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卑情結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卑情結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卑情結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卑情結英文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米克瑞 MickRayT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想,種族歧視到處都有,台灣與美國、歐洲與非洲...... 但我們該努力的是正視我們的歧視行為,然後檢討與改善 而不是每每種族歧視被提出來就蒙住自己的眼睛然後指尖先指其他國家。 台灣加油! 瑞門原文: 這是2015/10/15 晚上7:40左右於台灣的台北捷運大安站轉乘紅線發生的一起妨礙名譽之公然...

  • 自卑情結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3 16:09:47
    有 69 人按讚

    【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 完整論述 /////
    .
    .
    ▓ #我就爛啊
    .
    我的line大頭貼,是用「我就爛」的梗圖,自介是廢。一方面是厭世的自嘲,但也是一種真實心境脈絡的反映。前幾週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又更深深地感受到,身為「兼任下流」(美其名是斜槓人生)的自卑感。說真的,那是濃濃的自卑,我每天都在經驗著,隨時有可能被社會體制忽視、排除、淘汰的焦慮與威脅。研究不足、SSCI不夠、沒上過班、沒出國過水一下、不會程式設計、不能蓋3D、教學經驗不夠好、不能用英文上課,以上的弱點可以逐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言之,我就爛。但我到底爛不爛?我真的努力不夠嗎?是我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的問題。
    .
    ▓ #5種冒牌者,你是哪一種?
    .
    1978年,Pauline Clance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他們時常通過「#更加勤奮」、「#害怕造假」、「#運用魅力」、「#謙虛」來迴避假冒的懼怕。
    .
    Valerie Young(2008; 2011)分析了冒牌者症候群的5種常見的類型:完美主義者、專家、天資聰穎之人、強烈個人主義者、工作狂,他們有各自在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的原因。但事實上,70%的人都曾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存在的惱人情緒(Sakulku, 2011)。
    .
    ▓ #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決裂
    .
    這種對自卑情感的描繪,可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詮釋。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山頭。有趣的是,阿德勒與榮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後來他們都因為在理論上與弗洛伊德意見不同,而先後與弗洛伊德決裂了。
    .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決裂,大家在電影《危險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2011)中可見其風雲。基本上就是,榮格不認為「性」就是人的全部,而有一種更普遍的生命經驗—集體無意識。而後發展出「榮格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則是因為否定了佛洛伊德的創傷假設,人格的決定並非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強調自我生命的作用,並且認為「自卑」(inferiority)遠比「性」來的更具分析性。撰寫《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後來發展成「個體心理學派」。
    .
    ▓ #朝向共同體關係
    .
    相較於佛洛伊德的生理取向、元素論的、客觀的驅力心理學,阿德勒發展出一種社會取向、主觀知覺、整體觀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必須要將人放在一個實際的生活型態中,才可以獲得對人的理解與解釋。因此,所有的人生問題,包含驅力滿足,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有的價值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然而,人要社會化的健全完滿,並非以壓抑作為代價(佛洛伊德的概念),而是慢慢透過「#社會感」(social feeling)、「#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的持修而建構起來。不過,阿德勒這裡用的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uhl」,在Ferdinand Tönnies對社會與共同體的區分當中,阿德勒說的應該是對共同體(community)的情感、聯繫以及歸屬。而這個對共同體所懷抱的目標,是一種虛構的、未來式的無限關懷,唯有這個目的性的關懷,才能讓個體獲得更美好、統合的人生。
    .
    這個目標地朝向,依靠「#創造力」來達成。創造力就如同「心靈」(soul),提供了行動的獨特性與自我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種生命風格,這個生命風格可以用來解釋往後種種的生命行動與詮釋,也可以被補強、修正、改善。而創造力朝向目標,目標則又指引創造力,交互展開影響,配合得好,就會透過創造力不斷克服,邁向完滿發展,配合得不好,則削弱創造世界的力量,停留在原地。
    .
    ▓ #被討厭的勇氣
    .
    如上述,阿德勒認為如果我們創造力受阻,主要會表現在自卑感與社會情懷缺乏。自卑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可能是焦慮、適應不良、無法達成等負面脆弱,而唯有透過自卑,人才有追求超越的可能。這聽起來就有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期待從一個相對不利的狀態,進而去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
    在我們無法接納與超越自卑的同時候,會衍伸出兩種過度狀態,一種是過度炫耀優越,透過「我就爛」到「我就讚」的想法轉變,來迴避自卑的狀態。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停留在更強烈的自我否定中,也可以作為迴避自卑的方式。當然,這兩種狀態都很常見,或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更多時後,我們會漸漸地期待與執行,逐步克服自卑的條件或想法,以達到更美好的自己,回歸到人生的主要議題上,例如愛情、友誼、工作等。
    .
    ▓ #社群媒體中的比較競爭
    .
    社群媒體將眾人快速脫離時空,集結一起,我們的人生上線(on-line),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新形態的人群聚集樣貌成形。我們一天可能有超過4小時都在社群媒體上,我自己幾乎8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具有社群媒體特質生活中。
