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從高中和大學畢業後,我體認到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我認為是誤以為嚴格的老師就是機車
直到畢業後才明白,原來那些我曾認為機車的老師
其實有多負責任
對於老師而言,考試簡單一點,輕鬆一點
大家都開心,何苦要為難學生
會嚴格要求,無非是對學生有期望
等到畢業後才發現
想找到一個重視你,把...
如果說從高中和大學畢業後,我體認到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我認為是誤以為嚴格的老師就是機車
直到畢業後才明白,原來那些我曾認為機車的老師
其實有多負責任
對於老師而言,考試簡單一點,輕鬆一點
大家都開心,何苦要為難學生
會嚴格要求,無非是對學生有期望
等到畢業後才發現
想找到一個重視你,把你當人才的上司有多困難
多數只把你當好用的奴才,根本不在乎你能做到什麼
當學生時,都痛恨老師拖下課時間,拖了五分鐘十分鐘就想哇哇叫
最恨打鐘後聽老師說:對不起,我再講幾分鐘把這講完就好
更有甚者還要為此在期末評鑑給老師打負評
畢業後才發現
原來有人願意額外多花五分鐘來教你,這是多麼難得可貴的
那些你在大學期間可以免費學到的,畢業後花上好幾萬也不一定能念到
十幾學分的學分班動輒就是十萬起跳,下課還不一定能給你問問題
每分鐘的上課時間都是金錢,知識本是極其昂貴的
你上課認真聽學到的功課,可以避免無數你在未來原不必吃的悶虧
分明在網路上可以虛擲接近無限多的時間
卻不許老師多花五分鐘把話講完才是荒誕
當學生時,都討厭老師要求太嚴格,才遲交幾分鐘就扣總分至於嗎?
59分就加個一分讓過嘛,同分考卷為什麼別的老師都可以過,就這老師不行?
畢業後才發現,社會對自己要求更嚴苛
遲交何止扣分,是可以造成嚴重損失,丟工作的大事
更從來就沒有差一點點,就該讓你過的道理
把你當掉,讓你去重新踏實的學一遍基礎,那是在救你
當學生時,都討厭老師苦口婆心的羅哩八唆,廢話連篇
什麼你念的來,就是不夠認真
什麼你該好好努力,否則是在糟蹋才能
那時候都當耳邊風在聽
畢業後才發現,有才能的人如過江之鯽
根本沒人在乎你的潛力,你拿不出來實力就是直接淘汰這麼簡單
直到真的拿到文憑,踏出校門,回想起大學與高中時代
才恨不得當時老師能對自己更嚴格點
卻是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如果你還有機會,請好好珍惜吧
你必須明白,大學四年拿到那張證書,不管是哪間學校的
都並不絕對代表什麼,以為念四年就代表你有這項專業是非常可笑的
你英文從小學到大少說十年,你敢說你英文很有專業嗎?
你中文從出生用到現在,你敢說你精通中文嗎?
套句李嘉誠先生說的話
文憑只不過是一張車票
碩士是高鐵,大學是自強號,技職是普通車,高中是站票
到站後,都下車找工作
才發現老闆並不太關心你是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做什麼。
在這講求實力的時代,如果你只是盡選涼課甜課
去逃避你認為機車的老師
你以為你逃過了一劫,實則不過是把問題留到了畢業後
那些曾以為一定要搶的營養學分
修多了實則只是把自己變社會上的肥料,別人腳下的砲灰
等到有一天,你忽然發覺學生時代
用翹課,用打瞌睡,用滑手機來嘲笑老師上課很無聊
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時
你已經在社會上吃盡苦頭,碰了數也數不清的釘子了
__
樂擎文
#上大學就會知道高中以為機車的
#原來有多負責任跟認真
#大學畢業後才明白當時以為嚴格的
#原來要求的有多基本應該
@Luke7459,愛情/友情/升學/翻譯,相關問題可見自介連結,透過FB傳訊。
碩士學分班是什麼 在 幹小事 林柏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 曾經雇主不給薪水
在勞動和解之後 我放棄告訴權
但他耍賴不給錢
強制執行是對公司 非對個人
所以我到了國稅局也沒辦法
至今他依舊遙法外
2.我在公視工作 沒有勞保健保
開了記者會 被長官抹說我是無理取鬧
違法的公共電視沒有受到一根毛的處罰
3.還有台北市的樹木,被里長命令給砍掉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被受罰的最後是只有台北市政府的公務員。
以上這些的不公平,這些經驗。讓我更想要進一步地獲得武器來跟這些人對抗。
所以報考了台大法律學分班但是競爭激烈我落榜了。
雖然當時有查到這樣的課程非常昂貴高達$100,000的學費。這個上完課了並沒有擁有任何的學位而是只有學分證明。
很多朋友跟我說這個100,000根本不要花因為沒有學位,但我的目的根本不是學位因為我早就已經有了一個碩士學位啊。
不過因為筆試取消。疫情當下的競爭呢反而更加的激烈,完完全全是靠學經歷來一爭高下,其實我一直希望我沒有考上因為這個$100,000對我來講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還好最後的結果其實是蠻平靜的因為真的沒有考上差了6分的分數,這陣子看到很多奧運選手在競技場上的表現往往就是因為那個零點幾分,我這個小廢物的失敗根本不算什麼。
雖然沒有考上,我還是會盡量的去用自己能夠做到的方式去對抗這些不公平。
其實以下題目:
#居住正義
#性專區
#交通議題
完全不是道德題目,這些狀況之所以會在今天這個世代依然藏污納垢並且有非常多的弊病,完全都只是因為經濟利益,因為一旦獲得世代正義之後,既得利益者所累積的財富以及權力都會一瞬間崩潰。
例如性專區一旦成立之後平常在地方幫派專門負責喬事情的市議員。請問他們之後要怎麼賺錢?
