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穀研所課程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穀研所課程 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穀研所課程 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0nxu (阿茲海默政)看板baking標題[麵包] 分享穀研所上課心得記錄時間Tue Jun...

穀研所課程 PTT 在 Ya-ching Y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9:26:14

親愛的大家,今天要跟你們分享一款公益麵包:「紫薯於你」 「紫薯於你」是「將才學堂烘焙技職教育計畫」2020年烘焙大賽的冠軍作品,由財團法人屏東縣城市福音全人關懷協會的青少年所研發。靈感來自於地瓜,原本取名叫「仰奮」。地瓜的草根性就像台灣人刻苦耐勞的精神,雖然沒有亮麗的外表,卻能存活於各種環境。地瓜...


圖文好讀版:
http://kittyypp.pixnet.net/blog/post/288365566

進修去 穀研所十周 第一周 理論概述Part1.


基本上第一天.第二天,完全是理論課程(容易睡著的同學多喝點咖啡)

到了第三天才開始作吐司。也開始了連續二周瘋狂吐司地獄。。。

【DAY-1】上午開訓,環介後,一切都是從非常基礎地方開始學起,

從認識麵包起源概論,製程,製作方法,酵母及酵素,烘焙計算(上)。

【DAY-2】1.認識小麥 2.烘焙計算(下) 3.攪拌 4.進工廠介紹機具,

安全衛生說明 5.分組 。完成第二天。

【DAY-3】直接法,吐司。第一種製作麵包的攪拌方法。

一、麵包第一步,就從了解當天的氣溫開始,

想要有好吃的麵包,發酵很重要,而發酵始於於溫度與時間掌握,

所以要先知道我們要的理想麵糰溫度。控制它開始。

想要打攪出理想麵糰溫度,就要計算水溫要用幾度,也就要先了解以下

1.室溫 2.水溫 3.粉溫 4.摩擦溫(FF)及

水溫公式1.:理想水溫=理想麵糰溫*3-(室溫+粉溫+FF)

冰量公式2.:冰量=水量*(水溫-理想水溫)/(水溫+80)

1.室溫:請看一下"室內"溫度計。

2.現在水溫:打開水龍頭,先讓先水流30秒,再裝起來量溫度。

(一開始流掉的另外裝起來洗東西不要浪費水啊)

3.粉溫:溫度計插入高粉中。(請確認溫度已經停在一個位置)

4.摩擦溫(FF):這就比較麻煩了,要計算出摩擦溫

可以假設FF為一值,代入公式,經過2-3次攪打修正。

5.光說沒有舉例,很難理解。就以駙馬1/7當天上課來說

室溫19℃ 粉溫21℃ 水溫22℃ 希望攪打出25℃的麵糰溫度

(1)假設FF=30 理想水溫=25*3-(19+21+30)=5℃

當天水量650g 冰量=650*(22-5)/(22+80)=108g冰

650g(總水)-108g(冰)=542g(水)

最後,理想水溫就是用 108g冰加上542g的水 去攪打,

假設FF30時,"理論"得出25℃的麵糰。

(2)當然攪打後不會那麼準,當天打完 27℃,因為是假設FF=30時,

所以就做為下一次修正值。(由上面公式1.倒置而來)

修正摩擦溫(FF):27*3-(19+21+5)=36 FF' (新FF值)

(3)有了新修正的摩擦溫(FF)36也未必就正確,要修正或確認一次。

再打麵糰一次 理想水溫:25*3-(19+21+36)=-1℃

冰=650*(22--1)/(22+80)=146g 650-146=504(水量)

(4)第二次的冰量增加了,看看能否打出理想溫呢???

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就結束啦,不過這次實際得到26℃的麵糰溫了

(離理想只有1℃)代入修正摩擦溫(FF):26*3-(19+21-1)=39 FF"

(5)有了新FF"又可以再代入,再修正,驗証更新。

但因為前一次已經只差1℃,建議就不要無限迴圈下去了

就以FF=39 當成此次結論,當然如果時間跟金錢夠的話可以再試下去,

但迴圈下去的結果,如果變成 鬼打牆模式,....請...自己保重。

★重點1:此處計算出來的摩擦溫(FF),代表的是在:

直接法且在配方總量範圍左右加上攪拌時間差不多,以上3項都符合時,

可以適用,如果有變化太大,摩擦溫(FF)就會失準。

例如換成中種法,就要重新計算中種摩擦溫。

★重點2:有簡易式算法,但相對就會有風險,請容之後再介紹。

如果算出來冰量大於水量,就必需採取另外降溫方法。

★重點3:算好以後,以後每次打完麵糰量溫度是非常重要的,要適時修正。

二、攪拌階段認識。拾起-捲起-擴展-完成-斷筋。

可參考 1.穀研所與美國小麥協會出版"實用麵包製作技術"P306-315。

或2.烘焙工業2002年9月刊。均有非常完整及深入的介紹。

網路上有許多可以對照圖,也可以參考。靠主觀標準,就要經驗累積了。

以1/7 當天為計算摩擦溫,用相同攪打標準均為:

L2'(分)-M10'-下油-L1'-M8'(L-慢速 M-中速)

