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口罩下的臉龐…病毒正在翻轉人類框框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藥局外面排著長長的人列買口罩,像是拿著「安心」的號碼牌;已經與新冠肺炎相處了這些日子,向左走,不敢接近人群眾多的地方,向右走,搶買消費物資囤積。在過往相遇的熟悉城市中迷失自我,在隨時有可能社區感染之前,一張張似曾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

  •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12 15:00:48
    有 8 人按讚

    口罩下的臉龐…病毒正在翻轉人類框框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藥局外面排著長長的人列買口罩,像是拿著「安心」的號碼牌;已經與新冠肺炎相處了這些日子,向左走,不敢接近人群眾多的地方,向右走,搶買消費物資囤積。在過往相遇的熟悉城市中迷失自我,在隨時有可能社區感染之前,一張張似曾相識口罩下的臉,徬徨、焦慮、不安。

    中國武漢、韓國、伊朗,到義大利,新冠病毒造成的風險社會,正在改寫近期的經濟史,然而對於全球化蔓延的各民族來說,世人是否真有警惕?過往那種以自我為中心觀念的框框,能否因這次的疫情而解構與重思?

    首先,口罩是這次大疾病最具像保護人類的工具符號。台灣何其不幸,何其有幸,因長期空氣汙染、沙塵暴、PM2.5所苦的民眾,許多被過敏或氣喘纏身的民眾,早就將「戴口罩」化為護身符號,甚至流行表徵。上課學生群,不管任何時期,總有帶著口罩的個體,有人一戴就是四年到大學畢業,老師連學生真實面貌都辨識不清。

    各族群早已經習慣戴口罩,當戴口罩轉化為「生活方式」的基因時,當然對此次新冠肺炎有了較不排斥的保護力。我們不會有歐美社會將戴口罩視為生病者的符號,他們不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之外,甚至還有「異類」的指向舉措。這樣的口罩文化延伸的結果,不戴口罩是流行正統,隔岸觀火的歐洲或美洲,眼看著病毒已經殺入城下,他們只會搶食或搶口罩,但戴口罩的人,比率不高。

    其次,台灣何其不幸,何其有幸,我們與中國大陸的臍帶連結太高,通商旅遊的接觸性,SARS風暴遺留的過往陰影,讓我們在去年底疫情開始擴大時,建立了強大的憂患意識。憑藉著抗疫經驗傳承,資訊透明公開,一再修正趨於完善的口罩配領科技輔助,都讓非WHO成員的台灣,穩扎穩打的抵禦各項風險的考驗。

    德國社會學者貝克曾言,「風險」是一種人為決策的危險。在越過傳統社會神旨的盲從後,人們開始藉著科學理性的方式,展現處理危險的能耐。回想新冠肺炎從武漢開始到大陸各省擴散的第一個月,西方社會總是以隔岸觀火,甚至嘲諷辱罵的方式去醜化這項病毒,但他們並沒有預先做好任何的風險管控。

    很無奈地說,在太平洋亞洲邊陲的亞洲各國,可能因為靠近中國,而被其餘各洲國家視為擴散病毒的幫凶。但這些後續被擴散的國家,「風險意識」根本也不高,甚至更不愛戴口罩,生活習慣更愛人碰人接觸,這樣不是會更加擴散疫情嗎?

    正由於此次疫情風險的過程依賴於科學知識,因此,如同貝克所言,風險意識是「二手的非經驗」錯綜複雜的感知表現,除了遵循科學家在實驗室標定防止病毒的方法,在文化生活觀上,防止人與人的交流碰觸,向台灣人或亞洲淪陷國家子民一樣,戴上口罩,戴上保護的風險意識吧!

  •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 在 my soul dai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12 12:45:39
    有 57 人按讚

    與Gen Z的對話:我們能帶給下一代什麼?

