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矮蕉好吃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矮蕉好吃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矮蕉好吃嗎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琳達公主的廚房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以前還在台灣時,我曾經在一家看股軟體公司上班,每天中午和女同事們佔據會議室吃便當聊天,然後關燈在裡面睡午覺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那時公司沒有微波爐,蒸便當的工具是一台裡面有三層的金屬蒸箱,要往裡面加水再轉定時才會出蒸汽,如果那天忘了加水或忘了定時,午餐時間就會有人站在廚房唉唉叫沒便當吃。 19...
矮蕉好吃嗎 在 張子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04:09:18
- 問:有黃色有黑色矮矮胖胖又甜又好吃猜一個東西。 - 答:絕對不是香蕉也不是皮X丘更不是小X兵,而是統一布丁🍮 - 你小時候也很愛吃布丁嗎,尤其是那層黑色焦糖根本是布丁的靈魂!每次都故意留到最後一次吃掉,愛吃甜點的我超愛跑去7-11買個布丁來吃,真的是每個人小時候的回憶便宜又好吃,或是去飲料店買個...
矮蕉好吃嗎 在 Esme L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5 01:30:46
日安♥!春雨不停的從天而落下,滋養了這一片大地。讓我想起了「春泥」這首歌,歌詞中把雨比喻為痛苦的記憶,落在春天的泥土裡,滋養了大地,開出下一個花季。是啊~如果大家都能如此豁達的將煩惱都能這樣做,那還會有什麼煩心事藏於心了嗎?🙄 今天早餐吃什麼呢?【瑪格麗特烘蛋捲餅】搭配【塔塔醬】及我專屬的【綠拿鐵】...
矮蕉好吃嗎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03:13:23
在餐廳打工時,有個學長講話溫文儒雅,面對奧客,也總能不卑不亢地妥善處理 直到有次聽他接外送電話 . 「您好,這裡是OO..」 . 「靠北,是你這智障啊」 . 「幹,點這麼多銃啥?喔喔,他們要玩阿瓦隆喔,好啊,都不糾的」 . 「留個位啦,待會下班就過去,打死你們這群廢物」 . 才掛上電話,轉過身來 ...
矮蕉好吃嗎 在 琳達公主的廚房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前還在台灣時,我曾經在一家看股軟體公司上班,每天中午和女同事們佔據會議室吃便當聊天,然後關燈在裡面睡午覺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那時公司沒有微波爐,蒸便當的工具是一台裡面有三層的金屬蒸箱,要往裡面加水再轉定時才會出蒸汽,如果那天忘了加水或忘了定時,午餐時間就會有人站在廚房唉唉叫沒便當吃。
1995年時微波爐已經很普遍了,那時我曾經跑去問大老闆為什麼不買微波爐?便當用蒸的好落伍,而且青菜蒸過都黃了。
大老闆笑著說用蒸的好啊,我們讀書時便當就是用蒸的。
當時我白天工作,晚上讀夜二專,職位是公司裡最低階的行政助理,為了趕上課我還從來不加班,現在回想起來,公司一堆高階工程師包括副總每天蒸便當都沒在靠夭了,我到底哪裡來的勇氣去講這個?
那是我離開台灣移民美國前最後一個工作,很多同事我都還記得他們面孔,甚至記得跟他們的對話,這對一畢業就忘記同學名字和長相的我來說,很難得。
其中有一個女同事我最喜歡,她的個子嬌小,眼睛圓圓大大,睫毛長長翹翹,頭髮烏黑飄逸,個性很好,又可愛又有耐心,同事們都喜歡她
可愛女同事被阿嬤帶大,對阿嬤很孝順,每天阿嬤晚餐煮什麼,她隔天便當就會帶什麼,有一次她的便當帶了雪裡紅,她問我要不要吃,我就吃了。
我不是那麼喜歡吃雪裡紅,但阿嬤炒的雪裡紅真好吃。
第二天中午,她的便當又有雪裡紅,她又問我要不要吃。
當然好啊,阿嬤的雪裡紅很好吃,我說
於是她把一半的雪裡紅分給我。
第三天,第四天,她的便當依然都有雪裡紅,可是她沒再問我要不要吃,我也不好意思跟她要。
現在想想我是哪裡有病,都敢去跟大老闆靠北蒸箱了,要雪裡紅吃有什麼關係呢?
