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流動性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流動性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流動性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流動性低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making of]呢篇係我寫畀Patreon讀者嘅號外,而家share 埋出嚟。入面講多咗啲 關於我本書嘅making of,仲有有關 「馬蘭頭獎學金」(搞緊)。放心,所有人都免費睇到 你亦可以睇返Patreon 原文(https://bityl.co/7oFK),所有人都免費睇到,我set ...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Vo27n8QY4E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社會流動性低 在 Mar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20:02:01

中秋節快到了,之前午茶音樂時光的主廚先生很熱情的說要寄中秋烤肉大禮盒給我,而且他非常貼心的備註:放心,這份食材廚藝要求極低,回烤即可。 對於他的備註我感到十分震驚,不是感到被羞辱,而是覺得他是不是在哪裡偷看我,因為我前幾天煮完水餃後,開吃時發現水餃裡面還是冰的… 我知道你一定覺得很離譜,我自...

社會流動性低 在 Sheng Che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8:05:10

[個人進修]退休資產管理 利用休假時間前往台北參加綠角所舉辦的研習課程,幫自己充充電,一天的課程內容實在精彩,下面是一些個人感想。 近年來盛行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概念讓不少人嚮往,透過一筆足夠支應生活所需的財富,實現早早開除老...

社會流動性低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6:13:01

【@marketfocus.hk 】 【加密幣崩盤?】美財長耶倫開腔要加快監管穩定幣 比特幣急挫6%跌破3萬關口 分析料或再跌2成半 . 繼中國禁比特幣(Bitcoin)交易及掘礦後,美國財長耶倫又開腔,要求採取迅速行動,加強監管在加密貨幣交易中常用的美元「穩定幣(Stablecoin)」。若然總市...

  • 社會流動性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3 18:10:13
    有 54 人按讚

    [making of]呢篇係我寫畀Patreon讀者嘅號外,而家share 埋出嚟。入面講多咗啲 關於我本書嘅making of,仲有有關 「馬蘭頭獎學金」(搞緊)。放心,所有人都免費睇到

    你亦可以睇返Patreon 原文(https://bityl.co/7oFK),所有人都免費睇到,我set 咗 Public,會有返啲相呀 link呀咁咯。

    ===================================

    [號外]Ivan 出書了!

    出書背後的故事
    點解我要出呢本書?
    點解你要買呢本書?本書講乜?
    有關馬蘭頭獎學金
    點買書?

    1. Ivan要出書了。之前話忙到九彩,就係搞呢本嘢。7萬字,全部由零開始寫,128蚊。寫550字先值1蚊,陰功。仲有你可以估下128蚊我分到幾錢。

    出書背後的故事

    2. 一路都有人搵我出書,有時係啲細節傾唔埋,例如指定我寫乜,或者話我提議嘅主題唔吸引,又或者唔畀寫口語。亦好多時因為我唔會的起心肝寫,舊年去台灣,加埋返香港,隔離28日,話會寫書,一隻字都冇寫到。

    3. 至於自資?我係拒絶的,唔係畀唔起幾皮嘢,而係自資畀人感覺差:你梗係冇人肯幫你出書,先要自high。

    4. 但有時啲嘢就係咁,The Best Plan is no Plan.唔係所有人都係咁,但我可能係,至少我出書係。靠嘅唔係點計劃,點大綱,點試寫一個Chapter—而係一股狠勁:刁那媽頂硬上一take過搞掂佢。我大學做功課寫論文都係咁,返工寫報告都係咁,年青讀者唔好學。

    5. 我知有啲人唔多鍾意HomeBlogger諗Sir,但冇佢冇呢本書。就係5月尾有一次同佢傾起,佢問我係咪想出書。佢完全畀晒自由度我,只係我地傾咗一次寫乜,然後就拍板一二三去馬。就係因為我同佢直接傾,唔係好似啲門高狗大傳統出版社咁搞一大輪,先火速搞掂本書。

    點解我要出呢本書?

