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簡單心理學實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簡單心理學實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簡單心理學實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簡單心理學實驗產品中有4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8的網紅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9 嘗試組裝IKEA實木傢俱 房間斷捨離還在進行中,我算是一個區域丟東西差不多後,就會買新的收納用品的人,所以房間會呈現部分完成度超高,部分混亂一片的狀態。 紀錄一下這幾天的狀態: 🔸禮拜一下午的時候自己嘗試 組了一個實木桌,組完很有成就感, 晚上累到手抬不起來。 🔸上禮...

 同時也有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 #銷售好習慣 #銷售居家辦公 #上班的感覺 #工作節奏感 #工作的fu #工作效率 #創造儀式感 #穿上班服裝 #感覺不一樣 #時間管理 #箱型時間 #家人協調 #女性夥伴 #重質不重量 #維持工作品質 #銷售嚴禁公私混搭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08_疫情教會我們的好...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57:03

《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一書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梅格.潔伊(Meg Jay)在TED演講時指出,很多人認為20至29歲應該用來摸索、實驗,但是事實剛則好相反。基於自己的臨床諮詢經驗,以心理學的分析觀點解釋了20多歲這一段時間工作、愛情及生理的重要性。 她指20到30歲是人生的「黃金10年...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01:11:58

想像一下下面的情境: 「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且斷成三截。當機場濃煙密布,裡面每個人都了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A星球:乘客們轉頭就跟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就算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 B星球:乘客們每一個人都只顧著自己的性命...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Elainetang.6mam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4:44:51

【#好文重温】請讓孩子活得像個孩子🙏🏻 允許孩童做形式不拘的白日夢,及處於其他類型的心不在焉狀態,對於發展社交技能是必要的…… —————————————————————— 還有倒數兩天便開學,而每年9月,都是父母為子女爭升小學額的戰線開始。像剛過去的周六,有傳統名校舉行小一招生簡介會,好友跟近2...

  •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17:16:18
    有 18 人按讚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9 嘗試組裝IKEA實木傢俱
    房間斷捨離還在進行中,我算是一個區域丟東西差不多後,就會買新的收納用品的人,所以房間會呈現部分完成度超高,部分混亂一片的狀態。

    紀錄一下這幾天的狀態:
    🔸禮拜一下午的時候自己嘗試
    組了一個實木桌,組完很有成就感,
    晚上累到手抬不起來。
    🔸上禮拜六日這兩天在IKEA刷了1萬元
    🔸買了書櫃、實木餐桌、抽屜櫃、桌燈
    🔸組桌子的時候,我以為把4支桌腿插進去凹槽就沒事了,結果立起來的時候,桌腿立馬掉了兩支,桌板差點摔在地上,當下抓著桌板和兩條桌腿來個負重深蹲。
    🔸小心翼翼的把實木桌板放回地上,氣喘吁吁的時候,發現底下有附說明書,打開說明書來看。
    🔸發現跟防撞瓦楞紙融為一體的小紙盒,打開紙盒,發現附上4個要栓緊桌腿的齒輪螺絲。
    🔸頓時間覺得自己是智障,先瘋狂大笑一下平衡覺得自己是智障的尷尬。
    🔸桌板上實木貼皮的兩條灰色的刷痕有點在意,評論上有人遇過這個問題,當下沒想這麼多,沒想到被我遇上了,有點遺憾。
    退貨還要自己載回去,只好先習慣它,不行再買木紋壁貼貼起來好了。
    🔸過了幾天對於木紋好像感到習慣了,灰色的感覺好像也蠻美的!?
    🔸組好後趴在桌上不想起來,140X78cm超大的桌子實在太奢侈、太幸福了。
    🔸桌子大到可以放10個雜誌盒都措措有餘。
    🔸幸福到跟著歌曲一起跳舞。
    🔸龜背芋的浴簾也到貨了,還沒裝窗簾桿,先試掛起來,顏色好喜歡。
    🔸房間還沒完成,就好喜歡自己的房間,真的好喜歡。

    #組完桌子卡很久的金錢關卡竟然過了
    當我趴在大桌子上,沉浸在自己組裝喜愛的傢俱的充實和成就感,還有真的好爽的快樂中,
    卡在我心中很久的金錢關卡竟然過了!

