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重點】體況辨別指標!新冠肺炎、低血壓、高血糖常見症狀有哪些?自我檢視不恐慌!
天氣一熱就容易頭暈目眩,食不下嚥,又碰上疫情當前,總讓人不禁胡思亂想!到底是患上了新冠肺炎、熱感冒、腸病毒、低血壓、高血糖還是中暑了?
先莫急莫慌,這次特別彙整常見病症的體況辨別指標,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身體不...
【凱鈞話重點】體況辨別指標!新冠肺炎、低血壓、高血糖常見症狀有哪些?自我檢視不恐慌!
天氣一熱就容易頭暈目眩,食不下嚥,又碰上疫情當前,總讓人不禁胡思亂想!到底是患上了新冠肺炎、熱感冒、腸病毒、低血壓、高血糖還是中暑了?
先莫急莫慌,這次特別彙整常見病症的體況辨別指標,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身體不適時,不妨先進行簡單判別。特別要提醒,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能緩解甚至惡化,應主動通報相關單位尋求協助,正處非常時期,人人都應時刻留意身體變化,以保持健康狀態!
⚠️新冠肺炎的常見症狀
🔸常見症狀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目前得知新冠肺炎常見症狀包含發燒、疲勞、腹瀉、呼吸困難、咳嗽、喉嚨痛、嗅味覺喪失、噁心或嘔吐、鼻塞或流鼻涕。潛伏期比較長,可能1~14天左右,若患有長期慢性疾病者如心臟病、糖尿病,更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病發症。以目前台灣的死亡個案,患者平均年齡較高,有超過80%患有慢性疾病,高風險族群包含:大或小於60歲有慢性疾病,以及大於60歲無慢性疾病。如果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甚至喘不過氣時,就應要儘速就醫
🔸無症狀
目前新冠肺炎出現許多無症狀或輕症個案,其中最嚴重的隱形殺手即為「快樂缺氧」,主要是COVID19病毒會攻擊人體的紅血球,損害其攜氧的能力,使得患者出現「低血氧」情形卻不自知,但病程變化卻很快速甚至會導致猝死。一般正常成年人血氧濃度93%以上為正常值,若低於90%就必須儘速就醫
🔸4招自我檢測防「快樂缺氧」
在手邊沒有血氧機的狀況下,也可以從幾個方式自我檢視是否陷入低血氧危機。第一,觀察指甲顏色,若為粉紅色,血氧通常會有90%以上,若呈現紫色,就應盡快就醫。第二,按壓指甲,如果2秒內由白恢復為粉紅色,代表血氧循環正常,若放掉後,依舊為白色或是很慢才恢復粉紅,就得要特別注意。第三,以正常的速度連續走路6分鐘,若嚴重喘不過氣或臉色發黑,則應儘速就醫。第四,成人正常呼吸每分鐘平均12~20次,在沒運動的情形下,若呼吸次數超過30次,且喘氣明顯,代表已經缺氧,需要緊急送醫
⚠️熱感冒的常見症狀
原因多是因為室內外溫差大,有點像輕微中暑,但症狀其實不太相同,熱感冒的常見症狀如發熱、胸悶疲勞、四肢無力、黏稠鼻涕、發燒、頭昏頭痛
⚠️腸病毒的常見症狀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主要經由腸胃道、呼吸道傳染,可以引發多種疾病,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等,病況進展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
⚠️低血壓的常見症狀
若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就可能有低血壓的問題,這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身體的異常狀態,通常好發在年輕且偏瘦的女性族群,但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較常見症狀如頭昏眼花、嗜睡、臉色蒼白、冒汗、口渴、注意力下降。如果只是輕微頭暈或無症狀的低血壓,基本上是不需要治療的,若狀況持續未改善,建議要諮詢醫師,協助找出原因及適合的治療方式
⚠️高血壓的常見症狀
高血壓是為一種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疾病,收縮壓高於140mmHg,舒張壓高於90mmHg,就是高血壓。高血壓平時症狀並不明顯,有些病人即使血壓異常升高,身體不會有不適感,因此常常忽略而耽誤就醫。高血壓的可能症狀為: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流鼻血、兩肩酸痛;嚴重者甚至有噁心、嘔吐、昏迷等症狀。通常高血壓好發族群有肥胖、吸菸、年長者、生活習慣不良、孕婦、腎臟疾病、內分泌失常。高血壓會對全身器官造成不同的併發症,建議及早治療才能降低風險
⚠️低血糖的常見症狀
當血糖低於70mg/dl時就屬低血糖,會出現飢餓、冒冷汗、心跳加快、臉色蒼白、頭暈無力等症狀。當轉為重度時,就會出現反應遲鈍、行為反常、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口齒不清、意識喪失。提醒低血糖患者,平常應遵從糖尿病飲食原則,三餐定時定量,學習居家自我監測血糖並記錄,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隨身也可以帶低血糖急救包,放入含升糖素、葡萄糖粉等
⚠️高血糖的常見症狀
