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狗狗也有心導管手術!🐶 開放性動脈導管(PDA) 為毛小孩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小小血管,原先在出生後應該要退化閉鎖,卻仍保持暢通,造成毛小孩心臟的負擔,有可能在年輕時就心臟衰竭,甚至死亡。 我在9年前領養了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不到一歲就被棄養的貴賓 「妹妹」,一直以來我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80的網紅駐家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郝健康:家中有80歲以上老人更要注意喔 LINE官方:https://line.me/R/ti/p/%40ynl5328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cinhouse/...

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 在 Doroth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13:03:47

前陣子很活躍 這陣子又消聲匿跡的我… 本來預計有很多的東西想跟你們分享 但最近身體狀況不是很理想😞 ⁡ 這陣子其實一直都有感覺自己身體超出負荷 走比較遠的路就會大冒汗 是「大」冒汗 像去淋了一場大雨一樣…衣服會全濕 我都覺得是不是因為我都在吹冷氣 對外面的溫度不適應 其實是盜汗 ⁡ 大概到了上個禮拜...

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 在 依依?陳依依?sherr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8 14:29:52

🐶狗狗也有心導管手術!🐶 開放性動脈導管(PDA) 為毛小孩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小小血管,原先在出生後應該要退化閉鎖,卻仍保持暢通,造成毛小孩心臟的負擔,有可能在年輕時就心臟衰竭,甚至死亡。 我在9年前領養了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不到一歲就被棄養的貴賓 「妹妹」,一直以來我都...

  • 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7 18:00:01
    有 504 人按讚

    🐶狗狗也有心導管手術!🐶
    開放性動脈導管(PDA) 為毛小孩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小小血管,原先在出生後應該要退化閉鎖,卻仍保持暢通,造成毛小孩心臟的負擔,有可能在年輕時就心臟衰竭,甚至死亡。

    我在9年前領養了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不到一歲就被棄養的貴賓 「妹妹」,一直以來我都因為牠的心臟病戰戰兢兢,不敢讓牠太激動,每天都吃心臟保健食品,不能洗牙,不能結紮,問過好多個醫生都說牠心臟雜音已經是第四期(也就是很嚴重像16歲老狗一樣)。

    一直到半年前,我領養的五隻貴賓,其中一隻 「小寶」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併發器官積水,住院三天就過世了。

    器官積水的病徵很微小,發現的時候,通常都是狗狗已經沒辦法躺平睡覺,會嚴重咳嗽,主人才會發現 ,但這時候已經很是晚期了⋯

    所以我開始去尋找有沒有改善毛小孩心臟病的手術,查了許多資料後發現這個心導管手術,目前我只知道「專心」、「心傳」動物醫院有在執刀(以前去了這麼多動物醫院,也沒聽說過心導管手術),所以我想分享給跟我一樣 家中有心臟病毛小孩的爸爸媽媽們,手術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風險,醫師也會很明白的讓你知道 ,其中有15歲心臟衰竭的狗狗手術成功,經過調養心臟恢復的十分健康,完全看不出有心臟病,但也有8歲十分健康,心室只有稍微肥大的狗狗,因為麻醉或顯影劑併發症,在手術台結束生命,這就要讓主人自己做決定。

    手術的醫療費用很高,第一次的心臟檢查 +手術費用+一個月後的回診心臟檢查,差不多就要花費20萬了😱,另外主人還要承擔手術可能失敗的風險,我自己也是煎熬了2個月,經過身邊很多朋友的鼓勵,我決定讓「妹妹」去做手術,其實在錄製這影片的時候,我也很擔心,如果手術失敗,我的影片結尾是不是我無法承受,但很慶幸最終結果是大成功!✨✨✨✨✨

    請原諒在影片中的我如此愛哭,我平時很少哭的,但要手術的前一個禮拜,我身心煎熬 一直做惡夢+睡不好,所以那時候很脆弱😭😭

    希望這支影片有幫助到 家中有心臟病毛小孩的大家 ❤️❤️❤️

    #依依 #心導管手術 #依起過生活

    --------關於我的生活--------
    FB: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11ee​​​
    IG:https://www.instagram.com/sherry11ee​​​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wpkj8O73QYbMcQ0CSEAvA