    .
    互動、互文、視覺化、即時、無所不在的新媒體特質,一方面讓人際關係更自由,自我表達更暢達,另一方面卻也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市場競爭。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Instagram這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社交媒體,而相片堆砌出的社交世界,極其重視相貌、裝扮、行頭、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東西;這種直接、淺薄、表象的社交,更容易引發年輕人的自卑與焦慮。
    .
    ▓ #扭曲的鏡子
    .
    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習慣,社群媒體讓人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平行時空中,營造出一個看似積極的世界;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想呈現的形象,得到讚美與回饋,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正如《反正我很閒》辯證著,你沒上線,究代表你不存在(?)而這個自我建構的自由,到底自不自由。
    .
    康庭瑜(2019)討論了這個問題,她對女性IG使用者進行訪談,試圖了解IG上的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或是,我們是否可以真的獲得「我是我」的認同感。年輕女性在IG上用更加性感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身體自由,模糊了「超性感(hypersexualized)的名流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女體」之間的界線;此外,女孩們透過自拍獲得自信、愉悅與同儕認同,很常是無償自願的。
    .
    康庭瑜問到,這算是一種「賦權」嗎?其中提到兩種後女性主義的自我形象再現觀點,一種是自主的身體性感化,以反擊男性凝視;另一種則是透過形象塑造專家的介入,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這都強調著「#女人可以」(the can-do woman)的態度。在社群媒體的自拍上,不同的平台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也有不一樣的自我展現。
    .
    康庭瑜找到一種辯證式的觀點,存在於我們的社群媒體自拍中,「大眾的性感/我的性感」、「男性的性感/女性的性感」、「身體的物質性/身體化的氣質」、「霸權的性感/反抗的性感」。其中的反抗,雖說是一種在台灣男性凝視下的賦權,卻投入了另一個西方凝視的殖民觀點之中。所以,我們看起來過得好嗎?
    .
    ▓ #華人的成功意識形態
    .
    從康庭瑜的辯證中可以理解一件事,先不管賦權與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協商。與他人的眼光協商。可能她的關心是「審美」,我的關心是「成功」。社群媒體上的顯現,也很常被拿來當作是自我實現(成就)的評斷與自我評斷。同樣的,我們一方面在台灣人的成就價值中,可能同時也欽羨西方的成就判斷。
    .
    高旭繁(2013)整理了建構華人幸福的來源,包含「自尊的滿足」、「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過得比他人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與西方對個人情感表達、人際關係的展現的強調相異,台灣人較強調「內在」與「合群」,隱含「內聖外王」的意義。
    .
    簡單來看,幸福、成就的判斷上,台灣人對被群體認同「#努力工作」為重要的依據;然後,我們的成就歸因,除了對家人外,大都會表示謙虛,將最後的成就歸功給「運氣」、「貴人」,一方面不帶給他人壓力,另方面則產生報恩的連結想像,以獲得更多的機會(韓貴香,2010)。不知道滑坡到哪裡了,總之,就覺得在社群媒體裡的自我與他人協商,又想要個人表態,又要顧慮他人觀感,真的是蠻累人的。
    .
    ▓ #回到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該片用一種警告的意味,說明著我們人際關係的媒介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深深受到社群媒體邏輯的影響,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慾望,形成了一種被視覺化、感官化、表面化的比較、競爭,進而感到狂喜、興奮、失落、焦慮,範疇當然包含了前述的「外表」、「成就」等。在數位時代,有許多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都來自社群媒體,當然,社群媒體上互動的重要性,已然不須多言,只是那種情感、情緒的自持就更加重要了。
    .
    回到阿德勒。阿德勒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從各個環境中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並從個人的內在中,找到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最後自願地對「#群體做出無私奉獻」,而這正是社群情懷的核心精神。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尋求他人的認同,而是在一個社群價值下,追尋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這個非常個人化的修練軌跡,並不是很容易,但可以試著每天朝向目標逐步做一點點改變。
    .
    ▓ #我們該怎麼做
    .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卑與超越》、《被討厭的勇氣》當作心靈雞湯文,這次為了解釋、解決自己的心情,細心地進入到個體心理學的境地裡,才慢慢懂得阿德勒的真正想法,充滿了人性關懷。或許我沒有真的如此贊成阿德勒的論墊,也不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希望可以提供你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想法。
    .
    我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情懷、社群感、共融感,可以當作一是一個中心價值,也就是無比較的社會公平。但若說真的可以做的是,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並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們。我們可以單純觀察這些想法,不去處理它們。然後慢慢去面對,甚至與這些令人感到脆弱的想法共處。
    .
    然後重建思考路徑,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卑的細微之處,並且試著懷抱勇氣(courage)。勇氣並非勇敢,社會學家Brené Brown(2012)在《脆弱的力量》中區分,勇敢是應付困境的能力,勇氣則是全心全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卑脆弱的心境。她的脆弱研究裡發現,勇氣與脆弱總是共存的,那些自卑感反而就是讓我們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
    .
    我們可以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很爛,充滿挫折,但脆弱不等於懦弱,勇氣允許自己脆弱,也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

