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00年的少年陳曉東】 千禧年前後的華語歌壇蓄勢待發,已成名的、將成名的偶像唱將會聚一堂,來自香港的陳曉東就是當年的明星之一。 1995年出道的他,幾乎一開始就走紅,帥氣的外型與歌唱實力使他風靡萬千少女。從〈心理遊戲〉、〈我比誰都清楚〉到〈比我幸福〉,音樂事業也一步步走上高峰;但在亮麗外表下...

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 在 輕描淡寫✍️ᴴᴬᴺᴰᵂᴿᴵᵀᴵᴺ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02:16

🌸 「吶,你知道嗎?聽說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哦。」 " 秒速5厘米,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那麼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 ——新海誠《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 / 看完《你的名字》、《天氣之子》、《言葉之庭》幾部新海誠電影,發現作者很擅長運用景物和氣候的變化來襯托主角們的故事和...

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 在 輕描淡寫✍️ᴴᴬᴺᴰᵂᴿᴵᵀᴵᴺ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8 04:17:31

#輕描淡寫_東宮 |長文分享 左滑有圖  利用了寒假的時間,看了一部去年同學和我介紹的古裝劇—《東宮》。 東宮是號稱悲劇女王匪我思存的同名原著小說翻拍而來,是關於西州九公主與豊朝五皇子的愛恨糾葛,是作者著名的創作。  通常許多人看劇都會喜歡戲裡的男主角,但這部戲卻讓我喜歡不起來,我反而格外地...

  • 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0 19:50:05
    有 1,902 人按讚

    【2000年的少年陳曉東】

    千禧年前後的華語歌壇蓄勢待發,已成名的、將成名的偶像唱將會聚一堂,來自香港的陳曉東就是當年的明星之一。

    1995年出道的他,幾乎一開始就走紅,帥氣的外型與歌唱實力使他風靡萬千少女。從〈心理遊戲〉、〈我比誰都清楚〉到〈比我幸福〉,音樂事業也一步步走上高峰;但在亮麗外表下,環境壓力與媒體輿論也侵蝕著他。

    經歷許多人事動盪,這位音樂新星在2003年轉戰戲劇領域發展,嘗試開拓另一片天空。這張標記為2000年5月的照片捕捉了當年神采。發完新專輯不久的他,也背負著工作夥伴的逝去,雖然在照片裡一點也看不出。

    #你還記得那些名曲呢
    #請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陳曉東
    #報時光UDNtime

    日期:2000/05/07
    圖說:陳曉東。
    攝影:楊光昇
    來源:聯合晚報

    歷史新聞

    【2000-04-30/星報/8版/影視快樂丸】

    中文╱哥倆好
    東東、張宇 男兒當自強!

    【記者 彭素娟、林佳宏╱報導】本周國語唱片市場,呈現陽盛陰衰的現象。偶像派陳曉東和實力派張宇,兵分二路攻佔歌迷的荷包;而日本實力派樂手的聲音,更是豐富了唱片市場,提供樂迷不同的選擇。專輯:比我幸福 歌手:陳曉東 簡介:這張專輯共花了十個月的時間進行錄製,由陳偉、陳子鴻、李偉菘、李景昇、方樹樑六大製作人聯手打造。專輯中的「心地」一曲,是陳曉東新的嘗試,強調ACOUSTIC的編曲方式,表現出一種特殊自然的風格;而「夢過」更是令歌迷耳目一新的作品,陳曉東擺脫他最擅長的假音及轉音唱法,以一種輕描淡寫卻又真摯的聲音表情,詮釋出東東全新風格。(後略)

    【2000-05-05/民生報/16版/星星點播網】

    東東 心有千言萬語
    為了幸福 13日請你來聽歌

    【記者姜玉景╱報導】人在泰國拍電影的陳曉東,天天打越洋電話向台北環球唱片,詢問他的新專輯「比我幸福」賣得好不好?一聽說成績不錯,陳曉東很放心。可是,五月份,鄭秀文、蘇永康、許志安和許茹芸這些唱將級都要出專輯了,唱片市場競爭更激烈,環球唱片為了替陳曉東再加把勁,決定五月13日,在台北內湖幫「東東」辦一場「超級圓頂」萬人演唱會,這場演唱會是免費入場。 這陣子,陳曉東像「空中飛人」,來台北參加金曲頒獎典禮後,飛到泰國拍電影、接著要飛到新加坡參加TVBS移師至獅城舉辦的演唱會,13日再飛來台北辦個人大型演唱。還未曾在台灣開過個人演唱會的陳曉東,對這次台北演唱會,十分重視。這段日子,他最苦的不是坐飛機飛來飛去,而是要「背」好多好多的台詞,背了電影的對白,還要背演唱會的歌詞,腦中記下千言萬語,陳曉東說:「這些台詞,光是寫下來,可以出一本書了。」

