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脊椎手術後注意事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脊椎手術後注意事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脊椎手術後注意事項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LMWH) : Enoxaparin (Clexane) 藥理作用: LMWHs 為低分子量肝素的片段結構,分子量小,已分離出其標準肝素的抗血栓及抗凝血作用。Enoxaparin為低分子量肝素,主要抑制 factor Xa...
脊椎手術後注意事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LMWH) :
Enoxaparin (Clexane)
藥理作用:
LMWHs 為低分子量肝素的片段結構,分子量小,已分離出其標準肝素的抗血栓及抗凝血作用。Enoxaparin為低分子量肝素,主要抑制 factor Xa,次要抑制 factor 9, 11, 12。Enoxaparin以anti-Xa來標定的活性比anti-IIa或抗血栓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強。
使用劑量:
1、1 mg/kg SC/IV Q12H。皮下(SC)或IV靜推。勿打IM。
2、最高投與劑量:75mg SC, q12h.
3、不須監測apTT,但要注意血小板低下。
4、以低分子量肝素治療之療程不應超過10天,包括給與維生素K拮抗劑達到穩定時所需的時間,除非病患無法改用口服抗凝血劑,否則應儘早改用口服凝抗血劑。
注意事項:
腎功能不全,應調整劑量,eGFR<30 ml,劑量減半,否則容易出血。或改用Heparin
肥胖(BMI>40), 或體重過輕(Male< 57kg, Female< 45kg)
臨床治療:
1.深部靜脈栓塞(DVT):
預防:40mg SC QD
治療:1mg/kg SC Q12H或1.5mg/kg QD
*DVT treatment Guidelin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543-603)
2.急性冠心症(ACS)
給予PCI治療時,配合使用。劑量0.5 mg/kg i.v. bolus.
*2020 ACS ESC Guidelin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00, 1-79
LMWH禁忌
1、對enoxaparin過敏;
2、具有因傳統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或低分子量肝素引發嚴重的第Ⅱ型肝素引發血小減少症(HIT)之病史者;
3、出血症狀或止血障礙傾向(當此狀況與使用肝素無關時,可能之例外的情形是散佈性血管內凝血);
4、器官病變,容易出血;
5、顱內出血;
6、以低分子量肝素作治療之期間,不可進行硬模外或脊椎管內麻醉。
#健保給付規定
Enoxaparin 注射劑(如Clexane):(108/2/1)
依下列情形使用:
1. 治療深部靜脈栓塞(DVT):每次療程使用小於10天。
2. 治療急性冠心症(ACS):每次療程使用60mg 1天2次,2~8天。
3. 預防手術後靜脈栓塞:腹部手術,每次療程使用40mg 1天1次,7~10天;膝蓋或髖關節手
術,每次療程使用30mg 1天1次,7~10天。
注意事項
1、Enoxaparin與傳統Heparin或其他低分子量Heparins,不能直接以unit對unit的方式交替使用。
過量處理
2、皮下注射大量低分子量肝素後之意外過量會發生出血併發症。
3、發生出血時,某些案例可能適用protamine sulfate作治療,要牢記下述:
1.未分斷肝素較無效。
2.由於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開立該處方前要評估protamine sulfate之利益/危險比。緩慢靜脈注射protamine(sulfate或hydrochloride)可達到中和的效果。
Protamine的劑量依下列情況而定:
1.肝素注射量(100 anti-heparin單位的 protamine中和100 anti-Xa IU的低分子量肝素的活性)
2.施打肝素後隨著時間的消逝,要適當地減少解毒劑的劑量。然而,enoxaparin之anti-Xa activity無法完全被中和掉,而且,由於低分子量肝素之吸收動力學,這種中和可能只是暫時性的。這種情形下,可能需要將protamine的總劑量於24小時內分成數次注射(2至4次)。
Heparin類似藥物:
Hirudin:由水蛭抽提出之胜肽,已有合成製劑靜脈注射,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抗凝血作用較 Heparin 更直接,專一性且藥效強。
Dextran sulfate:作用與Heparin 相似,但作用時間長,治療腦血管栓塞症。
#Heparin
#Protamine
#Warfarin
#LMWH
#INR
#Clexane
脊椎手術後注意事項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衛教文 膽結石的危險族群】
很多人是做檢查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為什麼會有膽結石出現?通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先將可能的原因整理出來,讓大家回憶看看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這些NG行為,以免石頭越長越大。
除了年紀大和女性這兩個危險因子之外,以下族群要特別留意,得到膽結石的機率比較高,常常腹痛的話,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1️⃣高油脂飲食
有近80%的膽結石是膽固醇結石,石頭是黃色的,主要的成分是「膽固醇」,飲食中攝取過多的油和脂肪,會造成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形成結石。所以結石是油脂食物吃太多,不是水喝太少,水喝太少是得腎結石。
2️⃣缺乏運動、日常活動量少的人
我最常遇的職業是會計,他們必須長時間做著辦公,整天下來缺乏活動會使得腸胃蠕動變差,膽囊也跟著不收縮。另外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是膽酸的前驅物,膽酸合成增加可以減少膽固醇結石形成。運動還會誘發身體釋放神經賀爾蒙,促使膽囊收縮排空膽汁。有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5小時,就會增加結石發生的機率,所以坐太久的朋友,要找時間站起來動一動!
