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腦內啡不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腦內啡不足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腦內啡不足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ittlewren (wren)看板prozac標題Re: [閒聊] 運動根本沒屁用時間Thu...

腦內啡不足 在 Cream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7:31:41

人類會將回憶美化,往往回想過去,只剩下美好的部分,忘記了也有痛苦的部分。 仍舊在磨合中的一個多月大新生兒,半夜大概4點醒一次,6點開始春輪很吵,之後一路吵到8點再吃奶,但半夜我們四個一起睡,我很淺眠,有時候我一路到6點都還沒睡,會受不了請爸爸去哄小的,爸爸的體貼就是抱著嬰兒放到小床搬到客廳去陪睡,...


神經傳導物質的角度來看,運動(和冥想)是最有效能調節多巴胺濃度的自然方法,所以
才有醫生說“我們往往高估食物的療效,低估運動的功效”。

神經可塑性角度來看,運動能促進某些新連結的產生。

內分泌角度來看,運動促進腦內啡(endorphin也稱安多酚)的生成。和神經傳導物質的
差別是,腦內啡算是一種賀爾蒙,和嗎啡有類似的功效,有止痛和讓人feel good(類似鴉
片)的功效。

中醫角度來看,運動能夠改善氣滯血瘀的體質,也就是憂鬱體質。鬱鬱寡歡的林戴玉是
這種體質的典型代表。

社會角度來看,很多人運動是因為愛美而雕塑身形。體態優美的人比較具吸引力和自信
心。第一印象給人“這個人有在照顧自己”的比“這個人很邋遢”好,在職場和平常人際
相處方面都比較吃香,對於自我認同感的建立很有助益。


=======

個人經驗是,有運動比不運動好。

一開始運動的目的是抗憂鬱,

後來血液循環和心肺功能都改善了,頭腦也比較清楚,體態也比較好了。

我以前因為背肌太弱所以有習慣性駝背的問題,

長期跳舞後儀態方面改善,駝背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下消失了。

即使過了長高的年紀也還是增高了0.5cm,自信心也增強了一些。

這就是長期運動對我的改變。




我會選擇跳舞當運動是因為,

有資料說有音樂韻律的運動對抗憂鬱比較有幫助,剛好我也喜歡舞蹈,

所以就在youtube上找舞蹈影片,放慢速度自己跟著做動作,記住舞步後就變成身體記憶


就這樣學會了一支舞。




我想運動對我有效的另一個原因,是讓我感受到與憂鬱相反的生命力,

使我體會到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虛弱(雖然還是挺弱的啦)。

另外對於有飲食失調病史的我來說,學習愛惜與感受自己的身體非常重要,

強調美感的運動在這方面使我明顯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能耐與活力。




其實除了跳舞這種有氧運動,我也應該開始重訓才對,不過重訓實在太無聊了。

這麼說來,網路上好像有達人帶領重訓的影片,或許有人活潑的帶領可以讓我不再反感。



我一開始運動的難處是:

1. 萬事起頭難,建立新的習慣通常不容易。

憂鬱症患者都已經動不起來了還硬要動也是蠻困難的,我也是好到有點力氣的程度才push
自己去運動的。

重鬱的時候倒是動一動就哭起來了...真是不堪回首。

2. 找出適合又喜歡的運動需要時間去摸索。

3. 完美主義,認為如果沒有做到好就乾脆不做。

現在我不會一心求好,沒辦法運動30分鐘,動個5分鐘也比不動來得好。

4. 太忙,或有其他不方便。例如有時候我身體虛弱不舒服就不會強迫自己去動。



※ 引述《radiohead56 (電台頭5566)》之銘言:
: 我跑步游泳四年
: 健身三年
: 結果憂鬱 焦慮 恐慌一樣沒好
: 個性還是一樣軟弱
: 自信心也沒提升
: 肌肉也沒練出來
: 還復胖20幾公斤

這聽起來是該去抽血檢查一下



: 到底是哪個渾蛋說去運動就能改善情緒 有自信的???
: 我要打死他!!!!!!

好啊,請吧。

這樣我就可以毫無罪惡感的早點解脫,倒是幫了我個大忙。

畢竟康復的路很難走,要不是道德原因我早就放棄了。




還有鼓勵我運動的醫生。他的醫術和學識是不錯,

但以前有病患對他的處置不滿而動粗,他就告那個病患,所以你打他應該也會被告。




好在他和我的合作目前還算是不錯,現在我已經被減藥了。

這表示我的大腦已改變到一定程度,或是我的方式與力量已經能夠支撐起自己了。

當然除了運動以外我也有做其他事,運動只是治療的一部分。

抗憂鬱是多管齊下的,除了運動,生活習慣、人際關係、閱歷增加、思考模式的改變都使
我在這幾年的治療裡成熟了很多。

因此對我個人而言,運動在我的抗憂鬱方程式裡穩穩的佔了一部分(但不是大部分)比重。




從醫學研究的統計上看來,運動對多數人都是有助益的;