  • 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4 20:35:10
    有 547 人按讚

    我非常喜歡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和演員樹木希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把是枝導演的電影拿出來溫習,最喜歡看最多次的就是橫山味之家,最近又重看了一次,又懷念起了樹木希林。

    光影與人生:樹木希林。步履不停。走在生命記憶的光譜上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是為了看看世界,聽聽世界,就算無法成為甚麼大人物,但我們有我們自己,活著的意義。(戀戀銅鑼燒)

    很喜愛演員-樹木希林過世了,我是因為喜愛是枝裕和的電影,而喜歡上這個演員的,只要有她參與過的電影,少了她,電影的靈魂都等於消失一般。

    巧的是,在樹木希林還未過世前,在2018年,一直惦記著【橫山味之家】,重看了好多次,【橫山味之家】是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中,我最著迷的一部。

    是枝裕和的電影,都是用生活感堆疊出來的,當你一再的重看,就會不斷地發現那許多生活的況味與細節,一次比一次強烈,一次比一次深刻,並且和你經歷過的人生交錯在一起。

    【橫山家之味】是一部描繪了一個日本家庭為了悼念死去長子所相聚的兩天時光,劇情極為簡單單純,但滲透力與感染力,就像是能滲透到你身體裡一樣。

    橫山味之家,樹木希林演的年邁母親,看似純樸卻又帶著心機的性格,極為真實,那才是真正人的樣子,當你的兒子因為救人而溺死,你怎麼可能會如此容易放下?你怎麼可能會輕易原諒別人呢?

    當阿部寬飾演的良多,跟母親說,放過那個他大哥因為救人而溺斃的那位男孩,別讓他每年都來祭拜他的大哥了,這樣對他太殘忍了。

    樹木希林說,就是知道這樣,才要他每年來呀,怎麼可以就這樣輕易地放過他,要讓他記住呀!

    良多說,你這樣心機太重了吧!又不是他的錯!

    母親說,對,但是父母就是會這樣!

    【橫山家之味】的日文片名叫【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應該更適合翻成【步履不停】,就像是每個家庭裡生活的切片,回爺爺奶奶家的一個回憶,奶奶煮的飯,爺爺的固執,每次都不斷提起的一些重複的回憶,記憶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不完整的,拼湊出家族的記憶。

    當良多的父親一直數落著樹木希林,還說根本她不懂音樂,還買了一整套昭和的唱片,良多的老婆(夏川結衣)問著樹木希林,媽媽你有特別喜歡的音樂嗎?

    樹木希林拿出了『橫濱藍色燈影』的唱片,請良多放,原來這是良多小時候,老爸偷情時唱的歌,樹木希林從未拆穿過這段回憶,幾十年後,突然放起了這個音樂,在浴室和老公輕描淡寫地講着老公偷情的回憶,嚇都把你嚇死。

    橫山是導演『是枝裕和』為了懷念母親所拍的電影,樹木希林把母親的立體形象,比導演心中更完整的演活了,真實不虛假。

    樹木希林可以將一個人的靈魂用外在的模樣表現出來。

    在我個人也相當喜愛的導演河瀨直美的作品『戀戀銅鑼燒』,希林演了一位患了痲瘋病的老婆婆德江姨,她從病院裡偷偷溜出來,來到一間日式銅鑼燒店打工,店長是永瀨正敏所演,是一位不喜歡甜食對銅鑼燒製作也很隨便的人,直到年邁的德江姨毛遂自薦來到店裡,永瀨正敏才知道原來製作紅豆餡是怎麼回事?開始喜歡上自己做的銅鑼燒。

    樹木希林演的德江姨是一位痲瘋病患,手掌滿了肉結,她對萬物都有靈性與之對話,看著她與樹說話,在製作紅豆餡時,細心的呵護著煮沸的紅豆,也漸漸融化了店長冷漠的心。

    其實這是部頗為悲傷的故事,在河瀨直美詩意迷濛的敘事下,許多人的故事,一一被揭開,憂鬱不喜歡甜食的店長為何會開銅鑼燒店、德江姨的身世、寂寞的高中生若菜等,像是緩開的花朵般,一個個被打開,故事到了後面,悲傷會不斷的堆疊上來,德江姨的身世鋪天蓋地的灑落下來,像是櫻花雪。