    我不知道換了傢俱的途中,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還是符合什麼心理學原則。

    只是心裡忽然響起:
    「我配得起這一張桌子,那我也配得起跟人家收費,我可以,因為我配的起。」
    之前心理卡卡的部份,
    像是堵住水道的最後一塊石頭被移開,
    壅塞的部份終於清通,接下來就是讓水流通過。
    我也不知道現在的自己,
    是處於什麼樣的心境狀態
    只能盡力的將這個過程描述出來。

    接下來我會開始陸陸續續公佈
    一些自己的收費服務,
    用講的好像比較容易開始,
    因此不排除我會先在podcast上面工商,
    有可能是你需要的,也有可能不是,
    誰知道呢。

    因為最近一直改造房間,
    讓我沒精神發佈完整的文章,
    但我後來發現發限時動態,
    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做什麼
    創作的形式也就越來越多元。
    我的房間佈置和改造,
    也是我的創作其中一環,
    只是脫離了用筆和紙而已。

    良友 歡迎光臨 娜塔莉亞寫作餐桌 昨天和我分享一本好書
    #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07152.html

    這本書好像絕版了,因此我提供的是
    讀冊的二手書資訊。
    我閱讀了部份試閱內容,裡面有提到
    「當你找出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開始使用時,
    心中將會得到安定感與滿足感。整理還可使空間增加、壓力降低,讓人正面地感受自己」

    裡面還提到某個學員整理時,整理前後的MBTI十六人格心理測驗結果「連個性都改變了」
    變得具有耐心、能準時完成工作的交辦事項,
    和幫助同事完成工作。

    這好像可以解釋,
    我心理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
    也許整理的斷捨離,就是與內心深度對話的
    一種禪的境界吧?
    好期待房間完成的那一刻,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分享餐桌的連結(沒有葉配,想葉配的我很歡迎)
    IKEA實木餐桌:
    LISABO實木系列/書桌/咖啡桌/#餐桌
    https://www.ikea.com.tw/zh/products/dining-tables/tables/lisabo-art-80365717

    #我的碎碎唸評論
    IKEA的書桌系列寬度都很窄,大約45~60公分,因此我找上它的LISABO系列-餐桌,有140x78cm的尺寸,得過2016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對前身是設計師的我來說,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是個很吸引人的亮點,代表這個商品在
    「造型經典又簡潔、融合創新的設計」
    的元素上獲得認可。

    桌板和桌腿是圓角設計,桌板梣木貼皮,實心樺木桌腳,有淺色和黑色木紋兩種款式。
    餐桌溫潤的質感足以改變居家空間的感覺,存在感十足,這幾天我趴在桌上就開始放空,稿子差點寫不出來...(硬要牽拖)

    拆卸容易,只要將桌腿插入凹洞中,
    再用包裝裡附的旋緊鐵絲,把齒輪螺絲放入桌腳旁的洞洞旋緊,不需要動到鐵鎚和釘子。

    即使像我這樣的組裝小白,也可以輕鬆上手
    (前提是要記得看說明書....)
    即使是房子是租的,也可以方便拆卸搬運,
    但還是很重就是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實體展示的桌面,
    並沒有兩條灰色的刷痕,但並不是每張桌子都有這樣的刷痕,似乎是實木貼皮會有的現象。
    收到有灰色刷痕的商品後,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有丟出來賣二手的,幾乎都是有灰色刷痕的商品。
    如果不喜歡這樣的刷痕,記得在購買後在宅配到家前,把它拆開來檢查,不滿意可以退貨,換到沒有刷痕的為止,可以減少殘念的狀況發生。

    ⚡分享龜背芋的浴簾連結
    momo購物網
    【All In Home 窩在家】
    https://momo.dm/3Qi2N2

    #我的碎碎唸評論
    北歐風重要的元素白色、木紋、植物等,
    即使衣櫃用抽屜整理乾淨,
    視覺感還是很雜亂,
    因此我找了一款有深綠色、簡單龜背芋圖案
    的浴簾做遮擋,順便聚焦房間視覺重點。
    進房間第一眼視覺停留點,
    就是營造房內氣氛的重點區域。

    只要這個區域感覺整齊乾淨,
    其它地方質感也會整個拉升,
    這是佈置的小訣竅,
    你想要營造什麼樣的感覺,
    就改 #第一眼視覺停留點就對了
    分享給大家~

    #LISABO餐桌開箱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你有沒有因為整理生活也產生了神奇的變化
    #斷捨離

  •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5 20:00:46
    有 946 人按讚

    ▍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0:35:45
    有 42 人按讚

    有一本書,之前都有介紹過,對我的影響幾大,看完所學到的東西,也對我有好的影響,今早起來看看書,有點少少筆錄分享,書名叫《破梯效應》。

    簡單說一下書的重點,作者認為社會上窮人富人有一條階梯,由低層窮人到富人高層,可能階梯有十個級別,然而每個人對自己的階級定位有不同,很有錢的人覺得可能自己是中層,中層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是高層或低層,這都是個人的主觀看法。