    6. 但仲有個小問題:有冇諗過我出書為乜?對我講,絶對唔係為錢,一本書128蚊,一版印2000本,買晒已經幾難得。你話26萬?但你可以問下人,作者一般會收幾多%?絶對唔化算

    7. 唔為錢,為乜?七成係為圓夢,achievement,即係自high。三成為傳承,之後解。咁為咗自high,當然係要搞個合照簽名會之類。就只係為咗呢啲虛榮。

    8. 咁問題嚟啦,傾嗰時都5月尾,仲要趕書展。你想像到,本書我係極速寫起嘅。我14日寫咗7萬字,有幾日仲要冇寫,即係一日寫1萬字左右,你可以試下。留意我居然都仲係照寫Patreon同Facebook Page的

    9. 留意啲文,係我全新由零開始寫的。固然你睇目錄發現有啲嘢會熟口熟面(不止賺也不止蝕),但,全部我都係由頭寫起,絶對冇copy and paste一隻字。

    點解你要買呢本書?本書講乜?

    主要就係支持我,但當然亦都會幫到你。本書講乜?睇目錄已經知,分為三部份。

    10. 第一章我的求生指南,講我自己42年嘅故事。你心諗關我春事?我嚟搵發達秘笈的。咁你可以撕走佢唔睇(記得中學時啲女同學都會將本數學書咁拆咗好多份帶返學),不過冇得按比例回水。但,投資就係你性格嘅延續,你嘅職場生涯亦都睇你性格多過實力(由我去講,夠說服力啦)。咁你唔知我經歷過乜,就未必會明我嘅價值觀了。入面亦有講我當年點解揀讀精算,點解去咗英國,點解返嚟教書,點樣入咗銀行,點樣上位,點樣畀人炒之類。

    11. 第二章職場求生指南,講我打工嘅故事,包埋我自己「創業」做Content Creator.好多人都係想跳去第三章,但,你冇錢,投乜資?而除非你有父幹或畀人包,否則你嘅錢,咪就係打工返嚟。教你點升職加人工,點跳草裙舞,點揀好老細,求職擇業,做邊行好之類。睇完後,應該對你升職加人工有啲幫助。

    12. 第三章,股市求生術。可能好多人直接跳去呢部份。你見部份嘢可能我Patreon講過,但會畀個全新角度你。仲有,入面我寫咗個「阿煩的故事」,全天侯投資法,盡量 one size fit all,fit唔到all都盡量多人,畀咗個理財投資方法你。

    13. 冧把?冇乜講喎,平時Patreon仲睇唔夠?

    有關馬蘭頭獎學金

    14. 而呢本書嘅作者收益,全數會撥歸「馬蘭頭獎學金」(搞緊),幫我中學(https://bityl.co/7oFE)嘅師弟師妹,窮得嚟而又繼承到我思想嘅。

    15. 點解有咁嘅念頭?冇公開講過。再早少少,我同啲中學同學已經講過類似idea,但你知呢啲嘢,人多未必好事,講講下就十個救火的少年,又有啲口爽荷包立,又或者你想畀個窮學生,我想只睇成績。又或者有啲覺得自己錢又出咗又冇份評審。總之,你估到了,以我性格當然就係自己搞算數,自己話晒事。

    16. 至於真係扑槌,係舊年12月在台灣隔離時,當其時睇緊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嘅書。我就冇佢咁富貴,但都想「做啲嘢」。咁啱嗰時Patreon開始起飛,我有啲閒錢,就發財立品,自我感覺良好,貢獻下咁,等我末日審判時都有啲嘢寫。但之後大家知道,我畀人炒咗,咁所以都放埋一邊幾個月,到而家再鬆動返啲先再諗。

    17. 因乜揀我中學嘅師弟師妹?並唔係我對我中學特別有感情(都有啲,但唔係好多)。而係,我都諗唔到更好嘅對象。唔通畀港大?唔使啦。

    18. 況且,客觀地,而家社會流動性低咗好多,一個叻但窮嘅學生,真係唔似以前咁易上到位。我希望就係幫到啲窮但叻嘅學生,等佢地大學時,唔使因為冇錢而要花好多時間搵錢。我一生中冇乜好多後悔嘅事,但其中一樣就係覺得當年唔應該花咁多時間去幫人補習 — 你搵嘅只係細錢,但原本啲時間可以做其他嘢。睇下書,睇下戲,去下旅行都好。

