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網球比分怎麼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網球比分怎麼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網球比分怎麼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網球比分怎麼看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1的網紅生活在他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是羽球迷,也是網球迷,但硬要比較的話,看羽球比看網球的時間多很多,主要是有無台灣選手參賽的差別。以同樣邏輯轉換到奧運,就變成一月奧運迷,每天鎖定台灣選手出賽項目。奧運真的超好看,根本是世界上最精彩、最豐富、最多汗水與淚水的大型實境秀。這種四年一度的節目(噢抱歉這次是五年)真的不看可惜。 不過好像...

  • 網球比分怎麼看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9 23:10:16
    有 121 人按讚

    我是羽球迷,也是網球迷,但硬要比較的話,看羽球比看網球的時間多很多,主要是有無台灣選手參賽的差別。以同樣邏輯轉換到奧運,就變成一月奧運迷,每天鎖定台灣選手出賽項目。奧運真的超好看,根本是世界上最精彩、最豐富、最多汗水與淚水的大型實境秀。這種四年一度的節目(噢抱歉這次是五年)真的不看可惜。

    不過好像有些人很討厭一日球迷、一日運動迷,認為這種人明明不懂規則硬要湊熱鬧,這種想法我倒是不太認同。試想奧運項目共有50 種,怎麼可能有人樣樣精通,能夠略懂略懂就很不錯了。而略懂略懂的人可能還無法對選手如數家珍,無法從腦海中翻出記錄說得頭頭是道,無法隨便舉出哪一場經典對戰。正因為旁觀者大部分都是門外漢,所以奧運更像烏托邦樂園,只要加入就對了,為自己支持的選手或國家加油對了。我想站在選手的立場,絕對不排斥任何人為他加油,就像悟空集元氣玉那樣,搞不好真的有什麼力量往那邊送過去。

    下午的七局大戰桌球賽,大概就有那樣的力量送過去,好多人在為 19 歲的小林加油,為我們一貫視為反派的中國隊喝倒彩。很奇怪,說穿了其實事不關己,而且不關心反而比較好,不用提心吊膽,不必輸了扼腕,不必贏了激動流淚。可是這就是比賽的魅力吧,可能參雜了一些民族認同吧,讓人願意上班偷開一個視窗,趁停紅綠燈追蹤一下比分,和朋友在群組一起實況轉播。當一個月的奧運迷也很好,謝謝這些運動員建構了這座殿堂。而且說不定因此對誰或對某項運動著迷了,從此不離不棄。我對羽球就是這種心情吧。

    明天繼續為小戴加油,胃藥已經準備。

    ( 圖片來源:UDN新聞網 )

  • 網球比分怎麼看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2 10:12:20
    有 110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最高學習法》x1本
    🙋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老師?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
    📚介紹一本對「#教學和學習」有著深刻洞見和啟發的書。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tart-influencing/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最高學習法》的作者是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傑里德.庫尼.霍維斯(Jared Cooney Horvath),他擅長人類學習、記憶和腦部刺激的相關研究。他在這本書的一開始,就直截瞭當地說明寫這本書的目的:

    我會探索腦科學研究,深入分析各種心理現象,再運用一些有趣的實驗,向你說明十二個關於人類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觀念。我的目的除了幫助你運用這些觀念,也要你深刻了解它們,確保不管在什麼樣的狀況或環境裡,你想傳達的知識都能真的被理解、記住,也能發揮效用。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特別,書的本身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簡報演講。作者透過書頁之間不同的編排方式,完美詮釋了自己的理論,我在讀的當下已經很驚訝,讀完之後更是佩服。附帶一提,這本書最好去買「紙本書」來讀,電子書效果會大打折扣。

    一本教人如何讓訊息「深植人心」的書,讀完之後也的確讓這些概念「深植我心」,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示範?以下摘要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重點精華,試著讓你理解為什麼「教學和學習」是一體兩面且息息相關的事情。
     
