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3萬的網紅國家地理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是頭還是尾巴? 這隻雄性巨頭鵲鴨(bufflehead)正潛入水中覓食,尾巴翹在水面上。這張照片是秋末時在我家(位於科羅拉多州)附近某座公園的小池塘拍的,我用很低的角度拍攝,鏡頭距離水面只有幾公分。 Photograph by Verdon Tomajko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蔡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結束出訪加勒比海友邦行程的小英總統,在回程過境美國丹佛,作為第一位過境科羅拉多州的台灣總統,小英總統在友台議員賈德納( Senator Cory Gardner)的邀請下,在廣闊的洛磯山脈下,戴上牛仔帽,騎馬體驗最在地的美國西部風情! 小英總統隨後也參訪了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此為台灣...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 在 Kai (身心靈導師/功能性訓練/健身教練/中醫/戶外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0 14:35:17

講故事時間: 2009剛從紐澤西洲搬到新墨西哥洲時是為了讀中醫學院。開學在9月,7月到達新家,有一段時間是沒事做的。 在Craigslist (美國找工作的網站)上找了一個蠻酷的兼職工作 去Foreclosure (法拍房)房子的前面立一個牌子,拍張照就美金$50 我們一般稱之為法拍房,是指...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 在 風信子 | 全職旅行的日本人妻|旅遊與文化專欄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21:28:21

遊東南亞你需要知道的事 原來騎乘訓練如此可怕🐘 . . 曾有「萬象之國」之稱的老撾,如今卻為大象保育問題而頭痛。過去幾十年,在東南亞的亞洲象命運並不是那麼幸福快樂 – 既要擔任伐木場的運輸員、亦要作為觀光活動讓旅客騎在背上,甚至曾盛行一時、現已遭多國禁止的象牙工業,都是為了滿足人類需要,導致大象遍體...

  •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3:00:03
    有 503 人按讚

    這是頭還是尾巴?

    這隻雄性巨頭鵲鴨(bufflehead)正潛入水中覓食,尾巴翹在水面上。這張照片是秋末時在我家(位於科羅拉多州)附近某座公園的小池塘拍的,我用很低的角度拍攝,鏡頭距離水面只有幾公分。

    Photograph by Verdon Tomajko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每日一圖 看更多:https://bit.ly/3jD1RaR

    國家地理—每日精選APP
    iOS版下載:https://apple.co/3cvAE9h

  •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7 11:31:00
    有 1,645 人按讚

    0817紐約時報

    *【拜登為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辯護】
    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承認撤軍造成的結果“艱難而混亂”,但他同時表示,美國在阿富汗的使命“從來就不應該是關於國家建設的”;在還面臨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長期戰略挑戰時,向阿富汗投入更多時間、金錢和人員,不符合國家利益。“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是,要麼履行縮編駐軍的協議,要麼使衝突升級,再派遣數千名美國軍隊重返戰鬥,並陷入衝突的第三個十年。”拜登說。對阿富汗人來說,這是充滿恐慌和絕望的時刻。當天,一架準備起飛的美國軍機被上百名阿富汗人所包圍,甚至在滑行時,一些人仍緊抓艙門不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us/politics/biden-afghanistan.html

    *【新聞分析:阿富汗撤軍,拜登無法擺脫的失敗形象】
    拜登政府在執行撤軍時犯下一系列重大錯誤。無論公平與否,拜登將以這樣的形象被載入史冊: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在阿富汗的實驗以這樣一個恥辱性的方式落幕。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816/afghanistan-biden/

    *【美國退伍軍人懷著痛苦、憤怒和寬慰的心情看待阿富汗的淪陷】
    “我只是忍不住想這是多麼浪費,”一位老兵說我不能讓自己去想,在經歷了那麼多鮮血和財富之後,它就這樣地結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us/afghanistan-us-troops-veterans.html

