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給付不能 損害賠償範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給付不能 損害賠償範圍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給付不能 損害賠償範圍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panda101 (波波)看板LAW標題Re: [問題] 可歸責債務人之給付不能時間Sat Ap...


※ 引述《kojump (...)》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可歸責債務人之給付不能
: 時間: Sat Apr 25 21:17:58 2009
:
: ※ 引述《panda101 (波波)》之銘言:
: : ※ 引述《kojump (...)》之銘言:
: : : 最近債總念到給付不能有點混亂
: : : 想請問版上大大~~
: : : 在可歸責債務人,不可歸責債權人的給付不能
: : : 有兩種處理方式:
: : : 1、債權人可主張民法226條第一項履行利益損賠
: : : 但此損害賠償是債務人原給付義務的延伸變形
: : : 所以債務人損賠後,債權人仍有對待給付義務
: : : 我看高點徐律師的書(債總,第6章19頁,2008年4月版),
: : : 其舉例:
: : : 甲以350萬出售車子予乙,未交付前,
: : : 乙另以380萬將車出售予丙,
: : : 後因甲之過失致車子滅失。
: : : 此時如乙對甲主張226條履行利益損賠
: : : 甲須賠償380萬元,但此賠償是原給付義務之延伸
: : : 所以乙仍須付350萬之對待給付予甲
: : : 不過實際上不用這麼複雜
: : : 由乙請求甲給付30萬元之差額即可。
: : : 2、除了直接主張226損賠外,乙亦可主張民法256條解除契約
: : : 而依民法260條,契約解除權不影響損害賠償
: : : 則乙主張256條解約後,尚得依226條向甲求償(380萬)
: : : 而因甲之賠償等同原給付義務,故乙也對待給付(350萬)
: : 解除權行使後 正確的邏輯推演應該會變成這樣
: : 乙-->甲 380萬履行利益賠償
: : 甲-->乙 不可為任何請求 因為契約已經不存在
: : 當然這樣跟 1.的結果相較
: : 會感覺有點不公平 甲同樣要賠償乙 但乙卻不用為任何支付
: : 這時候就可以用民法216條之1
: : 基於同一原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者,其請求之賠償金額,應扣除所
: : 受之利益。
:
: 謝謝p大!!你幫我找出盲點
: 之前我一直想說契約解除後,乙對甲主張226損賠
: 其損賠是甲之原給付義務的延伸,
: 但是這樣想,變成有沒有解除契約效果相同,所以會卡住。
:
: 誠如p大所言,如果乙行使256解除契約
: 此時契約溯及不存在,故甲的給付義務消失
: 乙主張226損賠,是新的獨立損害賠償請求權。
: 這點謝謝p大解惑。

這邊倒好像有點誤會

解除契約後 仍然不是新的獨立損賠請求權喔

這是解除契約"前"就產生的損賠請求權 只是260例外規定不因解除契約而消滅

所以 不論有無解除契約 所行使的損賠請求權是同一的


當然 甲的給付車的原義務 跟之後損賠的請求權 是否具同一性 有點不同意見

實務上是認為不同,時效重新計算


所以 有沒有解除契約 形式上的差別應該是在是否因此免除對待給付
:
: 但是p大所言,後續甲主張216條之1,我有些疑問
: 蓋乙受有損害是因甲滅失車子(侵權行為)
: 而乙受有利益則因乙丙之間380萬元的買賣契約(契約行為)
: 此時是否可認為受損害與受利益間是同一原因事實,而用216條之1
: 可能有疑問。
:

這邊的同一原因事實 如下推文所述
: 或許,乙主張256條解除契約後的處理
: 應視乙之前是否給付350萬價金而有不同
:
: A、乙已給付350萬予甲,此時契約解除後
: 甲須返還350萬,返還依據有兩說
: 一說主張依民法259條回復原狀,故返還。
: 另一說主張依民法179條不當得利返還。
:
: 而乙還可主張226條損害賠償,賠償範圍為履行利益
: 如車子順利交付,乙可以用380萬元賣給丙
: 故乙之損害(所失利益)為價差30萬元。
:
: B、如甲滅失車子,乙解除契約時,乙尚未交付350萬價金予甲
: 則乙直接依226條向甲主張30萬元損害賠償即可。
:
:
: 以上一點淺見,歡迎討論。
:
:
:
: : : 我有疑問的是,這兩種處理方式效果不是一樣嗎?
: : : 而且第二種處理方式,乙解除契約根本沒任何影響
: : : 因為雙方當事人還是有相互給付,
: : 如上述 不一樣
: : 2.的情形 甲沒任何請求權 只是可以主張損益相抵掉350萬
: : : 就外觀上來說,其效果跟契約未解除一樣。
: : :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 : : 請問我那邊理解錯誤?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61.230.127.114
: ※ 編輯: kojump 來自: 61.230.127.114 (04/25 21:29)
: 推 Eventis:甲滅失車子跟侵權行為無關,除非他是故意要損壞自己的車子 04/25 21:32
: → Eventis:使乙無法取得車子的所有權則構成184I後. 04/25 21:33
: → Eventis:這裡同一事實是因為甲給付不能所以乙受有損害,且乙因此行 04/25 21:34
: → Eventis:使解除權免於對待給付而獲有利益,故有損益相抵的適用. 04/25 21:34
: → Eventis:參見王澤鑑老師在月旦法學雜誌損害賠償法講座之三及之四. 04/25 21:49
: → Eventis:那個講座在財產上損害賠償(三)以後好像就斷尾了Orz 04/25 21:52

補充 嚴格來講 也是有點擴大解釋

嚴格定義下的同一事實 在此應該要受損害和受利益皆基於給付不能而來

而在此損害是因為給付不能而來 受利益則是由於其後的行使解除權免對待給付而來

所以嚴格來講 也可以說不是同一事實

一來時間點不同 二來給付不能沒規定一定要解除契約

擴大一點解釋可以說損害是基於給付不能而來

受利益則是 因為給付不能才會產生解除權而可以行使 所以也是因給付不能而來

受損與受益同樣是基於"給付不能"這個同一原因事實 所以可以損益相抵

不過這關係其實有點跟因侵權行為受損害 跟因為此損害可以領保險金有點像

(這是典型的通說實務都認為不是同一事實)

前者跟後者的情形其實有點像 但前者可以抵 後者不行

某程度可能就像王老師文章裡所說的 到底可不可以抵 帶有評價色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88.164
Eventis:擴大解釋的地方在於只要損害發生的原因有因果牽連都納入, 04/25 23:20
Eventis:但因此範圍過度擴張,故而會產生評價問題. 04/25 23:20
Eventis:"凡與損害事由具有因果關係的,均應納入計算,予以相抵。 04/25 23:21
Eventis:今日通說則認為損害與利益應否相抵,乃評價問提。"(第9頁) 04/25 23:22
Eventis: ^^題 04/25 23:23
panda101:嗯 原本狹義的意義應該是 損害 "本身"的原因事實 04/25 23:25
panda101:或者 應該要因為該損害而必定會產生的利益 04/25 23:26
panda101:像本件是否會受有利益其實是可以選擇的 所以有點擴大解釋 04/25 23:27
kojump:本以為想通了...結果我還是有誤解(嘆~) 04/25 23:42
kojump:謝謝回文和推文的各位大大,我再想想! 04/25 23:43
a40397577:是否適用216之1跟解約的性質有關吧? 04/26 12:08
a40397577:如果採用清算說,契約義務仍在,就不用216之1了 04/26 12:09
panda101:跟清算說或溯及消滅 沒什麼關係喔 兩者都是全部要返還 04/26 20:18
panda101:不負給付義務 04/26 20:1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