生活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4 21:22:21
從小就習慣在想事情時 從最近的位置 拿支筆拿張紙來隨意Doodle 會比較快有想法或是在思考的時候 因爲筆和紙摩擦的聲音感到療癒 那天我不經意的拿了膩膩手上這張已經被畫上小公主的紙張來doodle 在紙上一處隨意的勾勒自己英文名字的Logo 昨天膩膩看到這張圖畫被媽媽亂畫 跑來跟我說 這張圖畫...
莫內風景畫 在 Denise 丹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03:32:55
如果我是莫內,一定要將眼前的風景畫下來....💓 If i were Monet, I would draw these landscapes in front of me....💓 #三芝流域...
-
莫內風景畫 在 人生勝利組Life victory grou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3-23 11:30:04世界上有一小部份的人天生就有著獨特的天賦,例如小小年紀就擁有一副好歌喉或是能解開超困難的數學題,像小編這種平凡人真的好羨慕這種天賦異稟的人啊~
Music: Cry-Vibe Tracks
相關資料:
https://dailym.ai/2TiMiZ9 -
莫內風景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08 22:00:12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他論點嗎?
●你能清楚且簡潔地說明,眼前這幅作品為何能成為名畫嗎?
●巴洛克、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特色各是什麼,差異何在?
●宗教畫、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創作訴求大不同,怎麼解讀?
「顏色很漂亮」、「構圖很有張力」、「真不愧是名畫」……,
這種訴諸「感性」的鑑賞方式十分重要;但,光有感性還不夠。
一般人缺少的,是「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日本最紅火的藝術專案負責人秋元雄史,帶你這樣鑑賞西洋美術: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藝術名作中的確存在著「留芳百世,聞名全球」的理由。
如果沒能仔細地解讀暗藏其中的各種主題與寓意,
就只能淪為膚淺的走馬看花、拍照打卡。
相較於此,習得「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就能更接近西洋美術本質,
日後不論碰上何種藝術作品,都能觸類旁通地舉一反三。
本書共收錄23件(共22幅名畫與1件工業製品)西洋美術史上,
曾引發各類革命性演進的關鍵作品,
透過這些曠世巨作的剖析與解讀,無痛習得「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而在掌握了這套「作品表現、歷史背景」的美術鑑賞術之後,
觀看其他作品時,你的觀點與視角也會跟著改變。
面對藝術創作,你會有更深層的體悟、發表評論時更言之有物;
告別過去「真好看」、「好漂亮」、「很特別」等空洞感想,
成為談吐更有涵養、品味更上層樓的成熟大人。
◎館長帶逛!秋元雄史教你這樣參觀美術館,保證值回票價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就算一頭霧水也沒關係,觀展當下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有助理解與體悟。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這時把「體驗」設為首要目標即可。
・太多作品逛不完?那就以「五件集中」的方式加速參觀,怎麼做?
美術鑑賞已是現代成熟大人必備的全新知識,
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就讀秋元雄史的西洋美術鑑賞術。
【全書收錄作品一覽】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庫爾貝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內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向日葵》文生.梵谷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
●《吶喊》愛德華.蒙克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噴泉》馬歇爾.杜象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作者簡介: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
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聲名大噪,成為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Art Projector)。
