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興辦事業計畫查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興辦事業計畫查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興辦事業計畫查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興辦事業計畫查詢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755的網紅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當前,反坤輿自救會現場仍傳來衝突。 鄉親在現場被架開,有些人受了傷,現場供俸的玄天上帝遭搬移,龐大的怪手與施工人員就這樣突破了鄉親原本拉起的抗爭線。趕緊和鄉親們確認,怪手與滿車的鋼筋長驅直入,前往掩埋場後方的608地號進行施工。 ▋位在廢棄物掩埋場旁的建案-608地號 這個施工的『#60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紓困有解 #拯救經濟 #振興 辦理紓困前必先想通的事 全民救急政府發救急金 都大半年了....這致命的武漢疫情導致全台在社交消費...

  • 興辦事業計畫查詢 在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8 12:29:12
    有 347 人按讚

    疫情當前,反坤輿自救會現場仍傳來衝突。

    鄉親在現場被架開,有些人受了傷,現場供俸的玄天上帝遭搬移,龐大的怪手與施工人員就這樣突破了鄉親原本拉起的抗爭線。趕緊和鄉親們確認,怪手與滿車的鋼筋長驅直入,前往掩埋場後方的608地號進行施工。

    ▋位在廢棄物掩埋場旁的建案-608地號

    這個施工的『#608地號』特別之處在哪?

    前情提要,10多年前坤輿掩埋場的開發被駁回,就是因為廠商沒有把對外聯絡道路納入開發範圍,被審查機關認定申請計畫不完整,要求重送;沉寂了10多年後,現在苗栗縣政府環保局則以掩埋場後方的鄰地蓋房子,申請指定建築線,原本要在開發範圍的聯外道路就成了環保局口中的『現有巷道』,被環保局認定不用再納入開發範圍計算。

    這個環保局口中的『鄰地』就是608地號,也就是說,因為608地號要蓋房子,變成環保局認定開發案死灰復燃並且『合法補正』的關鍵地號。

    ▋神奇的巧合?

    依鄉親在109年取得的土地登記二類謄本,這一塊要蓋房子的『608地號』所有權人顯示為胡OO,登記的住址位在桃園市某地址(現地政登記謄本上的住址已變更,但608地號沒有所有權移轉紀錄)。如果依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這一塊608地號在109年地政謄本上顯示的地址,也登記著一家名叫『誼霖環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而持有這家『誼霖公司』最多股份數的人,恰好與持有『坤輿公司』最多股份數的中綠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登記資料上出現了『同樣的名字』。

    #坤輿公司與608地號,#就這樣在公開資訊的查詢裡產生了連結。

    這樣的巧合,要鄉親如何不去擔心608地號開發,會不會根本就跟坤輿公司有關?

    ▋可以審?不能審?請環保局說明清楚

    在土地開發案件,常有利用『不同主體』來規避審查的問題。

    例如在非都土地的開發審查,法規上就設計了當『同一或不同申請人』提出二個以上的開發計畫申請時,其開發範圍毗鄰,主管機關可以審認是不是屬於同一興辦事業計畫,讓這些彼此假裝不認識、不同的開發申請,得以現形。顯見利用『 #不同主體』來規避開發審查並非新鮮事。

    而今天的狀況雖然不是二個『不同開發案』關聯性問題,但當『鄰地』申請蓋房子的指定建築線這件事,被環保局拿來作為認定原先開發計畫的聯外道路不用算入開發面積的『關鍵理由』,就可能與原開發案產生實質的連結。

    那麼,鄉親的這些問題?或者是不是真的有『其他人』要在後方蓋房子?不就正是當初公開說著『嚴謹態度與立場嚴格把關』的環保局作為把關者要盡力去釐清、審酌的嗎?如果連『基礎的事實』都不知道,環保局又要如何說服大眾在法規的適用上,已經作出正確的裁量?

    舉國上下為了疫情、水情膠著之際,這裡的鄉親又比其他人更多了一層壓力。

    今天是 反坤輿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 抗爭的第142天。

  • 興辦事業計畫查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9 11:49:53
    有 2,871 人按讚

    今天打開收件匣的時候,遇見了一個苗栗的鄉親。

    他問我說,有沒有去過「造橋鄉的南瓜節」?

    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了很可愛的南瓜隧道,似乎不少人假日都去玩過,也逛過龍昇村的農夫市集。原來造橋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

    圍繞著苗栗縣造橋鄉的「龍昇湖」,出產了南瓜等農作物,造橋鄉每年都會辦活動來吸引遊客,如果你查詢一下「造橋鄉南瓜節」、「龍昇湖」照片,或發現不少清淨美麗的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龍昇湖是一個11公頃的湖泊,水源一部分來自地下湧泉,一部分來自明德水庫,位在苗栗造橋鄉後龍鎮,是後龍人重要的水源,也灌溉了將近500多公頃的農田。

    但在2020年12月31日,苗栗縣政府發了一紙公文,核准坤輿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進行試運轉。這個掩埋場位於龍昇村的高點,距離大潭只有大約三百公尺距離,居民非常擔心事業廢棄物掩埋場一旦運轉,農民灌溉所倚靠的大潭和地下水,可能遭受污染。2021年元旦連假,居民輾轉得知縣府核准掩埋場試運轉後,全村男女老少立刻總動員,請來神明坐鎮在掩埋場路口,日日夜夜埋鍋造飯,不讓廢棄物進場。

    根據縣府同意試運轉的公文,坤輿公司在試運轉的90天期間,可收受總計8223噸的事業廢棄物,這些事業廢棄物來自全國各地,產源包括火力電廠、鋼鐵廠、石化廠、化學工廠等,廢棄物種類包含廢塑膠、廢橡膠、污泥、非有害集塵灰、灰渣、礦渣或爐石、中間處理後物質等等。

    業者保證掩埋場的防水布不會滲漏,不會污染水源,你相信嗎?