    19. 當然,亦同我冇小朋友又唔打算生有關。我呢幾年,開始諗下傳承。傳統上最簡單就係你個仔,如果收徒弟嘅就係徒弟。但我呢?除咗呢本書,就真係要搵個人繼承我嘅思想。所以最後我希望會係學校推薦幾件窮而又叻叻地嘅學生畀我,我逐個傾,可能食餐飯,睇下邊個最啱嘴型。我亦希望可以之後每年同佢地食一次飯咁,「馬蘭頭學人」。

    20. 當我每年揀一個學生,一年就4萬蚊,四年就16萬(仆街三改四害人不淺呀)。咁即係我一年要拎16萬出嚟,所以你計到,賣書嘅錢真係微不足道。

    21. 一年16萬話多唔多話少唔少咁咯,一個月萬三蚊,我希望第時在Patreon都搞捐款,保證全數去呢個獎學金。因為你地人多,例如當一人一半,你地6500我又6500,呢度1800人,咁你地每人每個月都只係畀多4蚊港紙咁大把。但當然,你會覺得,我啲師弟師妹關你乜事,我發財立品關你乜事,就係4蚊都唔會畀。但我都會照樣試下。

    點買書?

    22. 星期日7月18日夜晚會有個好快嘅新書發佈會,應該可以影相簽名之類,但只得45分鐘。問題係,簽名嗰樹買唔到書,書展入面我估都買唔到。即係你要預先買定。

    23. 搞到咁趕,當然係我嘅問題。都話5月尾先開始寫,完成到已經係奇蹟。

    24. 點買書?4個方法

    25. 你可以去Homeblogger個網(https://bityl.co/7oEy),畀完錢,然後上去尖沙咀拎。又或者加多廿蚊,順豐送埋畀你。已經有唔少人訂咗,不過送唔送得切,我都有啲疑問。

    26. 唔趕書展見面影相簽名嘅,仲簡單,遲下書局會有得賣

    27. 至於海外讀者嘅,Homeblogger應該唔會寄(我試下叫佢哋研究),最簡單就係你搵我買,我寄畀你(但郵費當然你畀,至於點畀我都唔知,最好有香港銀行戶口),不過我分分鐘搞幾個月先會寄。

    28. 最後嘅?所有20/40蚊年費會員(記住係年費!),都會送一本畀你。點送我未知,但我估最好係你自己買完,然後PM我,我過數畀你,大家最方便,講個信字。

    29. 當然,你之前未係20/40年費,而家先去轉20/40年費都得的,仲有聲音版錄像版送埋,最好人人轉晒20/40年費我本書就賣斷市(初版2000本咋)。照舊年費係有85折的。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8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 社會流動性低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9 17:30:58
    有 54 人按讚


    許多 #年輕人對未來感到悲觀,相信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掙脫困境的束縛。#房價高、#薪資低、#原生家庭的弱勢 經常是媒體解釋社會流動性低,低所得者無法翻身的原因。

    美國黑人 #佛洛伊德 於上月底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後,引起全國大規模抗議,數十城市宣布戒嚴,是196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抗議事件。

    即使在 #美國 這種開放的社會,黑人的權益仍受到許多無形的壓抑,的確會讓人灰心,是否弱勢者就無法翻身呢?

    #名家專欄 #周行一

  • 社會流動性低 在 許毓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1-04 12:04:03
    有 63 人按讚


    蔡總統去年底跟大家說「她有一個夢」,就是調升基本工資到3萬,並提出五大方法,包括讓產業順利的升級轉型、企業若願意提高加薪幅度,政府也會提供相對應的支持、推動「最低工資法」、政府有責任提供低薪、非典型工作的年青人協助以及減輕年青人的生活負擔等。

    過去,台灣的淨生產率是遠高於全球平均值,但現在卻低於全球平均,我認為政府真正要做的,是要讓經濟跳出泥淖,否則不只是這個世代的年青人,包括全國人民都看不到未來、看不到方向,基本工資三萬的夢想,終究也只是「空笑夢,一場風聲。」

    政府端出的五大解方,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包括推動最低工資法,大政府僵固的思維,總讓政府自我感覺良好的以為透過一個立法或一個政策,就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

    對於蔡總統提出的五支箭,我有一些想法:

    1) 當蔡總統夾帶著強大民意當選總統後,卻沒有立即將低薪作為首要的施政目標,包括我也曾就長期低薪問題質詢過林全與賴清德,政府也毫無作為。蔡總統現在的口號宣示,不免讓人質疑是選舉操作。