    1.文本和口語
    閱讀文字的同時沒辦法聆聽他人說話。

    你有沒有看過一種簡報者,喜歡在簡報裡面塞進大量的文字,鉅細靡遺的程度簡直就像一頁報紙?這種報告的方式,被作者直接宣判死刑。研究證實,人沒有辦法同時「閱讀文字」和「聽懂別人說話」。

    如果你是聽眾或學生,你不可能一面理解你在讀的文字,同時聽懂你聽見的口語。所以聽講時的學習策略很簡單:「只鎖定演講者」。不要同時讀文字和聽演講,那樣只會削弱你的學習效果。當然,如果演講者懂得適度停頓,你還是可以讀一下投影片上的文字。

    如果你是演講者或簡報者,一場吸引人的演講,必須注意幾個重點:簡報上的只用極少文字、不要照著唸出投影片的文字內容、講義也不使用太多文字。當你的聽者在閱讀和聆聽之間頻繁切換,會大幅減損對你演講內容的記憶。

    2.圖像和口語
    聽演說時觀看圖像,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圖像比起文字,有兩個巨大的優點。第一個是「便利性」,想像你用一段文字描述科學怪人,別人可能要花30秒才能讀完;但是當你秀出一張科學怪人的照片,別人只需要不到0.2秒,就能辨認出那是科學怪人。第二個是「明確性」,如果在同樣的半秒內,別人只讀了科學怪人四個字,但每個人腦袋裡的科學怪人,或許長相都不一樣,各自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一張科學怪人的圖像,每個人看來都會是一樣的,不會有同一段文字帶來不同想像的問題。

    單獨使用聲音訊息效果還不錯,單獨使用視覺訊息效果也不差,可是聽覺搭配視覺,也許能創造超凡效果。

    3.空間
    可預測的空間配置釋出心理資源,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我們形成所有記憶的時候,都會連同周遭的「空間」資訊一起記下來。例如讀書的時候,看到序言的某段重點,你會有印象這是在書本反沒幾頁的時候讀到。這些空間資訊,有助於「喚起記憶」,想起那些過去學習的經驗和資訊。記憶時的空間資訊還扮演另一個角色,那就是「預測未來」,例如你會預期運動比賽的比分板出現在右下角、網頁的設計總是卷軸式往下。應用到自己的簡報上,確認講義與投影片的格式一致,在需要聽眾專心的段落,也需要保持每張投影片格式一致。

    4.情境和狀態
    人們練習的所在地和練習時的感受,會形成他們所學內容不可或缺的面向。

    練習時的所在地講的是「外在環境」,假如你總是喜歡在星巴克念書準備考試,你的這些記憶很可能都會跟咖啡、店內的擺設、店員的微笑有關。當事後要回想起這些記憶,可以試著回想自己待在星巴克的感覺。

    練習時的感受講的是「內在環境」,也就是當下的情緒。作者舉例當你聽聞黛安娜王妃死訊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無比傷痛,此後你對這個記憶的所有細節,都會伴隨著當下的哀傷情緒。

    如果只是單次活動,訓練情境最好模仿場地情境,當你上場時就能倚賴情境帶給你的提示,例如:在教室的期末考、大會議的年終報告、在當地劇場的試鏡活動。

    如果要多次彈性運用,就混合不同學習情境,讓自己在不同的地點跟心情下練習,例如:撰寫任意主題的文章、給十幾名客戶的文案、即將巡迴演出的舞台秀。

    5.多工能力
    人類不能一心多用,這麼做會影響學習與記憶。

    眾多腦科學的研究指出,99%的人是無法「一心多用」的。也就是說,你如果覺得某個人特別擅長「多工」,可能只是他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得比較快而已。要達到最有效果的學習和記憶,終究都回歸到一個字:「一個時間只專注在一件事」。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設定目標」上。你如果設定遠大的單一目標,就更容易陷入一心多用。結果就是計畫延宕、表現變差、降低自己對技術和能力的信心。比較小的目標不但可以避免一心多用,還能加速計畫完成、增進成果、提升信心、加深學習效果。