    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原來苗栗的鄉親,為了守護乾淨的農田灌溉水,竟然奮鬥了快二十年。甚至連今年過年的時候,鄉親都守在掩埋場的門口,深怕廠商趁春節連假偷偷進場施作。

    目前苗栗鄉親的訴求,不只是終止試營運,而是訴求廢止設置許可&興辦計畫,因為這個案子是在民國92年左右申請設置許可,當時刻意壓低興辦計畫面積少於2公頃,都有違法不合理的地方,刻意少算聯外道路、管理設施等等壓低成1.9公頃,跟變更農牧用地名目,目的就是要讓計畫少於2公頃避開舊法規的環評要求。

    苗栗人的事情為什麼與你有關?500公頃的農田不算小面積,或許你也會買到蔬果是從這些地方灌溉生產出來的,最後也還是吃到自己的肚子裡,怎麼能夠不關心呢?

    核發掩埋場設置許可證的是苗栗縣政府,但事業廢棄物主管機關是經濟部及環保署,地方跟中央如何來解決這個環境議題,需要你我來關注。

    圖片資料來源: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7566
    我們的島:掩埋場來了

  • 興辦事業計畫查詢 在 勞動黨 羅美文- 為了勞工一直在這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7 18:06:39
    有 117 人按讚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96522

    工廠與住宅區比鄰而立是否合理,這件事縣政府應該多聽聽大家的看法。業者有業者的考量,居民也有居民的立場。但在這則報導中,業者的說法至少有兩個事實上的謬誤,我們必須點出來。

    首先,業者說「抗議者所說他們因為空污等被罰是在2015年以前的事情,2016年到2018年,他們投資近4億元做相關的污染防制設備,也已經有相當的成效。」然而,從2016年到2018年,大享容器仍有6次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廢棄物清理法…等遭環保局裁罰的紀錄,最近一次是在去年底,並非業者所言被罰都是2015年以前的事。(詳見環保署列管汙染源資料查詢系統:https://prtr.epa.gov.tw/FacilityInfo/DetailIndex?registrationno=J5700231

    其次,業者表示「目前3公頃多的廠房已非農牧用地,未來擴增的1點多公頃也非民眾所說的農牧用地。」目前大享容器基地佔地3.9公頃,屬於丁種建築用地。但本次擴展計畫所用土地,地目皆屬農牧用地,其中還有13筆土地是優良農地。業者預計在環評通過後,再申請地目變更,將農地改為建地。

    大享容器這次申請環評,是依據產業創新條例的子法「興辦工業人使用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展計畫申請審查辦法」,該辦法明訂原廠要屬於低汙染事業才能辦理擴展。什麼是「低汙染事業」?該辦法採負面表列的方式,列舉37項「非屬低汙染」行業別,只要不是這37種行業,就當作低汙染事業。

    這種認定方式有幾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第一,在上述辦法中,平板玻璃(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8次修訂中編號為2311)、玻璃纖維(2313)皆被列為中高汙染行業。大享容器主要製造玻璃容器(2312),雖然沒在37種行業中,但其原料、製程可能和另外兩種中高汙染行業類似,是否能僅因「不在列表上」,就認定為低汙染?
    第二,這種負面表列的方式,過去一直被環保團體批評太過寬鬆。而類似的認定標準,之前還曾遭經濟部刪減,導致「低汙染事業」的範圍越來越大。(參考資料:https://e-info.org.tw/node/203016
    第三,本次大享容器擴展範圍既然是農業用地,那我們應該參考「興辦工業人申請利用特定農業區經辦竣農地重劃之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展工業之低污染事業無公害行為認定方式」(雖該辦法已於99年廢止),其中規定「工廠製程作業廢水排放,應與農業灌溉排水系統採分流規劃為原則。」(參考資料:https://www.selaw.com.tw/Attach/L-Doc/A040100051009000-0991129-6000-001.doc )然而大享容器提供的環境影響說明書中,清楚寫到他們廢水放流口的下游,是有灌溉取水口的!既然會影響到灌溉用水,我們認為縣政府在這裡應該嚴格把關,不能輕易放行。

    大享容器在現址已營運40餘年,我們不否定他們提供了相當的就業機會。當年業者合法取得用地後,建廠無可厚非;但隨著地方發展,今天工廠周遭已經高樓林立,居民自然對於業者的環保措施有比數十年前更高的標準。環保與就業機會並非對立,我們期許業者能更積極化解鄰近居民的疑慮。而業者要釋出善意,應該從誠實而透明地揭露資訊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