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舊屋邨人情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舊屋邨人情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舊屋邨人情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舊屋邨人情味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StoryTeller 說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社區故事:【黃大仙】 「今天又見面了。」解籤師傅笑著說,彷似見到一位老朋友。 「對啊。」她笑道。「搬來了這一區,當然要多點來逛逛。待會也要順道買媽媽的生日禮物。」 她搬到黃大仙了。以前住在其他區,她都會間中到黃大仙逛逛。由於黃大仙廟年輕臉孔不多,解籤師傅也漸漸認得她。 「問甚麼?...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走在牛頭角熙來攘往的街頭,不難發現有一群建築物依山而建,它們數幢密度不高,只有矮矮的十數層,與工業區密密麻麻的工廠大廈群在區內形成兩個折然不同的世界,而走進那群舊群矮小建築物的懷內,即可感覺到鬧市中難得一見的清幽,這地方就是「觀塘花園大廈」。 花園大廈是觀塘區首個廉租屋邨,第一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拆...

舊屋邨人情味 在 Hong Kong Mami |香港媽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0:43:07

【#TRAVEL】媽咪們想在炎炎夏日帶小朋友來個輕鬆本地「#深度偽旅行」?不妨到充滿社區特色的#九龍城 走一趟,探索城中瑰寶。 旅程可以#KCP九龍城廣場 @kowlooncityplaza.hk 作起點,於推廣期內由深諳區內文化的導賞員介紹各鄰近景點,然後媽咪可隨心計劃自由行路線,遊歷#九龍寨...

舊屋邨人情味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19:40:11

足本睇片👉🏼:https://bit.ly/3mF0Zpf 有人說:「青春要在它走了後,才察覺它曾經來過……」青春流逝,剩下的只有珍貴回憶。坐落於香港仔華富邨的銀都冰室,一九六八年開業,阮氏兩夫妻,守候半生,以一杯醇厚奶茶慰藉着顧客,將二人青春歲月奉獻給冰室。只是,青春過去了,屋邨也迎來了重建的命...

舊屋邨人情味 在 ?瘋Be 美食地圖 ?PHOEB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21 10:30:13

📍 ➖ 一出地鐵站就翻咗去以前嘅香港咁,啲字牌公屋建築都係舊式設計,唔知幾時會被拆呢?真係買少見少,後期嘅公屋好似樣板積木咁一樣樣.... 嚟到南山邨冬菇亭嘅南樂園食粥,價錢平民到不得了啦,份量都好充足㗎,嚟食開嘅都係街坊街里,人情味唔係靠技巧真係由時間堆砌。 ➖ ⍢ ⍢ ☻ ☻ 🅑🅔🅑🅔🅑🅔🅑🅔...

  • 舊屋邨人情味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8 18:00:44
    有 405 人按讚

    #社區故事:【黃大仙】

    「今天又見面了。」解籤師傅笑著說,彷似見到一位老朋友。

    「對啊。」她笑道。「搬來了這一區,當然要多點來逛逛。待會也要順道買媽媽的生日禮物。」

    她搬到黃大仙了。以前住在其他區,她都會間中到黃大仙逛逛。由於黃大仙廟年輕臉孔不多,解籤師傅也漸漸認得她。

    「問甚麼?」師傅瞇起眼睛看她手中的籤文。「問家庭吧。」她求的是第四籤「董永遇仙」。

    「此籤背後的故事是,董永看見燕子往返穿梭尋覓食物, 回巢哺育下一代的風景圖⋯⋯ 問家庭的話,代表家宅平安,和氣致祥。」師傅笑著說這是一枝好簽。聽完後,她面帶笑容地離開了。

    每當談起自己會到黃大仙廟求籤,她的朋友都會露出不太明白的表情,而她總是這樣回答:「是因為媽媽的緣故吧,讓我對黃大仙特別有親切感。」

    她的媽媽在黃大仙長大。自小,媽媽間中就會帶她到黃大仙逛逛,有時更會順道到黃大仙廟參拜。不過,她的媽媽其實沒有宗教信仰,只是認為祈福是值得傳承的本地文化,更承載著對摯親的祝福。