2001年,秋元雄史除了孕生出直島的象徵作品:草間彌生《南瓜》「Out of Bounds」展外,更居中斡旋、企畫了舊民宅作品化的「家 Proiect」。2002年,他開始構思「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並參予指導,其靈感來源為莫內的名作《睡蓮》。自2004年開館起,他出任地中美術館長兼公益財團法人「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常務理事,同時擔任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藝術總監。過去,直島倍樂生一年內的遊客不到三萬名,卻在2005年突破了12萬人次,達到首次的單年度盈餘。
2007年,秋元雄史就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創下年間最多達255萬名參觀民眾的冠軍紀錄。任職10年後退休,並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及教授。
莫內風景畫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切都是豬膀胱】🐷
豬或許是用途最廣泛多元的家畜,尤其古時候物資較為短缺,無論在東西方文化,豬身上的每個部位幾乎都會被物盡其用,一絲一毫都不放過,包含豬膀胱。
豬膀胱可以拿來做什麼?入菜、入藥,或做成樂器和玩具…等等,都是常見用途,另外,豬膀胱也曾經為藝術史貢獻良多。
------------
在旅居英國的美國畫家約翰・戈夫・蘭德(John Goffe Rand,1801-1873)1841年發明錫製顏料管之前,畫家需要從顏料商那裡買來由礦石或是植物所研磨成的各色顏料粉末,再回到工作室加入亞麻仁油或核桃油等油類,製作成油畫顏料。這些顏料有時就是被分別貯存在一袋又一袋的豬膀胱裡頭,等到需要時再擠出來使用。
雖然比起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室裡,學徒得由研磨礦物粉末,再調製顏料,一切從頭開始來得方便些,但是拿豬膀胱做為顏料容器並非如此完美,例如容易破損導致顏料溢出,或者戳破它們取用顏料時,還得想辦法密封開口。
〝被畫家耽誤的發明家〞蘭德一開始就為他的革命性發明向美國專利局申請專利。這種錫製顏料管不但方便貯存顏料和收納,使用時整潔得多,也不會有怪氣味,同時還可避免顏料變乾的問題,對於畫家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
不過即使提供極大便利性,因為錫製顏料管起初價錢高昂,豬膀胱還得再過個幾十年才會被逐漸淘汰。
就連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這種背景硬又名氣響亮的成功畫家也都繼續使用豬膀胱盛裝顏料,再擠到調色盤上,奔放揮灑出磅礡氣勢與華麗色彩。想像一下公共委託案眾多的德拉克洛瓦大師在工作架上埋頭工作,身邊被成堆豬膀胱包圍的情景,多~浪~漫~(咦😁
待到19世紀中期之後,錫管顏料越形普及,剛好成為印象派漫遊自然,追逐〝外光〞(en plein air)的有利條件。你想想,如果莫內和雷諾瓦每次出門畫畫,要努力捕捉轉瞬即變的光影變化已經很忙碌,還得背上一堆豬膀胱顏料袋,然後萬一不小心失手或是摔一跤,可能就會發生袋破顏料亡的悲劇惹…..
#豬膀胱顏料袋 看這裡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561926/Has-Gainsboroughs-paint-set-attic-former-home.html
------------
對於老百姓而言,豬膀胱除了入菜做成義大利香腸Ventricina、西班牙香腸Sobrassada,或是讓人口水流不停的法式佳餚「膀胱雞」,18世紀末的英國因為物資較為豐富,豬膀胱則更常被用來作為玩具。充飽氣體的豬膀胱就像顆氣球被丟來丟去,或是塞進乾燥的豆子在裡頭滾動碰撞發出聲響,都是可以讓小P孩消磨時間和精力的好選擇。
18世紀英國畫家-德比的約瑟夫・賴特(Joseph Wright of Derby,1734-1797)就畫了這麼一幅《兩個男孩和豬膀胱》(Two Boys with a Bladder,c.1769-1770)。
畫面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男孩,大男孩正鼓起雙頰就著吸管奮力為豬膀胱吹氣,小男孩則是眼巴巴地盯著大哥完成這項〝神聖的任務〞,想要快點玩到膀胱球。在一片漆黑的背景中,豬膀胱因為被後方的燭光映照,成為畫面中心焦點,就連上頭的血管都清晰可見。
真好奇有沒有怪怪的味道?
像賴特這樣運用單一光源所營造的夜景畫讓人想起法國最著名的〝燭光畫家〞之稱的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宗教畫風格,而男孩吹豬膀胱的題材也早在17世紀的荷蘭藝術中常有所見。
------------
荷蘭黃金時期由於新教信仰不主張崇拜偶像,以往繪製聖經故事和聖人事蹟的宗教畫失去光環,加上較為均富和階級平等的社會風氣,使得資產階級品味崛起,靜物畫、風景畫和風俗畫都成為受歡迎的主題。但是無論靜物畫和風俗畫不免都要隱含警世寓意,這樣才能在欣賞畫作的同時有所提醒增加深度,例如豬膀胱主題就是。
豬膀胱在這類荷蘭〝虛空〞(vanitas)畫作中,不僅僅是玩具而已,其實更像是肥皂泡泡的變體。而肥皂泡泡那瞬間迸裂的脆弱易逝,不就像世間生命與眾多事物般短暫無常嗎?
