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罰站算體罰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罰站算體罰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罰站算體罰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罰站算體罰嗎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深夜聊天 #從小被打到大 「你小時候有被體罰過嗎? 」 「有,而且是從小被打到大🤣🤣🤣」我邊說還能邊笑。 昨天我在跟暴龍爸聊小孩教育問題,突然聊到這個,才知道....噢,原來他以前都沒被打過(喂啊~老爺奶奶人真的很好耶,明明這傢伙應該很欠打吧🤔)而我是一直被打。 自小我爸媽都有體罰我,...

罰站算體罰嗎 在 Taiwan Naomi Cho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22 13:37:02

最近有很多的情緒 其中一樣就是關於我調皮的孩兒 是的 姐是個嚴格的媽媽 做了不對的事是絕對看不到我的笑臉 處罰一定會有但不是體罰所以大家不要擔心 三歲的孩子裡我兒算是表達能力蠻好的那一位也算聰明 但是太過聰明媽咪我也是頭很痛 常常問自己到底怎麼教才對 其實這件事很難有準確的答案 畢竟每個小孩的個性都...

  • 罰站算體罰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0 22:45:56
    有 525 人按讚

    #深夜聊天
    #從小被打到大

    「你小時候有被體罰過嗎? 」

    「有,而且是從小被打到大🤣🤣🤣」我邊說還能邊笑。

    昨天我在跟暴龍爸聊小孩教育問題,突然聊到這個,才知道....噢,原來他以前都沒被打過(喂啊~老爺奶奶人真的很好耶,明明這傢伙應該很欠打吧🤔)而我是一直被打。

    自小我爸媽都有體罰我,或許那個年代的父母多少都有,罰站、罰跪、捱藤條打都有。但說到被打最慘就是國中(=香港的中一~中三),當時我讀的是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 ,一個出了名非常嚴格的學校。當時跟我小學最好的朋友都被父母送到那就讀,早有耳聞這學校有多變態,我們兩個都很恐懼,我記得我們還一起哭了。

    「為什麼要打?」
    「就每天、任何理由都可以被打啊」

    首先...考試考不好一定被打,更別說談戀愛、裙子太短、遲到、上課聊天、洗澡洗太久等,任何千奇百怪的原因都可以被視為不服管教,木板拍打在手心的聲音就像警示,痛覺讓你清楚規範的界線,記得,下次想要避免被打,要更小心。就算不是被打的那個,看到同學被打,也會知道自己該皮繃緊,醒目一點。

    還記得每次考完試發考卷,我都祈禱等一下不要被打。你可能會說,那你就不要考不及格就好了啊! 錯,在這裡及格的分數不是一般的及格分數(台灣通常是60分),老師可能會說:嘿~這次出題比較簡單,85分以下請出列,#少一分打一下。

    #我們就是這樣被打出來的。

    而且寄宿生活是週末才能回家,平時都住學校,甚至到了中三,兩三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與其說是學校,我們以前都戲稱它是 #監獄。

    你問,這樣被打的我們有好一點嗎?

    可能有吧,我當時大約只是班上前15名的程度,那年學測(就是我們考高中的統一測驗,最重要的一次考試),我的成績是97%,意思便是所有考生中贏了97%的人,那更別說功課比我好的同學,考99%的人就根本是菁英中的菁英了,一定是穩入全台灣第一志願了。

    最後,我入讀當時男女合校的第一志願 #松山高中 。但,因為上高中了,可能因為沒被打了,我長期都考全班最後(喂啊,怎麼最後變成笑話😆😆😆)

    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所以,當我每次說:#其實孩子開心最重要 的時候,我是真心的,不想要他活得不快樂,為了成績而卑微的活著。當然我也不會動手打他,明明以前自己就是被打最多的人,怎可能捨得打我的孩子。

    你的求學歷程又是怎樣的呢?

    p.s. 我沒有責怪我爸媽喔,畢竟那個年代社會風氣跟教育習慣跟現在不同。

    **********
    我 ig要不要追一下👉🏻https://bit.ly/2HRgJEC
    也有MeWe👉🏻 https://bit.ly/3nLdVca

  • 罰站算體罰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9 07:30:02
    有 44 人按讚

    【我在打我的小孩,關你什麼事】
    兒童虐待近來在我國成為重大關注的議題,據衛福部2006至2016年之統計,兒虐事件的施虐者皆以父母佔最大宗(約佔65%-80%),而「管教子女」則為父母施虐最主要的原因。在此即顯示一個許多人關切的問題:「管教」與「虐待」的界線到底為何[1]?
      