    黃大仙是一個新舊匯聚的地方,經歷了很多變化,又保留獨有的文化歷史,連結長輩和年輕一代:屋邨、鳳德公園、黃大仙廟,都是令她經常駐足停步的地方。

    路過一間金舖,她不知不覺被室內的壁畫吸引了目光,忽發奇想,覺得可以在這裡挑選到要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沒想到,現在的金舖都充滿活力,牆上既畫滿風格年輕的壁畫,以趣味畫風紀錄了黃大仙居民日常生活的點滴,亦融入了黃大仙求籤文化。

    「有興趣抽幸運籤文嘛?」職員微笑問道。在職員協助下,她抽到一張附有插畫的籤文 —「幸福滿瀉」,感覺比傳統的黃大仙廟籤文有趣得多。

    她終於明白,原來透過藝術和想像力,真的可以為黃大仙增添創新和活力,融入破格玩味的精神,讓傳統變得新潮。假如下次帶朋友來的話,一定可以讓大家對黃大仙改觀吧?

    她心底知道,在黃大仙廟求籤靈驗與否,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重視家人朋友的那一份心意。透過籤文,可以將對生活的願景和盼望傳達給朋友,還可以為摯親送上祝福。

    即使生活遇到困難,她也挺得住,就是因為這份愛和希望的支持,讓她有力量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

    Storyteller:周生生 chowsangsang
    Illustrator:何博欣 Vivian Ho @vvvvnho
    Text by 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周生生抱著和故事主角相同的信念,與時並進,在黃大仙開設一間破格玩味零售店,更與九十後年青藝術家何博欣 Vivian Ho 首度合作,將黃大仙傳統特色以破格趣味風格融入新店,拉近社區文化與珠寶的關係,流露出獨一無二的地區人情味。

    周生生以深入民心的黃大仙求靈籤祈福文化,除了與 Vivian 合作以壁畫形式呈現新店設計,更特設「周生生有求必應求籤站」,讓顧客在店內以現代化形色為自己或摯親祈福,從中可獲得新店限定的十二款新潮幸運籤文,不但富有濃厚地區色彩,更承載了對摯愛的守護及無限的祝福。

    〖在 StoryTeller 網站閱讀故事:https://bit.ly/3yWGOYE〗

    #周生生
    #chowsangsang
    #有求必應求籤站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
    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 舊屋邨人情味 在 Hong Kong Mam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1 12:04:00
    有 1 人按讚

    【#TRAVEL】媽咪們想在炎炎夏日帶小朋友來個輕鬆本地「#深度偽旅行」?不妨到充滿社區特色的#九龍城 走一趟,探索城中瑰寶。

    旅程可以#KCP九龍城廣場 @kowlooncityplaza.hk 作起點,於推廣期內由深諳區內文化的導賞員介紹各鄰近景點,然後媽咪可隨心計劃自由行路線,遊歷#九龍寨城公園 古蹟,探索城寨軼事秘聞,道別即將重建的特色公屋#美東邨,追蹤昔日#大戲院 和首個#香港電影製片廠 的舊址,以及走訪#侯王古廟、#石屋家園 和#賈達道公園 等等。

    商場為振興本地旅遊業,特別安排導賞員於特定景點中驚喜現身,為媽咪指路和解說相關歷史文化及旅遊資訊,讓媽咪打卡呃Like之餘亦能深入領悟舊香港濃厚人情味和「#香港荷李活」電影文化,體驗當今有「#小泰國」和「#小潮洲」等美譽的多元社區文化氛圍。

    旅程期間只需於指定景點selfie打卡並回答有關問題,更可免費換領KCP$50消費現金券,於美食匯萃的KCP九龍城廣場指定餐廳大歎中西美食或購物,為旅程劃上完美句號。

    (免費報名:https://bit.ly/3iUqMrU) 
    至於習慣自由自在hea住遊的隨心派,可根據商場官方社交網站或場內宣傳品提供的路線及簡介,隨時起程,發掘社區文化故事。
    ———
    📲想知詳情及睇更多靚相就快啲瀏覽Hong Kong Mami網站啦(link in bio)
    ———

