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交互動焦慮量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交互動焦慮量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交互動焦慮量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交互動焦慮量表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網路交友、社群媒體如此發達的現代,似乎認識人,與人產生關聯變得輕而易舉,但詭異的卻是孤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即使社群媒體上有眾多好友,依舊感到自己的孤立。 《愛無能世代》作者米夏埃爾在書中曾談到人群裡的寂寞,他被一個社交活躍的朋友邀請到派對...

社交互動焦慮量表 在 木的Mood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25:02

#木的Dtime #木的談內向 ⭕️比起投入在社交情境,你更喜歡一個人的空間 ⭕️你的朋友不多,但都是與你親密與深度交流的人 ⭕️即使參加喜歡的活動,結束之後你也時常覺得「如釋重負」 ⭕️在做某一件事之前,你會先思考一陣子,考量自己的心力是否足夠 上面的敘述,是否符合你自己? 雖然僅是簡單幾個敘述...

  • 社交互動焦慮量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5 13:42:30
    有 125 人按讚

    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網路交友、社群媒體如此發達的現代,似乎認識人,與人產生關聯變得輕而易舉,但詭異的卻是孤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即使社群媒體上有眾多好友,依舊感到自己的孤立。

    《愛無能世代》作者米夏埃爾在書中曾談到人群裡的寂寞,他被一個社交活躍的朋友邀請到派對上,大家看似熱絡的交談,但其實除了主人之外,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主人要與會者開始介紹自己,大家略為尷尬地說起自己的職業,最後是主人自己開始介紹起他認識的每個人。在這場活動中,他感覺十足的寂寞,而這股寂寞卻是,他不認為有任何人想要真正認識與瞭解彼此,他們渴望的,似乎只是我在這群體裡,我是個還不錯的存在,在歡笑聲驅除心中的孤獨感。

    也許現代人的孤獨感,正隱藏在許多派對的歡笑裡、美食與美圖的按讚數後,多數人在乎的,已經不是我關懷我身旁的人,而是透過社群的連結,想要知道這個人混得好不好,以確保自己混得還不錯,或更甚的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混得好,以此獲取更多眼球與稱讚。
    那份與人的連結,有時候成為一種需要證明自己夠好的存在,而連結也因此失去真正重要的意義而變得單薄。

    現代人孤獨,但並不孤立。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覺得自己沒人理解與關心,但孤立是一種客觀事實,是被物理上的隔開不得接觸的狀態。而當人的連結與接觸變得容易,友誼卻也變得表層與速食,每個人企圖在快步調的環境中生存,好友與關注變成一個個扁平的數字。

    消除孤獨感在於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因此破除孤獨,有一個重要的內在歷程,是能夠敞開自己,讓他人感受與看見你真實的狀態,因此對於自卑的人,就容易陷入孤獨的困擾中,因為跟人連結會恐懼被拒絕、被嘲笑,而敞開自己又會感到焦慮與羞愧,因此總在連結與失聯之間、敞開與封閉之間痛苦的擺盪。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談到,當人遇到危機、困頓時,會陷入孤獨與無助的狀態裡,而此時人們會有「再交往動機(reaffiliation motive,RAM)」與他人建立聯繫,因為孤獨帶來的痛苦會令人想要修復社會關係,也是一種尋求生存機的機制,但有些人RAM機制會失靈。當一個人RAM失靈時,會錯誤的解讀自己與環境,對外在有敵意的反應,這也許是一種自我保護不受傷害的方式,卻也造成長期孤獨的狀態。

    因此不受孤獨困擾的人,通常對自己也有正向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可以去愛。因此他們往往能「主動」給予關注,注意到他人的不一樣,與人互動有很多「不重要」的small talk,當然,他們也能「主動」尋求協助,這種適時call for help的行為,也能創造周圍的人產生價值感/有用感的一種方式,因此你不需要總是一個人想破頭的解決問題。

    越是孤獨的人,在人際互動中越是「被動」,他們不確定自己給的關心是不是有人想要,更害怕尋求幫忙會被拒絕,因此他們會在行為上表現得可憐,「等待」他人看見自己,期望他人連結自己,如此他們不用品嚐被拒絕的羞愧感,卻也容易在無助中陷入自怨自艾,覺得自己不像其他人擁有很多資源。

    說到這裡,你可有發自內心關懷身邊的人,還是希望藉由關懷來換取肯定或陪伴?
當你越是孤獨,你可以越回到自己內在詢問,你花多少的時間關注你內心的痛苦了?你關注的時間已經讓你消耗去愛與付出的能力,成為在人際中飢渴且乾旱的狀態,久而久之,你就容易成為真正的孤島。

    也許現在正是時候,去用心關懷身旁的人了。

    也許你想測測你的孤獨指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創用的孤獨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內容、計分

    UCLA 孤獨量表(第3版),共有十題,讓受試者針對每個個別題目在“1從來沒有” 、“2很少” 、“3有時” 、或“4常常” 共四個答案中選一個。以下是這十題的譯文和原文:

    你多常常會因為需要單獨做很多事情而感到不快樂?How often do you feel unhappy doing so many things alone?
    你多常常會覺得沒有說話的對象?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have nobody to talk to?
    你多常常會覺得目前處境如此孤獨而難以忍受?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cannot tolerate being so alone?
    你多常常會覺得沒有人真正理解你?How often do you feel as if nobody really understands you?
    多你多常常發現自己在等待別人打電話或寫信來?How often do you find yourself waiting for people to call or write?
    你多常常會覺得自己是完全地孤單?How often do you feel completely alone?
    你多常常會覺得你無法與你周圍的人接觸和溝通?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are unable to reach ou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ose around you?
    你多常常會覺得渴望能有伴侶?How often do you feel starved for company?
    你多常常會覺得你很難交到朋友?How often do you feel i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friends?
    你多常常會覺得你被他人排擠或拒於門外?How often do you feel shut out and excluded by others?

    總分在 15 和 20 之間,被認為是一般人正常的孤獨經驗。總分在 30 以上,則表明一個人正在經歷嚴重的孤獨感。

  • 社交互動焦慮量表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3 07:30:00
    有 128 人按讚

    【錯失恐懼症】目前還不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對於年輕人卻有很大的影響 !! 2020年已經結束,你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
      
    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註1】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FoMO 也被翻譯為「錯失焦慮症」、「資訊遺漏恐懼感」、「恐懼錯過」、「害怕錯過」或「擔心錯過」【註2】。雖然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縮寫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其背後的成因卻已存在許久。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就有可能得到FoMO。早從巧人和直立人的時代【註3】,這些靠獵捕和採集為生的部落居民就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或者沒有擁有、但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在那個時代,恐懼焦慮是有好處的。如果跟同伴一起遊蕩時,錯失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水源或安全的藏匿處,所有人的性命都會陷入危險。
      
    此外,這些早期的人類知道生存還有另一項關鍵,那就是他們必須一直待在幫助他們行走在當時那種惡劣環境的群體之中。
      
    若遭群體拋棄,或者沒有得到重要資訊,你就有危險了。你知道,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你必須跟著群體一起行動。你必須有所歸屬。沒有FoMo,人類這個物種可能早就消失了!【註4】
      
    ■美國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曾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註1】
      
    ■錯失恐懼症(FoMO)現象及衍生問題
    目前錯失恐懼症(FoMO)相關學術研究可追溯自 Przybylski 等人(2013)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觀點來探討錯失恐懼症的行為及相關因素,包括:自主性(autonomy)、效能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並發現高度 FoMO 傾向者,由於缺少能力(效能)、自主性(有意義的選擇)及歸屬感(與他人的聯繫)的基本心理需求,會經常感到焦慮、自尊心低落以及自覺不夠好,對於社交關係也比一般人敏感,因而出現高度的社交媒體參與行為,期望藉以減少害怕失去無所不在聯繫的心理焦慮。
      
    FoMO對於生活的各個層面皆會帶來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尤在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上最為研究所重視,初步彙整過去發現分述如下:
      
    (一) 易使生活失序:
    ■睡眠及飲食作息異常、學習及工作表現不佳
    越是頻繁、持續性關注網路社群,且密集地刷新動態(如:為了確保自己參與到朋友或同儕的各項活動及聚會),是 FoMO普遍出現的行為。
      
    嚴重者不僅會間接出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及手機成癮症,亦因耗費大量時間在社群媒體,導致睡眠時間大幅降低,睡眠品質隨之減損,因而產生失眠、睡眠不足等症狀,且飲食方面也會同步出現障礙、失調等現象,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或工作效率。
      
    (二) 形成負向自我概念:
    ■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及行為兩極化
    FoMO易使人產生沮喪、焦慮、不安等負向情感,且具有強烈的比較心態,在一次次的比較當中,常常衍生出自尊心不足與自卑感。
      
    由於深怕自己不被他人所需要,使其注意力大多放在自己是否與他人保持聯絡及緊密關係,情緒亦受到社群軟體的動態所牽引,因此 FoMO者常會情緒化、神經質、過度敏感,致使行為也出現偏差(如:酗酒、嘗試許多高危險性行為),進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綜言之,過去研究一致指出,FoMO 對個人的情緒及生活滿意都帶來負面效應。值得一提是,FoMO 對各年齡層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皆不同,其中以對年輕世代的青少年影響最為顯著,亟須嚴加正視。【註2】
      
    ■三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FoMO)
    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註5】
      
    FoMO 並非一種新的現象,而是現今社會比以往擁有更多媒介,進而助長了此種擔憂。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率提升與進步,以及青少年對於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下,FoMO 已然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FoMO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以如何有效協助及介入,乃是未來教育相關工作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避免 FoMO 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可能危機與日俱增。【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註1:
    (元氣網)「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https://bit.ly/2KOhD7B
      
    ∎註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5),頁 68-71
    淺談青少年的錯失恐懼症及改善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5/free/01.pdf
      