    一個人能一面安穩地開車、一面接吻,只是因為接吻不夠認真。

    6.交錯
    練習過程中交錯各種技能,有助於增進臨場表現與技能遷移。

    作者舉網球為例,如果你單獨練一個動作練很久,頂多只能提升那個動作的熟練和精準度;當你試著混和不同的動作交錯練習,有助於提升臨場反應。因此,刻意練習有利於提升單一技能,交錯練習有利於融合彈性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可能會喜歡玩腦力訓練遊戲(例如APP),然而,研究成果指出:「腦力訓練遊戲不能增強記憶力或智力;它們只能讓你更擅長…腦力訓練。」

    7.錯誤
    接受錯誤有助於增進學習、記憶與預測。

    當人類碰到跟自己舊觀念不符合的事情時,會感到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正是這種感覺,讓你對一些「錯誤」後的更正可以刻骨銘心。當我們接受那些具有挑戰性和令人困惑的事情,短時間可能看起來沒有進不,但長時間修正下來,成長與創新能力會逐漸提高。

    利用錯誤學習的另一個關鍵是「接受反饋」,無論是來自於別人或者自己的。反饋就像一個導航裝置,讓自己搞清出你現在身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下一步改怎麼走。缺少反饋的學習,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甚至滯足不前。

    8.回想
    回想(有別於複習與再認)能建立更強、更深、更容易存取的記憶。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和你我小時候接受的觀念不太一樣,我以前認為重複不斷地閱讀某一個段落,就會記得比較深。然而,研究指出,最強大也最有效果的記憶方式,其實是透過「回想」。為什麼你越常回想某個記憶,它就會越深刻、越難忘?

    腦科學指出,記憶就像叢林裡的小屋,只要我們持續提取(也就是開闢路徑),隨時都能取用。唯有當我們停止存取記憶,它們才會被枝枒與雜草掩沒,遺失在叢林裡。因此,「提取記憶」是形成深刻、持久又易於存取的記憶的關鍵。

    我們並非思考我們記得的事,而是記得我們思考的事。

    9.促發
    預先啟動知識、期待和策略,來增進他人的學習。

    這個章節是整本書裡,我還沒辦法完全理解的地方。「促發」大致上的意思是,大腦會保留最近的聯想,將它們和新的資訊連結,利用這些聯想力,設計特定的策略,達捯引導學員理解、反應和表現的效果。我學到的應用是,如果當一個講師或簡報者,第一印象很重要。

    例如你在正式的公司簡報場合,如果身穿合身的襯衫和領帶,會給聽者正面的促發,聯想到專業的形象。如果很邋遢穿著鬆掉的T-Shirt上場,會給聽者負面的促發,對你的演講內容聯想起不專業的印象。

    10.故事
    利用故事增進理解、引導思考並形成記憶。

    為什麼對一位厲害的教學者來說,懂得如何說「故事」很重要?有兩個強而有力的科學依據。

    第一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腦袋會分泌「催產素」,這是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對母親產生依賴和親密感的來源(知道床邊故事的重要了吧)。這也是讀者和聽者會對說故事的作家和講者產生依戀的原因。

    第二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當你聽得越沉浸,就越會跟演講者產生一種「神經耦合」,你的大腦會開始試著模仿說故事的人。意思是你跟講者的腦波逐漸同步了,你會受他的思考模式影響,漸漸地對他產生認同感,也會開始喜歡對方。

    11.壓力
    適度壓力有助於增強記憶與一般學習(不過高度壓力與零壓力可能有害)。

    如果你想要達到有效果的學習,記得一定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當你遭遇壓力時,攻擊記憶神經元的皮質醇蜂湧而出,支援鞏固記憶的蛋白質迎面回擊,如果達到一個動態平衡,最後海馬迴的記憶神經元會得到修補,就很像森林裡的種子持續萌芽一樣。

    反而,「太強烈或持久的壓力」會造成皮質醇戰勝,造成海馬迴萎縮,嚴重甚至會帶來記憶抹滅。「完全沒壓力」則不會觸發任何的戰鬥,你的海馬迴和記憶神經元年久失修,結果就是你很容易遺忘,未來越來越不容易記憶新東西。