    ╭──────────────╮
    【  #HongKongMami  #香港媽咪  】
    ╞ FB: Hong Kong Mami
    ╞ IG: @hongkongmami 
    ╞ E: contact@hongkongmami.com
    ╞ W: www.hongkongmami.com
    ╰──────────────╯

  • 舊屋邨人情味 在 飲食男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1 22:00:00
    有 122 人按讚

    說起華富邨要重建,阿阮收起了爽朗的笑容:「我小時候就在這裏成長,由未拍拖到結婚,到現在已為人母,看着這裏的變化,看着很多舊街坊搬走又回來幫襯,朝見口晚見面,這裏已成為我人生重要一部份。呢啲舊屋邨獨有嘅人情味,真係買少見少,我只可以盡力守到最後一刻。」

    【#華富邨老字號|53年冰室 8旬夫婦見證華富邨歷史 女兒接手淡然看重建:守到最後一刻】 https://bit.ly/3urHKSO

    #飲食男女 #華富邨 #老字號 #冰室
    ============================
    《香港經典小食》結集64款經典小食,訴說食物來源典故,披露獨門製作方法。即日起於各大書報攤有售,並於「你的優惠」網上獨家發售,立即購買 👉🏻👉🏻 https://bit.ly/3caHtNX
    ============================
    《飲食男女》正式登陸MeWe,立即Follow: mewe.com/p/eatandtravel
    =============================
    全新酒鬼專用Facebook Group「#酒鬼男女」,立即加入: bit.ly/339jatS
    =============================
    為你的住家飯帶來一點不平凡,即上《三餸一湯》: bit.ly/2OWx8va
    ==============================
    【佐敦神秘美食|40年糖水舖獨創$30炒腸粉「一流一鳳」】👉🏻👉🏻 https://bit.ly/31cLriF
    【美孚街市驚現重20斤長11呎巨型油錐 魚油多炆苦瓜最正】👉🏻👉🏻 https://bit.ly/3rz9T8H

  • 舊屋邨人情味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07 14:04:22

    走在牛頭角熙來攘往的街頭,不難發現有一群建築物依山而建,它們數幢密度不高,只有矮矮的十數層,與工業區密密麻麻的工廠大廈群在區內形成兩個折然不同的世界,而走進那群舊群矮小建築物的懷內,即可感覺到鬧市中難得一見的清幽,這地方就是「觀塘花園大廈」。

    花園大廈是觀塘區首個廉租屋邨,第一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拆卸重建成現時的玉蓮臺,而現存矮小的建築群則是第二期,它們均有超過50年歷史,第二期預計將於5年後展開重建計劃,屆時數幢大廈將會分階段拆卸,居民在工程完成後將原區安置。

    因應花園大廈的重建,社工Bowie服務的社區中心早前展開了社區支援計劃,「係想社區凝造,保留街坊嘅鄰里關係」,Bowie介紹自己的工作說。

    而她服務的對象不限於住客,也包括邨內的小店,「重建上小店嘅問題我哋都會去關心,總之關乎社區嘅事我哋都會關心」,從這樣就可以看見Bowie對「社區」的定義,「社區係需要一啲點嚟凝聚街坊,等街坊可以聚首、傾偈。」

    Bowie平日的工作就是在花園大廈各幢間跑來跑去作家訪,「街坊見到我都認得我係袁姑娘,會捉住我傾偈,我會好開心。」她認為屋邨固有的環境都令這裏的倫理關係好,「係畀人一種感覺係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係我可以喺度居住、好舒服,亦都係打開門唔會好壓迫,係有種空間感,大家住係舒服。」

    她舉例說,建築物的設計就是有一條很長、很闊的走廊,「望出去會見到陽光同個天,唔係新型公屋嘅走廊咁窄,淨係得光管。」Bowie認為,住客打開門有一個空間,不感覺到很壓迫,就會好自然和隔離左右打招呼。

