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房裡的溫暖故事🌞
.
最溫暖的關心,叫做設身處地。
The warmest form of caring, is putting yourself in their place.
.
#文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
.
化療是一段相當痛苦的過程,
沒有親身陪伴癌症病人之前,
真的不會知道...
癌症病房裡的溫暖故事🌞
.
最溫暖的關心,叫做設身處地。
The warmest form of caring, is putting yourself in their place.
.
#文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
.
化療是一段相當痛苦的過程,
沒有親身陪伴癌症病人之前,
真的不會知道這一切有多麽難熬。
.
化學治療是三週一次的療程,
每一次依照每個人情況不同,有不同的針劑
不同的針劑有不同的副作用,
而相同的就是都不好受。
.
原本以為化療最難度過的是掉髮,
頭髮是真的會掉光,連留念的時間都沒有。
才發現化療過後的副作用,每個都更難度過。
成為了光頭之後,反倒可以每天帶不同假髮
雖然假髮很熱,而且總會擔心假髮飛走,
也免不了在每天睡前看著鏡子覺得自己像妖怪。
.
可是,更難的是化療讓身體黏膜都變得很薄,
動不動就嘴破、皮膚破、甚至內臟也會受傷。
.
更難的是味覺改變,香的聞起來竟都變臭了,
不管多美味的食物,吃起來都是沒有味道,
即使吃了止吐藥還是看到什麼都沒食慾。
.
更難的是為了怕抵抗力低到全身感染,必須打小白針
他可以造出更多白血球,但會全身無力跟抽筋
疲累的連爬樓梯都是一件吃力的事情。
.
更難的是它像是一個永無止盡的過程,
你看見別人成功的案例,也看見復發的案例,
或許沒什麼好怕的,每個人身體裡都有癌細胞,
但令人害怕的就是它以倍速成長,
彷彿我們的時間永遠戰勝不了病魔。
.
.
.
就是在這麼難受的狀態,情緒難免很差
眼看著終於來到第六次化療,告一個段落
她告訴我她撐過這一次,一輩子都不願意多做一次。
這些聽在耳裡看在眼裡,陪著走過這些日子的我,
只有說不完的心疼。
.
那天的病房裡,打了藥物以後,
她開始全身發冷,每次都有但好像又更冷,
擔心會是藥物過敏反應,我找了護理師來。
後來打了抗過敏針,暫停了點滴,必須休息一下,
等待的那些時間她發起了脾氣,
她說那種冷讓人很不舒服,她只想快點撐完,
不想繼續等待,那種感覺很焦慮,而且她好想睡。
.
但是因為護理人員擔心過敏反應會很嚴重,
嚴重的話甚至會到休克,所以希望暫停一下,
就在這樣反覆溝通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位天使。
.
.
▫️▫️▫️▫️▫️
.
.
她是當天值班的護理長A,看起來資深許多
當A走進來的時候,我以為她會不耐煩的解釋,
因為當下已經有點像在起歡,不想繼續等待。
.
沒想到A很溫柔地輕撫她的背,告訴她
『現在一定很不舒服,對不對?」
『好,我們再等一下下,馬上就繼續哦』
那樣溫柔的語氣與聲調,讓人覺得好安心。
.
接著,A開始說自己的故事。
.
A說,以前的藥比現在更不好,
病人每次被打完抗過敏藥就會渾身不對勁的難受
問是怎麼樣的不舒服,病人都講不出來。
.
為了了解實際情況,有一天A和同事說,
「不然我自己打打看好了」同事都傻眼。
她心想沒有體驗過,她永遠不了解,也無法幫忙
她為自己注了那種藥,一開始還好,
打到第四針的時候她真的覺得很不舒服,
打到第六針的時候,她完全承受不了而停止了。
.
所以A溫柔地說,她真的了解那樣的感受,
她理解全身不對勁的感受,還讓人感覺煩躁的副作用
做過後更能同理癌症病人的情緒差,
因為這些治療真的很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更何況時長拉得很長,一次比一次虛弱。
而她也會常常勉勵年輕的同仁,
她說她很感謝願意待在癌症部分的護理師們,
因為是真的非常辛苦,真的有愛才做得下去。
.
.
.
後來A又分享了幾段經歷,
一段段都是為了體會病人的感受而做的嘗試,
雖然聽起來都覺得怎麼會有人這樣做,
但是她的心意和舉動,光聽就很感動。
.
