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立面圖標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立面圖標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面圖標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面圖標示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青雲閣 2014 vs 2020 上圖攝於2014年,地點為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圖片來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網。 下圖由張哲生於2020年3月19日在同地拍攝。 臺北市萬華地區的寶斗里藝樓「青雲閣」,是一棟三層高的巴洛克式老洋樓,也是日治時期以來全臺最大的藝樓,見證了臺灣百年...

  • 立面圖標示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9 14:56:24
    有 306 人按讚

    青雲閣 2014 vs 2020

    上圖攝於2014年,地點為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圖片來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網。

    下圖由張哲生於2020年3月19日在同地拍攝。

    臺北市萬華地區的寶斗里藝樓「青雲閣」,是一棟三層高的巴洛克式老洋樓,也是日治時期以來全臺最大的藝樓,見證了臺灣百年娼妓史,但卻無預警地在2014年8月2日清晨遭建商出動怪手夷平!臺北市政府於2014年11月6日將遭拆除僅剩一樓及部分面牆的青雲閣公告為歷史建築,並要求建商原地原樣重建之,該地的開發案於2016年7月通過。如今可以看到,青雲閣已於基地的東南隅重現,與旁邊一棟24層樓高的住商混合大樓並存。

    2014年,臺北市萬華區「寶斗里」僅存15戶公娼寮老建物,因地主規畫改建豪宅,市府緊急將具代表性的青雲閣列暫定古蹟,要求緩拆。沒想到地主竟於2014年8月2日清晨5點30分起,在4小時內將這15戶建物夷為平地。

    這個突來的拆除舉動,讓北市昔日知名風月場所「寶斗里」公娼寮,意外地走入了歷史!

    市府指地主公然藐視公權力,將先依文資法開罰20萬至100萬元,偷拆部分另罰。

    陳姓地主委任律師楊智全解釋,拆除建物純粹基於公共安全考量,沒有「衝著市府來」的意思,之前也不知道建物被暫定古蹟,地主在「網路上」看到拆照已經核可,就排定拆除,雙方認知有落差,於同年8月4日前往相關局處說明。

    2014年8月2日清晨5時後,機具、怪手開入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的昔日「花街」,強拆具有百年歷史、巴洛克風格的老建物「青雲閣」,旁邊的其他娼寮也一一被拆除;9時許,萬華花街建築化為雲煙。前去阻擋拆除的市議員郭昭巖及文史工作者只能乾瞪眼,看著這一切發生。

    市府得知之後,副市長張金鶚大為震怒,指責地主公然藐視公權力,要求相關局處依法重懲;文化局長劉維公與建管處長張剛維緊急趕到現場,建商私自封閉巷弄,還以「工地安全」為由阻擋。

    劉維公表示,包商未獲准許就開工,施工也沒有安全圍籬,連市府要會勘都被阻擋,「無法無天」;他表示,地主拂曉拆屋行為太過離譜,將依文資法開罰20萬至100萬元,至於地主蠻幹拆除的「暫定古蹟」,也會要求復原。

    張剛維則說,該建物群並沒有取得拆除執照,將依實際拆除戶數,依建築法每戶開罰3萬元;也會追究營造商與建築師簽證責任,最重可撤銷執照。

    萬華寶斗里一帶是臺北市早期著名的公娼寮,以專區特許方式,允許民間經營娼妓業,整個產業鏈營運持續百餘年,帶動周邊華西街、梧州街、西園街等地之發展,當時老人茶店(阿公店)林立,另有戲院、藝旦間,均分布在公娼寮四周,入夜後,尋芳客在此飲酒作樂,歌聲不絕於耳。

    2001年3月,北市府廢除公娼,寶斗里走入歷史;廢娼後,原娼妓藝樓繁華落盡,多數改建、轉型,僅存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內,包括青雲閣在內的15間建物,規模僅剩原來「遊廓」(日治時期名稱,意指玩樂區)範圍的八分之一。

    青雲閣是一棟三層巴洛克式老洋樓,從外觀的八角窗與巴洛克雕花,看得出其舊日風華。

    青雲閣在清末與日治時期是達官顯貴出入的高級場所,位於三角窗,房間也比其他娼妓藝館多。

    寶斗里建物群在2002年被列入「列冊追蹤」之具文資價值建物,文化局並將該建物群指定為暫定古蹟,將要啟動文資審議認定,而建管處也決定暫停拆除執照申請發照程序,要求建物必須維持現狀,不料地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進行偷拆,讓市府措手不及。實在令人震驚、憤怒、痛心!

    2016.7.22《中國時報》報導:

    開發案過關 青雲閣要重建了

    陳芃/台北報導

    北市萬華的歷史建築「青雲閣」,2年前遭地主無預警拆除,引發軒然大波。事後北市府要求原地、原樣重建,同一基地的開發案昨天送進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審查,決議修正後通過;未來老藝樓將和20多層的大樓並存,以新風貌於原址重現。

    此案位於環河南路二段、華西街間街廓,面積約1884平方公尺,青雲閣將於基地東南角重建;另根據開發商、地主志榮建設規畫,旁邊還要蓋一棟24層的住商混合大樓。

    業者昨於會中表示,建築設計是以青雲閣為重點來發想,希望透過裙樓、立面設計來呼應老藝樓,之後還計畫在街角位置重現萬華古地圖。目前基地內還有國、市有地,正在積極價購,年底前應可完成。

