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職災死亡給付45個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職災死亡給付45個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職災死亡給付45個月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林淑芬,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捷死傷七名是工人, 「遠揚」違反職業安全法令已經是勞動部包庇的累犯 103年1/22勞委會去勞檢已經發現「起重機作業未將外伸撐座或履帶伸至最大極限」, 「使用鋼筋作為工作架或起重支持架」, 「墩柱使用的施工架未符合國家標準……」, 102年9/24「未禁止人員進入操作半徑或附近有危險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職災死亡給付45個月」的推薦目錄
-
職災死亡給付45個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1-03-14 22:59:25"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去年有一位徐姓南亞科技工程師疑似過勞死,這起案件當時被勞保局駁回,曾引發很大爭議,勞委會後來放寬過勞死認定標準,今天重新召開職業病鑑定委員會,依據新的標準,這起案件翻案成功,認定這名工程師,的確是因為超時工作,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這也是放寬過勞認定標準後,第一起成立的案件。
去年1月南亞科技徐姓工程師在家中猝死,當時勞保局依據舊制的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排除是過勞死,引發社會議論,家屬申請爭議審議,送交勞委會職業病鑑定委員會重新鑑定,勞委會也在去年12月修正通過新版認定指引,大幅放寬過勞死認定標準,鑑定委員會經過兩次審查後,在14日上午判定,這起案確實是因為加班超時,長期疲勞,導致心因性休克,也就是所謂的過勞死。
這也是放寬過勞死認定標準後,第一例過勞死成立的案件,全案將轉報勞保局核發45個月的職業災害給付,徐姓工程師的家屬得知判決後表示,這項遲來的正義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喜悅。
南亞科技對此表示尊重,將協助家屬申請勞保給付
徐姓工程師的家屬正考慮,是否要再對南亞科技提出民事損害賠償告訴,徐家也希望經由這起不幸案例,提醒各界多關注勞工過勞死的問題。"
職災死亡給付45個月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捷死傷七名是工人,
「遠揚」違反職業安全法令已經是勞動部包庇的累犯
103年1/22勞委會去勞檢已經發現「起重機作業未將外伸撐座或履帶伸至最大極限」,
「使用鋼筋作為工作架或起重支持架」,
「墩柱使用的施工架未符合國家標準……」,
102年9/24「未禁止人員進入操作半徑或附近有危險之虞之場所」,
「未加以適當的墊襯及擋樁」
等等。
這些違規顯示對工安輕率的態度,證明業者根本不在乎工人草菅人命。
如果當初勞動部的處分是,
沒做好預防就不能施工而且每抓一次就停工,
今天可能就不會有工人7死傷的悲劇,不是嗎?
即便遠揚重大工安事件頻傳,
勞動部只是作2個月例行性檢查,
而且只是要求改善。
因為勞動檢查變成行禮如儀的縱放,
所以遠揚根本不當一回事。
勞動部長期的縱放根本就是幫兇。
檢視102年的職災死亡人數統計,
營造業一年死亡170人,死亡率高達千分之0.2489遠遠高於全部各產業的平均值0.0439.
又從職災死亡給付統計資料分析,
因墜落,滾落之死亡人數121人,當中營造業就45名。
對照臺中捷運CJ920標遠揚違法職災法令的統計表來看,
的確是政府縱放殺死勞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