    作者是心理學教授,當中做了很多心理學的實驗去看人性,也提出一些令我們活得更好,更聰明的比較方法。當中我書寫幾點深刻的學習,與大家分享。

    (一)自我感覺愈貧窮(階梯低層)的人,愈急功近利
    有一個研究發現,活在愈貧窮家庭的男女孩,愈早熟,女孩也有較大的機會早生育和男孩會更大機會作出犯罪的行為。因為他們見到不公平,也很難改變情況,因此活在當下的感覺,使他們更易冒險和作出危機的行為,因為想更快得到想要的東西。

    改變:自我感覺貧窮是自己定義的,我們應該改變覺得貧窮的感覺,改變只活在當中的感覺,對未來抱更多的計劃和希望,這樣對投資/理財都會有更穩定的心態,更易做到長線投資,改變短線投機的行動。

    更易有投資的平常心。師傅說:「平常心,其實就不平常心。」我認為:平常心是需要練習的。

    (二)不是收入愈多愈好,幾多是足夠?
    美國2010年出的一項研究,收入愈多的人愈快樂,但是到了一個點,快樂便不會隨收入增多而增加很多的快樂,轉捩點為7.5萬美元,即年收入約60萬,每月5萬左右,我覺得大家不妨也可以參考一下。

    改變:更重要是,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家庭需要什麼,如果一味追求華麗的生活,600萬年收入也是不足。

    (三)對自己有益的比較:向上比也要向下比
    「乞丐不會介意富人生活比他好,但會妒忌隔壁的乞丐比他富有。」
    這是有趣的人性,不難發現,我們時常跌入這個人性愛比較的盲區。

    改變:做對自己有益的比較,向上比也要向下比,多感恩自己擁有的會是不錯的練習,也要聰明的比較。

    (四)寫下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人最易在物質的擁有上與人作出比較,是人性的習慣。

    改變:寫下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1)我相信棉花糖實驗:耐性比一朝暴富更合理,節制自律的人最後會得到更多。
    (2)金錢可以祝福自己和家庭,也可以祝福比你不幸的人,善用金錢。

    祝大家中秋快樂!

  •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15:26:08

    #疫情 #銷售好習慣 #銷售居家辦公 #上班的感覺
    #工作節奏感 #工作的fu #工作效率
    #創造儀式感 #穿上班服裝 #感覺不一樣
    #時間管理 #箱型時間 #家人協調
    #女性夥伴 #重質不重量 #維持工作品質
    #銷售嚴禁公私混搭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08_疫情教會我們的好習慣 |【銷售維他命特輯】

    各位朋友,解老師想瞭解一下大家在居家辦公期間,有上班的感覺嗎?
    這其實是個滿重要的問題 :
    若在居家辦公期間,你有上班的感覺的話,其實你會滿有效率的,你一樣會有你工作的節奏感或工作的fu。
    若你在居家上班期間,沒有上班的感覺的話,那其實就比較容易荒腔走板。
    如何在居家辦公期間,讓自己有上班的感覺呢?

    解世博老師有兩招分享給各位:
    (1)儀式感:
    解老師以自己生活來舉例,說自己居家辦公的前兩天,過得一團亂、一團糟。
    後來老師想想也知道為什麼過得很糟很簡單,理由很簡單,在家穿個內衣、穿個內褲在家裡晃,也難怪會幹一下在家裡才會發生的事情,對嗎?老師一想,居家辦公要一段時間耶,這樣下去不行,於是,他就自己想了一個方法,叫做「儀式感」,一起床就刷牙、洗臉、穿襯衫、吹頭髮跟抹髮蠟,經過這樣的實驗過後,還真的感覺不一樣了捏!
    除了老師本人,也要求家中的孩子一起力行,居家上課要穿學校該穿的衣服,讓老師在螢幕前看到我們像個樣子,因此大家一起實施這樣的儀式感,老師實際體驗後感覺真的差很多。
    此外,老師也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一些朋友,女性朋友開始跟老師回饋,覺得老師這招還真管用耶,感覺比較有上班的fu了!

    (2)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一向是個大挑戰、大課題,為了避免被家中太多雜事干擾,老師開始利用「箱型時間」來分配家中上班的時間,替自己規劃明確的工作時間,只要在這段時間,當老師進到書房,角色就立即轉換成公司的老闆,時間管理把他分配好。

    若你是女性,不僅要上班還要顧老公、顧小孩、甚至要整理家務,這樣就會更辛苦了,因此,老師在此的建議是「重質不重量」,能否和配偶溝通好,每天固定期間讓自己好好、認真的上班,這樣那兩個小時的品質,就有機會維持得很好啦!?
    千萬不要一下子摸公事,一下子摸私事,這樣你反而會搞混,這樣的混搭是不OK的。
    所以囉,當居家工作有上班的感覺時,你會發現那個士氣、fu都完全不同。可以透過1.創造儀式感。2.做好時間管理、時間配置:跟家人協調切割好時間分配。這樣子,應該就不至於亂了套了,加油,各位夥伴們。

