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第一次成立管委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次成立管委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次成立管委會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族社區都更工作站開張服務 綠園道彩繪再造站東新門戶 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工作站今天正式揭牌啟用,在安康里孫啟哲里長及安寧里郭海定里長的見證下,今後每逢週三、週六,將由專人進駐,為民眾提供2~3小時的諮詢服務,除講解都更規定與經驗分享外,各棟只要有15人署名申請,即可召開說明會,由專人解說如何籌組更新...
第一次成立管委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族社區都更工作站開張服務 綠園道彩繪再造站東新門戶
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工作站今天正式揭牌啟用,在安康里孫啟哲里長及安寧里郭海定里長的見證下,今後每逢週三、週六,將由專人進駐,為民眾提供2~3小時的諮詢服務,除講解都更規定與經驗分享外,各棟只要有15人署名申請,即可召開說明會,由專人解說如何籌組更新會,不僅為社區居民解答疑惑,也能讓住戶充分理解都更程序,進而提高居民自主更新的意願,相信也是三民區關心都更議題的議員們最為樂見的「起頭」!感謝康裕成議員、黃香菽議員、鄭孟洳議員、何權峰議員撥冗出席,黃柏霖議員、曾俊傑議員、童燕珍議員及林于凱議員亦請服務處同仁代表參與,以及李昆澤立委服務處代表與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學會方奕傑副理事長到場關心。
位於高雄市九如一路和民族路口的民族社區,興建於民國65年,屋齡已達43年,全區有23棟、1987戶,約計5000餘位居民,隨著鐵路地下化已告尾聲,寬敞恢弘的綠園道已為民族社區闢建出美麗的綠帶空間,加以緊鄰台鐵民族站及未來捷運黃線Y11站的優異交通區位,我深信,此刻已是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元年的黃金期,不容蹉跎,然而,民族社區的重建,絕對是項大工程,對此,市府團隊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工作站的營運,即是邁開了一大步。我相信民族社區的都市更新能夠順利推動第1案,高雄市的都市更新沒有理由做不到;在長達15.37公里的鐵路園道能夠先完成民族社區都更案,園道沿線的老舊社區也能做得到!
民族社區當年以一宗基地、一筆使照方式辦理興建,以致於無法分照建築,必須整宗基地一併檢討建蔽率與容積率,並取得全部所有權人同意,方能成就,整合難度高;我已責成都發局與工務局評估,援引市府 109 年 1 月 15 日公告發布「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領有使用執照建築基地部分土地申請建築原則」推展後續工作,未來也將透過都市計畫手段解決重建問題。
我主張將民族社區區分為16個更新單元,經過與管委會及里長的多次協商,也獲肯定與支持,區分後的任一更新單元,只要取得區內住戶共識,即可單獨進行;鑑於我任職台北市政府,推動都市更新工作的最大難處即是:所有權人的意見整合,市府提出的「民族社區都更『五八八』」,第一步驟是各區50%的所有權人同意後成立更新會,其次,經80%所有權人同意,向中央申請補助辦理更新事業,最後是透過都更會研擬討論整合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達80%所有權人同意,即可提報市府大會審議;若於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時,取得100%所有權人同意且無爭議,即由市府都發局啟動「都更168專案」專案列管,報核後6個月內核發都市更新核定函,8個月內核發建築執照。
透過「民族社區都更『五八八』」,及「都更168專案」雙管齊下的行政簡化程序,加速民族社區的重建再生,讓民族社區能跟得上這座城市新生蛻變的腳步,打造為站東新門戶,正如民族社區外牆上的彩繪藝術,已經成為綠園道的新風景,引來不少休閒遊憩民眾的注目禮。
市府團隊以「策展」的設計理念,號召在地藝術家及園道沿線建物屋主們的響應,於沿線規劃27個主題畫作,預計在年底前陸續完成,橫跨左營至鳳山區等5行政區的綠園道,將整座城市將轉化為美術館,而延伸長達15.37公里的綠園道,即是居民、遊客行進間,可動態瀏覽觀看的藝術長廊。
妝點於民族社區外牆的彩繪,以「翻轉國宅」為創作理念,分別以「透過鯨魚翻身,突顯翻轉國宅之意,亦有保育海洋生態之意」及「利用多變色塊進行簡易彩繪,翻轉國宅老舊斑駁外觀」展現為2幀畫作,我在三民區公所人員的解說下徜徉其間,也遇到不少駐足欣賞的市民朋友們,或散步,或慢跑,或拍照紀錄,用最適合自己的步調,享受停留於綠園道的時光,相信這份閒適、愉悅,會是鄰近居民的生活日常,也歡迎各地的朋友,一起來體驗高雄的城市魅力。
感謝所有參與彩妝行動的14位藝術家及繪圖工作人員的辛勞,也期待後續鼓山區、苓雅區、鳳山區能逐步換上不一樣的城市面貌,高雄的改變,不只在基礎建設的踏實積累,我們還需要更多深刻、鮮活的體驗與感動,豐厚這座城市的人文底蘊,滿足我們對於城市生活的美好想像。
第一次成立管委會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事故善款管理問題多,衛福布下架作業要點躲什麼?