到了第五天,她打開便當,裡面又有雪裡紅了,這次她終於問我要不要吃了。
我立刻說好,並且說老是吃你的雪裡紅不好意思,我的排骨分你。
「不用不用沒關係,妳願意吃我就很高興了,我阿嬤已經連續煮一星期雪裡紅,我快吐了。」
我還記得當時她急著搖手並且把雪裡紅通通給我的樣子,整齊的瀏海蓋住她的額頭,眼睛大大的,黑色瞳孔好大,嘴巴小小的,軟軟的聲音很好聽,如果當她的男朋友一定很幸福吧我想(我真像個變態)
「為什麼妳阿嬤要連續煮一星期雪裡紅啊?」我問。
「因為第一天她煮了我說很好吃,她就每天都去買來煮啊。」
「如果妳不想吃的話,前兩天為什麼不叫我吃?」
「我怕你吃膩,不好意思一直推給妳啦。」
「那你幹嘛不叫你阿嬤不要再煮雪裡紅了?」
「我就不好意思說,我阿嬤年紀大了,還是每天煮給我吃,所以她煮什麼我就吃。」
一個星期後她的便當終於沒有雪裡紅了,我問她:「是什麼改變了阿嬤?」
「我後來想想,長痛不如短痛,我就直接跟阿嬤說雪裡紅很好吃,但吃七天也夠了,阿嬤妳可以煮XXX嗎? 我想吃。」
她邊講邊笑的樣子真的好可愛哦(我真的不是變態)
忘了後來她的便當帶什麼,但至少不是雪裡紅了。
/////////////
上上星期陳董突然很想吃香蕉,自己開車去超市買來吃,一串很快就吃完,歪嘴雞見狀就又買一串回來。
第二串香蕉吃了好幾天,香蕉有黑點了才吃完。
我跟歪嘴雞說先不要買香蕉了,兒子應該是吃膩了。
歪嘴雞點點頭。
話才說完,隔天歪嘴雞買菜時又帶了一串香蕉回來,而且比之前大串,所以昨天那個對話我是跨丟鬼嗎?
「不是叫你先不要買嗎? 」我說。
「陳董愛吃就買囉嗦什麼?」
我記得當時可愛女同事說她的阿嬤七十多歲。
看著歪嘴雞才52歲已經徹底進入老爺爺狀態,這使我更加堅定一定要讓這個男人工作到八十才退休的信念,一天都不能讓他提早,不然每天跟他24小時相處,我不知道牙根要咬斷幾根。
第三串香蕉放好久吃不完,眼看從長小雀斑到變成大片顴骨母斑,香蕉還是乏人問津,再不吃,小蒼蠅都要飛出來了。
今天我逼迫歪嘴雞吃掉兩根,我自己吃一根,還剩三根怎麼辦?
乾脆拿來做蛋糕好了。
陳董說想吃巧克力香蕉蛋糕,可是我懶得打發奶油了,我在國外網站找了一個不需打發,只要把奶油融化,全部喇喇咧就好的蛋糕食譜。
結果蛋糕豪好吃,非常非常鬆軟,甜度又剛剛好,香蕉+巧克力的味道好香濃,我拍照的時候歪嘴雞立刻吃掉一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用最大的那個烤模,麵糊不夠多,烤出來的蛋糕好矮小,幸好用Nordicware烤模就是有這個優點,就算蛋糕矮矮,還是很漂亮。
記錄一下我的食譜,做法超級簡單(食譜參考Joy of Baking):
#巧克力香蕉蛋糕
中筋麵粉 200克(我用all-purpose flour)
無糖可可粉 25克(用Dutch processed或Natural都可以)
細砂糖 200克
泡打粉 1小匙(不可以省略)
小蘇打粉 1/4小匙 (不可以省略)
鹽 1/4小匙
無鹽奶油 115克
室溫雞蛋大的 兩顆
成熟香蕉3根(去皮淨重約375-385克)(不要用冷凍過的香蕉,冷凍過解凍會化水,水分太多影響材料比例和蛋糕的鬆軟度,太濕的話,蛋糕也有可能長不高或有底部沉積的粿層)
香草精 1小匙(可不加)