    |

    📂 #參考文獻:
    .
    1.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2.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Overcoming the Impostor Syndrome.

    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urrency.

    4.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5. Brown, B. (2012).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achings on Authenticity, Connection and.

    6.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7. 陳美姿, & 周麗端. (2020). 望子成龍女成鳳? 教養信念在社經地位與家庭學習環境間的中介效果. 教育心理學報, 52(2), 365-388.

    8. 韓貴香. (2010).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2(1), 41-76.

    9. 康庭瑜. (2019). 賦權及其極限? 後女性主義, 社群媒體與自拍. 新聞學研究, (141), 1-38.

    10. 張瑋庭. (2018). 用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談人際關係-以網路社群軟體 [Instagram] 為例. 諮商與輔導, (391), 49-52.

    |

    #結果新麥超容易噴 😅

  • 自卑情結英文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2 16:14:34
    有 141 人按讚

    [ 關於接受批評 ]

    偶爾和出版社或在媒體當編輯的朋友聊天,發現工作最累的部分,不是寫稿,而是改稿。
    編輯除了自己寫文章之外,有時候還需要審核外稿寫手的作品,但不是改改錯字就好,而是要當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樑。這個角色,有點像婆媳問題裡的三明治丈夫,婆婆生活經驗豐富,自有一套不易撼動的人生觀,而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也有自己的脾性與堅持,當兩者碰撞時,勢必得磨合,不是一個人丟出什麼,另一個人就全盤接受。而編輯在這個過程裡就像夾心內餡,必須綜觀全局,雙面顧慮,做出最合情合理的選擇,完美黏合兩片餅乾。

    你也可以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09/12/how-to-take-constructive-criticism-healthily/