太魯閣號事故發生至今半個多月,國人都相當痛心,除了期待交通部確實改革台鐵以外,也關注衛福部如何協助罹難者與傷者家屬度過後續難關。很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由國人踴躍發揮愛心捐助的善款,衛福部在這些日子以來傳遞給社會的訊息當中,不但引發許多疑慮,甚至遭到家屬的批評。
🕵♀我們來檢視一下整個 #善款管理及監督委員會 成立的時序與過程📆,其實就有不少疑點。
首先,#4月9日 衛福部就已頒布「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案捐贈善款監督及管理作業要點」,據此來成立「捐款管理及監督委員會」,並在 #4月12日 開過第一次會議。
1⃣️#第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個「善款監督及管理作業要點」在衛福部的網站上找不到🤔️?媒體(蘋果日報)去搜都只找到Google的庫存頁面,代表這個要點是「#曾經公告過」,而 #現在卻下架查不到了。
但是衛福部明明在自己的官網開設了「#0402台鐵408列車事故專區」(https://www.mohw.gov.tw/lp-5127-1.html),包括其他捐款管理與監督委員會的新聞稿、QA都放在上面,並不是沒有時間和能力做網路資訊公告。
那究竟為何要「#刻意」把這個作業要點下架?如果連最上位的管理作業要點都無法公告清楚,大家還會相信衛福部處理善款是公開透明嗎?#衛福部是否意圖規避外界監督🔎?
針對這個問題,#衛福部李麗芬次長 曾表示,是因為在第一次會議中「有些委員認為有些文字應該要修正,修正後的版本會於第二次會議中,與各委員確定後再正式對外頒布」、「現在的要點未能公開,主要是希望等修訂完善後再公布較為妥適。」
這樣的解釋也非常牽強,如立法院修法✍️,幾時聽說過修法過程中,要「#先把現行法規從全國法規資料庫暫時下架」的做法😧?照衛福部這種邏輯,立法院現正審查中的幾百項法律修正案📃,是不是各主管機關都要先把現行法規下架,等立院三讀過後才能公布呢📖?
要點在沒有公開的情況下,管委會第一次會議就在針對要點內容做審議與修正,這樣公眾如何知道衛福部會議審議了什麼🤔️?如果這個要點修正中尚未公布,#還算是有效力嗎⚖️?
陳時中部長對此回覆,主管機關依然是衛福部,不會讓這個委員會來擔責任,現在依然是有效力的。但是⋯⋯
2⃣️#第二個大問題來了,現在衛福部究竟是:
(A)依照第一版的要點在行使善款管理委員會的職能,還是
(B)其實因為要點修正中,現在管委會根本 #依法無據?!
如果講一句「為難」就可避開外界對法源的疑義和可能的行政疏失,是不是太過輕鬆了呢?陳時中部長對此回覆,該委員會是協助衛福部做決策,陳時中部長也表示不認為有疏失,甚至處理速度(與其他事件?)比起來已經算快。
虹安認為,如果這個委員會只是協助、是諮詢會議,那就講清楚。但如果該委員會已經在決定善款用途、在做決議,就應該盡快公布作業要點,以昭公信!
#善款三分之一給家屬那其他三分之二誰決定❓
另外,在4月12日第一次會議之後,衛福部(李麗芬次長)對外宣布說 #善款有三分之一用於罹難者家屬扶助金,立刻讓輿論炸鍋!因為大家捐贈這個善款就是全部要給家屬的,誰允許訂定只給不低於三分之一,那剩下三分之二是要做什麼?雖然陳時中部長有出來說明是誤會,善款有很多用途、後來開會也改將善款大部分給罹難者家屬,但是否因為受到輿論抨擊才改變決策?
第一次會議新聞稿內甚至還有「捐款運用對象包括:罹難者之遺屬、傷者及其家屬之生活扶助⋯⋯,#以及經委員會專案同意之項目。經會議委員共識發給所有罹難者家屬生活扶助金之總額,以不低於實際收受捐款金額之三分之一為原則。」的文字。(https://www.mohw.gov.tw/cp-16-59035-1.html )
3⃣️ #第三個大問題:請問「經委員會專案同意之項目」是什麼?是不是意圖為善款挪作他用開後門?
陳時中部長表示,當初是希望把一些未竟事宜都納入進去,但這樣的寫法容易引發大家誤會,所以後來決定現金百分百發放出去,也請社工去了解家屬的需要。虹安希望衛福部做決策之前應該要謹慎,特別是在一個沒有法源依據、定位不明的委員會做這樣的決定,難免招惹輿論非議。
#國人善款給家屬,捐款委員會竟無家屬代表🤷♀️🤷♂️!