    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分享還有按讚喔!
    記得訂閱並且開啟小鈴鐺,影片上線你就會是第一個知道的唷!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小倩 chienliu0924@gmail.com

  • 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30 17:32:44
    有 2,206 人按讚

    #最新【台灣一日增3起死亡個案,目前重症率為5%~6%;最年輕死亡病例為40歲奧捷團導遊,該團4人確診、3人重症】

    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新增3起死亡案例,皆是在昨晚死亡,分別是院內感染指標的案34(50多歲退休婦女)、案108(40多歲的奧地利捷克團導遊)、案170(跟團至西班牙的60多歲旅客),除案170外,皆有慢性病史,台灣死亡案例增至5例。值得注意的是,案108參與的奧捷團,有4人確診,其中3人是重症。
     
    指揮中心統計台灣重症數字,截至3月29日共298例,有15例用過呼吸器,現正使用的有9例,另一種分類則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嚴重肺炎或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9例,總計重症比例約5%~6.4%。
     
    今日另新增8例,其中唯一一起本土案例僅5歲,為桃機旅服中心確診人員的小孩。
     
    ■台灣累計個案306例,死亡個案多有慢性病、癌症及肥胖因子
     
    台灣累計案例達到306例、5人死亡,目前死亡個案佔比約1.6%。
     
    5名死亡個案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案34入院前心臟就已經非常不好,經醫護人員悉心治療,肺炎有改善,本來想說會比較好,但因這名婦女是末期心臟衰竭,最後因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往生。
     
    案34是一名50多歲的台灣婦女,為台灣院內感染指標個案,總計此起院內感染共有9人,至今找不到感染源,因有心血管病史,3月12日因心衰竭急救,3月25日雖然肺炎已明顯改善,但仍因預後不佳,不幸於3月29日病逝
     
    案108是奧捷團導遊,3月25日出現急性呼吸窘迫,3月28日心臟驟停並急救,然而仍因休克、多重器官功能損傷等情形,不幸於3月29日病逝。周志浩表示,他體重比較重,心肺功能較差,3月25後情形變不好,呼吸窘迫,嚴重肺炎。莊人祥則補充,這名病患除了心肺功能較差,也有高血壓,除此之外無其他病史。
     
    莊人祥透露,案108參與的奧捷團有4人確診(案61、72、104、108),其中就有3人是重症,包括案61,50幾歲有高血壓、肥胖狀況,3月18日插上呼吸器。案72為70幾歲女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3月23日插呼吸器。案104則可能因為年輕、沒有慢性病,沒有重症。
     
    案170是3月12~20日跟團到西班牙的男性,3月23日有明顯肺炎病徵,3月24日轉入加護病房、3月25日病情惡化,3月29日出現急性器官功能損傷及嚴重肺浸潤,並因嚴重呼吸衰竭不幸病逝。周志浩表示,這名患者住院前就出現肺炎症狀,有使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但沒有好轉,轉加護病房後因多重器官衰竭,主要是肺部有非常嚴重浸潤,昨天晚上不幸往生。
     
    莊人祥表示,案170除了癌症病史,沒有其他的病史,他的病情變化快速,在3月23日確診,當天就有明顯肺炎,使用氧氣,24日用羥氯奎寧治療,24日轉入加護病房,25日血氧惡化,插管治療,29日情況惡化,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莊人祥在記者會後補充,這3案都有使用羥氯奎寧,但案34用了之後效果不佳,且有副作用,最後停用。
     
    ■短短4天,重症個案增至19例、插管病例増加2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曾公布,截至3月25日資料,台灣235名個案中,有14名符合WHO重症定義,7名病患正使用呼吸器。但這幾天,台灣整體重症比例及發展狀況,指揮中心未再有更新說明。
     
