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管理費調漲爭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管理費調漲爭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管理費調漲爭議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51的網紅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118非凡 賣房有話術噱頭藏陷阱?專家破解教你聰明買 非凡原影→https://youtu.be/QNkj2IfkzUQ 記者/蔡佳芸:「房市交易熱絡第4季買氣持續增溫,不過買房子這項人生中的最大消費,除了要貨比三家、謹慎思考之外也要留意代銷業者的行銷手法,破解賣房話術才能聰明買房。」 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118非凡 賣房有話術噱頭藏陷阱?專家破解教你聰明買 非凡原影→https://youtu.be/QNkj2IfkzUQ 記者/蔡佳芸:「房市交易熱絡第4季買氣持續增溫,不過買房子這項人生中的最大消費,除了要貨比三家、謹慎思考之外也要留意代銷業者的行銷手法,破解賣房話術才能聰明買房。」 記...
-
管理費調漲爭議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19 14:25:49201118非凡 賣房有話術噱頭藏陷阱?專家破解教你聰明買
非凡原影→https://youtu.be/QNkj2IfkzUQ
記者/蔡佳芸:「房市交易熱絡第4季買氣持續增溫,不過買房子這項人生中的最大消費,除了要貨比三家、謹慎思考之外也要留意代銷業者的行銷手法,破解賣房話術才能聰明買房。」
記者/蔡家芸、尤彩礽 採訪報導……↓
明星學區、潛力商圈、未來捷運站,透過慣用話術營造購屋氛圍吸引消費者買單,是房屋買賣中常見的銷售手段。不過資深房仲業者就點破,經過華麗包裝的說詞,需要格外當心。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建商都會給自己留一手,美輪美奐地描述說,我們這裡將來會有健身房、KTV、游泳池等等,但是他卻沒有告訴你說,將來的前提管理費一定要調漲到多少,入住之後大家所有集體住戶說,蛤~管理費要從100塊漲到200塊喔,那不不不,我們就寧願讓它變成蚊子公設。」
房仲教民眾破解廣告噱頭的背後可能隱藏灰色地帶,像是刻意標榜「距離市中心10分鐘」,實際上代表位置並不在市中心,而10分鐘也不是走路的時間,還有像是新興詞「魔術空間」其實就暗示著可能有夾層,且要留意是否隱含違法私設做夾層,另外主打「衛浴採光好」就要打聽清楚是否同時具備對外窗。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建商也會告訴你說,我這邊是未來捷運線,捷運預計幾年後會開通,左邊會有大賣場、還有商城、電影院等等,這些他都只是告訴你『預計會』,但是都還沒有動工的情況之下,對消費者而言它就是一個賭注。」
隨著近來都市更新熱絡,還有一種話術是鼓吹購屋人搶先疑步買進重劃區,等到周邊建設興起市值就會翻倍,專家就點出,要是過度聽信而衝動下單,恐怕得背負不少風險。
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 表示:「一個噱頭就讓你每坪多花了好幾十萬,一定要記得那個叫『形容詞』,它並不是真的,很多期待的這些話術都是未來的願景並不是當下的結果,那願景會不會達成是一件事情,就算沒有達成,在法律上可能他(建商/賣方)也沒有一些責任。」
就是因為買賣雙方在簽約時你情我願,若是後續再對於房子的「妝前妝後」產生糾紛也就很難界定誰對誰錯,對此,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就建議購屋人,無論當下再喜歡都要事先審議好合約再下定。
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 表示:「因為所有的糾紛爭議一發生,一定都要看合約書,因為消費者在合約書上也都簽名了,一切都會來不及,所以合約審閱最重要。」
買房人生大事,擦亮雙眼、破解話術,不輕易沉醉於賣方話術所營造的粉紅泡泡,才能聰明買到理想的愛屋。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_45scLxGIi4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11/201118.html
管理費調漲爭議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118非凡 賣房有話術噱頭藏陷阱?專家破解教你聰明買
非凡原影→https://youtu.be/QNkj2IfkzUQ
記者/蔡佳芸:「房市交易熱絡第4季買氣持續增溫,不過買房子這項人生中的最大消費,除了要貨比三家、謹慎思考之外也要留意代銷業者的行銷手法,破解賣房話術才能聰明買房。」
記者/蔡家芸、尤彩礽 採訪報導……↓
明星學區、潛力商圈、未來捷運站,透過慣用話術營造購屋氛圍吸引消費者買單,是房屋買賣中常見的銷售手段。不過資深房仲業者就點破,經過華麗包裝的說詞,需要格外當心。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建商都會給自己留一手,美輪美奐地描述說,我們這裡將來會有健身房、KTV、游泳池等等,但是他卻沒有告訴你說,將來的前提管理費一定要調漲到多少,入住之後大家所有集體住戶說,蛤~管理費要從100塊漲到200塊喔,那不不不,我們就寧願讓它變成蚊子公設。」
房仲教民眾破解廣告噱頭的背後可能隱藏灰色地帶,像是刻意標榜「距離市中心10分鐘」,實際上代表位置並不在市中心,而10分鐘也不是走路的時間,還有像是新興詞「魔術空間」其實就暗示著可能有夾層,且要留意是否隱含違法私設做夾層,另外主打「衛浴採光好」就要打聽清楚是否同時具備對外窗。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建商也會告訴你說,我這邊是未來捷運線,捷運預計幾年後會開通,左邊會有大賣場、還有商城、電影院等等,這些他都只是告訴你『預計會』,但是都還沒有動工的情況之下,對消費者而言它就是一個賭注。」
隨著近來都市更新熱絡,還有一種話術是鼓吹購屋人搶先疑步買進重劃區,等到周邊建設興起市值就會翻倍,專家就點出,要是過度聽信而衝動下單,恐怕得背負不少風險。
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 表示:「一個噱頭就讓你每坪多花了好幾十萬,一定要記得那個叫『形容詞』,它並不是真的,很多期待的這些話術都是未來的願景並不是當下的結果,那願景會不會達成是一件事情,就算沒有達成,在法律上可能他(建商/賣方)也沒有一些責任。」
就是因為買賣雙方在簽約時你情我願,若是後續再對於房子的「妝前妝後」產生糾紛也就很難界定誰對誰錯,對此,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就建議購屋人,無論當下再喜歡都要事先審議好合約再下定。
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 表示:「因為所有的糾紛爭議一發生,一定都要看合約書,因為消費者在合約書上也都簽名了,一切都會來不及,所以合約審閱最重要。」
買房人生大事,擦亮雙眼、破解話術,不輕易沉醉於賣方話術所營造的粉紅泡泡,才能聰明買到理想的愛屋。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_45scLxGIi4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11/201118.html
管理費調漲爭議 在 徐弘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被政府遺棄的市民們............