    *【國會議員因阿富汗撤軍對拜登砲火一致】
    拜登總統為自己對阿富汗的決定進行了毫無歉意的辯護,但由於喀布爾的混亂局勢,拜登總統面臨兩黨議員的憤怒和公開批評。在離開白宮後,一些民主黨領導人在演講結束後,暫時表示支持,認為拜登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如果他放棄了前總統川普最初談判達成的撤軍協議,塔利班對美軍的襲擊將重新開始,並需要再次增兵。但多數溫和派民主黨人,仍然對拜登政府感到憤怒,表示撤離影響了美國對其盟友的支持,及長期以來,一直尋求結束世界各地軍事行動的形象。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us/politics/afghanistan-withdrawal-congress.html

    *【美國放棄阿富汗,喀布爾機場陷入混亂】
    成千上萬試圖逃離塔利班接管的阿富汗人,湧入喀布爾的主要國際機場,衝進登機口,圍攻跑道,爬上噴氣式飛機的機翼,甚至試圖抓住即將離開的美國軍用飛機的機身。至少有六名阿富汗人在混亂中喪生,一些人在失去控制時從機上墜落,至少有兩人被試圖遏制湧動的美國士兵開槍打死。此景喚起了美國從越南的瘋狂撤離,在美國放棄之後阿富汗,造成令人震驚的快速淪陷。絕望的阿富汗人緊緊抓住即將離開的軍用飛機的畫面,突顯了美國在該國生活 20 年後犯下的錯誤。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world/asia/afghanistan-airport-evacuation-us-withdrawal.html

    *【7年過去,未能解決阿富汗問題,Ashraf Ghani倉促逃離】
    西方技術官僚,想成為民粹主義者,戰時總統Ashraf Ghani在擔任阿富汗總統期間,曾試圖想擔任許多角色。但現在Ashraf Ghani逃離阿富汗,這位脾氣暴躁的領導人被孤立,批評者指責他要為喀布爾的混亂負責,說他背叛了他的人民。截至週一,尚不清楚Ashraf Ghani落腳何處,一些報導表明,他去了鄰國烏茲別克或塔吉克,甚至阿曼。有傳言稱沙烏地阿拉伯已同意給予他庇護,並有傳言稱陪同他的有多達 200 名助手、部長和議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world/asia/afghanistan-president-ashraf-ghani.html

    *【馬來西亞首相因對病毒處理方式惹民怨而下台】
    外界對馬來西亞政府處理冠狀病毒的做法感到憤怒,首相穆尤丁承認失去了立法者的支持,與其內閣全員辭職,標誌著動盪的17個月統治的結束。目前,穆尤丁將繼續帶領馬來西亞度過迄今為止最嚴重的病毒疫情,他將繼續擔任臨時首相,直到任命繼任者為止。據路透社報導,國王蘇丹阿布都拉表示,該國不會在冠毒疫情期間舉行選舉。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world/asia/Muhyiddin-Yassin-resigns.html

    *【海地地震已致逾1400人死亡,近7000人受傷】
    與此同時,熱帶風暴“格雷斯”登陸海地帶來強降雨,官員們擔心這場風暴會惡化救援情況,導致疾病和饑荒。據美國政府內部評估報告,已有多達150萬海地人的房屋遭到結構性破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world/americas/haiti-earthquake-aid-grace.html

    *【美國科羅拉多河水量減少,多地面臨缺水】
    氣候變化和長期乾旱對科羅拉多河造成影響,聯邦政府首次宣布,該河的主要水庫之一米德湖缺水。該聲明引發了供水短缺的問題,首要影影響的是亞利桑那州的農民。從明年開始,他們數十年來依賴的水源將被切斷,另外,內華達州和墨西哥南部邊境的也受到些許影響。隨著氣候暖化,雨水減少,科羅拉多州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削減,影響到西部依賴河流的約有4000 萬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climate/colorado-river-water-cuts.html

    *【西部野火仍在蔓延,數千人被要求疏散】
    週一上午,北加Mendocino國家森林以北的一個小鎮被發佈了強制疏散令,這是近幾天來西部一系列社區中最新的一個。在這些社區中,肆虐的野火迫使數千居民逃離家園。Shasta County辦公室,此前曾警告Platina鄉的居民做好隨時離開家園的準備。該辦公室表示,狂風繼續將McFarland大火推向約200人的社區,民眾到了必須撤離的時刻。McFarland大火是北加六起大火之一,先前的Dixie大火是加州有史以來的第二大火災,迄今為止至少摧毀了1100座建築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us/wildfire-updates-california-oregon-utah.html