    ∎註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智人」:人屬(Homo)的物種,包括巧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匠人(Homo ergaster)、人屬魯道夫種(Homo rudolfensis)以及智人(Homo sapiens)。這些人種或已滅絕,或彼此間有親緣關係。其中,智人是人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而巧人則是人屬中的第一個物種,出現在距今250萬到200萬年前的東非與非洲南部,可能自南方猿人(Austropithecine)演化而來。
    https://bit.ly/38WKqyz
      
    ∎註4:
    獨立評論在天下 - 「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會一窩蜂跌進焦慮陷阱?」:https://bit.ly/38SjfVK
      
    ∎註5:
    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董氏快訊】2020/12/29
    使用社群媒體莫名感到焦慮?不妨改變網路使用習慣吧!
    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2679
      
    ➤➤照片
    ∎社交網絡帶來的恐慌—「錯失恐懼症」,緩解惶恐焦慮,你需要知道!:http://bit.ly/2Lmcbs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錯失恐懼症 #FoMO #資訊遺漏恐懼感 #恐懼錯過 #害怕錯過 #擔心錯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 社交互動焦慮量表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9 20:51:34
    有 12 人按讚

    #木的Dtime #木的談內向
    ⭕️比起投入在社交情境,你更喜歡一個人的空間
    ⭕️你的朋友不多,但都是與你親密與深度交流的人
    ⭕️即使參加喜歡的活動,結束之後你也時常覺得「如釋重負」
    ⭕️在做某一件事之前,你會先思考一陣子,考量自己的心力是否足夠

    上面的敘述,是否符合你自己?
    雖然僅是簡單幾個敘述句,但你是否也浮現出自己生活中偏好的樣子?

    👉🏻如果是的話,恭喜你,你可能是傳說中的「性格內向者」

    註一:簡單幾題並不能夠測量「是」或「不是」性格內向者,僅供讀者簡單透過敘述引起共鳴
    註二:若需要更準確的測量性格內向與外向程度,建議可以使用MBTI人格特質量表測量哦!
    /
    📣性格內性者是什麼?
    內向(Introversion),是一種能夠協調內在世界健康的能力,具有建設性、創造性。

    而性格內向者並不一定是安靜、害羞、社交焦慮的,而是偏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與他人交往,通常是深度、一對一的交談。

    這個世界較容易看見性格外向者,那些熱衷參與群體活動,喜歡人多、活動多的時刻,享受與他人互動的過程。而那些比較喜歡獨處、需要一個人的時間空間的個體,確實常被貼上「邊緣人」的標籤,甚至可能遭來指責與批評。
    /
    📣世界是由多樣性所組成
    內向與外向性格都各有優勢與價值。每個人先天可能都傾向有一個「偏好的位置」(內向或外相),在這個位置中我們能夠發揮我們最大的功能與能力。

    然而這個位置並非極端,而是一個連續的光譜,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偏好的位置,也能夠透過更了解自己的喜好與習慣,為自己創造更舒適的環境與發揮潛能。
    /
    📣內向與外向者的不同之處

    1️⃣精力的恢復
    性格內向者與性格外向者最主要的差別,來自於他們怎麼為自己「充電」。

    性格內向者從自己的內在世界、思想、觀念與情緒中獲得精力,將注意力放在「內在」。他們需要一個安靜、思考的空間,來幫自己充電。

    內向者比外向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精力,而精力的消耗又比外向者更快,因此在行事之前,內向者通常會計算做某件事情會消耗自己多少精力、又需要保存多少體力。

    2️⃣對刺激的反應
    性格外向者喜歡體驗外在刺激;而性格內向者喜歡深入了解自己體驗的事務。

    通常沒有什麼壓力的情況下,內向者喜歡去思考複雜的事情,專注在自己的內在;但若有有太多項目需要處理,也容易讓內向者感到不安與焦慮。

    他們通常會覺得在人群中刺激太多,雖然也喜歡與人交流,但是會需要有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喘息的時間。

    3️⃣喜歡深度交流
    性格外向者喜歡許多的朋友和經驗,多樣性是他們滿足的來源;而性格內向者則喜歡深度的交流,深化每一個體驗,細細地探索與咀嚼,也不太喜歡被打擾。

    性格內向者通常朋友不多,但是都能夠與這些少數的朋友維持密切與親密的關係。
    /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發現,內向與外向其實就是個性特質的不同罷了!標籤與定義的目的,是讓我們更認識自己

    💡每個人認識世界、與世界互動、感受與知覺外在事物的方式有所區別,而不論是哪一種個性特質,都有其價值與優勢,也是最獨特的自己。

    你覺得自己是屬於內向或是外向性格者呢?tag想與他一起討論的朋友吧!

    📚參考書籍
    《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內向心理學 #內向人 #性格 #特質 #外向人 #獨特 #心理學 #心靈成長 #諮商心理 #諮商心理師 #社交 #感受 #深度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圖文插畫 #圖文插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