    每個網站都有其調性,養出來的讀者也有不同的閱讀喜好和習慣,所以在審核外稿時,除了基本的順暢度和知識量外,還要顧慮整個文章的架構是否足夠吸引人、觀點是否前後矛盾等等,所以在保留作者原汁原味和符合網站調性上求平衡,是一件很考驗的事情,也是各種麻煩的起點。
    有些作者把「改稿」視為一種人身攻擊,其實我不是不能理解,我以前也很討厭被改,覺得專業上被人質疑,但後來自己當編輯後懂了,改稿不是說你笨或做錯什麼,而是有許多超出作者與編輯個人的考量而不得不為之。
    曾經遇過一位外稿作者,明明已經與他討論好主題走向,但文章交來,簡直狗屁不通,字句間還有濃厚的性別歧視意味(但這位作者本人並沒有意識到),發回去改,改了三次,每次都比前一次差,編輯建議寫得越來越詳細,幾乎是要幫他寫完一篇文章了,成品到最後還是差強人意,這才發現有些問題是編輯救不了的。但幽默的是,改到最後,這位作者火氣也上來了,跟我說「你有什麼建議,最好全部一次講出來」,同時還私下越過我,跑去與我的上司抱怨,暗示我在找他的碴。
    還好上司和我站在同一條船上,對這位作者的奇葩行徑也感到十分驚嘆。我很想和他說,其實我真的沒空找你碴。我一天平均要寫 3000-6000 個字,腦子整個塞爆,每天最大的爽事,就是收到一篇完美無缺的稿件,精彩到令人渾然忘我、忘記自己是在改稿,看完後還迫不及待想與讀者分享,而不是改一篇爛泥文章,越扶越爛,壓榨所剩無幾的時間和腦力,更何況,我根本不認識這位作者,一個與他素未謀面的編輯,有什麼理由要找他的碴?
    還遇過一位作者,和他在電話上討論修改細節,他卻不知怎的,字字句句透著尖酸刻薄,「這個地方我想要用這個英文字的概念去解釋,這個英文字我想妳應該還聽得懂吧?」「我不是做媒體的啦,但我以一個做過民族誌經驗的人來告訴妳......」,又削又剜的,每一次請他修改文章,都是一種抗壓訓練,跟這種人說話不能生氣,只能無視一切地就事論事,否則工作會做不完(哭)。


    對我來說,原創性與個人風格絕對是第一重要,但作者在投稿、收稿費的時候,還是不能忘記從「商品」的角度去檢視自己的作品。文人談錢並不俗,因為文人也要吃喝拉撒。一篇文章寫好後,還要「賣對人」,有的人千辛萬苦煮了一鍋紅酒燉牛,拿去一家純素餐廳問對方要不要買,對方拒絕,不代表紅酒燉牛不好吃,只是不適合。不過賣錯人還不是最恐怖的,無藥可救的是把一鍋牛煮爛了,廚師本人還覺得很好吃,怪別人不懂得品味,批評者都只是嫉妒他。

    改稿的經驗,讓我發現學會接受建設性批評雖然很重要,但這件事說比做容易,因為人要先放過自己,才有能力用健康心態去接納、反芻負評。一個自負、自卑、沒安全感或完全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在接到批評時,很容易就會做出狹窄的心理投射,為保自尊,下意識就怪別人找碴。但事實上,除非你與某人有利益上的競爭,一般人根本是忙到沒空找麻煩的。

    人是天生愛聽故事的動物,永遠都渴望美好事物帶來的驚奇,這個世界也永遠歡迎精彩動人的作品,這個全球化網路時代,沒什麼懷才不遇。

    ps. 辦了個「少女A」的 IG,未來文章也會在上面同步發表,歡迎大家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情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跟窗口的上司抱怨是什麼情結
    #工作 #編輯 #少女A #職場

  • 自卑情結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14 02:34:00
    有 382 人按讚

    厲害,沒想到中國竟然有如此人才,看來x言x語還差地遠了,brother.
     
    認真說,每個人對於現狀,都需要一種「解釋」,而這樣的解釋,可以是天馬行空、各式各樣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立,這個解釋有助於減輕痛苦,釋放壓力,當你有一個「解釋」以後,至少思緒會暢通,可以解開因困境被綑綁的思維,當你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即使他不是那樣),即使他持續發生,無法避免,都會使你不再恐懼,產生自信,持續面對一成不變的生活,並且帶來驚喜.
     
    好像進入了一個「新世界」那樣.
     