    德江姨最後留給了店長這些話語,櫻花再度盛開,花開花落,生命會用不同的方式延續下去。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是為了看看世界,聽聽世界,就算無法成為甚麼大人物,但我們有我們自己,活著的意義。

    除了樹木希林,我想不到有第二個人可以演德江姨這個角色,只是演得太令人心疼了。

    幸福呀!是沒有犧牲就不會得到的東西!(比海還深)

    樹木希林與阿部寬,在【橫山家之味】後,再度成為母子,橫山家裡的阿部寬是一位不得志的古畫修復師,到了比海還深,成了一位不得志的小說家,同樣是回到母親家兩天一夜的故事,故事從古樸的小鎮與老屋,回到了城市裡的公寓。

    【比海還深】與【橫山味之家】的片名都是來自於歌曲的歌詞,樹木希林在"比"中演的母親,已沒有了另一半,獨自生活,片子的角色,都在現實與理想中游走選擇,面對鬱鬱不得志婚姻失敗的失敗者兒子,年老無人照顧自己獨居的生活,還有已經和兒子離異的媳婦及孫子,樹木希林所飾演的老婦人,像是大海般如常的包容與面對生活與家人,偶爾抱怨著兒子都無法實現她的夢想,但心理仍寄望著一些甚麼。

    當母子倆聽著收音機裡鄧麗君唱「别れの予感」,談到裡面的歌詞也就是片名。
    海よりも
    まだ深く
    空よりも
    まだ青く
    あなたをこれ以上
    爱するなんて

    樹木希林說,怎麼可能愛一個人,比海還深呢?問著兒子,你有嗎?阿部寬想了一下,勉強回答著,算有吧!

    樹木希林想要和兒子說的更是,你應該面對現實,成為一個大人了。

    【比海還深】與【橫山味之家】這兩部片,都強烈用了食物來塑造樹木希林的角色,橫山家之味在日式老宅裡,用著一道道家庭味十足的日本料理,來勾起每一個人對家的記憶;比海還深裡,年邁獨身住在公寓裡的老婦人,用著則是便利保存食物的節省方式,用咖啡粉泡的咖啡、將可爾必思冰凍成冰棒、將咖哩煮好放冷凍方便料理等。

    聽說樹木希林這個名字,並非她的本名,而是有一次她上黑柳徹子的談話節目,節目希望來賓拿一樣自己的東西來拍賣,當時藝名還叫悠木千帆的她,說她沒甚麼東西可以賣的,就把她的名字賣掉吧,也真的賣掉了,後來才取了樹木希林,她的人生觀與世俗截然不同,不管在戲裡或是戲外,而她自己說,她寧願當一位戲裡的人。

    比海還深裡有一段話,阿部寬問同事,他的前妻會不會因為認識新的男人就忘了他呢?他同事回答他。

    人的感情記憶不是記憶卡,而是幅油畫,只要將新的顏料蓋上去,就看不到過去了,但,你我都知道他沒有消失,只是存在於過去而已。

    樹木希林擅長演老婦人,戲中也常提到面對死亡的態度,而現實生活中的她,對死亡的態度也令人感到豁達與欣賞,她得了癌症很多年,卻不積極治療,與之共存,她上綜藝節目,還會一直調侃自己,觀眾會不會覺得,她這個老人,怎麼一直說要死,還一直活著呀?

    我希望死了之後不要留下任何東西。不需要葬禮、也不用留下遺願。乾淨的結束就好。

    如果人死後會成為宇宙的灰塵,至少要變成一顆美麗且發亮著飛舞的塵埃。 那個,是我最後的慾望。

    人生已經到了下半場的我們,多麼希望自己在面對死亡時,也能和樹木希林一樣,如此豁達,如此淡然,我們更知道生命的美麗,在於享受每一個當下,無論那個當下是甚麼?