聊到一個段落時,治療可以繼續了,
A問她現在有沒有好一點?她說好多了。
並且說很抱歉剛剛自己在起歡xDD
A還溫柔的說,『才不是起歡,是真的不舒服呀。』
.
光是一句同理的話語,就溫暖了我們整個夜晚。
在病房裡遇見的每一位白衣天使都是陽光,
很幸運當天遇見了這麼一位太陽,
或許她沒有機會看到這篇文,
但那天留下的感動銘記在我心裡,
除了想說聲謝謝,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
自己繼續當個又溫柔又同理的人,溫暖遇見的人。
.
也想跟所有癌症病人與家屬說聲加油,
治療的日子或許不好過,但相信我們都在變好的路上。
我想癌症給了我們一個機會重新思考人生:
時間永遠不等人,你的每一天都該過的值得紀念,
人生真的只有一次,別勉強自己過不想要的生活,好嗎?
.
.
.
.
#咩咩手寫日記
最近都成了深夜的故事特輯,大家晚安
#手寫 #手寫字 #手寫的溫度 #圖文 #癌症 #乳癌 #癌 #醫院 #和信醫院 #感謝 #溫暖 #護理師 #溫度 #同理 #感動 #圖文 #病人 #加油 #心情 #日記 #化療 #勇敢 #勇氣
耳滴劑副作用 在 永康曾咖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某人去子宮頸環紮>
想說有很多咖粉私訊詢問,就請某人把完整的過程分享給大家~
原本以為會順順的孕期,沒想到遇上出血跟子宮頸長度問題,才剛完成了子宮頸環紮手術,想說把過程分享出來,讓遇上跟我相同問題的媽媽們參考。
剛撐過前三個月的孕吐地獄,在 15 週的時候孕吐的狀況似乎有緩和,真的超開心,終於恢復食慾,身體狀況也漸漸穩定,就在準備開始回到日常生活步調的時候。某天晚上突然在護墊上看到一點鮮血,當下很緊張,馬上跟咖郎衝急診,醫生用陰超看完說,說子宮頸上有不小的裂痕,如果持續撕裂沒有復原的話,隨著寶寶與羊水變大,可能會撐不住重量,要我在家安胎一週後回診看狀況。
因為身體一直都蠻健康,我覺得躺一週裂痕應該就會好了吧,聽醫生乖乖地躺一週後回診,想說聽到的應該會是好消息。結果醫生一看,裂痕不但沒有復原,甚至變寬了,子宮頸的長度也來到臨界值 2.1 公分(及格邊緣是 2.5 公分),當下建議我做子宮頸環紮手術,減少未來寶寶掉出的風險。
當下真的很慌,擔心寶寶會有三長兩短,馬上答應兩天後手術。回家上網查了一下環紮手術,除了要住院一天觀察,讓我最害怕的莫過於要從脊隨打麻醉,就這樣戰戰兢兢來到手術當天。
一早跟咖郎到診所報到,醫護人員先要我換上病服,簽手術同意書,然後在手上戳針打點滴(QQ 好痛,他們說我血管不好打...這邊就好痛我後面怎麼辦)。接著就準備要推進手術室,躺在手術台上我超爆緊張,最恐怖的麻醉橋段要來了嗎!這邊提醒媽媽們,如果你脊椎有受過傷,一定要跟麻醉醫師講。我因為之前尾椎受過傷歪掉,很怕麻醉醫師打錯地方,所以有跟他提到這件事情。
麻醉醫師人很好,跟我說他用得針很細,不會很痛的(真的嗎QQ)。 在做每個步驟都會跟我講,首先身體要捲成蝦子狀,讓麻醉師可以觸摸到正確的下針地方,接著它會用酒精大面積塗在脊椎處,「3,2,1,下針囉!」麻醉醫師說完我立馬感受到一陣痛感,身體縮了一下,伴隨而來的是酸酸的液體注入身體。整個過程很快速,我自己是閉眼睛、牙一咬就過去了。
然後麻醉醫師隔 5 分鐘後就會叫你抬抬看屁股,我使盡吃奶的力氣都抬不起來,他確認麻醉生效沒問題了,就會叫醫生進來。我被打麻醉後其實整個超想睡覺,醫生進來後大概只花了 5 分鐘做環紮手術,我只感受到下半身好像有拉扯的感覺而已,整個手術過程 30 分鐘內結束。
結束後麻醉醫師就幫我上止痛點滴,問我會不會孕吐,我說最近有比較好一點但偶爾還是會想吐,麻醉醫師了解後有先幫我加了一劑止吐針在點滴裡。之後就被推到病房中,但在過程中我已經爆想吐,一直忍到病房跟護理師說我不行了,我要吐了。護理師急忙拿塑膠袋鋪在我的頭右側,由於半身麻醉後必須完全平躺 4 小時,因此我只能頭一轉開始狂吐,嘔吐物隨著臉頰流到頭髮跟耳朵,真的非常狼狽。
手術順利結束了,但迎接我的是恐怖的嘔吐地獄,我開始每 30 ~45 分鐘吐一次,是那種胃經攣式的吐法,從中午吐到深夜,每次要吐就會跟咖郎說「我要吐了!」然後他趕快拿袋子接住,事後幫我擦拭臉頰跟頭髮。(咖郎說他看我這樣也快哭了)