    *【Delta病毒湧出,帶來痛苦的真相:Covid-19不會消失】
    Delta變異病毒席捲全國的警報越來越高,芝加哥市長Lori Lightfoot收到警告:Lollapalooza這個一年一度的為期四天的音樂節,將吸引數十萬民眾的活動還要舉辦嗎?因民眾不戴口罩,擠在城市公園、餐館和火車站,讓傳染威脅擴大。但市長決定,要繼續舉辦這個活動。密西根大學的流行病學家Emily Martin說:“我們不能指望它會消失,我們再也不必考慮它了。”我們已經看到它潮起潮落。有時我們需要比其他人更加警惕。”數月來,科學家們一直警告說,冠狀病毒很可能成為地方病,群體免疫越來越不可能。即使疫苗仍然有效,病毒的變異和傳播速度也讓一些專家感到驚訝。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us/covid-delta-variant-us.html

    *【研究發現,嬰幼兒比青少年更容易在家中傳播病毒】
    根據加拿大公共衛生機構的一項大型新研究,嬰兒和幼兒將冠狀病毒帶入家中的可能性低於青少年,但一旦他們被感染,他們更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家裡的其他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health/covid-kids-toddlers-transmission.html

    *【日本第二季度經濟恢復增長,但疫情威脅使前景黯淡】
    美國和中國等國的復甦幫助日本出口從疫情初期的最低點反彈,但其國內消費水準仍然疲弱。目前,日本的病例數量處於歷史最高水準,而該國僅有約36%的人完成了疫苗接種。分析指出,在疫苗全面鋪開前,日本經濟不會復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5/business/japan-economy-gdp-second-quarter.html

    *【多起撞車事故後,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接受監管審查】
    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自2018年以來,他們已瞭解到與該系統相關的11起事故,其中七起事故造成17人受傷,一人死亡。根據調查結果,該機構將有權要求特斯拉召回汽車,並對系統進行修改。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6/business/tesla-autopilot-nhtsa.html

  •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0 17:00:29
    有 1,759 人按讚

    《西歐百年一遇的洪水,當地球升溫1.2度時,所有人都曝露在極端天氣的風險下》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西歐多國近來暴發大規模洪澇災害,其中德國受災最嚴重,德國西部至少奪走一百多條人命,當地人質疑國家天氣預警系統無法保障人民安全。剛剛結束訪美行程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到訪災情嚴重的萊因-法耳次州東南部小鎮後,形容洪災規模超出現實想像、極其恐怖,承諾將從短期和中長期向受災地區提供重建援助。梅克爾指,德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將抗禦住自然的破壞力,又請求國民為災區人民捐款。歐洲多地持續暴雨引發洪澇災害,沖毀大量房屋和道路,致使上百人遇難。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和英國氣象局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受氣候變化影響,未來產生強降雨的風暴在歐洲發生的頻率可能會顯著增加。

    {內文}
    德國Schuld居民 Renate Holzen:
    那裡本來有棟房子,現在已經不見了,什麼都沒有了。一切發生的太快了,你還來不及反應水就過來了。

    這片宛如海上孤島的災區,原本是童話仙境。

    新聞片段:氣象學家稱德國遭逢百年最強降雨,其中一個地區,驚傳有1300人下落不明。

    新聞片段:湍急的激流在德國街道民宅洶湧而過。創記錄的降雨。把馬路變成河流。洪水吞沒房舍。
    還讓車子看起來像紙船一樣不堪一擊。

    民眾:這比災難還可怕,災情實在太嚴重了。我當過50年的消防員,都沒見過這麼慘的災情。

    新聞片段:居民回憶起那一晚心中滿是驚恐,水從四面八方湧進來,整晚洪水警報響個不停。

    德國Bad Munstereifel居民:房子被沖走,這真的是緊急事件...就好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時一樣。

    新聞片段:眼前這些水要流入大海,必須向北流,而且勢必要途經比利時和荷蘭。比利時列日市長高聲疾呼,希望能暫避的民眾快點離開。

    想走,已經來不及了。

    比利時民眾:我從來沒見過這個景象,這太不可意議了,老實說,我沒想過會在比利時看到這樣的大水。
    新聞片段:比利時東部也大淹水了,同樣也是因為創記錄的雨量,有些民宅太過危險不能住了。