    除了開放的走廊,Bowie指花園大廈的騎樓也是一大特色,「騎樓每一個好唔同,都係好強生命力的植物」,覺得這些都是街坊自主的創造,是珍貴的。訪問期間有老住戶在騎樓與Bowie攀談,不難理解珍視人情味的Bowie酷愛花園大廈騎樓的原因。

    重建工程5年後才展開,今日就進行社區支援計劃會否太早?Bowie解釋指現時重建計劃比原定的延遲,因此社區支援早就開展。她續指整個社區規劃其實很早就會有,「唔係話依家拆,就早一、兩年先規劃。」

    Bowie指早些開始支援,就可以掌握街坊更多需要,亦認為街坊在重建上有知情權及參與權,所以希望房協在整個規劃入面可真的聽聽街坊意見,覺得指現時居民接收有關重建的資訊太少,而且缺乏諮詢,「諮詢點解重要,係因為區入面有好多老人家,住咗好多年,其實佢哋掌握資嘅能力係弱嘅,敞若重建真係嚟嘅時候,佢哋會好措手不及。」

    「我哋做過一個簡單嘅街站統計,即是係問如果真係重建,你最想保留花園大廈啲咩,好多(街坊)係話露台、騎樓同休憩空間,其實呢兩樣背後都係話,我好想同人有多啲接觸、有啲空間。」Bowie認為,「社區最重要嘅就係人。」

    Bowie希望重建後的花園大廈可以保留充滿特色的騎樓,也希望街坊可以參與在內,共同建構屬於大家的花園大廈,她更想留人的是不同人之間的鄰里關係,「無論係我同街坊之間嘅關係,定係街坊互相嘅關係,都希望傳承畀下一代。」

    #觀塘花園大廈 #牛頭角 #觀塘 #公屋 #社工 #左鄰右里 #人情味 #街坊 #公屋 #香港 #舊香港 #舊香港情懷 #香港情懷 #懷舊系列 #懷舊香港 #重建 #社區 #長者 #老人 #房協 #住屋 #土地問題 #港故

  • 舊屋邨人情味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10 13:02:50

    有超過半世紀歷史的蘇屋邨於二○一二年展開重建工程,最後三座荷花樓、百合樓及彩雀樓亦已在二月入伙,標誌着蘇屋邨重建計劃已完成。現年五十八歲的音樂人周啟生,當年剛滿月便隨家人遷入當時新落成的蘇屋邨,是第一代的蘇屋邨居民,其已故父親周吉曾歷任居民協會主席,他表示這個屋邨見證着香港歷史及精神,盛載着很多人的回憶及人情味!趁重建完成,周啟生重遊舊地,尋回成長中的點滴。全文:https://bit.ly/2Uoq0tX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 舊屋邨人情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1-20 18:00:12

    立秋後的夤夜,還帶點濕漉漉。馬路上昏沉的汽車,偶爾被亮着小黃燈的的士送上一陣疾風,卻始終喚不醒。陰鬱的窄巷與梯級交錯,彷彿迂迴,彷彿不。游絲月光映照出冷街上唯一的身影,影子晃晃,身子壯壯,反正深宵,步履放緩,哼首小調又何妨。

    嗓聲止於一道鐵閘前,街燈替剪影洗淨烏卒,除了身上的黑襯衫。眼前人,嗯,是個虎背男,年約五十來歲,人如其名,「肥哥」是也。接下來,他一個勁兒把閘子拉起,首先進店內亮起了白燈,繼而急迫地扭開收音機。隨頻道「沙沙」作響,目光往外一瞥,即被牆上的塗鴉吸引了,趣怪的彎曲線條,勾畫了「肥哥車仔麵」五個朱字。「有啲嘢好死嘅,做落去先發現佢其實好生,你要畀啲愛佢。」言愛者,竟是長着一張冷面的肥哥。這是他的格言,如這五個大字,勾幾個彎,不就添了點點生氣?也如他對待食物的態度,心存熱忱,入口之物,是死,也生。


