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脂民膏、爾俸爾祿」高虹安委員出來道歉 朱學恒就是個跑江湖賣藝,就像是天橋底下的說書人,觀眾覺得解悶就看心情打賞斗內,靠著話題與流量維生,深怕一朝沒有了觀眾就沒了生計。 在「塔綠班之歌」引起眾怒撻伐後,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還特意標記我。從過去送花籃到衛福部、或是跨海送花圈羞辱前線外交官,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私校退場議題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及內政部長李鴻源,由於近期傳出有學校惡意減薪或不發教職員薪水,林佳龍提案要求,教育部必須定期公布惡意減薪或不發教職員薪水的學校名單,教育部同意每年公布,提早因應避免類似昆山中學的情形再度發生。 林佳龍指出,根據私校法規定,私校轉...

  • 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11:38:14
    有 875 人按讚

    「民脂民膏、爾俸爾祿」高虹安委員出來道歉

    朱學恒就是個跑江湖賣藝,就像是天橋底下的說書人,觀眾覺得解悶就看心情打賞斗內,靠著話題與流量維生,深怕一朝沒有了觀眾就沒了生計。

    在「塔綠班之歌」引起眾怒撻伐後,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還特意標記我。從過去送花籃到衛福部、或是跨海送花圈羞辱前線外交官,整天嘩眾取寵博取關注,依靠各種脫序手法賺取聲勢,唯恐天下不亂。

    但是立委不一樣,立委法定年薪百萬,就算不扮演跳梁小丑,政府也會依法撥款。

    根據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調查,法定立委薪資為每月19萬500元,年終為1.5個月,也就是28萬5750元,年薪高達250萬元。這些薪水不會憑空冒出來,這些給立委的薪水都是民脂民膏,是多少高虹安委員口中的「塔綠班」、「綠畜」繳的稅!

    高虹安是民眾黨推薦的立法委員,國家依法賦予職權、提供部長級的預算、聘任助理、依法行使職權。如果對於執政黨有什麼不滿,高委員是可以依法質詢、用身為立委的專業去監督政府,然而為了討好特定支持者,高委員是不是忘記了自己立委的身分、特別是拋棄了立委該有的格調?

    高虹安委員,請問你對得起這些被你醜化嘲笑、卻仍將辛苦賺來的血汗錢繳稅給你當薪水的人民嗎?

    我們先是國民、才是你口中所謂的「綠畜」,立委的職責應該是監督政府,不是反過來監督人民!

  • 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5 17:32:17
    有 895 人按讚

    「說好要做前線醫療人員的最強後盾,為何卻連津貼獎勵都充滿亂象?」
     
    疫情期間,政府為了鼓勵及感謝第一線的醫事人員,公佈了相關獎勵要點,醫檢師等檢驗人員每執行一件公費檢驗,就有 1000 元的獎勵金。
     
    然而,這樣的政策,卻因為缺乏完整的配套措施,導致許多亂象,有基層醫檢師至今仍拿不到這些所謂的獎勵金,也有醫院傳出竟然把這些獎金來去苛扣其他成本,或是因為沒有註記清楚,導致一線醫檢師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拿到獎金,甚至還可能因此被平白多扣所得稅!
     
    今天我和 邱顯智 、 立法委員 陳椒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北市聯醫工會 理事長郭蕢瑩護理師、屏基工會理事長詹智鈞醫師、時代力量發言人吳佩芸藥師,共同召開記者會,希望能讓這些前線抗疫的醫事人員被大家聽見,呼籲政府儘速解決防疫津貼獎勵規範不明、亂象叢生的問題,才不會讓政府原先的一番美意大打折扣。
      
    🔺 說好要給醫檢師的檢驗獎金,為什麼醫檢師拿不到?
     
    有些醫院會將檢驗獎金分配給非醫檢師,或是分配給醫檢師的比例也不相同,有些醫療院所醫檢師只拿到 50%、甚至 30%,更有許多檢驗人員根本沒有拿到獎勵金,或是被醫院方以 N95 口罩、檢驗試劑等器材成本的名目苛扣,但這些基本成本理應由政府和醫院支出,為何會挪用第一線人員的獎勵金呢?
     
    除此之外,這些獎勵金依法來說,應該是案件計算,而且沒有設總額上限,但是,南部卻傳出有醫學中心竟然私設醫檢師請領獎勵的內部上限,最多只能請領 5 萬元;根據疾管署公告,該地區檢驗量能每天平均約 420 件,以此推估,衛福部每月發放約 1200 萬的獎勵金,但該醫學中心卻預計只發放每月最多 5 萬元給醫檢師,完全違反了獎勵金感謝第一線醫療人員的初衷!
     
    🔺獎金資訊不透明,有沒有拿到根本不知道,還可能被多扣所得稅?
     