    12.分散
    把練習時間切割為幾個分散段落,可以增強記憶、提升學習效果。

    相信大家都當過學生,體驗過那種「臨時抱佛腳」的感覺,趕在考前一刻才發憤圖強,密集在短時間內死背大量東西。當然,不需要研究證明你也知道,考完試的隔天,你大概已經忘記90%以上的東西了。

    研究指出,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並不是短時間密集吸收。你反而要把學習的內容「刻意分散」在不同的時段學習,例如你要學習新的數學觀念,分散在星期一、三、五各花一小時學習,會比起在星期一連續學習三小時來得好。
     
    【讀紙本書或電子書學習效果比較好?】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裡面獲得了有科學根據的答案。根據研究,腦中有一塊叫做海馬迴的組織,人類為了產生「長期記憶」,這些記憶的內容必須透過海馬迴上面的「位置細胞」才會產生。位置細胞會把記憶當下的「空間資訊」埋藏在每一個新產生的記憶裡面。

    所以你會「感覺」在讀紙本書的時候,某些重點就藏在書裡的某個「厚度」,原因就是這樣。紙頁上的資訊,會存在一個清楚明確的三度空間裡。翻書的定點是你此刻正在生成記憶的一部份,未來可以充當回想這項資訊的引導提示。

    這邊也讓我回想起之前讀《雪球速讀法》時,作者也討論過這個議題:「拿起這本書的感覺、厚度、重量、封面,都會成為記憶的入口,喚起閱讀時的經驗。電子書閱讀器缺乏這些特徵。」。所以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學習與記憶,那麼你應該選擇紙本。
     
    沒有任何事物會消亡,它們只是偶爾沉睡、被遺忘。
     
    【後記:你學會了嗎?】
     
    在我讀完《最高學習法》之後,試著用「分散」的方式,隔一天再複習了一次,然後再隔一天用「回想」的方式,用自己的話直接寫下這篇文章70%的內容。寫完之後發現有一些觀念沒有記得很熟,就再回頭把書裡的資訊複習跟回想一遍。

    這次的練習給我的具體感覺是,透過認真回想寫下來的東西,會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感覺。對那些回想不起來、或者寫錯的東西,當我回頭重新讀過後,蓋上書本再回想一次,就有一種「錯誤被更正」的感覺,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聰明的你讀到這裡應該發現了,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讀後練習(很騷的操作有沒有?)!這套方法,或許也是一個可以用來寫「讀書筆記」的好方式,不但可以寫得快,也會讓記憶更加深刻,以後的文章我也會再試試看這種寫法。

    最後,我非常推薦這本淺顯易懂、易用的書,給還是學生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學習,你會學得更好;也推薦給在職場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吸收,你的簡報會更有成效;也推薦給講師或行銷人員,看懂大腦如何聆聽,你的教學和文案會更深植人心。
     
    【抽獎辦法】感謝 大田出版
    1、抽出「1本」《最高學習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最喜歡的老師或演講者是怎麼教學的?他做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我喜歡大學的物理老師,他會用簡單的圖表呈現複雜的觀念」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2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1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7(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網球比分怎麼看 在 James Huang (黃政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7-02 23:29:07
    有 76 人按讚

    Taiwan Squash 創辦人 Tina 她是我姊姊。
    小時候我們一起在球場打球,直到現在我還在堅持這條路,而她也一直在後面當我的推手。

    長大自己當教練了才發現,其實自己還滿勇敢的,原來不是每個運動員都是如此....

    ---------------

    以下轉自@Burtina Huang的文章

    前言:

    我掙扎了很久,決定把選手們不敢說的話,一次說清楚。因為如果連我這個不靠體育吃飯的人都不敢說了,我不知道還有誰敢說。

    另外,如果各位看完,覺得我是針對少數協會主事者的攻擊,那也太抬舉這些少數者,而我也太自以為高尚了。在這樣的封閉獨佔的絕對權力下,沒有人能夠維持幾十年不腐敗,所以我說針對少數權力者的批評是過於自以為高尚;在接二連三各領域的國家代表選手站出來為體育改革發聲,他們賭上一輩子,如只是為了讓少數權力者感到難堪一些,那也太抬舉協會主事者了,這些人不值得國手們再賠上任何一分一毫的希望。

