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們今天想要談#節能電器 !
為什麼會突然想講節能家電呢?是因為小編家裡的家電都是節能家電嗎?沒有我們家還好而已(´-ι_-`) 可能比較新的家電功率比較好一點。
還記得815大停電嗎?那天晚上,小編我正在全力準備學校的升學考試(私立學校嘛)
突然燈全暗,想要讀書都無法;一開始還用手機照著英文課...
嗨我們今天想要談#節能電器 !
為什麼會突然想講節能家電呢?是因為小編家裡的家電都是節能家電嗎?沒有我們家還好而已(´-ι_-`) 可能比較新的家電功率比較好一點。
還記得815大停電嗎?那天晚上,小編我正在全力準備學校的升學考試(私立學校嘛)
突然燈全暗,想要讀書都無法;一開始還用手機照著英文課本,後來唸不下去只能躺在床上發呆,不過睡不著因為好熱啊~
雖然那是一個人為的意外,但是它也引出了「臺灣缺電問題」「臺灣電費太便宜」「要不要啟用核電廠」這些富有爭議的議題。 「電」可以說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種能源。如果不要用電,大概只能回歸到叢林(野外求生?)回歸原始才有可能不接觸到電(應該說人類製造的電能,因為在大自然也是會打雷的)
回歸正題,人類所製造出的「電能」,是由其他能源所換來的;相信大家都學過能量守恆吧!像是火力發電就是「熱能👉動能👉電能」,中間會有能量以熱能方式逸散,導致它的能量轉換有點沒效率(¬д¬。)
能量轉換沒效率,我們就要燃燒更多石化燃料去補足我們用電的缺口,否則電力會供不應求。
在這個能量轉換的過程當中,製造了多少能量與廢棄物、又消耗了多少地球資源呢?
因此,除了前端要找出更有效率運用能量的方法,我們後端(用電的各位)也要很有效率的使用電器,才能節省最多能源。
舉個例子,大家知道鎢絲燈泡嗎?現在幾乎不會有人用的一個燈泡(除非是要給剛出生的小雞保暖之類的用途)因為它太耗能:許多能量都被用作熱能逸散出去了(๑‾᷅^‾᷅๑) 所以現在大家會選擇LED燈泡,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損耗掉浪費掉的能量。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此類更省能的節能家電。
講到節能家電,應該會想到的是「節能標章」吧!
我們先談談定義,能夠拿到節能標章的家電是「產品貼上這個圖樣,代表能源效率比國家認證標準高10-50%」
不是隨隨便便廠商在廣告上說我們有符合節能標章的認證就有喔(廣告不實會違反公平交易法)
當初政府設立節能標章,目的是為了
1.「為使國內使用能源之設備及器具能源效率能達到國際標準」
2.「防止國外低效率產品輸入我國」
3.「依「能源管理法」規定訂定國家能源效率標準逐年汰換老舊設備器具外,對於高效率省能產品實有必要建立進一步推廣應用機制。」
(上下引號處為引用經濟部之文章)
而在節能標章的背後,除了鼓勵消費者買低損耗的電器以外,也變相督促廠商要製造更精良、低耗能的電器,在國際市場上才有競爭力(臺灣已加入WTO)否則一個需要高耗能又不耐用的東西可能大家都不會願意買單吧!
大家對節能標章是不是有更深的認識了呢(至少我有)以後成家立業買家電時可以多多考慮一下節能電器喔!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隨手關電源啦!我真的很討厭那種說「電費是我付」或「電費學校/公司出的」然後冷氣開很冷或是不關燈。
地球又不是你的( ง °皿°)ง⁼³₌₃
https://www.energylabel.org.tw/intro/introduction/list.aspx
#地球日活動 #wei小編 #節能家電
能源轉換效率英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政府是否真的用心著墨海洋綠色能源的研究、開發與運用
歐洲推新再生能源計畫,預計2050年離岸風電規模要達到300GW,海洋能規模40GW,總預算規模直逼9500億美元,折合台幣27.1兆。
全球前20名離岸風場,有16處位於台灣海峽內,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制定2025年燃氣50%、燃煤30%及綠能20%的能源轉型藍圖。2019年11月12日更正式啟動了「海洋風電」(Formosa 1)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
在2000年之前的工業密集年代,台灣每年的用電量約莫300億度,近幾年平均用電量則在220億度以下。過去幾年夏季尖峰用電的高峰很少超過3600萬瓩,唯獨今年爆熱,除了七月出現最高連續超過36度高溫的紀錄,台北測得39.7度、台東測得40.2度,使得2020年尖峰用電在歷年用電量排行榜中,占了8 個席次,最高來到3802萬瓩,同時也包下前五名。目前秋老虎仍在發威,高雄內門中午高溫達35.5度,中午尖峰時段用電量未達3200萬瓩。
台灣政府規劃在 2025 年將再生能源裝置量提高到 27GW,發電占比增加到 20%,而離岸風電為發展重點,計畫離岸風電從零開始,2020 年建置 520 MW 容量,力拚 2025 年累計達 5.5 GW。
(說明:1吉瓦GW=10億W=100萬瓩,若持續以1GW發電1小時,也就是100萬度電。若預估2025年台灣的用電高峰是3828.6萬瓩,屆時離岸風電最高可以分攤14%的高峰用電。唯台灣海峽風場效率最強時間是東北季風時節(平均風級為 4-7 級),台灣用電尖峰時段多吹南風及西南風(平均風級為 3-5級)理想值在夏季尖峰時段無法實現。)