    Insta @mysouldairy

    Rosemary是位在香港大學雙修社會學和媒體的大四生,今年中寫了封信想了解我是如何從大學到自己現在的工作,不只是她,我今年收到了很多封信想了解如何跳脫傳統的工作思維,更多的Z世代在乎收入外工作帶來的價值,而非只是金錢,我在Medium上讀到的文章也不斷提到了這點。

    上週她在台北參加了我在家辦的二手市集,我們在她回香港前見了面。

    亞洲人普遍對環保意識都極~低~很好奇這個大學女生的環保意識到哪裡,有了比較深度的對話。

    熱愛時尚的她曾在中環A&F和一度讓加州青少年瘋狂的義大利平價品牌Brandy Melville工作,這個過程中她發現了兩間企業文化的嚴重不足,同時開始對質量產生疑問。

    我跟她分享為何自己決定深耕Holistic/Conscious Lifestyle這個領域。

    從最有感的氣候暖化、世界各地極為不尋常的生物死亡事件、澳洲沿岸、亞馬遜大火⋯⋯ 何謂健康的購物/商業循環?預算低的人如何過好的生活?中間的平衡為何,期待自己能將過去六年所學帶給社會新鮮人。

    前陣子在Tim Ferriss某集廣播中聽到一位知名企業家說:我們的每個商業決策都應該考慮到對未來七代造成的影響。

    我聽到想:七代?唉,三四代後都不知道人類會不會存在了,但我非常認同這樣的信念。

    商人多短視,他不太會去想產品丟棄後會去到哪?寶特瓶根本不會分解、垃圾燃燒後跟環境的影響,重心都在管理和Cost Down,但有很多議題是遠遠更重要的。

    讓我訝異的是,這個女生的環保意識比我大四時遠遠高出許多,她已經很久沒有走進快速時尚店了(Forever21掰了就是個強烈的暗示)上學期她到美國交換學生,跟我說:因為大學生比較沒預算,我很喜歡Thrift Shopping(二手店買衣服,很多美國學生都喜歡買二手衣服,他們覺得便宜又好看,有再利用的意義)。

    她的大學同學甚至發起了一個計畫把蘭桂坊一區內的塑膠吸管全部替換成紙和會分解的玉米吸管。

    「我周遭還是有很多朋友沒有環保意識,香港一直都沒有實施垃圾袋付費政策,但這一年開始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地方有比較完善的垃圾回收機制,目前還沒有玻璃這個項目但可以感覺到改善了。」

    台北有90%的外食族不會自備餐具,這在很多西方國家已經是基本常識,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暢談管理、擴張財富時,我們還可以帶給下一代什麼?

    有很多事情比店面要開幾家、收入如何一年破千百萬、如何創造一間三年內被收購的公司還來得更加重要,上Instagram看一下 #ClimateStrike 跟2019時代雜誌年度人物吧,新的時代要來臨了。

    Had a great talk with Rosemary yesterday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 living and HK's current situation. Always enjoy having deeper convo with like-minded peeps and get to know more about our next generation.

    One of her friends even started a project to replace all the plastic straws with paper/corn starch in bars and restaurants in Lan Kwai Fong. They're still in college and already making a difference👏👏

    Looking forward to talk again soon and best of luck for your job hunting!

  •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 在 林佳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08 22:31:02
    有 165 人按讚

    【居住正義,刻不容緩!明日下午居住正義大集結】

    為什麼現在主張居住正義如此重要?

    居住正義改革聯盟從11月4日開始夜宿忠孝東路街頭,11月9日下午兩點將舉辦大遊行,我也以具體行動支持!因為高房價關乎到年輕世代的未來,雖然排擠到在中壢的行程,這幾天中壢台北兩地跑,但其實 #中壢的空屋率在六都排名第一,更需要你我來關心

    我11月5日在忠孝東路街頭的帳篷和關心居住正義的朋友一起夜宿,11月6日擔任露天論壇的講者,今(8)日則參與居住正義改革聯盟林洲民與時代力量一起召開的「支持居住正義,1109東區集結」記者會。