    死亡並非終點,而是一種狀態而已, 我們走在一條往無的盡頭,唯一能做的,並非擁有甚麼?而是忘掉擁有什麼,只要能欣賞一路上的風景,擁有記憶就足夠了。

    完整圖文和相關連結請見留言網址

  • 聽說你輕描淡寫歌詞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5 21:00:00
    有 238 人按讚

    #音樂故事:【刺蝟獨白】

    今天晚上約了小珊,一早醒來,我已經坐立不安。我打算藉著一個關於刺蝟的故事作為開場白,坦白告訴她,現實中的我像故事中的刺蝟一樣,擁有先天缺陷。

    古怪的我,有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興奮時會大叫大嚷,在戲院看電影時會站起來大笑。孤僻的我,有時候,害怕見人,看見陌生人會閃避,活在自己的世界時,未必能察覺別人的存在。雖然近年,以上種種情緒失控的狀況已經大大減少,但是為了避免嚇怕她,我認為依然有給她心理準備之必要。重要的是希望她理解我的行為不是刻意讓人難堪。

    我希望她認識真實的我,我希望我們擁有一段真實的關係。

    故事中的刺蝟因為滿身尖刺,被朋友視為怪物,對他避之則吉。跟朋友遊玩時,曾經戳破泡泡令朋友生氣,又曾經不小心刺傷小白兔。還未説畢故事,小珊興奮地回應:「我很喜歡刺蝟。」接著,她便滔滔不絕憶述她在東京的刺蝟咖啡店裏初次邂逅刺蝟的經驗,看見她如此雀躍,我沒有打斷她,對於我想説的,始終開不了口。

    或許,是我口齒不清的緣故,營造不了氣氛去帶出主題,畢竟我的表達能力一直都欠佳,又或許,潛意識的我根本不想讓她知道我的缺陷,我在乎她對我的看法,害怕她介意我真正的模樣,更害怕她會像故事中的小白兔離開刺蝟一樣,從此遠離我。

    吃過晚餐後,送小珊回家途中,雖然我們肩並肩手牽手,但心底裏卻不斷有著鬆開她的手,然後逃離的念頭。我努力抑壓著,猜想內心那頭情緒怪獸又開始肆虐。她突然關心地問:「你的手很冰冷,是否穿不夠衣服?」

    「有可能。」我答,卻清楚知道那份寒氣是來自心底那種不能言喻的恐懼。

    又猶豫了很久,終於鼓起勇氣説出我的憂慮。

    「小珊,老實告訴你,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吸了一口氣,試圖保持平靜。

    「我也有。」她輕描淡寫說道。

    「小時候的我,被診斷患有亞氏保加症,我跟正常人不一樣,我有社交障礙。」

    「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大家都有些不一樣。」她微笑安慰我。

    「假若你發現我的行為奇怪令你害怕,不妨坦白告訴我,我會改的。」

    「放心,我會的,但,你什麼都不用改,」她邊説邊用力握緊我的手,緩緩地走到我面前,睜大了眼睛,帶著關懷的神情凝望着我,用溫柔而肯定的語氣說道,「做自己便足夠了,你,夠好了。」

    一直以為,我必需很努力地改變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正常」,因為只有那樣,我才會被接受,因為只有那樣,才算是「好」。人生第一次聽說我夠好,發現我不太糟糕,原來我可以安心做自己,剎那有種如釋重負放下心頭大石的感覺。

    眼鏡忽然模糊了,這一刻,我在想,就算全世界都不接受我,只要小珊一個懂我接受我就足夠了,就夠好了。

    這幾天寒流來襲,外面很冷,可是,我的心很溫暖。新的一年,我覺得會很好。

    Storyteller: 連倩妤 @_musicplayground
    Illustrator:Andrew Yeung @andrewyeung_official

    〖關於《#不只是動物》系列〗

    《不只是動物》音樂企劃的音樂作品〈刺〉已經推出,企劃以五個動物故事作起點,透過歌詞,用音樂說故事,由唱作人 Michael Luk @michael.thyme.luk 作曲及演唱,連倩妤譜詞。

    立即收聽:
    Youtube: https://youtu.be/coYC7MAB6Is
    Spotify: https://spoti.fi/3olPQZY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3qq7wWc
    KKBox: https://kkbox.fm/Ou63eO
    Joox: https://bit.ly/2VvPBQ0

    StoryTeller 是一個說故事平台。我們連結不同創作者,希望透過文字、圖畫和聲音,重新把故事帶回生命。StoryTeller 同時亦是獨立創作單位,我們收集人與人之間的片段,將不同人的故事帶到你面前。我們相信故事的療癒力量,感受別人,也是感受自己,因為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 預購 Ztorybook Issue 01 : https://bit.ly/3j9RLzv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