    照理來說,這個「解釋」應該是「什麼都可以」的,不過,在中國政府的言論控制之下,它很快傾向於一種正確,加上中國本來就有的「夜郎自大」、阿Q式的民族性,被禁錮的靈魂,就會朝向祖國沒有人會反對、也無法反對的路徑去行走,那就是歌頌祖國的偉大,以中國為中心,去解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
     
    照理來說,浮誇的解釋,最後會被現實世界的認知一步步削去膨脹的意識,使之成為符合世人感知,為社會接受的樣態,但是放在中國,他們的主流論述,由中國政府所命定,本身就是類宗教的迷信存在,換句話說,中國政府自己也是這樣幹,也是這樣與世界敵對,並且他們具有一定的實力,扭轉真實,例如,唆使尼哥譚德賽,要世界感謝中國,讚嘆中國偉大的貢獻,他們在第一線防治病毒,代替世界的人們受罪,而不是隱匿消息,散播病毒,毒害世界,病毒的發源地.
     
    加害者變成被害者,又變成幫助人,這些顛倒是非、求取免責的效用,的政治行動,其實都在一步一步的,掏空人們對真實的感知.
     
    當世界各處,依然有正常的感知,得以削弱那樣不正常的影響力,中國內部,卻深受其害,人們信以為真這樣的論述、政治觀點,並且據此衍伸出各式各樣的奇形怪貌,理當作為滌清謠言的「真實」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卻成為使人們陷入迷信的謠言本身,這些所謂謠言,其實跟中國政府的主張一致,不過更加誇大,無厘頭,中國見到台灣說要修憲18歲公民權,便說「這是以身試法,必定嚴懲」,這是試誰的法呢?想必是把自己國家不自由的法條,給推及到無關的人身上,要自由人遵守他們不自由人的法條,認為世界應該服膺於他們的統治,對於香港制訂國安法,推翻「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當初所訂下的承諾,在一片黑警施暴,地鐵站打傷無辜老百姓的哀號聲中,乃至於失蹤的少女成為海上浮屍,他們可以不知反省,繼續施加更加剝奪港人自由的國安法,並稱「這是在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是在維護憲法和香港的基準法,是在維護香港的憲制秩序」,像是這一種論調,就叫做偽冒理據,將虛假的東西,當作根據來談,要人們朝向相反的方向行走.
     
    將不合尺寸的螺絲,硬是要插在螺絲孔裡,說他們是符合尺寸的,若不是木板破裂,就是變成一個搖搖欲墜的樣子,將螺絲釘直接刺進木板,說他們正常了,孔成功被嵌入了,這是一個合格的掛衣架,這造成的不是一個畸形的螺絲釘和螺絲孔,而是整體的破壞,當衣服掛上去,整個衣架連同螺絲釘,都會墜落,撕下一整面牆.
     
    我們可以從這些謠言裡面,看見中國民間被封閉的認知和痛苦,例如,學英文讓人變傻,一句「天下文明,起源於文字,文字起源於中國,漢字才是全世界的母語,英語是低級的語言,漢語的劣化物」,或者是「出國是一種精神貧賤」,「那些墮落無知的富貴菁英階層,那些有錢的下等人,跪在外國人腳下的下等人,以出國為榮的賤人廢物..他們必然會成為社會和時代的棄兒」,這可以看見鄉村中,或者那些無法出國的人,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對於上階層的人的嫉恨,他們僅能受到有限的教育,無法學英文也沒有資產可以出國,只能看著那些穿金戴銀的人們操著英語並述說外國旅遊的種種,引以為高貴的樣子,貧窮的人們至少可以藉由祖國的威嚴,咒詛他們的奢華.
     