    比利時民眾:還好我妹還活著,不過現在他們說我家有倒塌的危險,所以我們不能回家了。

    明明不是颶風,誰也沒想到,一場豪雨,竟會在德國比利時,造成上百人死亡及失蹤。這場被稱為西歐百年來最慘重的洪災,是怎麼發生的呢?這是7月15日的衛星雲圖,在48小時之內,德國西部降下當地夏季兩個月的雨量,導致萊茵河上游支流阿爾河(Ahr River)潰堤。

    新聞片段:水患倖存者返家,看看還有什麼能留,緊急救難人員曾想過要警告居民逃離。
    德國Schuld居民:突然之間,河水就潰堤了,我們這區的房子都差不多高,所以當河水猝不及防的速度襲來,我們馬上跳上車,往山上開。我們至少要保住一條命。
    新聞片段:目前德國仍有多處停水停電,網路也不通,電話也不通。鄰近的城鎮也過來幫忙,以他們所能找到的工具,協助居民清出道路和清理家園。

    德國總理 梅克爾:這是一場大災難。我收到消息時大為震驚,聽到市鎮淹在水裡。我為那些逝去的生命致上哀悼之意。

    這是梅克爾最後一次,以總理身分訪問美國,這場災難並不在她的預料之中,其實東道主美國此刻,也正飽受另一種,極端氣候的摧殘。

    新聞片段:位在太浩湖(Lake Tahoe)北面的貝克沃斯複合山火(Beckwourth Complex Fire)爆炸了。

    美國消防員:龍捲風!

    新聞片段:龍捲風使消防員,被迫逃回消防車旁找掩蔽。當地至少1.9萬英畝火場未受控制,使貝克沃斯複合山火成為加州今年最大林火。貝克沃斯複合山火,位於加州和內華達州交界,24小時內範圍就又增加了1倍,現已燒了5.5萬英畝。正在加州Mariposa郡延燒的河流山火(River fire),7小時就擴散了4000英畝,並且正朝著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而去,鄰近居民被迫逃命。

    居民:我希望等我回來的時候,我家還在。

    新聞片段:目前美西6州共有50起林火在燒。在奧勒岡南部Bootleg山火在過去三天,以每天擴大1倍的速度蔓延,並且阻斷了從奧勒岡輸往加州的電力。

    而且這場林火焚燒的面積,遠比紐約市還要大。

    新聞片段:林火由1個月內第3次熱浪引發。

    美國國家野生生物聯合會科學家 Patty Glick:2020年直到8-9月,我們才進入這麼極端的狀態,而現在還只是7月中而已。

    新聞片段:從加州到蒙大那,全美有3200萬人處於高溫警戒之中。

    民眾:熱到像著火一樣。

    新聞片段:沙加緬度來到111℉(約43.8℃),科羅拉多州Grand Junction,也有107℉(約41.6℃),加州Palm Springs是118℉(約47.7℃),死亡谷國家公園測得130℉(54.4℃),僅比地表上測得最高溫少4℉。現在加州95%地區處在「嚴重乾旱」(Severe Drought),2020年7月,加州處在嚴重乾旱的地區為21%。
    達州的米德湖(Lake Mead),加州的佛森湖(Folsom Lake),水位都來到史上新低。加州最主要的蓄水池皮魯湖(Lake Piru),蓄水量現在只剩20%。加州政府宣布,全州58個郡裡50個郡進入緊急狀態,呼籲民眾減少15%用水量。

    熱浪乾旱,助長了燒不盡的野火,除了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還對產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新聞片段:加拿大西岸一向是貝類的理想棲息地,這片海域有他們所需的食物,然而淡菜和蛤蜊在極端高溫下,紛紛死亡。近來肆虐美加的熱浪,如字面上把他們活活「熱」死了。

    加拿大漁民:這裡從沒有這麼臭過。從來沒有。

    新聞片段:加拿大卑詩省農漁產業,全仰賴當地溫熱適宜的天候,但是現在氣候再也不宜人了。家裡好幾代人靠採貝類維生的漁民,開始擔心他們還有未來嗎?