    許多醫事人員坦言,由於院方把薪水和這些津貼並在同一個項目中發放,導致醫事人員根本沒辦法知道自己有沒有拿到津貼,或是津貼的金額究竟是多少。
     
    依照《防疫條例》規定,這些津貼獎勵免納所得稅,醫療院所也不必申報,但是,若醫院把醫事人員的薪資併同這些津貼獎勵一起發給和申報,恐怕會導致財政部誤將相關津貼獎勵認列為所得,讓醫事人員平白被多扣繳所得稅!
     
    如果醫事人員有疑義想向財政部反映時,又會因為醫院當初根本沒有提供相關資訊,將導致醫事人員求助無門,難以捍衛自己的權益。
     
    ►►針對上述的問題,我們呼籲衛福部,應該儘速訂定統一明確的分配及認定原則,並且主動查核各醫療院所,是否依規定發放獎勵,落實監督,查處未依法辦理的單位,並建置可供醫事人員提出檢舉的平台或窗口,讓分配的灰色地帶徹底消失!

    除此之外,政府也應該要求各醫院在發放相關補助獎勵津貼時,應秉持公開透明原則,註記匯款的項目性質,讓醫事人員得以瞭解應領金額及入帳時間,以解決實務面上之亂象。
     
    請衛福部別再繼續消極怠惰,不僅讓政府原先的一番美意大打折扣,更讓基層醫療人員感到失望;確實負起責任,解決目前醫療人員津貼獎勵的亂象,確保醫院高層有將相關的津貼確實匯到醫療人員的帳戶,才能真正成為醫療人員的後盾!

  • 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3 17:30:17
    有 1,183 人按讚

    「在我們期望選手為國爭光之前,我們真的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了嗎?」
     
     
    這幾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石明謹寫的「國家隊女足選手,集訓一天只有 516 元津貼」的文章。(➡️ https://reurl.cc/8yN3kM)
     
    看到這樣的數目,真的令人傻眼,難道我們國家隊選手的待遇,只值 516 元?
     
    然而,更令人氣憤的是,516 這個數字,還是已經增加過的。因為女足在 2018 年的亞運中打進四強,所以體育署決定「予以獎勵」,增加了他們的津貼,從 316 元漲到 516 元。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國家代表隊選手,平時集訓的津貼,都還是日領 316 元、月薪 9500 元!
     
    國手 9.5K 的月薪,2016 年就已被 黃國昌 在質詢時揭露,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沒想到,將近5年過去,9.5K 的薪水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究竟我們的國家,是沒錢照顧選手,還是不願意照顧選手?
     
    針對這樣的問題,今天上午我也和 邱顯智、 立法委員 陳椒華,一同邀約 石明謹(左盃),來深入探討此議題,共同討論有無任何解決或是改善的可能與方向。
     
    目前整個國家對於選手的保障真的太少,以此次事件為例,雖然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後,體育署長已允諾,將給予女足未就業、就學的選手每月 45000 元零用金,而學生及其他有正常收入的選手,則給予 15000 元零用金。
     
    然而,這也只是個案處理而已,實際上,仍有許多培訓中選手仍領著完全不符期待的低薪,仍有許多選手的辛酸與血淚沒被看見。
     
    因此,我們在討論中提到,是否能從運動發展基金中著手,將一年 30 幾億的預算中,規定要有一定比例,用在選手的培訓費用。
     
    另外,在選手培訓的部分,台灣也有檢討改善的空間。
     
    左盃分享了許多國外的作法。像是歐洲的國家隊選手,平時都在自己的母隊、擁有原本的生活,此時總教練的任務,就是觀看選手各自隊伍的比賽,給予實質建議、訓練菜單,讓他們保持在最佳的狀態;而到了接近比賽的時間,也會要求集訓,但通常都只集中在正式比賽前的一個月,主要用來給予選手磨合、培養默契。
     
    反觀台灣,作法則大不相同,我們多半都選擇將選手長期「關」在左營訓練中心,一關就是好起個月、甚至一整年;然而,這種「集中管理」、「長期密集訓練」的迷思,真的能套用在各種不同的競賽項目嗎?、提升選手實力嗎?從結果來看,可能不盡如此。
     
    披上國家隊戰袍,在旁人看來,應該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但,面對台灣的體育現況,又有多少人願意相忍為國?
     
    在我們期望這些選手能為國爭光、讓世界看到台灣之前,我們真的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了嗎?
     
    針對這些問題,未來我們一定會持續關心,也希望能儘速找到實質解方,真正改選台灣的體育環境、選手待遇!
     