    這些文章並不是感性的,相反,是理性的,而且擁有邏輯的,不如說是走入理性的極致,在無視周遭情境的種種,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以有限的文本推估出來的產物,可以知道他們的生活圈是封閉的,接收的資訊是被篩選的,有各種國際甚至宗教的相關知識,不過卻是以中國文化為藍本,由中國政府灌輸他們必須遵循的概念,所誕下的產物,無論是反美帝,鼓吹戰爭,「日本是我們的兒子,要給日本以父愛,恢復自古以來的朝貢體系」、「印度人為什麼敢招惹中國?因為印度並不是一個由人類所組成的國家」、「國產基督徒,一群瘋狂的戀屍佬」這些都是由中國政府,施加給人民的意識形態,而且這些人只是說,中國政府卻實際的付諸行動-在拆毀教堂或者使僧侶膜拜共產黨,這些底層的人民不過就是眼睜睜的見到國家的殘暴行為,給予一個「解釋」罷了.
     
    乃至於他們對於難民的解讀,是把難民解釋成野豬,說那些同情難民的人,「不就是和同情拱玉米的野豬是類似的事嗎?」、「一個精神正常的人,不是應該同情玉米、同情種玉米的人才對嗎?」
     
    這是很有邏輯的去走向錯誤的結論,「野豬餓死是好事,同樣,難民餓死也是好事,不是壞事.」然而,一個精神正常的人應該會同情那些陷入貧窮、痛苦的人,而本身就處於貧窮痛苦之中的人們,並不會因為一座長城區隔,自己的境遇就會改變,外面的人是野豬,裡面的就是人,如果自己也是難民,去攻擊外頭更加困苦的人,那麼,很快的,自己也不會得到善待,當自己被壓迫的時候,再輪到城牆內的人再築一座牆,攻擊自己是活該了.
     
    Robert Merto曾經說過,
     
    「一般人抱持錯誤認知的原因在於『這是根據他們自身經驗的必然選擇』,這個選擇並非源自不理性,而是源自理性的漏洞.」
     
    對照那些滿口邏輯,自認為理性的傢伙,其實也墜入了相同的迷思.
     
    中國政府,使他們墜入了這種邏輯之中,並且也打壓了民間其他正常人的淘洗知識的力量,使這個錯誤認知,不斷的膨脹,成為了難以收拾的局面.
     
    這就像面鏡子,照射出了中國政府的殘暴的一面,而他們的言論其實並不誇張,當他們說日本是我們的兒子,這樣的印度,我們能打一百個,甚至打韓國,打英國,打米國,卻獨獨漏了台灣,一個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移轉內部壓力,實行真真正正的反智思想,也許是他們接收資訊的管道有限,也也許,是一種來自底層人民的溫柔吧.
     
    寫到這,不免想到當初張經義,說去中國官媒服務,可以製作「正兒八百的國際新聞」,李四端點頭稱是,並稱中國的「貝斯」很大,有很多人願意讀這樣嚴肅的,和自己利益攸關的國際新聞.
     
    但事實上,閱讀量最高的,卻是這種「中國不稱霸,我們要稱王」、「我們是龍的傳人,而西方人是牛的傳人.」一副黃帝殺死紅毛蚩尤的論調,堪稱諷刺.
     
    那麼,這對台灣而言的意義是什麼呢?
     
    事實上,在疫情之初,即有所謂囤貨的風潮,而他的來源,一則LINE的訊息「收到重要情報 請大家儲備1個月份左右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而且立刻到銀行提領所有的存款.」其原始來源,正是類似的故事性謠言,「地球盟友Cobra 終局之戰」,他除了有簡體字版本,也在微信流傳,敘事的方式十分雷同,
     
    「解放地球的戰爭即將迎來高潮.」
     
    「中國的冠狀病毒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黑暗勢力在義大利的科多尼奧散播了另一品系的基改病毒.科多尼奧和皮亞琴察之間的距離只有數英里.」
     
    「許多人已經注意到這些要求民眾足不出戶的政策為大逮捕創造了理想的行動條件.」
     
    「以下是白帽子(正義軍)透過德雷克放出的消息不論大家要不要相信這個訊息,建議大家準備好面對3個禮拜的戒嚴時期,儲備可以滿足3個禮拜生活所需的糧食、飲用水、衛生紙和其他的日常生活用品.」
     