除了離岸風電 台灣更寶貴的綠色能源叫 #黑潮
台灣對於能源蘊藏量不亞於風電的潮汐洋流發電,尤其對於黑潮這個舉世第二大洋流動力發電的強大綠色能源研究,政府及學術研究相關單位的研究投資計劃,在我們十幾年前調資料時,只看到工研院能環所顏志偉在2005年主導一項「我國海域能源蘊藏量分析技術之建立及開發方向評估」計劃,及負責電力開發的政府機構司職單位一份為期25年,名為洋流潮汐發電研究計劃的不研究計劃。
中研院院士徐遐生曾估計,黑潮總能量約100GW(1000億瓦),由於黑潮主流靠近台灣,估可取50GW(500億瓦)。台大陳發林教授則是以黑潮水量流速每秒一公尺的能量計算,黑潮流經台灣海域不同斷面的平均總發電量為5.5GW(55億瓦),季節則以夏季最佳,可穩定產出達10GW(100億瓦);冬季較弱,也有4GW(40億瓦)。
日本科學技術廳資源調查會於197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黑潮在日本海域年平均功率約19GW,日本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研究開發,2017年在黑潮洋流較強、水流流向較穩定,位在鹿兒島南方靠台灣的口之島海域,以漂浮式渦輪機沉水20~50米發電30KW實驗成功,目前正進行更大型的研發應用。該團隊學者估算,黑潮發電未來可望供給全日本5%的用電(日本年總用電量約在1兆度上下,5%為500億度,足足可以供給2個台灣的全年用電量)。
而從扁政府、馬政府,到如今的蔡政府,在這上面著墨了多少?
透過政府研究資訊系統查詢,輸入Tidal Ocean current energy,查詢近二十年來政府編列預算在該相關領域投資的結果出現:
2005年由顏志偉主導一項計劃預算440萬;
2006年~2009年有10項計劃合計預算15134.2萬;
2010年有四項計劃包含前往英國考察洋流發電,總預算1065萬;
2011年有四項計劃合計2968.5萬;
2012年含中小學教科書列入水資源教育等六項計劃合計8959.4萬:
2013年三項計劃合計384.6萬;
2014年一項計劃112.4萬;
2015年四項計劃294.4萬;
2016年有一項顏志偉主導的小型潮流發電機組與動態纜線測試計劃4356萬:
2017年有一項黃昆明主導的10kW潮流發電系統開發計畫(1/2)1800萬,及一項教育研究推廣計劃94萬元:
2018年有一項135.2萬:
2019年有一項薛憲文主導的洋流能關鍵技術開發與推動計劃6514.2萬、一項台灣東南部海域海底地形調查委託專業服務案1050萬及一項應用於海流能轉換之創新垂直軸渦輪性能提升研究,預算95.4萬:
2020年有一項台灣洋流能海域測試場規劃評估委託專業服務案,預算1340萬,及一項應用於海流能轉換之創新垂直軸渦輪性能提升研究104.7萬。
過去20年來,台灣政府合計總共在潮汐及洋流發電領域投資了4億4千847.7萬元,其中還包含了部份離岸風電的評估研究。
台灣是最能運用黑潮的先進國家,自己不投入洋流研究,後果就是得等待很長的時間之後,再花遠比研究經費要高出幾千倍,甚至幾萬倍、幾十萬倍的預算去跟別人採購。
政府真的有用心投入資源,為綠電島國的未來藍圖打拼嗎?從政府學研單位相關的人才及預算投入,就可一窺一二。(V編)
————————
以下為外電新聞 鉅亨網張博翔編譯2020/11/20 06:07
歐洲推新再生能源計畫 規模直逼9500億美元
歐盟週四 (19 日) 制定新再生能源計畫,目標是在 2050 年將離岸風電發電量從 12 吉瓦 (gigawatt,GW) 一口氣提高至 300 吉瓦,此外,歐盟執委會的「離岸再生能源策略」預計在同一期間將海洋能源發電提升至 40 吉瓦,估計將砸下近 9500 億美元執行這項長期綠能計畫。
短期而言,歐盟表示,新再生能源計畫即將在未來 10 年內將離岸風電機容量至少提高到 60 吉瓦,而諸如潮汐、海浪等海洋能源發電則預估 10 年至少達到 1 吉瓦,目前海洋能源發電量僅 13 兆瓦 (megawatt)。
由此可見,需要達到這樣大幅度的成長意味著歐盟的新能源計畫投資規模非常可觀,據歐盟執委會估計,2050 年內要實現這些目標將需要近 8000 億歐元 (約 9422 億美元) 的規模,其中大約三分之二將用於電網基礎設施,而三分之一用於發電,預計大部分現金則來自於私人投資。
歐洲能源專員 Kadri Simson 在週四的聲明中表示:「歐洲是海上再生能源的全球領導者,並且可以成為未來全球發展的動力,我們必須透過利用離岸風電的所有潛力,並發展其他如波浪,潮汐和水上太陽能等技術,來加強再生能源實力。」
歐洲風能協會 (WindEurope) 樂見歐盟這項新策略,該組織表示,要將離岸風電「提升為 25 倍」勢必要「大量投資」基礎設施,除了海上電網銜接與陸上電網強化外,未來十年港口也需要 65 億歐元的相關投資。
這項透過再生能源實現發電產業全綠能的計畫,也被比喻為「歐洲綠色協議的關鍵要素之一」。《歐洲綠色協議 (European Green Deal)》是歐盟執委會為實現 2050 年成為氣候中和大陸的總體計畫,目標在 2021 年至 2027 年間動員至少 1500 億歐元,並將重點放在「高碳密集或化石燃料使用率高的地區」。
能源轉換效率英文 在 Ing.TV(蔡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4迎向挑戰,展望復甦,中美矽晶製品的進擊!