    單一不成氣候
    除了門外的塗畫新潮,小店的一切一切,都老得很。畢竟是八十年代經已存在的小店,店裏的一個大鍋﹑一個爐頭﹑一隻湯勺,甚至一枱一櫈﹑一磚一瓦,都與肥哥共事了三十餘年。

    每夜準時四點,他就點燃明火,巧弄炊煙。把剛從雪櫃取出,早已燜好的牛腩﹑鳳爪﹑鵝腎﹑豬手解凍,逐款加入滷水汁或其他汁醬,然後再次燜煮。說是執着,何以會有隔夜菜?他側側嘴角,調侃大部分人以為食材一定要新鮮煮好,方是上品,他卻說非也,有些食物,雪藏過更好吃。這並非是藉口,也沒有為他省下多少功夫。顧其名而思之,義當然在車仔麵,看似簡單,但配料多達三十八種,一切獨力製作,每一晚收工前,他都要準備翌日的食材。

    牛腩切塊;豬大腸要逐條清洗;豬手去毛;鳳爪洗淨、雞翼醃好,他強調,這裏非潮州打冷鋪,不能一個滷汁走天涯,要逐款以不同醬汁製作,慢慢燜入味,放涼後置入雪櫃,明早再煮。除了燜物,還有醬汁,當然少不了小店的招牌辣汁,先爆香乾葱﹑蒜頭﹑辣椒等香料,再加入各種調味料煮出味,日日鮮製,聞來格外醒神。期間,一鍋豬骨湯底熬得正盛,除了近三十斤的豬骨外,還有大量冬菇頭,這是他父親的小習慣:「我老竇食齋嘅,佢話煲湯落冬菇椗就好似落咗瘦肉一樣咁甜,我記得,所以一直咁做。」他的另一格言,單一不成氣候。了解食物的奧妙,互相配合,才能發揮盡致。故此,他的食物中,都會加入一種自製的天然香油,只見,他於滾油中放入了大量乾葱,慢炸把香味迫出,再加入少量蠔油即成,香油點綴每款配料,就如即食麵加了麻油一樣。


    拌好食材後,他又於滾水中撈起二十來根香腸,把水倒掉,小鍋子中加入新油,待滾,接着把香腸放到鍋來慢炸。這是他早期於舊鋪賣香腸時發覺的問題,用煎鍋直接煎香腸,煎完後的剩油呈黑色,底部多雜質,他認為這不是健康的東西,但眾多學生哥幫襯,又不得不賣,惟有想法子做好一點。他嘗試將香腸汆水後,再過冷河,如此一來,剩油裏沒有雜質,呈金黃色;二來,香腸更爽口彈牙。店內每一種食物,都經過一番鑽研,單是研究浸豬皮,足足花了兩年,就連賣豬皮的拆家,也大讚眾多餐廳中,只有肥哥的豬皮浸得如此有生氣。啊,對了,食物要有生氣,他這樣形容。收音機正播放着搖滾樂,他喃喃亂唱,樂於與食物溝通。

    不望一步登天
    凡事,總有因有果,有一有二。對食物的鍾愛,肥哥憶起的,竟是襁褓娃兒之齡,這也是小店的一點小歷史。他,是土生土長的石硤尾人。自懂性以來,父母都於白田邨內經營辦館,賣糧油雜貨。肥媽同樣是夜鬼,兩時許起床,把只有兩歲的小人兒放到木頭車上,一路推到果欄及菜欄買食材,那年代辦館賣得雜,肥媽看到便宜的好貨就買,管它是甚麼,反正她廚藝了得,任何食物都能烹成佳餚。他猶記得小時候賣過芝麻糊,幾歲人仔的他站於椅子上,磨啊磨啊,就這樣,磨出了興趣來。