3️⃣三餐不定時的人
長時間禁食(沒吃東西,兩餐隔太久),沒有食物進入胃和十二指腸就無法啟動「膽囊收縮素」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酸會促使小腸分泌膽囊收縮素,通知膽囊排出膽汁,這樣才能消化食物!如果太久沒有吃東西,膽汁淤積在膽囊內,結石會容易形成。所以工作太忙碌,三餐不定時的人,例如銷售員,警消,媒體從業人員,醫護⋯等,自己要找時間吃東西喔!
4️⃣懷孕、使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
最近我才遇到一位37歲的媽媽,沒有三高,身材也標準,但是膽結石已經有三公分,他是生完雙胞胎之後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統計起來,懷孕會增加膽結石的機率,因為雌激素會減少膽鹽的分泌,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黃體素則會造成膽囊收縮蠕動減少,使膽汁淤積。懷孕的時候,大約有30 %的孕婦有膽沙,2%有膽結石。在生產完之後,60%-70%的膽沙會消失,20%-30%的膽結石會消失。懷孕時或生產完後,常常上腹痛要小心是膽結石出現了!
5️⃣體重迅速下降
特別在減重手術後會發生,這是因為卡路里攝取減少促使膽汁淤積,脂肪的溶解也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所以瘦太快的時候,也要小心膽結石出現。
6️⃣肥胖
肥胖的人膽固醇合成的量較多,分泌至膽汁中的量也多。特別肥胖的女性,得到膽結石的機率可以高達七倍,而且比較容易出現併發症,男性的話機率就小一點。
7️⃣糖尿病和有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
血中胰島素上升會促使肝臟接收膽固醇,進一步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分泌,另外會減少膽酸的分泌。
8️⃣血脂肪異常
多數的研究發現血脂肪異常跟膽結石有關,例如三酸甘油酯過高,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非高密度膽固醇過高。不過還是會看到有些人血脂肪都正常,但仍然有膽結石。
9️⃣肝硬化
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色素結石(石頭是黑色的),有15%有膽固醇結石。因為肝臟代謝異常的關係,膽汁中的膽色素增加,膽酸分泌減少,膽囊的蠕動變差造成。
🔟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
紅血球溶血會導致膽色素增加,膽色素增加會形成色素結石。
1️⃣1️⃣膽道發炎
在膽道中有細菌感染容易造成色素結石形成(顏色是棕色的)。十二指腸有憩室也容易有色素結石產生。
1️⃣2️⃣發炎性腸炎
克隆氏症患者,常合併小腸末端病灶,影響膽酸的吸收,得到膽結石會高兩到三倍。
1️⃣3️⃣脊椎損傷
機率高兩倍,原因不明,可能跟膽囊收縮調控有關。
1️⃣4️⃣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同時有膽結石的比率較高,有多1.5倍。兩者也許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我想應該是跟少活動和飲食有關。
1️⃣5️⃣使用特定藥物
特定的降血脂藥、抗生素、全靜脈營養注等會增加膽結石發生率。
1️⃣6️⃣膽結石家族史
有些家族不只一位成員有膽結石,可能跟家族的飲食習慣有關,或是遺傳性肝臟酵素缺損,使膽酸合成不足所致。
㊙️之後我會在將「膽結石形成的機轉」和「膽結石患者的注意事項」跟大家說(我一次寫不完😅)。真的沒空我就拍影片好了。
歡迎自由分享喔!