即使現代科技和醫藥已經有大幅進展,仍有許多人力所無法控制之情況,更何況是疫病侵擾、煙烽戰火交迭起落的古代?無力避免且不可預期的莫可奈何都讓古人更加感慨。因此豬膀胱氣球當然是玩具,但若成為畫作題材時,意義通常就不會如此單純享樂了。
------------
賴特是英國史上首位出了倫敦,回到故鄉,照樣能將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重要畫家,他的夜景畫自然不可能完全承襲前人而來。
儘管賴特畫作裡戲劇性的明暗對比和光影效果確實受到荷蘭大師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和傑拉德・範・昂瑟斯特(Gerard van Honthorst,1592-1656)等人影響,然而身處工業革命發軔之地,賴特的夜景畫同時反映出啟蒙時代對於科學的專注和興趣,於是他的關注對象還包含科學實驗場景、新式機具器械和工業革命景況等等,並且在畫中探索工業技術和科學成就。
------------
另外,17世紀荷蘭風俗畫出現豬膀胱的背景,通常是農民、市井階級在節慶或是宰殺牲畜場景時。
從17世紀荷蘭畫家卡斯帕・內切爾(Caspar Netscher,1639-1684)所創作的《被屠宰的豬》(Slaughtered Pig,c.1660-1662),也能見到男孩正拿著吸管努力對豬膀胱吹氣。以背景看來,這應該是廚房角落,就樸素的服裝而言,男孩可能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說不定就是屠夫或是廚房傭人的小孩。
這類荷蘭風俗畫裡的屠宰牲畜主題源自中世紀每年屠宰季的傳統,尤其11月正是把豬隻宰殺之後,醃製或加工,準備年節和寒冬來臨之用。1640年代開始,荷蘭畫家越來越常繪製這類將動物宰殺後,吊掛在木梯橫桿上的景象,背景通常都是在廚房、穀倉或馬就廄裡,就連林布蘭也曾經創作現存於羅浮宮的《被屠宰的公牛》(Slaughtered Ox,1655)。
同樣都是屠宰動物,畫面意義卻會隨著對象而不同。
牛對農耕工作貢獻良多,又象徵精力旺盛的男性,也常被當成供品,因此自古代就有犧牲的涵義,被屠殺的牛同時也代表耶穌為了拯救人類而受難。不過豬就不同了,由於平常食慾太好,狼吞虎嚥又無法提供勞力回饋,因此宰殺豬隻有時含有貪婪寓意,而豬的貢獻得等到牠死後才能好好發揮作用。
------------
跟荷蘭風俗畫裡衣著平淡的男孩相比,在《兩個男孩和豬膀胱》中,賴特筆下的男孩卻穿得極為講究。你看他們的蕾絲領口和袖口、金色滾邊和緞面衣料,都不是一般老百姓的穿著。
事實上,這比較可能是賴特為了呼應英國當代流行的〝花俏畫〞(fancy pictures)風格所創作,而非呈現真實情景。畢竟賴特是位成功的肖像畫家,技巧與創意缺一不可,即使要畫農村產物豬膀胱,也要賞心悅目才能迎合金主們挑剔的品味啊~
同樣都是豬膀胱,賴特卻讓它增添了科學實驗的知識性和精緻感,為豬膀胱的人生開闢了另一條道路。要是這位豬膀胱地下有知,會不會給他有點感動?🐷🐷🐷
#一切都是豬膀胱🐽
#不要再誤會豬了🐖
#非洲豬瘟退散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莫內風景畫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讀】#模糊的歷史 | 從清晰到模糊的典範轉移 // 李長潔 📸
.
在書店看到《模糊的歷史》(Wolfgang Ullrich, 2009),興奮地趕緊入手,因為我(其實是我媽)總有許多攝影,可能是相機設定的問題,常是模糊的畫面,甚至到後來,我與我的朋友們還挺期待這樣的「模糊風格」,笑稱模糊最帥。從前在玩LOMO相機、玩具相機時,也常追求被攝主體模糊的不精準效果。有人專論「模糊」,感到好奇。
.
▓ #模糊的出現
.
藝術史學者Ullrich認為,在圖像史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講求繪畫需要清楚、細緻、銳利的描寫,模糊被視為一種缺陷。直至19世紀,Adem Muller論「風景畫」,他認為遠眺時的模糊交融,才能展現一種形上學的觀看。邊讀邊想,的確過去在學畫時,總力求描繪清楚;也憶起在奧賽美術館看畫,時常開玩笑:印象派的畫家是因為近視,才把風景畫成大片色彩。
.