    由於目前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限時、也限制記者提問數,記者會後,記者再主動追問,指揮中心才補充說明台灣重症比例,莊人祥表示,截至3月29日298例(不計今天增加的8例),其中15例曾用過呼吸器,目前正在使用中的有9例。重症率為5%。但若以WHO重症定義「嚴重肺炎或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9例,總計重症比例約6.4%。
     
    自3月26日迄今,僅僅4天,重症病患就增加至19例,呼吸器使用者也增加了2名。周志浩透露,目前30歲以下的重症患者有一例。
     
    不過相較於之前指揮中心詳細說明案34等重症病患情況,指揮中心今天拒絕透露重症患者病情、病程如何、案例號碼,而在指揮中心負責講解病況的張上淳,今也罕見沒有出席記者會說明。
     
    莊人祥表示,公布全部重症資料「有點太過」,有死亡就會提供,因為他們現在還在住院,只能跟大家說over all(整體概況)。不小心透露出奧捷旅遊團病況,「我現在也有點後悔。」
     
    他表示,是否重症還是跟年齡、慢性病、有無及早診斷治療較相關。
     
    ■醫師建議:不必公布個資、但應適當公布患者背景及疾病進程,供一線醫護診治參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肺部症狀常常是導致重症的主要原因,目前台灣確診中6%有嚴重肺炎,從過去面對病毒性肺炎,如流感重症的經驗,一旦病患到了嚴重肺炎、需要插管階段,死亡率會飆升到2至3成。各國在疫情爆發開始,確診個案不多時,按照該國的醫療水平、國民健康水平,有疾病自然的死亡率;但當確診人數飆升,醫療無法負荷,各國死亡率就會有明顯不同,如義大利,死亡率從開始的2、3%一路增加到10%。台灣的確診人數與重症數據算是很合理。
     
    但蘇一峰認為,指揮中心不需公布病患姓名資料等個案,但最起碼應該公布年齡、性別、疾病表現、病人從第幾天變成重症、有沒有相關的共病等,更細微的重症患者資料。「因為目前資料都在疾病管制署手上,但這些資料對我們第一線臨床醫師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心裡就會有底,馬上釋出才可以讓醫師預估眼前的病人會不會是重症高危險群、在治療上也會更有方向。」
     
    ■台大公衛研究:患者發病前就可能有傳染力,建議往前追溯採檢
     
    對於台灣的防疫措施,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也提出了建議,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今發表最新研究,COVID-19病患可能在發病前就有傳染力,建議指揮中心追蹤出現症狀前的接觸者。
     
    林先和和同仁吳大洲及疾管署,追蹤了1月15日到2月26日所有確診個案的近距離接觸者,總共有1043名接觸者,其中12名確診,3名無症狀,林先和以剩餘9名出現症狀的確診者(臨床發病者)判斷,整體的平均臨床發病率(有症狀的發病個案/全部接觸者)是0.9%。
     
    研究團隊發現COVID-19在症狀出現早期,甚至是症狀出現前就已經傳播,等到出現症狀一週症狀比較嚴重後,傳染力反而偏低。
     
    林先和指出,這樣的研究跟北海道大學、中國等病毒學、流行病學研究推論一樣,國際間也都推斷症狀出現早期是傳播高峰,香港疫調已經擴大到症狀出現前2天的接觸者,WHO甚至建議調查到症狀出現前4天,建議指揮中心追蹤出現症狀前的接觸者。
     
    這份研究也發現,和病患同住與非同住家人風險最高,此次研究的同住家人接觸者共36位,臨床發病率達到13.9%,非同住家人47名,臨床發病率約6.5%,和整體平均0.9%比起來,機率高出許多。
     