    00:00 - 開場
    00:08 - 解老師問大家在居家辦公期間,有上班的感覺嗎?
    00:36 - 解老師分享在居家辦公期間,讓自己有上班感覺的方法
    04:25 - 解老師給女性夥伴居家辦公的建議
    05:05 - 結論提醒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4 19:00:07

    聽說每天對著植物稱讚它,它就會長得又快又好🪴,相反地,如果每天對它說不好聽的話,它就會漸漸沒有生氣而枯萎🍂,雖然有點不科學又很玄。但的確有句話是說,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就能轉好運🥳。

    或許有人會覺得,想要事事順心哪有那麼簡單🤷‍♀️?但如果我們從心理學和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我們每天說和聽到的言語🤬,都會默默對我們的淺意識產生影響,進而改變我們思考模式和行爲。

    這本『正向語言的力量』作者永松茂久就認為,脫口而出的正向語言,可以淺移默化地幫助我們更正向思考,做出更積極而有利的行為,甚至是改變我們的人生。那到底語言有什麼神奇的魔法🪄?就來聽聽作者在書中是怎麼說的。

    用耳朵聽的方式來認識一本好書📖,夯翻鼠聽書今天一樣要帶大家用聽的,來閱讀一本好書,podcast音版也會同步上架到各大平台,歡迎大家邊在家邊打滾邊收聽喔!

    👁‍🗨影片字幕為AI機器人工讀生上字,請小心取用,如有不適,開放歡迎修改

    0:00 說好話就能心想事成?
    2:00 說什麼樣的話,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心理學有趣的實驗。
    3:42 以正向語言取代負面語言,營造腦中正面想像。無法讚美自己的人,就先從讚美別人開始
    7:37 不論說過什麼,大腦都會設法讓它實現。自我應驗預言的心理學
    9:09 吸引力法則的真相,好運降臨不是因為吸引,而是看見機會
    13:02 在社群網站貼文時,也要提醒自己使用正向言論
    14:35 因為看了別人的社群網站而心生羨慕時,不妨取消追蹤
    16:34 結語

    🎧收聽podcast👇
    https://sndn.link/zrbros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uS1NFpauyuF6La5B2c0bL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8o-J1BrlYbbwn2-O3_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70239072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mZWVkcy5zb3VuZG9uLmZtL3BvZGNhc3RzLzM0M2VlNzk0LWQ0YWQtNGUyOS04MDliLTgwOGYyYzVmNzQ4Ny54bWw

    #SoundOn #待在家裡投資自己2.0 #用聽的認識一本好書 #podcast

    【跟著柴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出版三個月熱銷突破十刷三萬冊
    ⭐️連續12週(4/2~6/24)蟬聯誠品書店財經/商業暢銷榜冠軍
    ⭐️2020誠品書店年度暢銷Top2
    ⭐️博客來2020年度百大暢銷書榜Top8
    ⭐️2020上半年MOMO網路書店暢銷榜Top7
    ➤博客來 https://reurl.cc/8GnRXy
    ➤誠品 https://reurl.cc/Kkj5lq
    ➤金石堂 https://reurl.cc/z8zLp6

    【柴鼠LINE貼圖】
    https://pse.is/LRUBU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 簡單心理學實驗 在 哇賽心理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28 21:54:31

    你知道要怎麼把爆米花吃得更香甜美味嗎?你知道怎麼讓白開水變好喝嗎?原來只要這樣做,你就會喜歡上“喝白開水”!?

    0:17 筷子夾爆米花?用舔的喝水?
    0:42 奇葩心理實驗室初登場
    1:14 享樂適應傾向
    2:00 怎麼做才能成功呢?
    1:48 樂在其中的秘訣
    2:15 筷子夾爆米花
    3:01 不同方式喝水
    4:06 不同方式看影片
    4:57 無聊的事物? vs 無聊的腦子?

    👂本集重點
    人類的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需要日復一日重複執行的事情,像是再簡單不過卻非常重要的“喝水”,很多人認為沒有味道的白開水,喝起來既無聊又痛苦,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些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變得又新鮮又好玩呢?快來看看無聊事物的神奇變化吧🤩

    覺得節目不錯嗎?歡迎來跟我們聊聊
    哇賽!心理學
    ☞ FB 哇賽心理學
    ☞ IG(@onyourpsy) https://reurl.cc/GrL5GD
    ☞ Podcast https://reurl.cc/2g6KYr

    「無聊的事物? vs 無聊的腦子?,完整版請到哇賽心理學podcast收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