    父母在對孩子行使懲戒權時,千萬不要有「我在打我的小孩,關你什麼事」的想法,原則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在身心健康的環境下成長,管教過當傷害到小孩的身體,危害到小孩的生命等等殘酷的手法,就是親權的濫用,親權濫用的結果,在民事上會構成親權的停止行使和損害賠償;在刑事上要負起傷害、妨害自由的刑責,也會因此被認定為是家暴,同時孩子更可能被安排保護安置。孩子的未來要靠你我守護,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2]。
      
    ■民法第1085條規定:「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
    我國民法1085條規定:「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此賦予父母懲戒子女的權利(即「懲戒權」)。若父母過度懲戒子女,於刑事上可能構成傷害罪、強制罪、私行拘禁罪等,民事上則屬親權之濫用,可能遭停止親權、或成立侵權行為。然若於「必要範圍」內之懲戒,則屬合理管教而得阻卻違法[1]。
      
    ■防疫當前,兒少家暴通報數據卻創新高:10大虐童工具,拳頭、掌摑為首: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9年兒童少年保護通報案件高達73,973件,創下歷史新高;另2019兒童少年保護開案人數更來到高峰,達11,113人。受虐兒少中有46.4%為身心虐待、27.3%為不當管教。
      
    「家扶基金會」調查發現,臺灣常見的虐童工具包括拳頭與掌摑、衣架、皮帶、木棒、不求人、愛的小手、腳(踹)、水管、菸及雞毛撢子。最常受虐的部位包含手臂、背部、大小腿、臀部、臉部、頭部、耳朵、腹部及肩膀。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隨手可得的生活工具常被誤用,成為虐兒者的幫兇或父母管教孩子的武器,且兒少受虐的部位都較為隱密,不易被旁人發現[3]。
      
    ■父母看到成績就抓狂,約佔兒少管教不當通報 3成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公布一份數據,顯示父母打小孩的原因中,有近3成是因成績未達期待而被打到受傷通報,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表示,孩子在恐懼中只能先求生存與安全,不會有心思學習,呼籲家長控制情緒、正向教養、不打小孩,必要時尋求專業的協助。
      
    家防中心指出,新北市2020年兒少保護案件約4,557件,其中不當管教占65.8%,細分父母管教小孩的原因,除了孩子的態度不佳外,有近3成是因孩子的成績未達期待。而配合「國際不打小孩日」在學校推動紫絲帶學堂教育,請學生畫下感想;一名小六生畫下一個酒瓶,其中父親拿著長藤條正要打小孩,旁邊寫著「生你有什麼用?成績考那麼爛!」「隔壁某某都考得比你好!」「去罰站!」也顯露出孩子在責打教育下的陰影。
      
    家防中心許芝綺主任指出,就讀國小5年級的小明,數學成績從85分驟降到70分,面對父母責問卻說不出成績退步的原因;父母對他說,下次成績如果沒達到80分,一分打一下。不料,下一次成績再掉到65分,媽媽一氣之下,把小明的手心手背打得瘀青,隔天小明在校被老師發現,經老師聯繫說明,媽媽才知道是最近幾次數學考試題目較困難,全班平均分數僅60分,頓時也覺得相當懊悔。
      
    許芝綺主任表示,孩子面對恐懼時,只能先求生存與安全,是沒有心思學習的;她建議,當孩子與家長的期待不符時,不妨先深吸一口氣冷靜,告訴自己「孩子並不糟,或許是我的期望過高!」用正向寬容的方式,不比較」、「不批評」、「高支持」,當情緒不暴走,才能冷靜地用正向的態度來教養孩子,必要時可尋求老師、醫師、心理師和社工師討論,讓專業的來拉一把[4]。
      
    ■鄰居外人通報僅3.4%,呼籲大眾別漠視家暴
    先前曾發生彰化一名繼父疑似因4歲繼子吵鬧,狂毆後扔到大街上致死的悲劇,當時報導就有鄰居表示時常聽見其家中毆打小孩的聲音,對於未能盡早通報感到懊悔不已。
      
    社會普遍認為,1、2次的打罵算管教,是他人的家務事,旁人不好插手,這種情況可能讓兒虐情事一再發生,何素秋執行長呼籲社會大眾若能機警觀察並正確通報,就能阻止下一個遺憾。施虐者大多為兒童熟識的人,且發生地點大部分都在家中,因此當兒童遭受虐待或發生意外傷害,社區鄰里、親屬網絡若能快速發現並且及時通報,就能避免兒虐傷害的憾事發生。
      