大家都依法處理請問他之後要喬什麼?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今天紅線黃線還有停車格的劃設,都是有一個科學的規矩和法律來做依據,請問一下目前並不擁有專業的地方勢力,他們就不再擁有任何不當權力了,酒店的門口就沒有辦法畫公車停車格,然後拿錢給議員了不是嗎?
公平正義的台北市才是迎向文明城市的第一步。沒有人希望台北市的土地跟法律是特定勢力用來賺錢的東西。這個方向我會繼續前進。
附註:我不自殺,最近也不會去危險的地方例如懸崖或者是海邊, 特此說明謝謝。
碩士學分班是什麼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游錫堃的開羅宣言
游錫堃花納稅人的錢
找政大老師薛化元等人
幫立法院職員開設
台灣史碩士學分班
游錫堃成績優秀
獲得書卷獎跟全勤獎
還發表學習心得說
馬關條約還未被廢除
開羅宣言只是新聞公報
意思是台灣現在應該
還是日本的領土
唸了兩個月的台灣史
有了這麼偉大的心得
ㄧ點都不意外
因爲薛化元講這部份的台灣史
基本上都是
「台獨自慰型的台灣史」
游錫堃跟薛化元自慰完了
還是要見陽光的
什麼陽光
首先去問問日本
馬關條約現在還有沒有效力
再來去問問日本
有沒有在中日聯合聲明
提到開羅宣言的效力
看看日本是怎麼講的
否則游錫堃的說法
跟他的日本祖國不同
不就犯了對日本天皇不敬之罪
游錫堃想當
日本養子國的立法院長
可是不能隨便解釋台灣史
薛化元只是拿講課鐘點費
像江湖術士胡吹一陣
不傷大雅
游錫堃花納稅人的錢
可不能鬧笑話
https://www.setn.com/m/ampnews.aspx?NewsID=826181
碩士學分班是什麼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終身學習菩薩行 反思疫情從「心」平衡世界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致力將佛法轉化為對當代課題的反思和提醒,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人們如何從佛法的教育和關懷,從「心」平衡這個世界?
7/25法鼓文理學院於臺中寶雲寺舉辦「終身學習菩薩行」工作坊,由人文社會學群長陳定銘教授與碩士學程、佛教學系等師長,和全臺各地72位學員從四種環保的對話,探索疫情下的種種反思與關懷,展開一趟菩薩行的無限學習。
「新冠疫情反思與關懷」對談,由生命教育學程主任楊蓓主持,學群長陳定銘、社會企業與創新學程主任葉玲玲、心靈環保中心主任黃信勳,以及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祕書長常順法師四位擔任與談,分別從環境與歷史、醫療、全球經濟、宗教關懷等角度,帶領眾人去看這場影響全球的疫情。
「疫情讓全世界經歷一場人性、社會、環境、醫療、衛生、經濟等的創新改變。」陳定銘表示,處身多變的當代,信仰宗教、求助哲學、期待科學、倡導文化藝術、提倡教育,這些都是安心之道。就經濟方面來看,疫情讓人們感受到經濟主體需朝「利它共善」發展,將價值觀轉化成共利、共用、共榮的向善經濟,企業家發揮使命來承擔,共同營造「心」企業。
葉玲玲則從醫療衛生的觀點表示,除了努力照顧好自己,提昇免疫力,同時也要讓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用聖嚴法師的『四它』來面對,在疫情期間練習超越自己。」就像平常看待事情一樣,用正確的知識和觀念去面對、處理,盡力就好。
黃信勳表示,從環境及歷史的視角來看,人類不斷入侵自然界,加上全球化的關係,讓疫情迅速傳播各地。「1492年哥倫布登上美洲,開啟了新舊世界生命型態的交流。從『生物學的交換』中可發現,病毒並不想殺死宿敵,而是希望共存。」這次新冠病毒的衝擊,人類不是受害者,當我們省思人和自然界的關係,更可看出何者該做,何者不該做。
常順法師則說明疫情期間,法鼓山展開各項安心的行動,包括:在網路平台設安心專區、舉辦線上法會及課程、「大悲心LINE起來」手機持咒、持續大事關懷、地區安心服務、布口罩製作等等,引導社會大眾安身安心。
工作坊除了對談,大願校史館主任辜琮瑜繼以「三生有幸、四生安樂」為題,分享人文社會群將「三生」──生命、生產、生活,開展出「四生」──「生命教育心學習」、「社會企業心經濟」、「環境發展心生態」、「社區再造心生活」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內修外化,培育學生活出更有意義價值的生命。
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並分享「西行求學與法鼓佛教學系」,同時介紹佛教學系不僅承擔「培養國際佛學研究人才」的重任,也與人文社會學群結合,學習並實踐 聖嚴法師的大願。甫從文理學院畢業的常持法師,分享兩年半的書苑生活學習,扮演法師、學生、同學、學長等不同角色,在所有的生命關係中,學習重新認識自己、提昇自己。
現場學員提問討論、交流分享踴躍。遠從宜蘭來的學員林麗卿表示,已在文理學院修讀三學期的學分班,從鄧偉仁老師的課程中,感受到佛法是淺顯易懂、入世的,參與學術論壇後,更帶她打開國際視野,了解佛法可與世界接軌。來自臺北的學員杜明月,原想過著享受人生的退休生活,上了課程後,感受自己在改變,回想一生為了什麼而忙?「我現在希望學習佛法,內化後並身體力行。」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碩士學分班,今年持續在臺北、臺中兩地開班招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9/4前報名,相關課程及報名資訊,請上網查詢:https://www.dila.edu.tw/node/13589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碩士學分班
#終身學習菩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