此外,委員會的討論過程與內容 #有很多地方沒讓外界感到公開透明,包括「善款管理要點」無論是已公告下架或是說查不到,但依這個要點成立的委員會 #已經成立並開了一次會,會後衛福部還發了新聞稿,表示這並不是一個預備會議,而是 #已經開始進行實質討論善款用途!
從新聞稿說明中也可大概看出委員會的代表組成,大多是學者專家與各部會代表。可問題是,這次會議並 #沒有任何一位家屬代表出席,衛福部的說法是家屬代表尚未推派出來。家屬要推派代表固然需要時間,但 #這筆善款的最重要利害關係人不就是家屬👨👩👧👦?其他的代表都只是在專業和法制面上提供建議和協助的角色而已👨🏫,誰主誰輔不言自明。
現在家屬代表都還沒推舉,委員會也沒有任何家屬參與,決定善款用途是在急什麼?都已經有家屬抗議「#沒有讓他們知道衛福部在開什麼」、「#用途都沒問過我們」。更不要說,2014年 #高雄氣爆事件時,高雄市的相關要點規定民間團體、災區民眾及重傷民眾代表7到9人;2015年 #八仙塵爆 時,新北市訂定的作業要點受害者或其家屬代表占5到7人。
然而這次的台鐵事故善款委員會,卻 #只保留兩席家屬代表🧍♂🧍♀,席次明顯太少,未來在委員會中根本沒有決定權!陳時中部長一再坦言「有困難。」但衛福部在 #家屬代表出缺的情況下 替他們決定善款用途,依據的是一個目前 #看不到的要點,這樣真的有正當性嗎❓❗️這個權力應該還是要給家屬才對❗️
如此的善後管理與效率,國人能夠信服嗎?
請衛福部立刻公開善款作業要點、向社會交代清楚所有的決策與審議過程!絕不可一錯再錯,既斲傷政府公信力,也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延伸閱讀:
1.【太魯閣善款】政府「球員兼裁判」募9.6億怎分配? 《蘋果》盤點4大爭議待解),《蘋果日報》,20210414,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414/B4RZUGC4NVBPVJEFJ5FX46RWXA/
2.善款委員會 竟無「災民代表」,《聯合報》,20210414,
https://udn.com/news/story/12562/538640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3.8.1億善款僅1/3給罹難者 家屬:政府不能替大家做決定,
,《中時新聞網》,20210414,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14003695-260405?chdtv
4.衛福部太魯閣號善款爆爭議 總統上火線仍遭批「讓家屬受2次傷害」,《CTWANT》,20210415,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12378
5.〈高雄市政府八一石化氣爆事件民間捐款專戶設置管理及運用作業要點〉
https://outlaw.kcg.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411
6.〈新北市政府辦理八仙粉塵氣爆案捐贈專款作業要點〉https://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B020070001019900-1040715
第一次成立管委會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桃園】永續城市進行式──城市網紅 vol.1
#打敗芝加哥贏得2019年世界第一智慧城市首獎的台灣之光
桃園市於2020年首度發布《桃園市自願檢視報告》(以下簡稱桃園市 VLR ),也是第一個受到日本地球環境策略研究院(IGES)邀請發布 VLR 的城市。本次邀請桃園市研考會吳君婷主委介紹桃園市VLR及其永續城市政策,涵蓋三大亮點:
1️⃣ 生態物流:為改善交通運輸造成的碳排放問題,桃園市成立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規劃五大生態物流示範區,提供物流解決方案。例如:設置低碳寧靜轉運站,在卸貨區域規劃儲存空間和太陽能雨棚,卸貨後由電動機車、電動三輪車、Follow me機器人等創新低碳運具送貨,降低耗能。
2️⃣ 智慧解決方案:桃園市首創發行市民卡,串聯桃園市公有場館觀光景點與逾1000家之特約廠商優惠;此外,為因應環境變遷所衍生的複合式災害,桃園市消防局開發「智慧消防、行動派遣 119」APP協助救災人員清楚得知現場火災的狀況、周邊道路的情形,以及附近的水源等跨局處資訊,有效縮短救援時間。
3️⃣ 綠色經濟轉型:桃園市身為工業產值占比超過 70% 的工業大城,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和智慧治理方案,克服污染的宿命。例如桃園市為維護水資源,首創自治條例,要求工商業用水大戶安裝電子式水量計與智慧水表,使水權人和政府即時監測抽水量等地下水情。
桃園市VLR還有哪些永續城市政策攸關你我的生活呢?請讓吳主委替大家解答吧!
▶️看影片👉 https://fb.watch/38_TKEIefT/
#生態交通 #生態物流 #低碳運具 #三心六線 #經濟轉型 #最年輕的都市 #桃園市管委會 #ICDI #SDGs #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