    在昨日的論壇中,我與呱吉、Z9、范雲、東區里長韓修和同台,我從一位在中壢工作20年,卻仍買不起房子的中華電信員工開始談起。中華電信是大家想像中薪水好、福利佳、安穩的好工作,但是這名員工到現在仍在中壢租房子,他無奈地告訴我「我工作到現在,薪水漲了兩倍,但是房價漲了三倍!」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2018年的資料,#桃園市的空屋率是六都最高,10.9%,而桃園市空屋率最高的區域,就在 #中壢!高達12.28%,共計有兩萬戶。

    俗話說的好,「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薪水的漲幅跟不上物價與房價。近20年來,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從4倍多竄至9倍多,特別台北市達到15倍,一個家庭要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特別是受雇者的實質薪資在這十幾年來相對物價增長,可以說是凍漲狀態。無怪乎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

    公開要求取消房地合一稅的鄉林建設董事長、商業總會理事長 #賴正鎰 說:「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這句話絕對是錯誤的,相反的,當台灣的房產持有成本過低,住屋成為投機生意,企業主便會傾向放棄原本的實業經營,投入炒作房地產的行列。

    我處理過多起的關廠案,也看到例如大同板橋廠關廠,變成大同莊園建案、內壢元生紡織廠關廠,變成元生重劃區、八德廣豐紡織廠關廠,變成廣豐重劃區。老闆選擇關廠,未必是虧損,而可能是看到 #炒作房地產的有利可圖。

    而當房價上漲,年輕人的可支配所得絕大多數投入房貸之後,所剩無幾的金錢也無法進行消費性支出,消費市場的動能也會因此趨緩停滯,無論是從結構或是個人層面出發,都可以看見 #房價高漲並無法促進庶民經濟活絡。

    在台灣,持有一間房子的房屋稅,居然比一台車的牌照稅還要低,持有成本低,炒作利潤高,人人投入炒房行列,後果卻由年輕人承擔。目前的政策工具,對於抑制房價效益不高。因此時代力量主張實施囤房稅、落實實價登錄2.0、興蓋更多的社會住宅。

    ➡️ #囤房稅
    囤房稅的目的不在於增進稅收,而是透過提高持有成本,來刺激房屋釋出。然而,目前除了台北、宜蘭、連江有實施累進稅率,其他縣市包括桃園,都沒有相對應的政策實施;新北市曾經短暫實施囤房稅,但又馬上在建商壓力下妥協。

    ➡️ #實價登錄 2.0
    房市交易資訊更透明,買賣雙方也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溝通成本,縮短市場的銷售時間、活絡二手市場;最重要的是,即時公開預售屋的銷售價格,讓建商無法利用交易不對等製造上下其手的空間。長期目標,則是透過實價登錄往實價課稅的方向前進,遏止投機炒房歪風。

    ➡️ #興蓋社會住宅
    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19年11月的資料,目前桃園市規劃的社會住宅是6990戶,興建中的是3605 戶,已經完工的僅有437戶,對照起需求,仍是遠遠不足夠。

    30年過去了,我們還在忠孝東路夜宿,呼喊居住是人權,住宅非商品,會不會30年後,我們還必須夜宿忠孝東路?現在不改革,將來會後悔,11月9日,明天下午二點,請與我們一起在東區集結,讓藍綠聽見我們的聲音。當年輕人買得起房,才敢生養小孩,也才能安心地全力衝刺事業!

    #居住正義正是庶民正義
    #高房價是藍綠共業
    #年輕世代站出來
    #深耕護勞工改革新世代
    #中壢佳一席

    ➡️【居住正義東區大集結】
    時間:2019月11月9日星期六,下午2點
    地點:台北東區龍門廣場旁(忠孝東路大安路口)

    ➡️延伸閱讀:
    賴正鎰要求降低加班費廢除房地合一稅
    https://reurl.cc/NaYj6k

    ➡️資料來源:
    主計總處107 年 12 月暨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
    http://www.dgbas.gov.tw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https://reurl.cc/alel67
    胡偉良:台灣的高房價還能撐多久?
    https://reurl.cc/5gKgxy