另外可以加入核桃、巧克力豆、葡萄乾
做法:
1. 烤模塗油防沾、烤箱預熱180/180℃
2. 麵粉、可可粉、細砂糖、泡打粉、小蘇打粉、鹽,過篩
3. 在另一個盆子把融化奶油、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香蕉,用叉子搗碎,不用很碎,有小顆粒沒關係,加入香草精拌勻。
4. 把2和3用刮刀混合均勻,不要攪拌過度,想加入 核桃或巧克力豆的話,現在加入。
5. 180/180℃烤35~40分鐘,插入牙籤測試,沒有沾黏,拍拍蛋糕表面有彈性,邊緣有微微地離模就可以出爐了,出爐後在抹布或矽膠墊上面震一下就可以脫模了
✅ 原食譜用9*5*3寸(23*13*8公分)長方形烤模,烤55分鐘,使用不同的烤模,烘烤時間也會不同
✅熱熱階段的蛋糕還在進行後熟,先不要急著吃,等蛋糕完全涼透才吃,味道才完整。
✅切開裡面有黃色和白色的點點是香蕉的顆粒和白巧克力豆。
矮蕉好吃嗎 在 張子龍 TzuLu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問:有黃色有黑色矮矮胖胖又甜又好吃猜一個東西。
-
答:絕對不是香蕉也不是皮X丘更不是小X兵,而是統一布丁🍮
-
你小時候也很愛吃布丁嗎,尤其是那層黑色焦糖根本是布丁的靈魂!每次都故意留到最後一次吃掉,愛吃甜點的我超愛跑去7-11買個布丁來吃,真的是每個人小時候的回憶便宜又好吃,或是去飲料店買個布丁奶茶真的超讚!而且現在7-11居然就有賣布丁奶茶了!超級方便又好喝,如果你也愛布丁留言告訴我,我就⋯⋯⋯⋯⋯考慮一下請你吃布丁😂
-
#布丁 #布丁奶茶 #統一布丁 #統一布丁體驗 #pudding #現萃茶 #統一布丁純奶茶 #대만 #일상 #데일리 #오늘 #셀카 #taiwan #daily #photo #pic #likeforfollow #台灣
矮蕉好吃嗎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懷鄉文集《靠岸》第十一章 初遇基隆
「爺爺,你什麼時候搬到基隆來的啊?剛來基隆的時候,你對基隆有什麼印象呢?」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敏敏,以天真爛漫的稚音問我父親。原來她的社會課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要學生們訪問家人,談談他們所居住的城市,並做成一篇訪談紀錄。
對於剛到基隆的情境,父親有好多年不曾提起了,但孫女敏敏這麼一問,首次踏上基隆港岸的景況,竟像一部黑白的懷舊電影,一幕幕在腦海裡栩栩如生地呈現,每一塊場景、每一片景致、每一個接觸過的人、每一件發生的事,就像潺潺溪水般在心頭流淌滑過,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爺爺第一次到基隆的時候十七歲,才大妳七歲喔!那個時候的爺爺,是搭上美國第七艦隊的大軍艦,從浙江大陳島來到台灣基隆港……。」
1955年2月10日的清晨,父親搭乘的美國第七艦隊軍艦,經過一夜急航,天還沒亮就行抵了基隆港的外海,但船並沒有直接駛進基隆港,而是在外海下錨停泊。
鏘鎯鎯鎯鎯!