    當發現身邊小孩身上有明顯的新舊傷、情緒極度不穩定,或是聽到異常的寶寶哭喊與家庭爭吵聲,都是虐童的可能訊息。若懷疑有虐童事件,可以立即撥打113婦幼保護專線通報,透過專業的社工員接線服務,如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或者其他兒童保護單位,讓社會關懷的力量,即時進入有需要的家庭中[3]。
      
    ■教養或兒虐,父母懲戒權的一線間
    從法院的實務經驗來看,與家暴、兒虐的有關案件中,身為加害者的父母幾乎都會提出「懲戒權」的抗辯,輕則罰站、命令子女交互蹲跳、關禁閉,重則以甩巴掌、用水管、衣架、熱熔膠條、皮帶等各種物品毆打成傷或剝奪食物、睡眠等基本維生需求。但難道對子女行使懲戒權,就等於可以體罰甚至虐童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相信每個選擇體罰的家長都多少出於無奈,但如果父母無奈到只能出動體罰才能讓孩子「聽話」,根源也許出在親子溝通方式出問題、孩子藉由不聽話表達隱性的心理需求、教養責任過度集中在其中一方,甚或許多親子關係的不和諧,是婚姻關係不和諧的產物等等。體罰只是膝反射解決眼前難關,而忽視背後真正的教養難題。
      
    或許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身為成年人的父母,對孩子的應對姿態,永遠是有所選擇的。我們可以生氣、可以沒耐心,可以有任何情緒,但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也可以先好好沈澱感受一下自己是在對什麼生氣,是孩子真的犯了什麼糟糕的錯,還是只是氣孩子沒有滿足你的期待?
     
    孩子因父母而來,但不是為了父母而存在,以高壓管控強行捏塑孩子應有的模樣,孩子可能因此掩去自己真正的樣子[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父母懲戒權範圍之實證研究:https://web.ntnu.edu.tw/~hlshao/107_DH/punish.html
    ∎[2]管教小孩的界線與管教過當?(文:梁維珊律師):http://www.cdlaw.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96&uid=
    ∎[3](嬰兒與母親 懷孕生產育兒情報)「兒少家暴通報增,10大虐童工具竟以拳頭為首」: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10523
    ∎[4](自由時報)「父母看到成績就抓狂 約佔兒少管教不當通報 3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16533
    ∎[5](鳴人堂)「李宜穎/不打不成器?教養或兒虐,父母懲戒權的一線間」: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734/4929491
      
    ➤➤照片
    ∎[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氣候變遷與健康: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6-1/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兒童虐待 #管教 #虐待 #懲戒權 #家暴 #教養
      
    家扶基金會 /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罰站算體罰嗎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11:25:17
    有 1,701 人按讚

    父母給予的支持,真的很重要。

    無數次的體罰中,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當屬國三的一體罰吧!

    被體罰的詳細內容我忘記了。
    事情本身是這樣的:我國中時期是通車去新營上學,每天五點半從永康出發。大概六點半到新營。三年來沒有一次遲到。

    唯一一次,是國三的某個禮拜天,要去學校自習。我睡過頭,一路做到後壁站(下一站),當然回到新營時必然是遲到了。

    我爸媽對我是很嚴格的,也都很配合老師與學校。就是那種老師修理我一次,我回家會再被罵一次那種。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但這一次我會印象深刻,是因為父母挺我。
    我只記得爸媽跑去找校長陳情,認為這孩子這三年就第一次坐過頭,而且是壓力很大、睡眠不足的國三。遲到當然不對,這個要認錯,罰站,寫悔過書什麼的都行。但是第一次犯錯就處罰的這麼重,是不是有點過頭?

    這是印象中,爸媽唯一一次到學校。(入學典禮、畢業典禮有沒有去我實在是也忘了),但我記得這次是爸媽「挺我」。

    你說我不知道遲到有錯嗎?我當然知道,畢竟都國三了。
    但我們有時候就是需要家人的支持,不是嗎?

    孩子犯錯時,我不見得會在第一時間糾正他。而是盡量去搞清楚事情的始末,盡量去同理他,給予解決辦法的建議。如果他明白了,也同意改善,那我不太會責備他。當然如果他自己搞不清楚自己其實犯錯了,我還是會好好的讓他明白的。😂😂😂,畢竟孩子總是需要教的。

    孩子當然要好好教,但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先搞清楚他知不知道自己錯了,有沒有打算改善。請先別急著生氣。可以想想自己犯錯時,是不是也需要別人的同理。

    一點感觸,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