    居住正義改革聯盟
    徐永明
    陳惠敏 高雄鳳山立委參選人
    張衞航律師
    連郁婷律師 竹北戰將監督縣政
    呱吉
    范雲 FAN, Yun
    陳薇仲 - 時代力量基隆市市議員

    ==
    林佳瑋 中壢區立委參選人

    【政治獻金帳戶】
    ★佳瑋JUMP!立委闖關募資計畫!
    -線上捐款:
    https://donate.newebpay.com/chiaweifor2020/nppfor2020
    -轉帳支持:
    合作金庫銀行南桃園分行
    銀行代號:006
    帳號:1210-717-625003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佳瑋政治獻金專戶
    捐款時請填寫下列網路表單:
    https://forms.gle/B7XV7scqX7XNwA2A6

    ★加入我的line@帳號!
    http://nav.cx/9XXfXXG
    ★志工夥伴召募中!
    https://reurl.cc/qDzkLR
    ★看板張貼徵召中!
    https://forms.gle/hYNBTqg2aP34bhE27

    【學歷】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經歷】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顧問
    協助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國道收費員大量解雇案、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案
    協助華映、宏達電、復興航空大量解雇案
    籌組長榮航空工會、桃園捷運工會、美光晶圓科技工會

  •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07 22:30:11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你相信感情有保鮮期嗎?已經腐壞的感情,還可能更壞嗎?有什麼比失戀還更慘的?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上一集中我們講述了瑞蒙‧卡佛的短篇小說〈為什麼你們不跳個舞?〉,一對年輕小情侶(男孩與女孩)遇上一位在車道上變賣家具的中年男子。頹廢的中年男子幾乎是無條件接受小情侶的殺價,自暴自棄,一路慘賠到底。

    這對撿到便宜的小情侶,開了張購買清單給男人。而後男人便邀請男孩和女孩對酌(他手邊正好有剛買來的威士忌和啤酒),又打開了電唱機,悠閒地聽起音樂。男人帶著些許醉意,提議:「為什麼你們不跳個舞」。Why Don’t You Dance?小情侶說:Why not?

    於是他們真的相擁跳了支舞。先是女孩和男孩,而後是女孩和男人。臉頰相貼的時刻(伊格言說,「他們感受彼此的體溫與氣息,於一短暫之瞬刻,彷彿依戀,那陰魂不散的,曾經的愛情」),男人輕聲給予祝福(「希望妳喜歡妳的床」),女孩也溫柔回應(「你一定是為了什麼事情很急,」她說)。

    這女孩還滿體貼的對吧?不,對卡佛而言,無論是體貼或溫柔都易於朽壞,帶著殘酷的保存期限。小說的結尾是這樣的:

    幾個星期後,她說:「這男人大約中年,他所有的家當都擺在院子裡。我們真的醉了,還跳舞呢。他放唱片給我們聽,你們看這台電唱機,還有這些破舊的唱片。你們能想像這些爛東西嗎?」她不停地說,告訴了每個人。不只如此,她還想辦法把這件事流傳出去,但是過了一陣子,她就放棄了。

    小說結束。在此一萍水相逢的經歷中,所有曾短暫存在的善意或溫柔皆被摧毀(女孩殘忍地說:「你們能想像這些爛東西嗎?」),男人的哀傷自棄維持原貌,而女孩和男孩也終究只是撿了個便宜而已。伊格言如此分析:

    他們所獲得的並不比那些便宜的二手貨更少或更多──它們就是些二手貨,陳舊,酸腐,如同他們多年以後的愛情(以及男人現在失敗的愛情),注定疲累困乏。So why don’t you dance?Why not?那只是為期一個小時的小小奇遇,笑料,某種談資;此刻賞味期限已過,甚至連當個談資的資格也沒有,因為那不夠聳動辛辣,也沒人想聽;所以,「過了一陣子她就放棄了」。

    一切終將朽壞──這是卡佛小說的重要主題。比失戀更慘的是,對失戀的體貼不是真的,而你失戀的故事甚至還沒人想聽。同樣的主題出現在另一則短篇〈所有東西都黏在他身上〉中。。。。。。。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