    當時讀書不成,又未摸清自己底蘊,故聽取肥爸意見,到親戚的珠寶公司做學徒,畢竟小孩子嘛,才十二歲。結果一待,就是七年。七個年頭,說是學師,他最主要的工作,卻是煮飯。珠寶公司嘛,經常有經紀、老闆朋友到來吃飯,當中不少達官貴人,不容有失,他於是趁買菜時,到街市到處請教豬肉佬﹑賣菜大嬸﹑賣魚佬,邊學邊廚,廚藝日積。最後離開,是美事,因為他終於看清了自己的興趣,於是改當酒樓點心師傅。

    好了,到大酒樓辦事,他最關心的,是一眾同事的伙食,結果,憑着每日的美食,聚攏了大家的歡心。只是不久後,他又辭職,當時年僅二十,男孩為討好小女友,決定做地盤賺錢。結果女友還是跑了,他也弄得一身傷。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受了腳傷,肥哥於是替大哥留在辦館照顧兩老。當時辦館正步向式微,於是他決定在門口擺檔補貼。賣甚麼?不就是車仔麵。

    雨音把思緒喚回,肥哥原來已放下鑊鏟,執起了相簿,說着他當時不惜工本地使用不鏽鋼車,多麼架勢。忽而的暴雨,他看之淡然,反倒是有醬汁滾瀉到桌上,他才滾水淥腳地走到鍋子前,關火。看來各項配料已經煮好,他開始逐款置於明檔上坐熱。填補了最後一個宮格,他走到雪櫃前,打開拿出一支冰水,一口氣將其灌進肚子裏去:「天熱嗰陣啊,要隊兩支㗎,成個人真係虛脫。」曾經不少人問他,怎麼不發大來做,他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因為接受不了隨便給人吃的東西,他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他強調,做任何一個行業也需要培養,做賊也要一樣。開店後有一段時間,他一星期七晚都跟朋友外出大吃大喝,又纏着要跟廚房大哥聊天,從中偷師。

    「肥哥早晨。」一名大叔邊喊,邊把一箱麵餅推進來。肥哥輕輕寒暄後,又謂:「唔係得我咁早㗎,飲食業好多人都要早起。」有人埋怨﹑有人自嘆,他嗎?不嫌辛苦,當作是生活一部分就好。收好貨物,步到店前,看着漸成湛藍的雨空,他揚言這場雨過後,天會漸涼。都說了,凡事培養,預測天氣亦然。

    天呈魚肚白,也就終結了肥哥一天最忙之時。數位樓面阿姐陸續回店接力,早上八點開始賣麵。甫開店,已經有數名客人趕至吃麵,絲毫沒有被雨水影響。他漾起自信的笑容:「口臭啲講,開門就有生意,食過一次會上癮,我好有信心。有時啲阿姐見人經過,就問人幾多位啊?食麵啊!我喝住佢哋㗎!」這是肥哥唯一罵員工的時候,他認為客人要來吃麵,自然會來,何須叫賣。有些生客又會向阿姐投訴座位又窄,天氣又熱,他都着阿姐不要理會他們:「呢啲人唔清楚自己搵緊乜,搵食定搵碇坐,如果搵位坐就去四季啦,去半島啦,嚟呢啲屋邨仔。」這般爽直,當然不少人覺其囂張,他卻不以為然。有人看他冷面,自然也有人知其熱腸。

    畢竟在石硤尾長大,很多街坊熟其脾性,而且想吃車仔麵時,都第一時間想起肥哥,除了食其美味外,更是嘗到一絲人情味﹑一份回憶。「肥哥」一名,就是從前被小孩封號的,他其實不算肥,只是壯,但小孩子眼中沒有魁梧一詞,只好喚他肥哥。現時小孩都亭亭玉立,依然肥哥肥哥地喊,他也樂呵呵的,起碼在街坊心目中,他佔了一小角落,嗯,這樣就好。

    他說,人生匆匆數十,每人都如食物般,到了每個階段,就要調整火候。如今的他,只望做出好吃的,弄廚到天亮,得見伯樂,不亦樂乎。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剪接:胡浩賢

    肥哥車仔麵
    地址:石硤尾白田偉智街38號福田大廈地下55號
    電話:2777 3089
    營業時間:8am-7pm
    詳情: http://bit.ly/2NvGlFn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