    現在台灣許多境外返台居家檢疫者,林先和強調一定要小心,就算個案本身還沒出現症狀,也要加強防護,在家中戴口罩等,因為症狀出現前也可能傳播。
     
    他也建議指揮中心防治策略要深化,防治措施不要僅聚焦在發燒、典型呼吸道症狀,若疫情升溫,應建議室內密閉空間要戴口罩。
     
    ■今日新增8例,案269桃機旅服中心員工幼兒也確診
     
    台灣今天新增8例,7例是境外傳入,一本土案例為案269桃機旅服中心員工兒子(案299),就讀幼兒園,3月26日出現發燒症狀,2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接觸者採檢,於今日確診,為一起家庭群聚;目前這名男童已無症狀,這起群聚共3人,掌握接觸者24人,其中一名老師已隔離,17名幼兒園同學停課。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女4男,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6日至26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包括英國、美國、菲律賓與埃及,其中5人與群聚事件相關。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天也發布新聞稿,分析兒童病例的特徵。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急診吳漢屏指出,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3月18日刊登的兒童感染病例報告指出,在1,391名接受檢測的兒童中,有171名(12.3%)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兒童年齡的中位數為6.7歲。
     
    171名確診兒童中,有27名(15.8%)沒有病理及臨床症狀,12名病童在胸部放射線檢查已呈現肺炎現象,臨床上也仍無感染的徵狀。在病童住院過程中,有3名病童(1.8%)需要重症照護並給予氣管插管治療;這3名患者都有其他疾病史,包括腎積水、白血病(此為接受化療中之病童)和腸套疊,其中10個月大的嬰兒,因腸套疊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在入院4週後死亡。「確診兒童發燒天數的中位數為3天(最短1天;最長則到16天)。其中,有一些病童有出現腹瀉(7.6%)及嘔吐(6.4%)症狀,可見腸胃道症狀也是兒童在診查上不可忽略的重點,」吳漢屏提醒。
     
    ■成人口罩改為2週領9片,不限單雙號天天可領
     
    指揮中心今也公布最新的口罩實名制領取額度,4月9日起,領取口罩週期改為2週,兒童14天可領10片,大人14天領9片,未來也不再分身分證號碼單雙號,改成每天都可以買。
     
    陳時中補充,另外也允許可以寄口罩給國外二等親內家屬,每2個月可寄30片,等於2天可用一片。
     
    不過要怎麼證明是二等親、由誰去核准證明,莊人祥表示,一切還在討論中,有細節會公布。(文/林慧貞、陳潔;攝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中央社)
     
    #延伸閱讀
    資訊圖表【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懶人包【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抗疫時間軸【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bit.ly/2twBVtC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防疫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報導者 #COVID19

  • 肺積水心臟衰竭死亡 在 Zass17 怪圖隨便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26 19:32:01
    有 1,538 人按讚


    【水母】Irukandji Jellyfish

    #動物梗圖
    #神留言神回
    #戰男女

    渥太華州雀巢研究中心(Nestlé research)科學家羅伯特‧「君」(Robert King)死在牠的觸手之下,因此被冠上了「平民弒君者」(Common Kingslayer)的封號。

    羅伯特是在2002年和朋友到澳洲昆士蘭(Queensland)道格拉斯港(Port Douglas)外不遠的奧玻爾礁(Opal Reef)浮潛時「遇刺」身亡。同年早些時候,英國旅客理查‧喬登(Richard Jordan)在700公里外的漢彌爾頓島(Hamilton Island)被一隻水母螫到,水母刺中的毒液引發了伊魯坎吉症候群(Irukandji syndrome),使喬登成為第一位因此死亡的病例。伊魯坎吉症候群是以昆士蘭凱恩斯(Cairns)附近的澳洲原住民部落而命名,造成這種症狀的水母是全世界熱帶及溫帶海洋裡十種有毒水母之一,其中有許多種都可在澳洲附近海域看到。

    伊魯坎吉症候群很少致人於死,但是患者多半需要送醫治療。它的症狀大約在被刺到後五至十分鐘開始發作,一旦發作極其難受,典型的症狀包括下背劇痛、嘔吐和肌肉痙攣,特別嚴重的可能會發生中毒性心臟衰竭、肺積水或腦溢血的現象。大約有30%的病例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心臟衰竭,約有五分之一會發生危及生命的倂發症而導致最後需要靠維生系統來維持生命。