徐秀蘭董事長
#蔡英文總統 今來到中美矽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3吋至12吋矽晶圓材料供應商,擁有完整的晶圓生產線及半導體矽晶材料、太陽能矽晶材料及LED藍寶石材料三大產品線,產品應用跨越太陽能光電、民生能源等領域。
在技術及資訊提供、產品共同開發及售後服務品質各相關領域,均深獲國內外客戶之肯定,並多次榮獲年度最佳供應商之殊榮,更曾獲選為台灣 Business Next 雜誌「 Taiwan INFO TECH TOP 100 」第四名。
🎯🎯核心技術
主要核心產品為太陽能矽晶材料、半導體矽晶材料、LED藍寶石材料研發與生產,其涵蓋高附加價值的磊晶晶圓、拋光晶圓、加砷晶圓、浸蝕晶圓、 TVS 晶圓、加銻晶圓、超薄晶圓、深擴散晶圓、太陽能晶棒、晶片、電池、模組及藍寶石晶圓等利基產品。
📍國內第一家量產太陽能晶棒的製造商
中美矽晶為國際少數同時擁有太陽能單晶及多晶技術之供應廠商之一、主要量產太陽能多晶晶錠及晶片,更進一步設立光電事業處,投入 LED 產品的研發。
📍世界太陽能電池之領導廠商之一
以P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為主,平均轉換效率為國內同業之翹楚,甚至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同時擁有單晶太陽能電池mono solar cell與模組業務module business、技術及產能。
🥊🥊展望復甦,總統也期許中美矽晶可以攜手產業,提供國內專業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昇台灣品牌能見度與全球市場佔有率。
#WeCanHelp #TaiwanGoCSDCanHelp #中衛30 #中美矽晶製品
能源轉換效率英文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44迎向挑戰,展望復甦,中美矽晶製品的進擊!
徐秀蘭董事長
#蔡英文總統 今來到中美矽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3吋至12吋矽晶圓材料供應商,擁有完整的晶圓生產線及半導體矽晶材料、太陽能矽晶材料及LED藍寶石材料三大產品線,產品應用跨越太陽能光電、民生能源等領域。
在技術及資訊提供、產品共同開發及售後服務品質各相關領域,均深獲國內外客戶之肯定,並多次榮獲年度最佳供應商之殊榮,更曾獲選為台灣 Business Next 雜誌「 Taiwan INFO TECH TOP 100 」第四名。
🎯🎯核心技術
主要核心產品為太陽能矽晶材料、半導體矽晶材料、LED藍寶石材料研發與生產,其涵蓋高附加價值的磊晶晶圓、拋光晶圓、加砷晶圓、浸蝕晶圓、 TVS 晶圓、加銻晶圓、超薄晶圓、深擴散晶圓、太陽能晶棒、晶片、電池、模組及藍寶石晶圓等利基產品。
📍國內第一家量產太陽能晶棒的製造商
中美矽晶為國際少數同時擁有太陽能單晶及多晶技術之供應廠商之一、主要量產太陽能多晶晶錠及晶片,更進一步設立光電事業處,投入 LED 產品的研發。
📍世界太陽能電池之領導廠商之一
以P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為主,平均轉換效率為國內同業之翹楚,甚至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同時擁有單晶太陽能電池mono solar cell與模組業務module business、技術及產能。
🥊🥊展望復甦,總統也期許中美矽晶可以攜手產業,提供國內專業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昇台灣品牌能見度與全球市場佔有率。
#WeCanHelp #TaiwanGoCSDCanHelp #中衛30 #中美矽晶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