當體內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時,會導致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醣類)無法被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就會升高。常見症狀如多吃、多尿、口渴、體重減輕,若再嚴重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眼眶凹陷、視力模糊、神智不清甚至昏迷。提醒高血糖患者,定期要做好血糖或尿糖監測,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按醫囑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如有噁心、嘔吐或發燒情況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熱衰竭&中暑常見症狀
炎炎夏日容易出現中暑及熱衰竭,根據衛福部資料公告,「熱衰竭」是指在熱的環境下過久,持續的流汗,且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常見症狀如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中暑」指的是在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有危及生命的狀況。患者起初身體會覺得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低血壓;情況繼續惡化時會發生熱的調節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多個器官衰竭、神智混亂、定向力變差以及昏迷、抽筋
#凱鈞話重點
舒張壓低 在 張維文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量血壓的正確姿勢】
世界高血壓聯盟將五月十七日訂定為「世界高血壓日」,希望能喚起民眾重視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並養成在家量測血壓的習慣,提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CC)與美國心臟協會(AHA)在 2017 年提出的成人高血壓治療指引中有一章節提出正確量血壓的要點:
✅ 充分休息至少五分鐘後再量血壓,勿與人交談。
✅ 坐在可靠背的椅子上,雙腳平放不蹺腳,手臂平放於桌面不可懸空。
✅ 選擇大小合適的壓脈帶,要圍在沒有衣物遮蔽的上臂上,壓脈帶中線與被測量者的右心房同高。
✅ 早晚量血壓,每次測量時,至少要量兩次,每次需間隔 1~2 分鐘,多次測量才準確。
⭐️ 美國 KDIGO 2021 慢性腎臟病患高血壓治療指引:
針對罹患慢性腎臟病但尚未開始洗腎的病人,建議要將收縮壓控制在低於 120 mmHg,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提升存活率、與可能減緩認知退化的速度。
#收縮壓低於140mmHg可護腎
#收縮壓低於120mmHg可護心健腦延壽
#腎臟移植病患建議收縮壓低於130舒張壓低於80mmHg
舒張壓低 在 Huang Musclecenter 黃阿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三項紀錄」!
「收縮壓」(高血壓)、「舒張壓」(低血壓)與「脈博心跳」是我到這年紀時最在意的三項紀錄!!
很多人一到健身房常常亂練一通;接著就是拚命滑手機,你要是提醒他,這些人往往理直氣壯地說:我是來練「健康」的!練「健康」的?那才更要拚、更不能休息!而且真正要拚這三項成績才對!
(昨晚照片)
舒張壓低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兩天的 #內科醫學年會,2017/12/2-3*
今年指導兩位優秀學弟發表特殊病例報告,與剛轉職到台安醫院的簡錫淵學長吃飯聊夢想,第二天也聽到高血壓以及血脂肪控制的最新指引,台灣這些講者都很優秀。我獲得最大的是腸胃科以外的知識如下。其他的未來再補囉!
1. 老年人(75歲以上)高血壓治療目標是看收縮壓,舒張壓低也不用去管,因為血管失去彈性,就會照成高收縮壓以及低舒張壓的情形,因此,只要專心治療收縮壓就好。
2. 老年人沒有糖尿病或腎臟病的血壓控制標準,是140/90mmHg. 有控制還是可以改善發生心肌梗塞以及中風,心衰竭的死亡率。
3. 糖尿病要控制血壓在130/80,可改善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壞的膽固醇LDL要控制小於100,若同時有心血管疾病則要控制在70以下。
3. 慢性腎臟病患者第二到第四期時,若無蛋白尿則可以控制血壓在140/90 mmHg, 若有蛋白尿則要嚴格控制到130/80mmHg.
-LDL要控制在100以下
4. 慢性腎臟病患者第5期時,則可以控制血壓在150/90 mmHg.
-LDL要控制在100以下
5. 若已經是洗腎患者,則是洗前140/90,洗後小於130/80mmHg,
-壞的膽固醇LDL則不一定要治療,因為對預後幫助不大。
6. 壞的膽固醇LDL達標到目標值以下後,則可以努力讓non-HDL的值小於目標值以下,non-HDL的目標值是LDL值目標+30。HDL以及TG則不用管他。
7. LDL的值降的越低越好。
8. 飲食控制,少吃高膽固醇食物還是對於膽固醇的控制有幫助,肝臟本身製造8成的膽固醇,另外兩成是飲食吃來的。所以飲食控制還是可以改善膽固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