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膝蓋 預防膝關節疼痛 「哎呀!上樓梯時膝蓋好痛!」、「跑幾步就筋骨痠痛!」這些事常有發生。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有些人運動得不夠多或已有退化性關節炎,肌肉和膝蓋會變得脆弱。二,突然過量運動,像是爬山爬太久、跑步跑太久,加上休息不夠,慢慢累積的運動傷害,就會引起各種關節問題,導致膝蓋疼痛,問題不可忽...
保護膝蓋 預防膝關節疼痛 「哎呀!上樓梯時膝蓋好痛!」、「跑幾步就筋骨痠痛!」這些事常有發生。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有些人運動得不夠多或已有退化性關節炎,肌肉和膝蓋會變得脆弱。二,突然過量運動,像是爬山爬太久、跑步跑太久,加上休息不夠,慢慢累積的運動傷害,就會引起各種關節問題,導致膝蓋疼痛,問題不可忽視。
一般來說,膝關節平均可承重 35 公斤,當承受重量越多,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
根據統計,以下是膝蓋在不同情況下的負重量:
躺下來幾乎是 0
站起來和走路體重的 1 至 2 倍
上下坡或上下階梯體重的 3 至 4 倍
跑步體重的 4 倍
打球和上籃體重的 6 倍
蹲和跪體重的 8 倍
試想一下,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人,每上一級階梯膝蓋就要承受 240 公斤,如果是蹲跪,則要承受將近 480 公斤,可是,這些不是甚麼高難度動作,而是我們日常生活都會做出的動作,那麼你還可以不在意如何保護膝蓋嗎?
其實不分年齡,膝關節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如果平常有好好保養,是可以延緩關節的退化,即使年紀大了仍可暢順地使用。
減輕膝蓋負擔的原則
一、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也避免負重行太長的路,尤其經常揹過重手袋的女士特別要注意這點。
二、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例如做家事時儘量避免或使用工具輔助。
三、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例如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等,可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緩減關節的磨損,平常可多做抬腿的動作或是騎室內單車、健走,都可以訓練到這些肌肉。
四、運動中如果感到不適就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疼痛其實就是最好的警號,告訴我們要休息、緩減速度或改變運動項目。
五、足夠的休息,充足睡眠。
六、循序漸進的運動,慢慢增加時間與數量。
七、運動前可以使用肌內效貼布,它是一種用於輔助肌肉,具有彈性及黏性的膠布。只要根據一些理論的貼法貼於正確的位置,便好像多了一根生在皮膚上的肌肉,協助指定的運動動作。這功能對協助受傷肌肉康復和增強運動表現都能起正面作用。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促進新組織再生。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勞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但是,已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應在走路或其他活動前,增加溫和的肌肉訓練,增強肌肉的能力,保護關節。
相對於慢跑,走路對膝蓋的壓力較小,游泳及水中運動,則因為水的阻力對關節沒有任何負擔,也是對膝蓋有益的運動項目。另外,室內踏單車不但可以有效達到運動強度,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這些運動都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處。
#私人健身教練 #私人健身中心
#星級健身教練 #減肥 #瘦身 #肌肉男孩 #大隻佬 #music #gym #fitness
股四頭肌肌腱炎護膝 在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常我們會聽到一些剛開始運動的朋友說膝蓋會痛
分享這篇文章,是壢新醫院復健科主任林頌凱寫的幾個方法,我覺得滿不錯
重點整理一下
1.肌肉太緊繃造成膝蓋外側的大腿肌肉群過度緊繃,學名為髂脛束症候群
改善
建議跑完步後可選擇1顆棒球、網球等小球體,在膝蓋外側肌群處,來回滾動按摩,有助緩解緊繃的肌腱與肌肉,若疼痛狀況較嚴重,可至復健科復健治療。
2.膝關節退化
退化性關節炎非老年人專利,維持膝關節活動的軟骨也會因長期激烈運動逐漸磨損,而若是跑者本身大腿肌力不足也易增加膝關節的負擔,當跑步時就可能出現膝蓋前側、膝蓋內的疼痛。
改善
若自覺有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應就醫治療,可採口服葡萄糖胺、注射玻尿酸等方式改善,平時也可利用踩階梯機、腳踏車,或深蹲等姿勢訓練大腿股四頭肌,運動時也應戴上護膝保護膝關節。
3.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常出現在年齡較長的跑者身上,不過年輕族群也可能因平時坐姿不良,導致軟骨增生壓迫到腰椎第二節處,當跑步時因活動度較大,就易出現神經壓迫而有膝關節疼痛的狀況。
改善
自覺屬椎間盤突出而誘發膝蓋疼痛者,可至復健科檢查,醫師會以理學與影像學檢查,確認是否因骨刺引起,可透過腰椎牽引治療,平時自己也可多做伸展操,或是透過吊單槓的方式延展腰椎。
最後,以上是醫師的建議,不過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在發現膝蓋痛時,先停止對痛處繼續訓練,先就診找出問題,之後可以再尋求專業教練、復建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等尋求改善方式會比較好喔。
http://m.appledaily.com.tw/…/…/supplement/20160222/3707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