由於術前 12 小時不能吃東西,我想我吐出來的應該是胃酸或膽汁之類的,吐到後面我真的快虛脫。醫生判斷我應該是身體對麻醉止痛很敏感,副作用比一般人還要強。期間加的第二針健保止吐,效果大概只能維持一小時,到深夜醫生建議我們打自費止吐,我才比較好一點......(可能也是因為麻醉止痛退得差不多)
昏昏沈沈在病房度過一晚,隔天才能慢慢起身梳洗。整個過程中對我來說最恐怖的是嘔吐副作用,手術的傷口其實沒什麼感覺。出院前醫生內診幫我把止血紗布取出來,也一起看子宮頸跟寶寶的狀況,子宮頸裂痕在手術後看不到了,子宮頸長度也到了4.5公分,重點是寶寶很健康,我跟咖郎都鬆了口氣。
之後就被囑咐要好好吃抗生素跟安胎藥,一週後回診即可,結束了我的子宮頸環紮手術之旅。
回想雖然嘔吐過程很痛苦,但很幸運可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觀察到子宮頸的問題,即早手術。這邊也建議各位媽媽,如果有出血一定要到醫院看看,因為自己真的不會知道裡面發生什麼事情 QQ
話說這篇本來也要在媽寶版分享 結果太久沒發文沒看弄懂版規就被水桶了 XD
耳滴劑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不情不願地,用我的腳親自踏上前往醫院之路。因為我實在是太害怕了。
「滴哩哩哩,滴哩哩哩!」早上七點刺耳的鬧鐘聲響起,整晚大失眠的我根本不需要鬧鐘好不好。「啊,好不想上班,不對,是好害怕上班。直接……消失在這塊土地上怎麼樣?這樣會輕鬆一點吧?」極端的想法叩叩地敲打我的心房,我小聲嘟囔,怕被人聽到我的真實心聲。
「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
自從我踏進職場以來,我不是沒有過辛苦的時期。人怎麼可能沒有討厭上班的時候,我偶爾甚至還想辭職轉行,或是移民海外,不過這次不一樣。這種極端的想法,是史無前例的,我覺得自己正面對一個「強敵」。
我在外出採訪的時候,看到公司來電會被嚇到;我要非常努力專注,才能寫出一篇短短三行的報導;交稿的時候總是忐忑不安,「一定會罵我,說我寫得很爛吧。」;我擔心漏接上司的抱怨電話,十秒就確認一次有沒有未接來電或是工作相關訊息。
不僅如此,我的自信心也跌到了谷底,過去即使再辛苦,我也從未喪失自信,如今我卻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每次向上司呈交報告,明明沒做錯什麼心情卻無比沮喪,就像搭超高速電梯幾秒內墜落到地下一百樓,或者說是像落水的人不停吃水。我被前所未有的心情嚴重衝擊,既恐慌又恐懼,所以腦中時時做好面對最壞情況的打算。
我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於是開始上網搜尋精神科相關資訊。資訊是找到了,可是一想到就醫,我就覺得茫然。我憑感覺隨便挑了一家醫院,調整好呼吸節奏後撥出醫院電話。等待電話接通的時候,我的心臟撲通亂跳,就像剛進公司的新人打電話給上司一樣,超緊張。
在這四天內,「去」和「不去」兩種念頭在我腦海中交戰不休。我試圖自欺欺人,告訴自己症狀好了很多,不去醫院好像也沒關係,但不安感總是毫不留情地衝擊我的心。
#今天去精神科
就診的日子到來,我的鞋底就像被膠帶黏住一樣,無法輕易邁出腳步。要被送往屠宰場的畜牲們也是這種心情嗎?我感到無比淒涼,但我明明還沒被確診,也許我根本沒事。
「我瘋了嗎?」
「一定要去醫院嗎?」
「乾脆回家吧?」
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十分鐘的心亂如麻。我到了醫院,發現這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原本以為醫院裡會坐滿一大堆眼神渙散的患者,現在看來,只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患者。患者年齡層滿廣的,且有男有女。
「金正源先生,請進!」終於輪我進診間,主治醫生是一個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男人。
