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
【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積極性差別待遇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積極性差別待遇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不尋常的疫情擴散爆發之際,卻有一則足堪玩味的軟性疫控議題,甚或是糾結出來更多的社會性迷思。
話說:不少的網友針對在各個記者會進行時,質疑為何單單手語翻譯員可以不用佩戴口罩,對此,身障民團發表聲明解釋,表情乃是手語的重要表達方式,還請民眾多加體諒、理解,同時,也呼籲中央,為了確保手譯員健康,應該要將這些手語翻譯員列為疫苗施打的優先對象,顯然,關於口罩的配戴與否,背後卻是隱含不同層次的概念內涵,這其中包括作為某種視覺語言的「手語」,是需要搭配諸如語氣或聲調起伏等口語表情,藉此讓聾人可以獲取完整的訊息,如此一來,從特定的記者會場所到無所不在的生活場域裡,顯現出來的乃是聽損聾人之於各項社會性參與的困難所在,這一點將會是看待手語翻譯何以在記者會不用佩戴口罩的自為反思;連帶而來的結構性限制、社會性迷思及其應該要有的積極性差別待遇,更是一項需要被嚴肅看待的變革工程。
--
#新冠肺炎 #手語翻譯員 #佩戴口罩
糾結於手語翻譯員佩戴口罩與否的社會性迷思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s://www.npf.org.tw/1/23976
積極性差別待遇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星期五的晚上,終於結束了所有行程,有一些心裡的話,想跟大家分享。
最近這幾天,某議會殿堂有某議員提案刪減原民預算,甚至發表「原住民福利太多」、「原住民愛喝酒才短命」等歧視的言論,刺傷了許多族人的心。隨著媒體用「原漢衝突」一再放大報導,更讓我擔心模糊問題的本質。
我想起,我們編寫的排灣族群本位教科書,國語文二年級有一課這麼寫:
「水果們為了誰最厲害吵翻天。
柿子說我最好,我代表事事如意!橘子說我更好,我代表大吉大利!蘋果說才不是,我代表平平安安,大家都喜歡。
香蕉則回答,我是多子多孫,排灣族的部落,結婚習俗少不了我,我可以祝福新郎新娘生很多寶寶,我的葉子也很重要,可以用來做好吃的金伯樂(kinper,沒吃過的人猜猜是什麼?)。
最後,所有水果決定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沒有第一個也沒有最後一個,因為每一種水果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
#我想說的是:每個族群因著自己所處的自然條件與環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只有差異,沒有優劣,可以互相欣賞,也需要互相尊重。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群擁有相似的歷史境遇,台灣原住民族在歷史上所受到的掠奪與壓迫,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優勝劣敗」潛意識沙文思想。
破除「原住民拿福利」的惡名,我們應回到立基點上的平等來努力,在此之前,一個真民主的社會應透過「積極性差別待遇」追趕,並積極推動「族群主流化」還給原住民族應有的社會、經濟地位。
#對於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歧視言論,讓我感到很遺憾。這樣的言論,代表有些朋友還是不清楚原住民族在歷史上曾經受到的不正義對待。也代表我們有必要持續採取行動,翻轉社會對族人朋友的錯誤印象。
早期受「他者」課程教育餵養長大的原住民菁英,我們更應當時時儆醒自覺原住民族的主體性,針砭外來體制對自身族群的不合理性,而非檢討目前社會地位居於底層的族人。若將整個環境結構所造成的失敗歸因於不努力,那將會帶來更大的倒退。
這三年我在屏東縣政府服務的過程中,相當感激潘縣長對每個族群的需求都同樣重視,也很謝謝屏東縣議會裡,不分族群的議員們,都對原民處的業務鼎力支持。這幾年,我們「收穫那麼多」、「斜坡上的文學獎」、「斜坡上的藝術節」、「都會區學原住民運動」等等活動,我們一步步讓非原住民朋友可以認識、理解、欣賞、羨慕原住民族文化的美好,進一步成為共同合作前進的力量,這就是「族群主流化」最棒的實踐。
屏東可以,我相信所有的縣市也都可以。原漢對立不是必然,只要從友善的互動開始,持續相信與努力,不分族群就可以互相欣賞、互相扶持。我們的努力,將會讓多元文化的台灣更加美好燦爛,讓下一代擁有更理想的環境。
這就是我希望帶著大家的力量,一起到立法院實踐的使命。
您的朋友 麗華 Saidai / Reseres
照片提供魏金漢
#把根扎深把夢做大 #2020伍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