脊椎手術後注意事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北護女性運動的課程主題
是女性癌症與運動
國內提到癌症相關的運動
要不就是著眼在如何預防癌症
要不就是罹癌後,如何增加生活品質
或是討論運動強度如何增加存活率
然而~又有多少人願意從病友的角度
思考他們需要的訓練與照顧?
最簡單的~
所有人聽到乳房切除後
第一個想到的是處理疤痕
關注脊椎側彎等肌骨失能的現象
在我24年前第一次接觸乳癌癌友時
一點點的胸部伸展,都會讓她當場崩潰痛哭
不是因為疼痛、更不是因為緊繃
而是因為伸展患處
直接誘發著她抗癌過程的苦痛
#傷疤會記憶著所有的一切
許多運動科學專家不斷鼓吹
癌友運動的好處有多少
半威脅的訴說著,不趕快動起來
就會縮減壽命、甚至降低品質
不斷的鼓勵癌友接受中到高強度的訓練
因為「實驗證據」告訴我們
中到高的強度對癌友的存活率最高
甚至能避免癌症復發
對!誰不知道~
但~沒照顧過癌友的人
你不會了解癌症治療所伴隨的疲憊感
那種疼痛、無力、沒精神
加上動不動就水腫、脹氣、胃酸上口
失眠、嗜睡、關節痛、神經痛....
更別說是掉髮、噁心、發燒等治療副作用
他們要面對的生理挑戰已經夠多
一直鼓吹中到高強度運動的教練們
可否先將心比心的轉換立場?
#活得沒有品質有時更加痛苦
低到中強度運動無效嗎!?
不!「研究證據」告訴我們
沒有那麼有效!但也是有其他效應
調節自律神經張力、降低體內發炎...
舒緩筋膜張力、增進本體控制、逐漸增加肌肉耐力...
所以~要討論癌友訓練前
第一件注意事項就是
「#請考慮個別差異下的需求」
「#訓練關鍵在於解決癌友當下的問題」
「#恢復日常工作功能後才可能挑戰強度」
最簡單的~癌症治療常見的「人工血管」
就是許多癌友運動的障礙
會限制著同側的上肢活動、影響負重
去年大體解剖時,其中一具大體老師
身上就有人工血管
割開後血管周邊結構緊緊地沾黏在一起
更別說如果血管感染、脫落、斷裂的後遺症...
對於乳癌與子宮體癌症的人
還必須面臨結構破壞與切除的現象
切除組織周邊的循環與力量都會消失
更需要在術後及早開始鍛鍊
這些鍛鍊都不需要多強或多大
而在於你願不願意每天簡單的執行
直到有足夠的體力,逐漸加強強度
挑戰中到高強度的訓練
甚至教練在個案即將歷經癌症手術前
是否能協助紀錄姿勢、關節活動狀態
術前活動與運動習慣、強度、頻率
或是術前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特性
然後協助在術後逐漸恢復能力
甚至挑戰更高層級來堆高基本能力
對癌友照顧不該是單次或短期
而是協助週期化的恢復體能、對抗衰弱
癌友的訓練需要換個角度來思考
所有的研究都討論著強度的影響
探討著矯正訓練對癌友的幫助
但~#願意被執行的課表 才是真正的好課表
再好的強度與課程規劃
個體無能或不願意執行
這些課表都只是一張紙或一個研究
況且~對癌友照顧來說
他人的經驗更不能完整的被複製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
現在先玩個骨盆
之後玩個孕產
更年期與癌友照顧
是我接下來會挑戰的領域
因為~有太多人真的需要被照顧
人~真的可以活得更有尊嚴、也更有價值!
#玩人體 #玩骨盆
#信念功能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