從我身邊看到的例子,大家對運動的評價也都是正面的。

不過統計這玩意嘛,總會出現outlier,不影響整體分析的結果就是。

而現代人普遍運動不足,也越來越多醫生表示久坐不利健康。

就算不是抗憂鬱,為了整體的身體健康,大家也一起動疵動疵動起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1.1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511437525.A.C8C.html
radiohead56: 社會角度那段是胡扯 我瘦了18公斤 重訓 人際關係成 11/23 19:54
radiohead56: 長0 自信0 還是會被玩弄欺負 11/23 19:54
littlewren: 那就是個人因素了,恭喜你是罕見的outlier 11/23 19:55
radiohead56: 不過 我還是想回去重訓 11/23 19:57
bartwang: 看到你長高那段,非常吸引我 11/23 20:18
littlewren: 因為脊椎拉直了啊 11/23 20:22
bartwang: 嗯,我現在為了長高,每天都吊單槓。以前也為了矯正駝背 11/23 20:44
bartwang: 去練過瑜珈,很有效,不過太累人了,現在懶病發作XDD 11/23 20:45
hesione: 瘦了十八公斤還不是優點嗎?瘦下來本身就提高健康程度, 11/23 21:01
hesione: 其他疾病的機率也會降低啊。如果把事情有價值與否完全建 11/23 21:02
hesione: 立在別人眼光之上的話,那我覺得不是運動沒優點,而是你 11/23 21:02
hesione: 的自我認知意識這邊的問題 11/23 21:02
radiohead56: 反正從上到下只有缺點 11/23 21:04
radiohead56: 我瘦下來根本沒變 11/23 21:06
hesione: 一個色盲的人看不到顏色不等於天空就不是藍的。 11/23 21:25
putidajhang: 謝謝你的心得分享! 11/23 21:51
ktta: 我之前瘦快20公斤 你知道hunter叫我一定要在面試的時候提嗎 11/23 21:52
ktta: 能瘦那麼多 代表一個人的毅力 在職場上有價值的一件事 11/23 21:52
ktta: 重點是別人怎麼看你你有時候不知道 11/23 21:53
ktta: 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太偏差 11/23 21:53
ktta: 你會覺得什麼都零成長 但是別人看起來不是這樣 11/23 21:54
ktta: 別人也不會什麼事都一直和你說 有些話他們放心裡 11/23 21:54
ktta: 還有你有空去查一個詞叫作「自動化思考」的吧 你應該就是 11/23 21:55
Astragali: 推運動可以感受到與憂鬱完全相反的生命力 這很抽象 但 11/23 22:34
Astragali: 是我重訓的時候真的可以感受到自己活著 所以重訓對我 11/23 22:38
Astragali: 來說一點也不無聊XD 11/23 22:38
Astragali: 能夠找回對自己身體控制權的感覺真的很好 11/23 22:39
littlewren: 喔喔!樓上的想法很好! 謝謝分享! 11/23 22:52
Astragali: 我很愛重訓 有機會可以一起分享XDD 11/23 23:26
radiohead56: 我只記得當時變瘦的時候 「有變嗎」「你還是一樣胖」 11/24 00:06
radiohead56: 當時同學還是把我當胖子看 直到健康檢查 11/24 00:06
hesione: 體重計上的數字下降,同學說沒有,所以同學為真?? 如果你 11/24 01:07
hesione: 追求的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問題不在運動,你需要的也不是 11/24 01:07
hesione: 運動,是調整自我認知的專業協助。 11/24 01:07
hesione: 去五金店找滷味,努力去一萬次也買不到的 11/24 01:10
radiohead56: 我需要別人的稱讚 這樣才有自信跟動力 11/24 09:21

不知道這是否算是一種依賴別人或推卸責任的態度。
就算別人稱讚你(其實推文裡也不乏有人說你有進步),你還是在找各種理由自我否定。


你無法得知人心理想的和嘴巴說的是否一致,
也不知道別人是否有其他目的(例如職場上打擊活得升遷機會),
所以只是依賴別人的稱讚獲得自我肯定是非常不穩定的方式。


把自己的停滯/退步怪罪到運動上大概比較沒有罪惡感吧。
推卸責任是很常見又典型的防衛機制,因為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而用來維護自尊。


影響自我認知、身心健康、自我價值感、別人的評價etc.的因素有很多,
建立運動習慣只是行為上的改變,然而你的認知(例:思考模式)卻依然如故。


有一種很傳統的療法,稱為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簡稱CBT),
就是透過幫助個案認識自己原有的行為和認知模式,在慢慢練習與改變,達到治療效果。


就跟其他版友說的那樣,我也鼓勵你試著改變思考模式。
這跟運動一樣,需要時間和努力。慢慢來吧。
※ 編輯: littlewren (123.193.21.115), 11/24/2017 15:26:47
hesione: 需要,還是必要? 別人有權利不給呀。我覺得還是尋求專業 11/24 15:12
hesione: 協助比較實在 11/24 15:12
hesione: (把這些拿出來跟諮商師晤談) 11/24 15:15
tiano: 這篇寫得真好。我罹患憂鬱症十幾年了。試過許多療法。曾透 11/24 19:45
tiano: 過禪坐,後來練瑜伽(也是長了0.5公分),爬山,現在重訓。 11/24 19:45
tiano: 真的是有(運)動有差!終於調到能與憂鬱症和平相處了。 11/24 19:45
dreamtp: 推運動 也要鼓勵自己運動 11/24 20:2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