    2) 讓產業順利升級轉型:
    讓我們看看新加坡,在新加坡版的「國家級前瞻計畫」中,有個重要指標,就是幫下一代的勞工做技術轉型,因為他們對投資未來產業有清楚的戰略方向,看到AI對勞動力的衝擊,因此開始著手勞動力的轉型。反觀台灣,喊了近半世紀的經濟轉型,仍然原地踏步。台灣缺乏了對未來的想像與藍圖。

    3) 企業若願意提高加薪幅度,政府也會提供相對應的支持:
    如同孫大千說的,目前的低薪產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及服務業。這些產業平常很少有機會去承包政府大型的標案。能夠參與政府標案的,多是大型的企業或營造公司,青年企業如何競爭?而在沒有法源依據下,政府可以針對特定企業,編列預算發放津貼,甚至讓企業在參與標案時有差別待遇嗎?

    4) 推動「最低工資法」: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制定「最低工資法」,是手段,但不是萬靈丹。如同我們不能對於勞基法修法後,勞資關係就會從此和諧抱有童話故事般的想像。在現在社會流動性低的情況下,最低工資訂得再高,對整體幫助仍舊有限,企業也有可能用這個最低標準去聘用勞工,反而形成另一種惡性循環。

    5) 政府有責任提供低薪、非典型工作的年青人協助並減輕年青人的生活負擔:
    企業通常是為了降低人力成本,以部分工時、臨時工、人力派遣等非典型的方式來雇用勞工,政府當然可由提升此類勞工的雇用成本來著手。但回過頭來,政府還是要因應大時代與趨勢,調整整產業策略,適時調整法規,透過投資戰略產業,引入國際活水進入,帶動經濟模式的轉變,讓實體經濟進入正向循環。

  • 社會流動性低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10:00:07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Vo27n8QY4E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第四波疫情屢現地盤爆疫,機場第三跑道群組成為最新焦點。地盤工地交叉感染風險大,工人出入頻繁,散工眾多,流動性高,一旦有人染疫,病毒很容易擴散,近期舊區接連爆疫,追源溯本,都與地盤群組有關,現時政府圍封爆疫大廈強制檢測,主要針對傳播鏈下游,不從上游着手,很難正本清源。政府大型工程地盤疫情反覆出現,更有同一地盤「一爆再爆」,意味一定存在重大防疫漏洞,發展局等相關部門的角色,值得檢視。地盤工人「手停口停」,建築商擔心延誤完工要賠錢,難免有不想停工的心態,如果當局也因為「基建趕工」,控疫工作得過且過,漏洞很難切實堵塞。當局應要求地盤工定期強檢,若地盤有多人確診,必須停工14天。

    蘋果頭條
    晚上7時正,多輛警車抵達南昌街及基隆街進行封區部署,拉起封鎖線阻止非該區的住戶進入。多間商戶得知政府封區立即拉閘關門,其間一名姓陳市民在髮型屋內染髮,突然被警員通知基隆街南昌街一帶稍後將會封區,他只能頭包保鮮紙「染到一半」,無奈地離開髮型屋,「入咗去半粒鐘之後就話要走,其他人都跟住走,我都冇得留啦」。他指昨日已在黃大仙進行檢測,結果呈陰性,離開髮型屋後只能返回長沙灣家中洗頭,「冇辦法啦,鬼叫有疫情」。另外,在場亦有一名男子染髮期間被告知必須立即離開,只能在滿頭染料、未洗頭的情況下離開,非常狼狽。

    東方正論
    歲晚回望,又是埋單計數的時間。疫情肆虐逾年,經濟嚴重受挫,末世氣氛籠罩,不法之徒鋌而走險,2020年總體罪案總數為63,232宗,較2019年上升6.8%,猶幸破案率錄得上升。市民活在水深火熱,仍要面對治安惡化的威脅,更加需要法治來保護人身安全,執法及司法人員角色舉足輕重。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昨日向立法會匯報,罪案數字增加主要來自詐騙案,去年共有15,553宗,較前年劇增89%,其中網購騙案更激增204%,而勒索、刑恐、行劫爆竊等均有上升。

