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罰單申訴有用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罰單申訴有用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罰單申訴有用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罰單申訴有用嗎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一線三的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線三的案件分享  最近新聞報很大、9月1日開始的交通大執法, 為期1個月的專案期間有5大重點項目,分別為 「汽機車不停讓行人」 「車輛轉向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 「汽機車闖紅燈及紅燈右轉」 「行人未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道」 「行人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手勢指揮穿越道路」等。 ...

  • 罰單申訴有用嗎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2 20:16:13
    有 1,033 人按讚

    #一線三的案件分享
    
    最近新聞報很大、9月1日開始的交通大執法,
    為期1個月的專案期間有5大重點項目,分別為
    「汽機車不停讓行人」
    「車輛轉向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
    「汽機車闖紅燈及紅燈右轉」
    「行人未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道」
    「行人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手勢指揮穿越道路」等。
    
    說起來蠻可笑的,這些明明都是現行法規,
    卻為了彰顯「行人路權」而要求加強執法,
    每天還要回報取締的件數績效以利統計,
    難不成平時沒有要求的話就不取締了嗎?
    
    許多新聞媒體都把重點放在「罰鍰金額」,
    告訴大家汽機車不禮讓行人最高可以罰三千六,
    卻鮮少宣導因不禮讓行人而發生的車禍有多少。
    
    難免啦,畢竟罰單才是重點嘛。
    
    其中最有爭議的項目就是「汽機車停讓行人」,
    在進行專案執法取締時必須要全程錄音錄影,
    以免當下判斷錯誤或是以利事後申訴還原真相。
    
    今天站交整的時候遇到不少民眾前來詢問,
    雖然網路可以搜尋到很多相關且專業的文章,
    還是有不少民眾覺得霧煞煞,問我:
    
    你們這個交通大執法是要怎麼「抓」?
    如果我沒有禮讓行人是要怎麼「罰」?
    
    大哥,你搞錯重點了,
    你該關心的不是警察要怎麼「抓」你違規,
    而是該關心你該怎麼「停讓」行人才對。
    
    「汽機車不停讓行人」取締有3大原則,
    攤開法條來看,會是一堆文謅謅的文字,
    說白話一點,當你騎車或開車遇到斑馬線時,
    斑馬線上有行人徒步行走時就必須暫停,
    待行人通行完畢才可直行或是轉彎,
    以法律規定至少需要離行人3公尺、
    或是至少相隔三個枕木紋的寬度。
    
    但我知道,行車間要判斷這麼精確的距離很難,
    也不是所有駕駛都習慣看著地上的標誌標線,
    所以基本上在執法的實務運作我會這麼建議:
    
    行經畫有斑馬線(行人穿越道)路口時,
    汽機車需先暫停讓行人先行,待行人通行完畢;
    只要行經斑馬線時行人需要佇足讓汽機車先過,
    即符合「未停讓行人先行」的條件。
    
    接著,民眾還會有以下幾個類似的問題:
    
    1️⃣ 行人號誌明明就已經變成紅燈了,
    卻還是有行人慢慢走還一邊滑手機、
    或是燈號變成紅燈後還是硬要過馬路,
    這個時候汽機車駕駛是否還是依然要禮讓行人?
    
    2️⃣ 在交通大執法專案開始實施後,
    上班行經大路口都造成大量塞車及回堵,
    常常因此上班遲到,很不方便。
    
    3️⃣ 汽機車駕駛行經斑馬線讓行人先行,
    行人通過之後才起步往前直行或轉彎,
    但行人突然一個回馬槍轉頭往回走、
    造成汽機車碰撞行人以致車禍受傷,
    這樣也算汽機車駕駛未禮讓行人嗎?
    
    4️⃣ 其他?
    
    這次來試試看比較不一樣的方法與各位互動,
    我會把上述問題的答案放在文章下方的回應區,
    如有錯誤或不足的地方請各位不吝糾正及改善;
    
    其他讀者對於交通大執法有任何問題,
    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盡可能解決各位的問題,
    若不清楚答案也會尋求相關權責單位得到解答。
    
    老話一句,開單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是法令賦予執法者以最直接干預的方式,
    也為教育並提醒民眾應該遵守交通規則。
    
    「啊,我沒看到你站在這裡」
    「如果我有看到你的話我就不會違規了」
    「有啦當然啊真的啦我會給你們尊重」
    
    這種違規魔人被開單前的SOP聽到耳朵長繭了,
    遵守交通規則是尊重全台灣所有用路人,
    是尊重交通規則、尊重你自己還有你的車,
    警察只是用罰單來提醒你這一點罷了。
    
    #一線三的日常
    #9月1日交通大執法
    #停讓行人先行
    
    M編暗:
    附上一張珍貴的、一線三菜逼八時期的照片,
    還穿著舊制服、體重還能見人的時期,
    當時去探他的交整崗,看他忙進忙出擋來擋去,
    覺得有趣就拍了這張有點中二的照片 📷
    
    Photo by M編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 罰單申訴有用嗎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3-11-14 15:29:41
    有 24 人按讚


    請給孩子多一點諒解

    「給孩子多一點諒解,他們只是個孩子!」──這是我和許多父母對談時常說的話。

    給孩子多一點諒解

    有一次在捷運上,看到一位三十幾歲的年輕媽媽,對著一個只有兩三歲的孩子大吼大叫:

    「你不知道這裡是捷運不能吃東西嗎?」

    「你不知道這是公共場所,不能哭鬧影響到別人嗎?」

    「你為什麼什麼都不懂!你真是笨啊!」

    孩子被打了一巴掌,就開始放聲大哭,媽媽便急著要用手摀住孩子的嘴,當然,孩子哭得更激動了。相信我們許多人的成長歷程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我常常搞不懂,我們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爸媽卻會氣急敗壞的把我們打罵一頓。

    對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他餓了就是要吃,他的智能是無法分辨捷運上不能吃東西的;不要說小孩子了,我也曾在捷運上見過乘客和管理人員,為了捷運上不能吃東西而大吵大鬧。乘客質疑飛機、高鐵、火車、公車、輪船等等,有哪種交通工具限制飲食,他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沒見過這樣的規定,於是對要開他罰單的管理人員講道理。管理人員也沒什麼好講的,只告訴他:規定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有任何理由請向主管單位申訴!

    於是,只見這位乘客氣急敗壞的摔東西洩憤。但他講得也沒錯啊!要懂規定,還要接受捷運上不能吃東西,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經常到各地國際會議廳演講,主辦單位一再重申:請別在室內飲食!其實道理很簡單,地面鋪著地毯,如果飲料打翻了會很難清理,尤其是咖啡或果汁。但怎麼講就是沒有用,民眾卻很有自信地說:「我絕對不會弄倒!」可是還是有人弄倒了!只得對著工作人員,很無奈地一再道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理解「他只是個孩子」

    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大人的一些想法和規定,有什麼道理上課不能講話?父母講話時不能插嘴?有許多大人年齡上是個大人,但心智上,仍是一個孩子。

    看看我們立法院每天上演的政治秀,義正詞嚴、不可一世地斥責官員,他們人人頂著名校博士和立委光環,雖然講得都對,但可能只是事實的一部分,而態度卻粗暴無禮。

    「怎麼會這樣呢?」

    當朋友質疑時,我都很無奈地回應:「他們就像小孩子,雖然有著成人的外表,但內在仍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只會用哭鬧博取別人的注意。」

    我輔導過許多婚姻家暴事件,太太帶著滿身的傷,一臉委屈的哭訴她的先生如何沒有責任、粗暴無禮,只會享樂不肯工作,她只要稍有意見,就會招來一頓打罵!

    「他還是個孩子!」

    一個男孩要經過特殊的學習成長過程,才會轉變成一個有責任感、願意主動付出所有來服務家庭的男人。這個社會上,有太多未長大的男孩成為別人的先生和爸爸,只要一受到挫折,或不如自己期待的情境發生,就開始用粗暴的方式回應,口罵髒話,手摔東西,對妻小動手動腳。其實是只有孩子才會這樣,而且是小小孩才會這樣!

    「那怎麼辦呢?」諒解他是個孩子!我們清楚知道這一點,所以別和孩子比蠻力,當他無理性的吼叫時,倘若我們也跟著他比大聲,事情只會更糟糕。

    引導孩子的思考能力

    我們要有知識和智慧,知道如何引導他改變:

    1、以孩子的角度諒解他的成長背景,他沒有選擇自己不生氣的能力。
    2、用他的角度看待事情,他被觸怒或受挫,的確很不好受,試著接受他的情緒。
    3 、給他一點自我澄清和對話的時間和空間。一個男孩遇到事情,若未能和自己有很好的溝通,則他對外也沒有溝通的能力。
    4、給他一點溫暖的支持,倒一杯溫水,讓他慢慢的喝,靜靜的進入自我對話和澄清的情境。
    5、慢慢觀察他,等他的臉色緩和了,再出來與他對話。
    6、談事情之前先安撫他的情緒,因為他很不舒服,才會這麼激動。 7、事情的發生一定是有原因的,避談對錯或是非,用問句引導孩子正向積極的思考。
    8、協助孩子給自己一個新的選擇和決定,然後給他一些支持和掌聲!
    9、把這樣的歷程當成一個成功的經驗,有機會就拿來肯定、鼓勵一下,一次兩次之後,你就會發現,孩子已經有成年人的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成長教室:

    1、輔導沒有仙女棒,可以輕輕一揮一點,就讓孩子改變。輔導是個歷程,憑藉的是一點一滴存進去的經驗;改變也是個歷程,面對孩子,我們必須做個成年人,用智慧和專業引導他走向成長之路!
    2、這個社會有愈來愈多延緩成熟和幼齡化的成年人,他們受過很好的教育,也懂得許多知識,但他們沒有諒解別人的心思和處理情緒的能力。面對這樣的人,請記得提醒自己──「他還是個孩子!」別和他比粗暴和蠻力,你是個成年人,影響不了他的話,就別靠他太近!
    3、面對我們無法改變和解決的問題,別急著放棄,暫時放下我們無法改變的,試著努力我們做得到的部分,一點一滴累積成功的經驗,等到經驗足夠了,改變就會成為可能。懂得取捨和等待可是高智慧哦!
    4、看重自己、用心的生活和學習,做一個能和自己愉悅相處的人,我們才會有改變外界的影響力哦!

    內容摘自《別和孩子比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