政府主動推出的「不可分割地上權宅」(也就是一般認知的使用權),政策更動恐將拖垮無數個家庭的生計!?
日前,接近百位「華固新天地」的準住戶來議會陳情,他們在去年房屋稅與公告地價暴漲,輿論開始關心地上權、使用權宅議題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即將成為「使用權宅」的「受災戶」!又因為政府政策反覆的變更與適法性,更讓他們陷入三不管地帶且孤立無援的慘狀!尤其當初多位買者多為受薪階級,考量台北的房價與自己經濟狀況,認為較便宜的房屋價格加上當時的公告地價,或許是個可以負擔的商品。然而,在陸續繳交各期款項即將交屋之際,卻發現暴漲5成的公告地價導致地租成為天價,讓未來六百多戶的老百姓身陷困境……
你能想像,當你花了一生積蓄、兩三千萬,自以為買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家,最終卻淪為「地上權宅70年使用權」的租屋戶!?未來這70年中,沒有房屋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卻須負擔所有房屋稅、地租、管理費、火險及地震險保費;因為沒有擔保功能所以無法向銀行貸款、只能透過建商分期付款,不能自由買賣、只能透過建商交易;想成立與一般公寓大廈一樣「管委會」卻被政府宣告不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但最令人憂心的,自從去年房屋稅與公告地價暴漲,但去年房屋稅與公告地價暴漲,且未來每3年將調一次,使用權人將面對未來不可預期、節節高升的龐大賦稅與地租支出,但房屋價值卻逐年遞減至歸零,這樣下去七十年使用權付出的總金額將反比一般購屋花費的還多,卻還沒有所有權。
因財政部發現可分割地上權住宅管理複雜,於是在90年政策改變為「地上權不可分割轉移」(僅有使用權),只要單純面對單一建商就好;爾後又發現這樣的產品民眾難以貸款引發爭議,於是又在102年改回可分割地上權,只是附加得標商須負管理之責,且地租計算改為「部份固定、部分浮動」,減少連動性。然而就因政策反覆、不溯及既往,且舊建案與新政策時間重疊的狀況,導致市場訊息混亂,民眾可能在資訊錯誤下買錯產品,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
坐落在羅斯福路六段、即將交屋的「華固新天地」建案,由財政部國產署為籌建辦公大樓所標出的案件,就是屬於「不可分割地上權」的個案之一!房屋雖美,房價也較周邊便宜約6成,但是因為是公有地且為大型開發案,所以去年公告地價漲幅高達5成,遠超過周邊一般住宅的3成漲幅,而3.5%的地租更是遠比0.2%地價稅高出25倍。以一戶43.05坪(包括附屬建物及共有面積共142.35平方公尺)的房子來比較,華固新天地住戶依據地租的計算方式地上權權利範圍39.9平方公尺,要繳交等同地價稅的地租從每年64,518元大漲至96,219元(公告地價X3.5%);但附近相同條件的一般住戶的地價稅,卻只有從2,949元調漲至3,843元(申報地價[公告地價X80%] X 0.2%)。而面對未來每三年調漲一次的公告地價,住戶們根本無法想像未來要繳交多少近乎天價的地租?!
北市府前天舉辦論壇,高喊「居住正義」,甚至財政局長自己都公開表示,未來台北市不會再推出「地上權住宅」這類的開發案;對照已深陷泥沼難以脫身的「受災戶」,我真的感到十分不捨與無奈!尤其因為政府官員為求自己方便而便宜行事的政策變更過程,讓無數老百姓身陷困境,更是覺得生氣。身為民代,我和賴士葆委員辦公室只能盡力從法令上尋找各種可能來幫助這些「政策受災戶」,讓傷害能降到最低。但是,我認為還是應該從中央政府修改地上權相關政策做起,包括修正現行地租部分固定部分浮動,讓公告地價與地租完全脫鉤;重新檢討地方政府公告地價調整方式與幅度,避免自有住宅卻需承擔公有地或大型開發的高額漲幅;研究使用權宅可以貸款,同時讓相關政策修改可以溯及既往,才能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