    星島社論
    高中四大核心科目課程與評估的優化方案,昨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學界諮詢,經歷多年爭議的通識教育科,終極改革方案首度曝光。現行六大單元減半為三大主題,其中國情教育相關部分,佔了三分二的內容,建議新科或命名為「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等。課程發展議會主席譚嘉因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國家安全等議題為基本概念,學生須對國家發展有一定理解;不認同新科變相為「國民教育科」,強調課題跨領域,由個人延伸至社會、國家以至世界。

    經濟社評
    港府一連封鎖4區強制檢測後公布,倘懷疑無應門單位內有人,或申請手令破門進入。非常時期需出動非常手段,外國亦有強行執法,但為數始終不多。公眾衞生政策難免要顧慮民眾觀感,當局引用極端措施的門檻不宜過低,更要仔細研究涉事人士為何拒檢和怎樣應對,且以情理兼備的解說,促請各方合作,令未來行動加倍順暢。4批圍封強檢的大廈昨日解封後,港府發聲明公布,約121戶或17%沒人應門,有理由相信多個單位有人。當局警告,可能逐離或驅逐個別人士,或向裁判官申請手令破門進入單位,亦會按法例繼續禁制所有人進出,甚至圍封單位,由對方負責費用。

  • 社會流動性低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25 22:00:15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自由派大法官RBG病逝,會掀起政治風暴嗎?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週末我想趁著美國大選前,週末還能休息,就到屏東去玩了一趟,結果就收到這個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18日因為胰臟癌併發症過世,享壽87歲。

    RBG是媒體給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取的外號,台灣觀眾對她可能比較陌生,但知道她的人,我相信不少都是透過電影認識她的,這兩年剛好有兩部片以RBG為原型,一部是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另一部是《法律女王》,我自己非常喜歡,而且RBG一直都是美國大法官裡我最欣賞的一位。但RBG的逝世,不單只是美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明星大法官,還有可能撼動美國總統大選,甚至牽動整個世界的局勢!真的那麼嚴重嗎?我們就先來看看RBG這位法官是什麼來頭,她到底有多「不恐龍」。

    RBG出生於1933年的紐約布魯克林區,1956年進入哈佛法學院,是當屆500個學生中,僅有的9名女學生之一,她的表現一直都非常亮眼,是歷史上第一位通過激烈同儕競爭、擔任哈佛知名法學研究期刊《哈佛法律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編輯的女性。不是我要一直強調女性就多了不起,實在是因為美國雖然1920年代就讓女性獲得投票權,但當時的社會氛圍依然是覺得,女生就是男人的附屬品,應該畢業後就找個男人嫁了,乖乖待在家相夫教子,1970年代時候的總統尼克森,甚至認為女人不該受教育。

    就是這樣的社會氛圍,RBG當時在公務員考試中拿到高分,最後卻只能找到打字員的工作,還因為懷孕而丟了飯碗,後來她懷二寶的時候就學聰明了,故意穿得很寬鬆,這才成功保住教職工作。而且就算RBG成績那麼優異,還獲得哈佛法學院院長強力推薦,當時的一位大法官依舊斷然拒絕她的實習機會,只因為她出生就「不帶把」。或許就是因為自己處處遭到性別歧視的經歷,讓她幾十年來致力於推動性別平權。

    1980年,RBG被指派為聯邦上訴法院法官;1993年獲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並且獲得高票通過,是美國史上第2位女性大法官。這樣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其實截至2018年10月,美國歷史上一共誕生114位大法官,女性竟然只有4位,而且其中兩位還是歐巴馬時代任命的。她在任期間最被津津樂道的,就是「維吉尼亞軍校案」。1839年創校以來,從來不招收女學生的維吉尼亞軍校,被想就讀的女學生一狀告上法院,校方後來因為外界壓力,在校外設立「女子學院」,但最後還是被RBG判違憲,因為設女校就跟種族隔離措施沒兩樣,此案成為了美國女性平權的重要一步。