    加拿大漁民:這些本來都應該是活的,現在都沒了。原本在這裡可以採的淡菜,現在也沒有了。能採的蛤蜊和沙海膽,也全死光了。

    新聞片段:這毀滅性的打擊,是氣候變遷對加拿大影響的寫照。

    根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海洋生態學教授(Chris Harley)估算,創記錄的高溫「熱」死了10億隻海洋生物。

    喬治華盛頓大學副教授 Sabrina McCormick:乾旱將對今年美國農業,以及未來幾年農業產業帶來重大衝擊。每年乾旱為美國帶來100-140億美元損失,看美國2012年乾旱,很多人可能還記得,整個加州就像蓋在黃沙裡,那年的乾旱造成美國350億美元損失。而今年的乾旱比那次更糟。你可以想像,今年很大面積土地不會耕種,我算一下今年約有60萬英畝不會耕種,因為他就種不了啊。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一直在警告,說地球暖化會帶來更嚴重的降雨,和更具破壞性的熱浪。然而事實是,IPCC的超級電腦卻不夠強大,無法準確預測這些極端氣候的嚴重程度。前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首席科學家斯林戈(Dame Julia Slingo)說,IPCC沒有能夠捕捉極端現象的超級電腦,「我們應該要感到震驚」。雖然這樣的超級電腦,成本將達數億英鎊,但是與極端氣候帶來的災難相比,都「微不足道」。而斯林戈也會在11月的COP26氣候峰會上,徵求更多人的支持。沒有什麼比人命,更加重要。

    https://youtu.be/DALaiY7ItBo

  • 科羅拉多州國家公園 在 蔡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22 07:45:02

    結束出訪加勒比海友邦行程的小英總統,在回程過境美國丹佛,作為第一位過境科羅拉多州的台灣總統,小英總統在友台議員賈德納( Senator Cory Gardner)的邀請下,在廣闊的洛磯山脈下,戴上牛仔帽,騎馬體驗最在地的美國西部風情!

    小英總統隨後也參訪了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此為台灣與美國合作「福衛七號」衛星的誕生地,以及參訪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航太科技與綠能轉型,都是近年台灣積極投入的科技領域,也符合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的核心概念,彰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決心。

    在丹佛的僑宴上,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台僑朋友、以及科羅拉多州波利斯( Jared Polis)州長,賈德納聯邦參議員、藍伯恩(Doug Lamborn)聯邦眾議員、AIT 莫健(James Moriarty)主席等官員,再次展現台灣與美國的夥伴關係,持續加溫。

    2020年,就是守護民主的關鍵時刻,小英總統特別宣示: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團結做伙,台灣才會贏!


    ► 訂閱蔡英文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ingwen831?sub_confirmation=1

    -------------------------------------------------------
    想看更多小英總統的影片嗎?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EP6 】小英出訪最後一站!台灣助友邦聖露西亞,提升醫療品質與農業外銷!
    https://youtu.be/nfEKJQeUMf4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EP5 】小英出訪聯合國好夥伴聖文森!兩國合作共創永續發展典範!
    https://youtu.be/ybaAa-wfCaw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4 】小英總統訪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交流台灣技職經驗拚觀光!總督授勳無比光榮!
    https://youtu.be/CzaLZNkAK_o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3 】台灣商品展海地熱烈迴響!一甲子邦誼促進企業交流!
    https://youtu.be/Ow5yQvO8l14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過境紐約番外篇 】台灣總統來紐約吃貝果啦!到中央公園與台灣青年聊聊、跟自由女神say hello!
    https://youtu.be/S8jlUnvnuE0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2 】讓台灣走出去!台美企業高峰會in紐約、僑宴集氣為台灣打氣!
    https://youtu.be/_CDFid0suJg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1 】紐約辦事處會友邦代表!僑胞熱情歡迎小英總統!
    https://youtu.be/ZrX8OEORQa4

    -------------------------------------------------------

    ► 加入小英Line好友:
    https://page.line.me/iing

    ► 蔡英文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sai_ingwen/

    ► 蔡英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saiingwen/

    ► 蔡英文Twitter:
    https://twitter.com/iingwen

    #蔡英文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美國丹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