下錨時的巨大聲響,把睡在吊鋪的父親驚醒,美軍透過廣播,要船艦上的軍民著好裝做離艦準備。揉揉還沒有完全睜開的惺忪睡眼,心中滿是好奇的父親,穿好衣服,便跑到甲板,想要看看基隆長得什麼樣子。
當父親走出艦艙,上了甲板,景色灰濛,寒風刺骨,天空飄著細雨,父親心想:「這真是個巧合,我離開大陳島時,不算多雨的大陳島正在下雨,而來到基隆,也在下雨,難道這片雨是從大陳島一路跟過來的嗎?」
直到父親後來長住基隆將近四十年,這才知道,基隆是個雨天超過晴天的山城雨都,是台灣的西雅圖,另一個雨不停國。
天未亮透,父親從甲板上隔著濛濛天色遠眺基隆,父親非常驚訝,基隆的山頭竟烏壓壓地站滿了人群。
「基隆的人口真是多啊!竟能把一座座的山丘給佔滿呀!」這是父親看見基隆的第一個印象。但等到天空透亮、視線變得更好時,父親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遠方的山丘並非站滿了人群,而是一片片蒼鬱茂密的樹林。由於在大陳島上的山丘樹木相對稀落疏少,所以當父親看到基隆遠方丘陵上一叢叢的樹頭時,壓根沒有想到那是樹木,才會誤以為是人群。
當海上的薄霧漸散,天色明亮了,美軍軍艦這才又收起了錨,緩緩駛入基隆港第十八號碼頭,父親提著二大袋行李下船,初次踏上基隆這個山巒環繞、細雨霏霏的港灣城市,父親未曾想到,基隆與父親未來的大半人生,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這位小哥,你不用自己拿行李,我來拿就可以了!」一個穿著戎裝、年紀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兵,見到父親一下船,就趨前要幫父親提行李。
「這是我自己的行李,就不麻煩你了!」父親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不好意思麻煩人家,因此堅持自己提行李。
「大哥,你別為難我,我被長官分派來幫船上民眾搬運行李,你不讓我提,我回去反而會被罵。」少年兵也很堅持。
「那好吧!真是謝謝你,對了,你叫什麼名字啊?」父親滿懷感謝地問小兵。
「我叫南仔,啊!裡面裝什麼啊?怎麼那麼重!」少年兵一邊報名字,一邊要幫父親提起其中一袋行李。
原來父親的行李中除了衣物等細軟外,還裝著重達好幾公斤的古銅錢,所以特別沈重。
「不好意思,裡面裝了很多的銅錢,所以很重,你提不動二袋的,我們一人提一袋吧!」父親看個兒矮小的南仔沒有多大的力氣,便分回一袋行李自己提著下船。
「歡迎大陳義胞來台灣!歡迎大陳義胞來基隆!」基隆港岸邊,早已圍滿歡迎的群眾,一陣陣歡呼的口號熱烈響起,四處建築物的牆面貼滿了各式歡迎來歸的標語。對於基隆民眾的熱情,從沒見識過任何大場面的父親,顯得手足無措,加上在大陳島撤退時和家人走散,對於夾道迎接的群眾,反而令父親惶惶不安。
早餐還沒吃的父親有些餓了,看到路邊有個水果攤,攤上放著各式水果,有些水果是父親從未見過的,其中有一種外皮金黃、一根一根結成一串、每一根都細細彎彎呈長條狀的水果,立刻吸引了父親的注意,心想怎會有這麼奇特的水果?
「請問這是什麼東西?」父親趨前詢問水果攤的老闆。
「這叫香蕉。是台灣的特產,非常好吃,你要不要試試?」老闆以一種帶著濃重台語腔的國語說道。父親費力聆聽,才終於聽懂老闆在說什麼,事實上,父親自己講的國語也有很重的鄉音,兩人必須比手劃腳地才能聽懂彼此的意思。
「那一根要多少錢?」在好奇心與飢餓感的雙重驅使下,父親想買一根來吃。
「新台幣五角。」
「什麼,五角?這麼貴喔!」父親皺了皺眉頭。
「香蕉很稀有,所以價錢會貴一些,但真的很好吃,我保證你吃了不會後悔!」老闆眼神狡黠,拍胸脯向父親保證。
父親思索了一下,從行李中掏出一把古銅錢問:「我用這銅錢買好嗎?」
「銅錢?我不收銅錢,這東西在這裡不值錢啦!」老闆答道。父親這才知道,辛辛苦苦從大陳島背來那好幾公斤的銅錢根本不管用,老闆不收。父親只好拿出祖父羅啟明在大陳島時給他的一枚稱為龍圓的銀元。