    青雲閣的修復計畫去年已通過北市文資委員會審查,未來這棟日據時期的藝樓將和新大樓並存;原本兩棟建築間的棟距非常狹窄,昨委員會要求須維持至少2.5公尺寬,以利行人通行。

    昨天會中對此案的車道配置也有許多討論,最後礙於青雲閣須原址重建、車道開口較難調整,委員會僅要求業者在購得國、市有地前提下,把開口彎曲的角度修正成和馬路垂直,較為安全。

    【附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之公告資料

    名稱:青雲閣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宅第

    1、日治時代為風化區「艋舺遊廓」所在,含妓樓、藝旦間、料理亭與劇場等青樓、酒館林立,專區內青雲閣是日治時代以來全台最大藝樓,為3層巴洛克式老洋樓,1樓為大廳,2樓以上內有一間間的休息隔間;1945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變成公娼寮;1997年廢娼後年久失修荒廢至今,2014年8月2日遭拆除僅剩一樓及部分面牆。

    2、青雲閣又名和泉樓、醉花園,均為此建築各時期發展之不同營業名稱。依據「台灣煙花史」,在日治時期約1920~1930年代稱為和泉樓;根據1980年代萬華區寶斗里公娼館調查圖標示為「青雲閣」,此時該地仍是一片繁榮,到了1997年廢娼前夕,時名為「醉花園」使用,而「青雲閣」之名已消失。為突顯該區域內風月繁華之景象,以「青雲閣」為本案登錄之名稱。

    公告日期:2014/11/06
    公告文號: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73100號

    評定基準: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登錄理由:

    1、建物所在位處萬華街市邊緣,與東側華西街一帶同為日治時期風化區「艋舺遊廓」之所在,區內青樓、酒館林立,因有寶斗里稱呼出現,見證都市庶民生活及地方發展歷史。

    2、青雲閣舊存的三層樓建物,為艋舺遊廓少數留存的建築之一。街角立面勳章飾、水平花飾線腳,不對稱的洗石子立面,長短變化不一的立柱分割,表現出獨特的街屋形式風格。尤其,裝飾有貝殼、洋蔥形式窗緣的外凸窗台,異國風味十足,為其他地區少見之作法。

    法令依據: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臺北市 萬華區
    地址或位置: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
    土地使用分區:都市地區 商業區
    所在地地號:臺北市萬華區直興段二小段574地號

    外觀特徵:街角立面勳章飾、水平花飾線腳、不對稱洗石子立面、裝飾有貝殼、洋蔥形式窗緣的外凸窗台等。
    現狀:建物遭拆除,僅留下一樓部分牆面,目前辦理重建作業中。

  • 立面圖標示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6 16:59:54
    有 66 人按讚

    在台灣,許多飲食方式其實都連結著社會階級與性別的想像。比方說,當我們提到鬍鬚張滷肉飯、下午茶點心等,腦袋裡往往都會出現特定階級或是性別的人在享用的畫面。

    這一篇來自【every little d】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在日本社會當中「拉麵」背後所包含的階級與性別意象,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是否也有相似的飲食文化現象?

    -------------------
    在一般的現代社會裡,所謂的文明人,就是理性地表現出來社會上所達成共識的價值,並且予以延伸。而日本的社會在這方面的延伸則是無所不在,而這些都是存在於日本社會中無形的規矩。比如在地鐵站會看到「禁止奔跑」的圖標,而車廂裡還有著「禁止倚靠」、「打電話會給別人帶來困擾」、「癡漢行為是犯罪」等警告標語;在圖書館的自習室中,桌子上貼著「敲打鍵盤的聲音會影響到他人」的告示;在公園中,則有著「禁止球類運動」、「禁止玩滑板」、「禁止遛狗」和「禁止喧嘩」之類五花八門的告示。

    再舉徐靜波在他《日本人的活法》一書的〈日本社會的「富二代」為何不張揚〉那篇文章做為例子。在日本,富二代的兒女如果張揚的話,會帶來兩大問題:第一,他們不謹慎行為或者個人緋聞,將會給父親帶來直接的不利影響,損害父親的形象與聲譽,甚至影響公司的經營。第二,有錢人的孩子張揚的話,會成為「社會公敵」,因為你張揚的資本與財富都不是你自己創造的,而是躺在父親的財富之上,從個人品德上來說,屬於「最低」的花花公子,或花瓶女郎。

    在這樣一言一行都必須非常謹慎的日本社會中,「性別」與「食物」之間自然也有著強烈的聯結。日本媒體曾經做過調查,女性認為一個人比較容易進入的店有快餐店(95.2%)、連鎖咖啡店(94.8%)、甜品店(88.2%)、非連鎖咖啡廳(85.9%)和蕎麥麵(80.4%)店。而拉麵店不但空間狹小,往往只能緊靠吧檯的一圈排排坐著吃麵時,吃麵時彼此還可能會碰到彼此的手肘,自然就成了日本女性不敢一個人進入的餐廳了。

    除了客觀環境外,心理層面的影響也許更大。若是一個日本女生自己去吃拉麵的話,社會或集體固有印象可能會認為「她是不是沒有朋友?」、「女生怎麼能去吃油膩膩的拉麵呢?」、「和一群男人們擠在一起真的好嗎?」、「她可能是個怪人吧?」因此,《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中的那位小泉同學,之所以被刻劃成如此地特立獨行,正是因為她的行為,正是許多不敢一個人吃拉麵的日本女生的對立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30306?fbclid=IwAR13iCopTFw0PhjOshU7Ia51lY4dX81mYoiyFneqk-M7F9OAR5z4uoeKc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