    在體育圈裡,尤其是競技項目,本來就沒有所謂的人人有獎。體育的本質就存在著競爭,我們追求的是公平的競爭,靠的是實力而不是關係,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台灣競技運動的品質,走向國際。當選手赤裸裸的面對競技場,而背後的協會卻不用面對任何的競爭、批判 ,這制度的本質上就是錯的。那麼多選手倒下了,他們犧牲自己,要的是制度的翻轉,回歸運動的本質。

    最後,以下言論,都只代表我個人。我個人願意全權負責。

    前壁球國手 Taiwan Squash發起人 黃暐婷

    ===========================

    為什麼台灣體育需要改革?
    ———————————————
    台灣運動發展不起來之各項運動協會獨佔、封閉、缺乏競爭力:

    台灣各個運動項目的頂尖運動員,往往缺乏該項運動所需的專業訓練資源,許多運動員甚至沒有被適當的對待,因為主導該項運動的協會,是由體育圈內與政治利益掛鉤的少數人主持,而且長期獨佔該項協會主導權,既沒有輪替,也無法制衡。

    以游泳項目為例,台灣所有國手的訓練中心位於高雄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簡稱左訓)沒有游泳池,全台灣也沒有一座專業的逆水池供頂尖選手訓練,更不用說,前次世大運比賽泳池還蓋錯規格。諸如此類宛如外行主導的離譜事件,不只在游泳項目,而是台灣各項運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期待人治,而非法治。(阿我們不是民主國家捏?)

    台灣在今年出了一位世界第一的羽球選手戴資穎,站到運動員最高峰的她,第一個反應竟是球衣不合身。賽事期間,她的袖子都必須反折偽裝成無袖,褲管捲或不捲都不對。羽球協會事後發表了回應聲明:往後會量身訂做戴小姐的球衣。事實是,台灣的國手們要穿完全合身的球衣需要點運氣,難怪羽球協會認為這位世界第一很難伺候,光看體育圈內大老們都紛紛表示教練和球員在此事件中也有責任就不難看出他們的思維。出問題了才改口球員應該事前主動反應問題,但會主動反應問題的選手,往往爬不到世界第一就先被取消國手資格或是逼得黯然退出體育圈。

    其實,這些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在我的壁球選手生涯中,20年來,可不只沒有合身的球衣,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被重視。出國比賽,與壁球完全無關的某某老師會跟著上飛機,這些神秘的圈外人與協會高層,從不避諱談論要到哪吃喝玩樂,下了飛機就再也不見人影,只會留下一位倒霉的領隊帶著我們吃、住、比賽。一下飛機,通常隔天就比賽,沒時間熟悉球場是常態。即使我們擠出時間主動反應想要練球,也要看管理方的態度。吃和睡不是重點,但卻是選手比賽期間最容易影響身心狀態的一環。年輕球員曾經出國每天都到同一個餐廳只能選同樣的餐,而我卻遇過一次,在隔天一早全隊都要比賽的前一晚,協會秘書長帶選手們去吃六星級buffet吃到半夜,當下不知該開心還是難過。受傷第一時間連冰塊都不知道去哪拿,隨隊防護員是頂級夢幻奢望。沒有專業資源,選手們只好團結,但在隊友中場休息時給予建議,很可能被冠上藐視教練的罪名。反觀日本隊的協會秘書長在球員中場休息時幫忙遞冰塊、教練站在一旁讓更有實力的世界級好手給予隊友指導,香港隊在前一晚教練與選手會研究明天對手情報,在爭執中討論出適當的戰略。我以為那只是因為壁球在台灣是冷門才沒有這樣的「專業」,直到排球選手黃培閎也跳出來指稱排球選手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基本支援。