    澳洲北部熱帶水域在2002年時出現了為數破紀錄的水母,牠們被異常強大且不規則的風吹到沿岸及觀光沙灘邊。平常每年11月到5月的觀光假期,因伊魯坎吉症候群送醫治療的人數平均約30人,但2002年光是12月到1月在凱恩斯僅一家醫院的就醫人數就飆高到80人。那年發生了首起也是唯一一件因伊魯坎吉症候群而死亡的病例。死者喬登在那之前幾個月曾動過開心手術,也許是造成他症狀特別嚴重的原因,但羅伯特被刺時身體狀況良好,他送醫後因為毒素引起的高血壓導致腦內多處出血而死。

    水母傳遞毒素的部位是刺絲囊(nematocysts),當牠的觸手碰到受害者時,毒素就經由這些小小的魚叉狀的刺射進皮膚內的血管中。喬登身上沒有找到刺絲囊,所以很難確定肇事者是哪種水母,不過大家普遍認為是聖靈群島(Whitsundays)海域的一種名為Carukia barnesi的箱形水母(box jellyfish),這種水母一般稱之為伊魯坎吉水母 (Irukandji jellyfish)。

    羅伯特身體和衣服上找到的刺絲囊,交由澳洲CSIRO(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簡稱) 的水母專家麗莎-安‧葛施文(Lisa-Anne Gershwin)加以檢驗,她在2007年的《動物物種》期刊發表結果(2007 Zootaxa paper)表示她從未見過這種刺絲囊。她把這些刺絲囊的細胞和她在1999年發現的其他新品種的標本比較後發現完全吻合,於是將這種水母以被牠刺死的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稱之為Malo kingi。

    有些箱型水母(box jellyfish,cubozoans) 重達2公斤,但有些則非常細小。Malo kingi和鐘形的C.barnesi很像,其鐘狀傘體不超過3公分,不僅很小而且透明,所以在水裡很難發現。牠和其他品種水母的區別在於牠的四個觸手外繞著一圈圈奇特的環狀組織。

    葛施文的報告中認為Malo kingi對人類的危險性仍不明確,因為有數起攻擊案例都只有造成輕微的症狀。1960年代的澳洲醫學毒理學家傑克‧巴恩斯(Jack H. Barnes)曾以身試毒,結果病勢很輕微。他在報告中甚至把攻擊他的水母叫做「偽伊魯坎吉」(Pseudo-Irukandji),因為牠的毒性不夠施展伊魯坎吉症候群的威力。葛施文指出巴恩斯選的標本剛好是最小,很可能也是最年幼的水母,而且被關起來可能會擾亂牠的毒性:

    「他的樣本在進行叮螫實驗前已經被關了好幾小時,水母叮螫的能力在這種情形下到底受到怎樣的影響未經證明,但我常常看到箱型水母會互螫或刺擊容器的四壁,所以不難想像牠們在實驗前可能已經耗掉了許多叮螫能力,而且還沒來得及恢復。」

    葛施文在2003年調查羅伯特死因時也被M. kingi螫到,她的症狀和巴恩斯一樣輕微。攻擊她的水母也同樣很小,而且她注意到這隻水母的觸手沒有M. kingi特有的環狀組織和生殖腺,表示這是一隻年幼的水母。「我2006年在道格拉斯港,兩隻手的整個手掌都被這種水母刺到,但沒有發生全身性反應」她說,「不過兩手起了嚴重的水泡,而且大約一個星期以後脫了好幾層皮。這隻水母標本檢驗後證實尚未成熟,之後我們又幫牠做了DNA分析。」

    葛施文仔細地檢查了另外幾個沒有造成生命危險的M. kingi叮螫病例,發現也都不可能歸因於成年的個體樣本。她的結論是「很可能當偽伊魯坎吉成年後,生理和化學屬性就同時改變,進而出現具有致死力的環狀組織」。所以如果你會碰到弒君者,最好挑隻小寶寶。

    https://case.ntu.edu.tw/blog/?p=1481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