以後就必須不斷地累積經驗了。畢竟變動因子非常多,

ex.配方水量、比例、溫度、轉速、下油時機...都會影響到攪拌狀態。

三、醱酵:內含太多學問了。。。寫太多的學理,我怕我打到手斷掉><。

豆知識1:酵母-單細胞微生物,存在自然界中,大約西元前2000年左右

埃及人就會利用了,一直到了17世紀科學家才更進一步了解他。

豆知識2:商用新鮮酵母1g約有250億活的酵母個體。

作用:在有氧與無氧時均可作用但機轉不同,製作麵包時二種作用同時在進行。

無氧酒精作用:C6H12O6(葡萄糖)→2C2H5OH(乙醇)+2CO2(2氧化碳)+2ATP(能量)

有氣呼吸作用:C6H12O6(葡萄糖)+O2(氧)→6CO2(2氧化碳)+6H2O(水)+32ATP(能量)

一般常用酵母分為:

1.新鮮酵母:含水量高70%,要冷藏3~7℃,耐凍性佳,保存期短 2週內用完。

2.乾酵母(台灣非常少用):含水量6-8%,常見於日本。

3.快速酵母粉(大家都俗稱乾酵母):含水量4-6% ,使用時當麵糰低於18℃時,

先復水(20-30℃)活化酵母,開封後冷藏可以放比較久一點。

4.用量:一般新鮮酵母在1.7%-10%,因製法不同(中種、低溫、直接)、配方不同(高低成
份)、產品特性(歐式.台式..)、地區高度,緯度……等而有差異。

5.轉換用量:乾酵母為新鮮酵母1/2 快速酵母為新鮮酵母1/3 。

★重點:酵母很怕鹽,(好像蛞蝓XD) ,所以下料時要小心,

不要跟一堆鹽秤在一起,接觸到一陣子,酵母會死蹺蹺哦(有圖有真相。)

最後,介紹本日的產品【直接法白吐司】

百分比:高粉100 奶粉4 糖5 鹽2 新鮮酵母2 水65 白油4 共182

★本次配方,口味上一般般,純實驗性質採用。不過因為溫度控制得宜,

還可以吃(個人覺得打敗吐司機的白吐司程度)。

★剛出爐的吐司很燙,有87.4℃以上,請小心。

★吐司出爐後,要"略敲"脫膜,讓冷空氣迅速進入,否則容易側腰(腰縮)

以上,本來想簡略寫個幾行就好,沒想到,麵包真的是很多細節東西的組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king/M.1433239148.A.2F0.html
※ 編輯: a0nxu (114.44.2.29), 06/02/2015 18:00:03
mangomilk: 感謝分享 想看連載! 06/02 18:20
a0nxu: 目前寫到第二周【Day-10】 希望能撐完到【Day-50】。 06/02 18:43
lifelover: 寫的真棒!! 06/02 18:44
mtoj: 感恩分享啦 06/02 18:58
livability: 謝謝分享! 06/02 19:23
action4jerry: 我去年上的。我沒看你寫的全文,不過你有個地方記 06/02 19:35
action4jerry: 錯了,乾酵母是常見於美國,不是日本。吐司出爐的 06/02 19:35
action4jerry: 時候,不只是「略」敲,至少當時我那班都敲得蠻帶勁 06/02 19:35
action4jerry: 的。 06/02 19:35
action4jerry: 另外,分享心得固然不錯,只是我不確定把配方公開寫 06/02 19:45
action4jerry: 出來是不是沒問題? 前幾週的只是基本配方還好,不過 06/02 19:45
action4jerry: 後面週次的配方也是幾個老師幾年下來的心血,這牽涉 06/02 19:45
action4jerry: 到智慧財產權的問題,請謹慎為之,至少要取得同意, 06/02 19:45
action4jerry: 以免為自己帶來麻煩。 06/02 19:45
livability: 看了所有文章,再次感謝原po大方分享!很棒! 06/02 19:45
livability: 看了之後深深覺得吐司真的學問很大 06/02 19:47
livability: 經過這麼紮實的訓練,肯定實力堅強,這也不是光在網 06/02 19:50
livability: 路上看看分享可以比擬的。 06/02 19:50
Zawar379: 我也懷疑 穀研所的課程不便宜 寫這麼多內容出來沒問題嗎 06/02 20:01
spiderlily: 謝謝分享,我只知道穀研所也有出書~ 06/02 20:04
a0nxu: 感謝action大的指正與提醒 之後我會修正 更僅慎 06/02 20:55
a0nxu: 謝謝zawar大 我原本目的是為自己復習與記錄順便分享 沒想 06/02 21:03
a0nxu: 到那麼多、不過之後可能還是適當保留 06/02 21:04
y820112: 謝謝分享,有機會也想報名上課>< 06/02 23:06
chiachikusa: 謝謝分享~ 06/03 00:01
Dusha: 謝謝! 這篇應該m起來 06/03 01:07
yeswilde: 謝謝! 06/03 12:35
loveruby: 謝謝分享!原來溫度有這麼多眉角呀! 06/03 14:21
yoyomi: 謝謝分享 06/03 15:36
inouexanders: 我覺得穀研配方還好,書上都有,其實我覺得傳統組 06/03 19:55
inouexanders: 的吳招親老師理論比麵包班的強 06/03 19:55
lifelover: 吳老師以前就是教烘焙不是嗎? 傳統組我只欣賞周清源~ 06/04 01:06
lifelover: 烘焙的教傳統,有時會太烘焙,不太像傳統... 06/04 01:09
lifelover: (我是N年前上傳統的啦~) 06/04 01:11
tiamero: 標題錯誤 06/11 23:0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