    2016年台灣舉辦亞洲盃壁球錦標賽,台灣的年輕選手們被要求到場,在每場比賽中場休息時幫忙擦拭比賽場地,整整四天沒有任何薪水,沒辦法認真觀摩球賽,因為這些「清潔人員」必須躲在球場後方,總不能與觀眾搶位置吧!?!台灣有四男、四女參賽,比賽前一天到了飯店才拿到球衣,長褲褲管沒有一人是不落地的。賽事期間某天男子組比完賽等不到放飯,被要求吃中午工作人員剩的便當,大家怕隔天腸胃不爭氣,便自掏腰包買晚餐,必須請示核准離開飯店用餐。女子組在比賽前一天到球場練習,熟悉比賽場地,到了現場卻發現沒有規劃我們練習的時間。當時馬來西亞的女子隊正在練習,好心分我們一個場地,他們說他們已經來練習了四次,比賽前一晚不用練太累也好,而明明我們才是地主隊啊。到了比賽最後一天,冠亞賽事的觀眾席臨時拒絕所有球迷入場,僅供協會認可的VIP,引發觀眾與工作人員衝突。保留的VIP位最後根本沒人坐,協會只好要求工作人員和外國選手都上看台湊人數。少數的球迷擠在球場兩側狹小的走道上,剩下的多數只能爬到運動中心的二樓隔著玻璃窗看著無聲的比賽,不知道比分、聽不見判決、看不清楚選手。這個賽事花了八百萬台幣,協會網站寫著推廣壁球,卻拒絕遠道而來的球迷進入現場。事後球迷發起連署向體育署和中華民國壁球協會申述,全部石沈大海,至今沒有任何回音。

    這些都只是賽事期間,非賽事期間呢?選手們完全感受不到中央協會的存在。假如你感受到協會的存在,那可能是最不幸的幸運:恭喜你榮獲協會重點培育選手。很快地,在台灣的環境下你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有限,外面的世界很大,其他國家選手的訓練好專業,他們對戰術、技巧的認知總是不斷嘗試突破,你也希望國家的錢可以用在刀口、可以讓選手們的實力更突破。這些建議即便再卑微,也很難不被貼標籤,所以聰明的你會選擇沈默,得到學校保送資格或是坐穩國手位置就好,台灣第一,可能是永遠世界的最尾巴。如果你真的想要打好球,更上一層樓,只有與協會撕破臉自掏腰包出國闖一闖,賭上自己的一輩子,面對絕對的孤獨。孤獨到有一天,你即便靠實力選上國手(啊!選拔的過程還不讓大家公開錄影),即便你很可能會為國爭取到一面獎牌,協會也能不讓你出賽,就像旅美擊劍選手蔡曉晴想要自費披上國家隊的球衣上場,被協會以「不能讓外界以為我們以財力選拔選手」為由,剝奪你的機會。

    台灣頂尖的運動員只能在這個環境下,沒有專業的訓練資源,還要懂得陪笑、懂得沈默、懂得委婉。也難怪盧彥勳說,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踏上網球選手這條路:「我覺得這是一個受人尊重、尊敬,特別在國外,的一個項目、一個職業,我也是這樣過來的,但是從我的口中我卻不願意讓我的小孩,以後變成我同樣的職業。」...「明明道路就已經是石頭路了,你還要在道路上放一大堆的針、刺,然後讓他們踏在上面嗎?」他說的委婉,圈外人又聽得懂多少?這是台灣運動員最堅毅、寂靜的求救。

    台灣運動員的遭遇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
    1.你繳稅嗎?

    教育部體育署每年都會撥款給各項運動協會,外交部也會補助各項運動協會於台舉辦國際賽事,然而這些人民的納稅錢去哪裡?怎麼用?沒人知道。

    2.要發展文化軟實力嗎?

    當我們批評金錢外交無用,每次出國遇到路人還是傻傻分不清台灣與泰國。一位傑出的運動員,卻能很輕易地把台灣推銷至海外,例如林書豪讓許多人認識台灣,即使他是美國籍的球員。我們在各領域都需要台灣之光,但我們投資了什麼?你看看韓國每年投資多少經費在文化休閒產業咧~

    3.我們口中的「台灣之光」,被怎麼養成?

    國家代表運動員(國手)與協會間的權力不對等,如遭遇不當對待卻完全無申述管道,同時國手與協會非傭聘關係,也無合約保障,更沒有為其權益發聲的團體,大部份參與賽事更沒有保險。他們是無聲的。而我們卻寄望這樣被對待的人能夠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成為台灣之光。

    4.最後,你看球賽嗎?