     
    🔗新聞連結
     
    台灣女足備戰世界盃:球員請假「集訓」,體育署一天只想發516元
    https://reurl.cc/8yN3kM
     
    排球國手月領9.5K,黃國昌痛批官僚作風苛扣國家隊選手薪水
    https://reurl.cc/qm0OaD

  • 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3-10-03 11:27:30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私校退場議題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及內政部長李鴻源,由於近期傳出有學校惡意減薪或不發教職員薪水,林佳龍提案要求,教育部必須定期公布惡意減薪或不發教職員薪水的學校名單,教育部同意每年公布,提早因應避免類似昆山中學的情形再度發生。

    林佳龍指出,根據私校法規定,私校轉型只能做為教育或社福用途,根本不可能照李鴻源的說法轉為住宅或商業用途,但教育部卻不願修改私校法,內政部想提高誘因讓私校退場,是違法的行為,過不了立法院這一關。

    林佳龍詢問,依照內政部及教育部現行規劃,私校退場後究竟可以領回多少比率的土地,蔣偉寧回答,未來私校退場後,能讓半數的土地回歸政府,私校法人轉型後經營社福機構,則可以繼續使用四分之一的土地,剩餘的四分之一才能變賣;李鴻源則回答,按現行都市計畫相關法令規範,位於住宅區的土地,至少要有三成土地回饋政府,而位於商業區的土地,至少要回饋有四成。

    林佳龍表示,目前教育部以人數作為退場私校的指標,並不能反應出「經營有問題」的學校,甚至連昆山中學都不在29所退場私校名單中,為確保教職員基本工作保障,並讓學生可以避免就讀到財務不穩的地雷學校,林佳龍在委員會提案,要求教育部於一個月內研擬並提出辦法,教育部則承諾,未來每一年都將公布惡意減薪或不發教職員薪水的學校名單,讓社會大眾安心。

  • 立法委員薪水一個月多少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05-17 16:14:05

    今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衛環委員會針對婦產科醫師荒的專題報告質詢衛生署長邱文達及法務部。林佳龍委員表示台灣要參考北歐「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大膽的向前行跨過這醫病和諧關係這一關,成為現代進步的社會。

    林佳龍委員表示,在台灣最重要的社會資本是信任,如果醫病關係建立在懷疑、利害的基礎上,而最後走上法院,是對台灣寶貴資產的一大傷害。林佳龍委員指出,目前產生醫師荒有所謂「五大皆空」,意旨內、外、婦、兒、急診等缺少足夠的醫師,深究優秀的人才不想從醫的原因,是因為工作非常辛苦,薪水又少,且醫病糾紛相當多。關鍵在於醫療傷害中過失的賠償制度影響整個醫界懸壺濟世的意願,這個議題長期來學界、法界有非常多的討論,其他的國家如北歐、日本等也有豐富的經驗可參考,如日本厚生省所頒佈無關對錯的補償制度,並從婦產科做起,台灣的文化跟醫療體系與日本相似,是否可以做為台灣借鏡參考?衛生署官員回答林委員日本一開始由醫師公會使用基金的方式來做醫療糾紛補償,而北歐國家因為是採公醫制為主的國家,政府辦理醫療院所,所以是從公務預算來支付醫療糾紛賠償。

    會中,林佳龍委員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葉光芃醫師表達意見。葉醫師表示,當初日本婦產科醫師給政府很大的壓力,政府才實施無關對錯的補償制度,馬總統在四年前也提出相同的政見,但四年過去了都還沒做,也看不到探討原因的初步的輪廓。葉醫師指出,北歐採用不是非常大的成本,卻獲得非常大的醫藥品質。台灣的醫藥責難的系統結果就是讓醫療傷害數字都被掩蓋,台灣可以參考北歐「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透過成立醫療事故補償的病人保險協會,當病患發生醫療傷害,可由醫療人員協助病人呈報,啟動補償,減少醫療訴訟,讓醫師免於訴訟之苦,當不幸事件發生時,醫師也會勇於認錯,甚至協助病患取得補償。

    林佳龍委員要求衛生署及法務部應該回應社會醫界的要求。

    邱署長答詢時表示, 醫療糾紛的處理的確影響到醫師荒,目前衛生署的作法是仿效藥物救濟及疫苗救濟先從生育救濟做起,最高額度兩百萬,但直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請求的個案。衛生署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醫療賠償的精神並不是著重金錢給付的多少,而是在追求真相與道歉,更希望醫師開誠布公跟病人家屬去解釋。目前辦法還沒公告,委員會組成後,從今年一月一日發生的生育個案都可請求。

    林佳龍委員接著詢問法務部,有關醫療過失限縮在故意跟重大過失來處理醫療糾紛難道有這麼困難嗎?法務部回答林委員,目前有過失就要處罰,若限縮只在重大過失,會影響到整個體系,法務部在六月下旬七月上旬將召開公聽會整合大家意見再做制度上的調整。林委員表示,政府改革速度太慢了,醫療傷害無過失(或稱不責難)補償制度高峰會請來的是全世界的專家,大家都提出了世界前進的作法,在基層這個問題困擾所有醫生,台灣要大膽的向前行要跨過這一關成為現代進步的社會。

    林佳龍委員也為台中的醫院請命,台中的醫院因為管理維護良好,致使急重症的病床增加,婦產個案也急遽增加,病患喜歡到這家醫院就診一定是醫院管理特別良善,但對於增加病患總額的醫院要負擔更多風險卻沒有任何制度來鼓勵或補助。衛生署承諾會針對此議題研議如何獎勵經營績效優良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