    這位老太太雖然生活傳統,但思想開明,在兩性同工同酬、女性墮胎權、同志議題上,都秉持平等自由。左派傾向加上不斷衝撞體制,讓她成為高院的「頑固反對派」,2016年甚至曾經公然砲轟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川普,結果讓她人氣爆衝,瘋狂圈粉,有粉絲就以饒舌歌手「The Notorious B.I.G」為靈感,幫她取暱稱叫「The Notorious R.B.G」也就是「聲名狼藉的RBG」。有多少大法官可以被拿去比饒舌歌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RBG很受年輕人歡迎,曾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肺癌、胰腺癌,但她一直不願意向病魔低頭,80幾歲的老太太還可以上健身房、舉啞鈴、做伏地挺身,她能做的可能比我還多啊!她去世前幾天還跟孫女說,希望能撐到川普下台,可惜最後未能如願,在選前不到七週過世了。不過她的離開跟川貴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美國的大法官任命,比宮鬥劇還精彩啊!

    我們先解釋一下,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規定,最高法院的9位法官,是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同意而任命,一旦任命就是終身職,除非是去世、辭職、自願退休,或是遭到彈劾,才會被撤銷職務,所以新任命的大法官很可能一當就是二三十年,目前平均任期是16年。因為流動性不高,有的美國總統在位期間都不見得有機會任命一位大法官,結果川普就職以來已經任命了兩位,現在又出現第三個難得的機會。

    大家可想而知,川普當然會任命「自己人」,也就是理念跟他相近的保守右派,目前高院的保守派佔據了9席中的5席,已經使得高院略為右傾,如果再找一名保守派法官,就會變成6比3,恐怕讓高院變成一個深度保守的機構,美國未來幾十年,無論政治、司法或文化,都會受到影響。先不談那麼遠,拿美國總統大選來說好了,2000年美國大選發生選票爭議,最後就是交由最高法院判決,才讓小布希勝選,所以有些選民就很不服氣啊,認為是當時保守派法官佔多數,才被小布希撈到一個總統寶座。那最近川貴人不是一直在吵郵寄選票會造成選舉不公嗎?萬一到時候出現爭議、開不出票、選不出總統,最後交由裡面多數是川普人馬的高院裁定,後續情況大家可想而知,球員兼裁判,人民服不服呢?

    目前還不清楚提名程序會跑多久,但過去通常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來處理。民主黨主張等到大選結束,新總統上任後,再審查提名案,不過把持參議院的共和黨,已經講得很清楚,說「會儘速安排投票事宜」很明顯是打算趕在選前,趁川普還在任的時候闖關,鞏固保守派的優勢。其實四年前就有類似的情況,當時一名大法官過世,前總統歐巴馬想要提名,結果被共和黨杯葛程序,故意弄掉歐巴馬的人選,等川普上台後,才讓川普提名保守派的大法官。不過這次共和黨強調,今年和四年前情況不同喔,他們說當年民主黨當總統,共和黨控制參議院,不適合在總統選舉年填補空缺,但是今年同一黨派同時掌管白宮和參院,就可以提名喔~好啦好啦!都是你在講!

    雙標的這麼明顯,但我就不罵了,因為今天是我,我也這樣搞。川普已經表示,將會提名一位女性來繼任,而且預計在RBG告別式的隔天,也就是本週五或週六(9/25-26)公布人選,「以示尊重」。先前傳出華府內有人擔心,RBG還沒入土為安就急著公布繼任人選,恐怕被民主黨拿來作文章,現在初步時間表出爐,看來川普多等一天,已經是他對RBG最大的尊重了,不過這我也不罵,因為是我,我也這樣搞。如果民主黨想要把整個提名程序延到大選後,最少要讓4名共和黨參議員跑票才行,目前已經有幾位共和黨人表態倒戈,不支持川普選前提名。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關我們什麼事啊?美國那麼遠,我幹嘛一定要知道他們家高院長怎樣?雖然川貴人把全球政局搞到「併軌」,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目前仍是自由世界的領頭羊,各方面都是其它國家的榜樣。就司法方面來看,台灣如果想要取經,很大程度會參考美國高院的判決。透過司法學習比較,美國會把他們的價值觀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如果美國高院組成保守,將對全球司法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影響到各國的文化與社會風氣。

    舉例來說,許多國家一直到近年才好不容易在人權、女權、同婚方面取得進展,例如我們台灣,美國老大哥萬一態度轉趨保守,恐怕會讓全世界跟著開倒車,大法官選誰難道不重要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惡名昭彰的RBG
    #美高院恐右傾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社會流動性低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03 14:34:12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