    我們受夠中華隊一直輸球。

    如果台灣體育需要改革,怎麼改革?
    ----------------------------------------
    1.開放協會供民眾參與入會,禁止單項協會近親繁殖(三等親內不得同時擔任理監事)、理事長與秘書長防弊條款,立法委員不得兼任理事長、法案三讀後各單項協會半年內改選。

    2.要求協會財務公開透明。

    3.保障選手理事席次,不得少於全體理事總額五分之一。

    其他國民體育法改革內容– 引述 黃國書 立委臉書:

    1.長期被詬病的體育課借課問題,以附帶決議方式要求未來要進行課責。

    2.於條文中新增體育班選手須有出賽限制、加強生涯輔導文字,保護體育班學生選手生涯 ,完善生涯規劃。

    3.出場費、零用金制度入法,增設戴資穎條款(選手權益保障與申訴仲裁制度)。

    4.將短期失能文字加入國家代表隊保險制度。

    5.長期被詬病的協會壟斷的裁判、教練授證制度,由體育署做直接監督。

    6.落實開放民眾入會精神,保障選手權益,規範選手理事須達五分之一以上,團體會員不 超過二分之一。

    7.以附帶決議要求未來體育署協會考評應納入民眾評分、協會劣跡、選手權益受損等項目 ,避免與社會主觀認知脫節。

    反方說詞1:開放協會給一般民眾參與,怎能維持協會的專業?

    現在的協會就是沒有專業性,更沒有心。有心,人人都是食神。何況,我不認為一般路人會想繳年費參與協會會務,沒有半點了解就花時間、金錢在這裡實在說不過去。有私利、有企圖、有激情都好,大亂鬥也比少數人獨佔要好,至少有競爭。

    反方說詞2:政府介入協會運作,違反奧運憲章,會害台灣失去國際資格。

    可能體育圈大老的英文真的不太好(誤),協會確實應該獨立運作,政治不干預體育,但不能只拿這部分來講,卻沒有說國際奧會大喊運動員應為運動的主體,鼓勵各項運動協會成立運動員委員會,推廣運動並對社會大眾建立誠信的最佳表現便是開放、透明。更何況,奧運憲章找半天,也只有『舊版、1997年版的奧運憲章中的第四章第九款。其條文的主要精神,是「任何對於該國奧會以及相關協會有傷害的介入,國際奧會有權利對該國行使禁止權」。但是在新版、2015年的奧運憲章中,已經將第四章第九款的兩項說明條款拿掉,也就是現行條文變成,「任何對於該國奧會有傷害的介入,國際奧會有權利對該國行使禁止權」。對照舊版,新版的條文中,已經將協會的部分刪除,僅對於奧會有保護條款的規定。』–引述自體育改革聯會

    目前改革的進度到哪裡?
    ---------------------------
    國體法初審已經在今年5月2日通過了,卻在26日『立法會本會期最後一次進行大院院會時,從去年12月開始進行的修法過程中,從未參與審查過程,也未曾召開公聽會的親民黨,第一次出聲竟然就要求將國體法從二、三讀程序拉下,進行黨團協商。這次立法院將會加開三次臨時會,時間分別是6/12-7/4、7/10-7/21、第三次臨時會最快是8/21開始。第一次臨時會由於尚有年金改革、前瞻建設條例兩大議題,很可能無暇處理國體法二、三讀,因此最有可能在7月中的第二次臨時會,才能完成國體法最後修法程序。』–引述自 體育改革聯會

    我想支持台灣體育改革,該怎麼做?
    ---------------------------------------
    不論你是運動迷還是選手,想要支持體育改革,請加入連署:
    http://votionary.com/FGT/

    勾選你想加入的單項運動協會,等待國體法修正三讀通過,一起加入協會吧!政治不能介入體育,政府不能干預協會運作,需要你我參與才能真正落實改革。

    https://www.facebook.com/FairGameTAIWAN/videos/134077570270709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