「今天為什麼會來這裡?」問題短歸短,但是很難回答。「我為什麼會來?我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瘋。」我超想這樣回答,終究開不了口。毫無顧忌地向素昧平生的人吐露心聲,不是我的一貫風格,如果可以,我甚至想掉頭走人,不過我又能如何?人都到這裡了。
我花了十五分鐘大概描述了自己的近況,一邊講一邊突然莫名「哽咽」起來。我非常感謝用真摯眼神誠心誠意傾聽我說話的醫生。雖說「因為是工作,不得不在患者身上放心思」,不過我的感謝與醫生的誠意無關,單是專心聽我說話這件事,就夠讓我感動了。
通過檢查和分析諮商結果,醫生確定我罹患中度憂鬱症──介於輕鬱症和重鬱症之間。
#精神科的藥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
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
「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
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我……要吃多久的藥?」
「抗憂鬱劑起碼要吃六個月以上,抗不安劑視情況而定,會慢慢地減輕藥量。」
醫生對數百名、數千名患者都說過一樣的話,就像是一個教書教了幾十年,把書本背得滾瓜爛熟的老師一樣,一口氣解釋了為什麼不能一次大幅減藥的原因。這是由於如果藥吃到一半,病情有了好轉就馬上大幅減藥,有可能會復發,他也不忘告訴我藥物的副作用。
「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不一樣,不會立刻見效,至少要吃兩三個禮拜才行。下次我會稍微增加藥量。」
結束看診的我走出診間等候,沒過多久,護士就叫了我的名字,給了我處方箋。
「我真的變成精神科患者了。」
拿完藥走出醫院的我雙腳瞬間發軟。我靠在走廊牆上,稍微喘了口氣,實在沒力氣搭公車回家,於是叫了計程車。在車上,我兩手緊抓藥袋,打給了妻子。
「老婆,醫生說我是憂鬱症。」從此我和憂鬱症展開了非自願同居生活。
--
📖 本文摘自《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作者金正源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自己親身體驗的憂鬱症。高中時期決心成為改變世界的記者,如今領悟到連改變自己都很難。閱讀更多: https://reurl.cc/vg3Ajk
耳滴劑副作用 在 彥彥,日本沉潛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苗副作用紀錄📝第二回|
沒想到我才打完莫德納第一劑疫苗而已,副作用就延續了快兩個星期⋯。#看打疫苗的朋友分享大概都兩三天就好了😭
上次提到身體發炎指數偏高,本來我該在一星期後再回診所複診抽血,但我只隔了四天還是忍受不了胸痛頭暈提前去診所。但這次的驗血結果顯示發炎指數已經降回正常,其他偏高指數也不代表有病狀,心電圖也依舊是正常。醫生說可以確定心臟沒問題,建議我去看耳鼻喉科看看呼吸不順、頭暈天旋地轉檢查是否呼吸道或內耳有問題。
好滴,隔天我就去耳鼻喉科看診。但醫生一聽是打莫德納後身體不舒服就說副作用蠻強的餒~輝瑞副作用比較小 #欲哭無淚 #輝瑞排不到啊😭
正常來說大部分人幾天就恢復了,我持續快兩個星期真的蠻奇怪。但我打疫苗之前真滴很健康🥲打完後整個快死掉怎麼看都是疫苗引起的副作用。
總而言之診斷完也沒查出什麼具體異狀,所以只能開頭暈、鎮痛止熱的藥給我吃,至少緩解不舒服。
#但我頭暈藥吃完還是繼續頭暈
#有人有頭暈天旋地轉站不穩的經驗嗎
#應該不是梅尼爾氏症
最後醫生也建議我,這樣第二劑的話可能要考慮不要施打。畢竟施打疫苗現場的診斷都太快,不太能確定是否就是「可以接種」的體質。有疑慮的人最好都還是諮詢自己常看的家醫再決定要不要打。 #東京的施打現場狀況
希望大家都不要跟我一樣,打完疫苗全都健康無事😭
#打疫苗還是利大於弊
#分享經驗希望大家能了解各種可能的情況
#評估自身健康狀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