「這個可以嗎?船上的軍官告訴我,一個龍圓約可以折換十元新台幣。」父親雖然嫌貴,但按捺不住少年人想嘗試一下的好奇心,也許真如老闆說的,這是很特別的東西才這麼貴。
「沒問題!沒問題!這個我收!」老闆喜滋滋地準備接下龍圓,此刻,一位綁著長辮子的少女從店門內走出來,她拉回老闆的手說:「阿爸,你又在欺負老實人了,人家是大陳義胞,政府說大家要歡迎他們、照顧他們,你都不聽話喔!」少女轉頭對我父親說:「香蕉在台灣很平常,你不要被我爸爸騙了!」
接著少女隨即拔了一根香蕉說:「這根我送你,算是替我阿爸向你賠不是!」
「妳又在多管閒事!」老闆碎念了一會,但好像拿這個好心腸的女兒就是沒辦法。
父親想拒絕這根免費的香蕉,但少女已經用她纖細的手把香蕉的外皮剝開,塞到父親的手上,父親猶豫了一下,這才吃了一口,厚滑的蕉肉入嘴,一股濃甜軟實的口感,好像把整根舌頭都包覆起來,父親驚奇萬分,忍不住說道:「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妳爸爸沒有騙我!真是吃了不會後悔!」
可能是父親的神情太過誇張滑稽,少女噗哧笑了出來。
在大陳島上別說沒有香蕉這種東西,就是一般的水果本身都是飄洋過海而來的奢侈品,有時會有一些商販從大陸挑水果來大陳島販賣,包括水蜜桃、山楂、楊梅等,但很少人會買水果來吃。在大陳島,小孩子都是去山上採摘大陳人俗稱「紅苗」的野莓、或者桑椹,充當零嘴來解饞。
「你怎麼還在這裡?大家都到報到處報到了啊!」一位大陳老鄉望見父親杵在水果攤前,過來催促父親快去報到,然後才會被分派到不同的安置所。
到了報到處後,父親在服務人員的引導下到被分配到基隆市中心、離田寮河不遠的仁愛國小安頓,那是安置一萬多名大陳民眾的其中一處安置所。
政府規劃出部分的教室,提供大陳老鄉就地打地鋪,生活起居都在學校裡進行。雖然離鄉後的忐忑心情並未平復,但由於政府的強力動員,同時呼籲基隆民眾要盛情歡迎大陳義胞,全力協助政府安置工作,因此來自各界捐輸的物資、糧食充裕,對父親而言,在仁愛國小短暫生活的期間,是他有生以來,最為「豐衣足食」的一段日子。
「哇!每一餐都有雞肉、魚肉、豬肉……。」父親對編在同一間教室的同齡老鄉阿富說。
「對啊,還有吃不完的菜,高麗菜、菠菜、蕃茄;無限供應的米飯,餐後還會配送熱湯,太不可思議了。」阿富也忍不住讚嘆起來。
大陳島是貧瘠的偏荒小島,物資非常貧乏,一般民眾的正餐主食是以地瓜為主,米飯並不常吃,肉類更是只有逢年過節才可能端上桌打打牙祭,在大陳島長大的父親,自有記憶以來,從來沒有這種日日「吃到撐」的飽足體驗。
初期父親幾乎是發了狠勁地猛吃,大魚大肉,一碗接一碗,能往肚子塞多少就塞多少,父親尤其愛吃豬肉,幾乎毫無節制地吃,好像想把有生以來少吃的肉食一次補回來,但不消幾天,父親竟也吃膩吃厭了。
「人就是這樣奇怪,沒得吃的時候,想吃得要死;現在有得吃了,竟然吃到厭食了。」父親感嘆著,從小生活在貧困的大陳島上,從未想過會有吃肉吃到厭膩的一天。
由於政府擔心對基隆環境不熟的大陳民眾,離開安置所後會發生爭端糾紛,為了方便管理,管理員於是下令,安置所內的大陳民眾未經允許,不得外出。
「我們溜出去走走吧!在這裡多無聊啊!」在安置所裡憋了好些天,年輕氣盛的老鄉阿富,終於按捺不住,無視管理員的禁令,要求父親陪他溜出去,在這座異鄉陌生的城市蹓躂探險。
「這樣好嗎?我們又不認識路!萬一迷路回不來怎麼辦?」父親向來個性敦厚保守,對於違背禁令的行為,猶豫不決。
「不會怎樣啦!我看管理員也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而且,你放心,我還會多找幾個人,大家一邊記路一邊玩,哪裡會這麼容易走丟的啦!」阿富說。
於是在阿富的慫恿之下,父親和幾個年輕的同鄉便偷偷溜了出去。
一行人好像古代人穿越時空來到現代城市一樣,對周遭每一件事物都感到新鮮有趣。基隆的港景山色、基隆街上的日式建築與寬濶道路、基隆人光鮮亮麗的穿著、來往川流不息的車輛、當地人說話的方式與神態,尤其閩南獨特的腔調,雖然聽不懂,卻在大夥的心頭,傳遞著一種異鄉的情調,處處引人入勝,令人心喜,這座熱鬧非凡的城市,遠勝於父親兒時記憶中的溫嶺縣城。