▓ #模糊是崇高之物的關鍵
.
其實不是玩笑,莫內與塞尚拒絕近視眼鏡,他們認為看不清楚有一個優點,視覺的模糊馴服了自身的存在,讓人可以體會更大尺度的互相聯結。模糊成為一種視覺的典範,變成崇高之物的關鍵。模糊的技巧揭露了現象本質,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探索著,試圖掌握速度、移動等「真正」的結構。很有趣的,那些原本被認為不真實的模糊圖像,變成對真確的追求。
.
▓ #模糊成為生活真實的表達
.
LOMO相機以一種與攝影技術升級逆反的方式,使不準確的模糊變成紀錄真實的一部分。那些失焦、歪斜、裁剪、色差的畫面,讓大家更確定生活無法受到操弄,LOMO的攝影形式變成「生活感」的形式,暗示我們的生活是由一連串的輕盈美好體驗所構成。不過,最終這種不確定的攝影真實也被儀式化為另一種精確的模擬,散見於各種手機APP的攝影效果中。
.
一個晚上就可以嗑完這本小書,非常推薦給喜歡影像創作的朋友。
|
Ullrich, W. (2009). Die Geschichte der Unschärfe (p. 17). Berlin: Wagenbach.
|
#LOMO
#模糊
#攝影
#美學
莫內風景畫 在 維若妮卡 Veronica Y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國諾曼第藝術古城Honfleur:拜訪印象派》
郵輪來到法國諾曼第古城Honfleur,才下船好似就跌入電影裡的古老場景,美得如此不真實。踏入老船塢Vieux Bassin時,直見朵朵棉雲,幻化多姿,整個天空因著雲朵而非常有戲,加上港邊環繞著17世紀末的窄板房,他們繽紛、起伏高低的併排著,現在全是畫廊與咖啡館,港裡停滿帆船與遊艇,一隻隻桅桿交錯在彩房間,熙攘的觀光客伴隨多語言的欣悅笑聲,讓繁忙的港邊充滿生命力。每一個視角都如詩若畫,此時滿心興奮又開始擔心起來,時間是否足夠讓我把它的美全飽嘗?
這是19世紀風景畫藝術家Boudin的家鄉。他雖不是印象派的一員,卻被譽為「印象派之父」!1824年,Boudin出生在一個港務工作的家中,他的爸爸是引航員,負責引導往返Honfleur與鄰近城市Le Havre的船隻,小Boudin也跟著學習港務工作。後來,他們搬到Le Havre改為販售繪畫用品,小Boudin也學習經營美術社,因此遇到許多藝術家,開啟他繪畫的動機。他從戶外風景寫生開始,也是法國第一位寫生畫家 en plain air,他尤其擅長描繪天空,19世紀的風景畫家甚至稱他為「天空之王」。
1857年Boudin結識了當時只有18歲的莫內,那時莫內喜歡畫漫畫,Boudin看出了他的天賦,一直鼓勵莫內要從事更有價值的創作,並帶著他一起在戶外做風景畫寫生,捕捉大自然真實的光線。
Boudin並且鼓勵當時年輕的印象派畫家們:
“anything painted directly, on the spot, always has a strength, a power, a lively touch that is lost in the studio. Your first impression is the right one.“
(在景象前直接作畫,總是有一種力量、一種韌性、一股生動的筆觸,這是在畫室裡面無法呈現的,你們的印象派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在室外作畫後來也成為印象派最重要的方式,並且莫內也深受Boudin影響的,臨摹了無數的「天空」。莫內曾說:”If I ever become an artist, it all owes to Boudin!” (如果有一天我能成為藝術家,這都要歸功於Boudin!)
(將這次印象派藝術旅程紀錄在此,也與你們分享唷😇
http://blog.veronicayen.com/2020/12/Honfleur.html )
訂閱我的頻道:https://m.youtube.com/user/veronicayen?sub_confirmation=1 (記得開鈴鐺喔🔔)
🌷IG: https://instagram.com/pianistveronica/
🌷官網:http://www.veronicayen.com
🌷部落格:http://blog.veronicayen.com/
🎹與Veronica 學鋼琴:www.veronicayenpian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