    而有人相信了這個網站,發了Line訊息,間接的引發囤貨潮,不免讓人大聲的感嘆,「wtf!」
     
    而在台灣,也有主張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我們跟中國同文同種、文化上的中國人,這樣的政治人物在,並成立了類似邪教的政黨組織,宛若教主一樣的存在,他以政治文化的傳道者自居,並且得到了不少人擁戴,甚或,贏得了民主選舉,把其他正常的參選人,打成白癡,不正常的,當作是正常的,穿著「選個正常人」的t恤,這樣的奇異的現象,明明市政的表現是最後一名,並且在台灣防疫的途中不斷扯後腿,他卻表示「我指揮防疫也不會太差」,其政黨主張撤換台灣的防疫指揮官,其妻更表示,「這種態度防疫,換我這種沒專業的來都行」,並博得一群人的讚賞.
     
    這種自卑轉而自大,以大中國主義為基底的情結,其實跟中國的謠言頗為類似,他們習慣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來取代人們對於真實的感知,如同中國的造謠故事,針對鍾南山一樣,他們習慣攻擊陳時中,認為只要把真實的象徵打掉,便能以虛假取代真實.
     
    「謊言說一百遍便會變成真的」,但事實上,謊言說一百遍,不會變成真的,但可能替代掉真的,使他人陷入錯亂,使人們陷入恐懼,在那上頭似真非真的東西,不會是真實,而是一種渾沌,極為不穩定的東西.
     
    我們實在很難想像,這些信口開河的人,會造成什麼恐怖的現象,就像一群瘋子,去鑿原子彈的外殼去賣錢,替自己賺取利益,他們造的代價,要社會大眾去承受後果.
     
    但無論如何,總是需要一群正常人,來守住真實,只要真實之火還在燃燒,就算謊言像是黑霧一樣,去蒙蔽每個人的視野,但火光一照,我們就可以看清楚他們虛弱不堪的影子裡面,原來,只是一隻小老鼠罷了,brother.

  • 自卑情結英文 在 米克瑞 MickRay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11-12 07:41:49

    我想,種族歧視到處都有,台灣與美國、歐洲與非洲......
    但我們該努力的是正視我們的歧視行為,然後檢討與改善
    而不是每每種族歧視被提出來就蒙住自己的眼睛然後指尖先指其他國家。
    台灣加油!

    瑞門原文:
    這是2015/10/15 晚上7:40左右於台灣的台北捷運大安站轉乘紅線發生的一起妨礙名譽之公然侮辱事件。
    這是一起標準的種族歧視進而引發的行為。

    該名陌生男子在人潮壅擠的下班時間,台北捷運車廂內,對我和我女友大發他個人被各方媒­體洗腦的種族歧視的偏見。
    而自己強調“這不犯法”、“這沒有罪”,種種都證明了台灣目前對於“種族”和“歧視”­的整個法律的體系其實根本還未健全,
    才讓該名男子如此囂張、誤會他的行為很合理、無罪?

    在台灣,這浮不上檯面的隱形霸凌,是較為偶爾會看見如此激烈的行為。
    但這是存在的。這是種族歧視。


    如果只是由“外表”和“工作”與“現金”去評斷一個不認識的人、直接對一個人下評論.­..這樣的行為不是無知是什麼?
    真正可怕的是該名陌生男子極為明顯的自卑情結,不停的要我證明身上的現金、不停地對我­人身攻擊、莫名其妙的謾罵。
    這樣的自卑與無知,造成了文化交流的大忌-「歧視」。


    這是我在台灣第三次遇到發生在我身上的情況。我必須說,每一個國家都有這樣的情況。
    只是一般這種標準的刻板印象加以進化的想法只會躲在腦袋裡、心中,
    一般人面對與處理時是比較不會如此將偏見的仇恨展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這一次遇到的,是在一個公開的地方,他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不是人身攻擊,就是刻板印象­。
    這是非常標準對於“種族”所引發“歧視”的經典範例。

    想訂閱就訂閱吧!!! =)

    英文頻道:MickRay
    https://www.youtube.com/user/MickRayChung

    跟蹤我: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yunray_chung
    Twitter: https://twitter.com/YunRayChung
    Tumblr: http://mickray-chung.tumblr.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