「告訴你們,前天我偷溜出來,發現一個好東西,我帶你們去嚐嚐!」其中一位早有偷溜經驗的老鄉說。
「到底是什麼好東西?」父親問。
「我帶你們去吃冰!」他得意地說。
「吃冰?你說的是冰?你騙人吧,現在這種天氣,又沒下雪,哪來的冰?」父親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我說的是真的喔!我知道有有一家店在賣冰,那冰叫做『冰淇淋』,我帶你們去吧!」那位老鄉言之鑿鑿,就差沒對天發誓。
大夥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跟著這位老鄉走到安瀾橋附近的一家冰淇淋店。
店家各遞了一支冰淇淋給老鄉們,父親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乳白色圓球狀的「冰」,嚐了一口,真的是冰,但又和冰不一樣,淡甜的香味,含在嘴裡滑滑潤潤,有如一觸即化的冰絮,這又是一項從未品嚐過的「天堂美味」。
在大陳島,冰這種東西只有在隆冬時才會以塊狀出現在市面,因為沒有任何的冷凍設備,只要天氣一暖,就變成一灘水了,更遑論對大陳島人而言,這一球一球美味至極的「冰淇淋」。
父親置身在這座處處呈現驚喜的城市中,盡情地品味他過去一生中從未體驗的每一件事物,也藉此相當程度沖淡了心中那股離鄉的愁情,以及與家人失散的憂悶。
又過了好些天,父親巧遇一位在駐防大陳島時,就住過自家祖厝的排長,那位排長曾對父親關照有加,和羅家人也都熟悉。
「排長,你在軍隊裡工作,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我在大陳島登船時,和家人走散了,你可否幫我打聽看看,他們在那裡嗎?」父親請求排長。
排長一口答應,隔天,排長在探得消息後通知父親:「你的家人都很平安,他們被安置在八堵的基隆高中。」
「太好了,你可以帶我去找我的家人嗎?」父親問。
「哦!這有點難,八堵離這裡還有一段距離,我暫時沒空帶你去八堵。但你也不用太著急了,我聽說,政府知道大陳義胞剛來時很混亂,分配安置時拆散了不少家庭,不久後就會重新分配安置所,你再等一下下吧!」排長拍了拍父親的肩膀,示意要他再忍耐一下。
父親想想,好像也只能等待了,至少得知家人都平安無恙,心裡總算踏實多了。
誠如排長所言,幾天後,政府又根據在大陳島所彙整的村里名冊,重新分配安置所,父親在大陳島所落籍的建國村,被重新分配到正濱國小安置,此刻父親才終於與祖父母全家團聚。但重分配後,也意謂羅家在基隆暫居的日子接近尾聲了,不久後,羅家就被政府再分配到花蓮的大陳新村,和上大陳島約一百多戶的老鄉們定居下來。
向基隆道別的時刻到了,父親和家人再次提起行囊,遵循政府的安排,遷移到台灣東岸另一處陌生的地方-花蓮。而17歲的父親在基隆這段短暫駐足的日子,原來也只是人生篇章的一段導言,二十年後,父親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考上基隆碼頭裝卸工人的工作,日復一日,不論晴雨,在港邊卸貨下船或扛貨上船,用自身勞力換取一家的溫飽,這工作一做轉眼就過了三十年,直到拉拔三個兒女大學畢業,各自成家立業。
基隆,這座時時飄著細雨的港都,它給予父親,乃至我們一家的哺育,早已遠遠超越了父親原生的故鄉-大陳島。
敏敏聽完爺爺悠長的敍述,雖然心領神會,卻似乎不知如何下筆記述所聽所聞,糾結的眉頭,一付傷透腦筋的憨樣,逗得父親發笑。我在一旁靜靜聆聽父親的回憶,歲月流金,彷彿感覺光陰正在指間輕輕地流逝,父親的過去,牽繫著我的現在,而我的現在,正引航女兒的未來,於是一代接著一代,家族的歷史,同時紀錄著時代的變故,像一條長河,源源流向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