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監造單位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監造單位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監造單位英文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蔡英文說:不要懷疑政府改革台鐵的決心。我們當然不懷疑,早就知道不會存在的東西,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清晨,又到週五。從交通部網站下載了《臺鐵 408 次列車和仁至崇德間東正線出軌事故行政調查報告》來讀,心情如窗外風雨。 報告封面寫著110年5月,檔案名稱卻是20210718 ——顯然這是一份事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花蓮地檢署持續追查台鐵太魯閣事故,今天約談台鐵花蓮工務段5名台鐵員工,還有監造工程單位聯合大地的安全衛生人員,要釐清是否有包庇等疏失。此外對於工程借牌疑雲,花檢在前一天,就大規模搜索並帶回14名相關人員——承包商東新營造黃平和、監工林長清等人,因違反政府採購法,凌晨分別以400萬元和300萬元交保。...
-
監造單位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09 20:49:50花蓮地檢署持續追查台鐵太魯閣事故,今天約談台鐵花蓮工務段5名台鐵員工,還有監造工程單位聯合大地的安全衛生人員,要釐清是否有包庇等疏失。此外對於工程借牌疑雲,花檢在前一天,就大規模搜索並帶回14名相關人員——承包商東新營造黃平和、監工林長清等人,因違反政府採購法,凌晨分別以400萬元和300萬元交保。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03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監造單位英文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蔡英文說:不要懷疑政府改革台鐵的決心。我們當然不懷疑,早就知道不會存在的東西,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清晨,又到週五。從交通部網站下載了《臺鐵 408 次列車和仁至崇德間東正線出軌事故行政調查報告》來讀,心情如窗外風雨。
報告封面寫著110年5月,檔案名稱卻是20210718 ——顯然這是一份事發後很快寫就,卻拖了兩個月才上網公告的報告。據媒體報導,還是因為在野黨要求才公布。
而這一拖,甚至拖過罹難者的百日。
#
34頁的「調查」報告分成五大面向,共整理出16項「疏失/疏漏」。五大面向分別是「施工計畫與各項文件審核與核定、主辦單位工程督導、工地人員管理、工地人員安全訓練、工地防護」。
16項「疏失/疏漏」中,有14句主詞是「花蓮工務段」,其中有11項主詞包含「專案管理單位」,6項包含「監造單位」。
剩下兩行的主詞才是「台鐵局」。
報告中談到交通部的疏失,是零。
#
該報告公布隔日,紐約時報刊出本案的調查報導 This Train Crash Killed 49 People. It Didn’t Have to Happen.
紐時訪談了官員、鐵路員工、承包商和安全專家,在提到包商李義祥的過失責任外,直指問題根源在「台鐵的系統性失誤」。
該文也特別引述,運安會對2018年普悠瑪事件的調查報告,並指出「台鐵並沒有徹底落實它所承諾的改進工作」。
#
再隔一天,Dcard 刊出「台鐵帶走我姊姊,現在台鐵要擊倒我們」一文,作者痛陳:台鐵提供的和解書內容,全盤否認自己對太魯閣事件的責任。
「有長眼都看的出來,今天就是你家發的工程,你家的車,你家賣的票,怎麼可能台鐵沒責任呢?」
該文提到,交通部5月21日就完成行政調查,但卻拖了58天,等許多家屬簽了和解書後,才把「這個寫滿了它過錯的報告...放出來」。
這份報告的遲到,在家屬眼中,是逃避卸責。但這份遲到的報告,在我眼中,甚至還沒能完整勾勒這起悲劇的行政責任。
#
那篇Dcard 文也貼出幾張對話截圖。圖中死者妹妹向台鐵提醒,官網「工作紀要沒有更新...也沒有看到安全改革內容」。
對話中台鐵代表很禮貌地表示,會把意見提交到「關懷小組」的工作會議檢討回覆。
交通部與台鐵沒搞清楚的是,家屬要的不只是「關懷」,而是「改革」的決心與行動。摯愛犧牲的痛,只有在能替其他人換來更安全的路時,才能稍感慰藉。
遺憾的是,不管是從報告的姍姍來遲,或咎責層級的侷限,我看到的都只有交通部的「閃躲」。
這種閃躲,無法讓我看見安全提升的盼望。」
監造單位英文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偶像劇有一句經典台詞:「#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幹什麼?」如今我們要微調一下這句話,並送給蔡總統,人民要的不只是道歉,而是改革,「道歉如果有用的話,#要執政黨幹什麼?」
蔡壁如 委員在昨天揭示了蔡英文總統過去4個月以來公開的道歉,#高達6次之多,國家元首公開道歉,代表了整個國家和人民,也代表了整起事件的嚴重性。但正如蔡壁如委員所說,除了不斷地重複「遺憾」、「抱歉」、「深表歉意」這些空泛的字眼外,我們看不見身為一國元首,蔡總統要如何解決問題。
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蔡總統道歉並宣示「#改革台鐵勢在必行」,但類似的話,早在2018年普悠瑪號事故就曾提過,而事故調查報告出爐,懲處名單最高層級只到台鐵副局長記過,更把事故工程的監造單位納入調查成員,而在罹難者家屬赴交通部抗議時,又無情地以拒馬將他們擋在門外。
蔡總統道歉的高峰期在5月,除了以黨主席身分為黨內染黑事件道歉外,513、517兩次無預警分區輪流限電引爆民怨,蔡總統接連道歉稱「#連我也很難接受」,同時要求台電徹查並公布報告,結果檢討報告至今仍躺在行政院裡等待核定,國家電網怎麼改革?國人通通看不到,只能看著時不時出現的「供電吃緊」新聞長嘆。
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蔡總統神隱多日後,終於在國產疫苗爭議不斷、高端疫苗第一根跌停後出面,對染疫病故的國人感到不捨與歉意;近來東奧選手搭乘經濟艙,蔡總統又為沒有妥善安排而道歉,但護主心切的綠營民代們群起為蔡總統卸責,彷彿當初霸氣宣示體育改革的不是蔡總統本人。
從候選人到總統,蔡英文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改革」兩個字,但執政6年來,台鐵改革、能源改革、體育改革,蔡政府一事無成,才會淪落到國家元首頻頻道歉,卻不改文青式的語言,通篇只講「很遺憾會檢討」,卻提不出任何具體作為,從網友們整理的「蔡英文道歉方程式」,就能看出蔡總統的道歉有多蒼白無力。
政治人物「#知錯」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能改」,否則一面道歉,另一面再配合側翼粉專、假帳號來攻擊反對意見,#這只是另外一種層面的傲慢,甚至是威權。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民眾黨「#打擊假消息」專區正式上線,歡迎分享,對抗抹黑抹紅的認知作戰 ✊️
https://www.tpp.org.tw/factcheck
監造單位英文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的事情就一直透露出國內的公務體系被選舉政治玩到多麼的窘迫,本文討論想針對幾個面向來討論:
1.本次工程案件背後所代表的公家機關的工程實力與遭受到的現實問題
2.探討工程完工後的後續養護問題
3.我國因民主選舉後,民眾逐漸民粹化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看這次的意外的工程告示牌 https://imgur.com/2kCyH59
監造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均非屬台鐵公司
亦非交通部的工程部門
這背後的涵義其實是代表著
現場施工時
其實主辦單位是不會每天到現場的...
那現場誰顧?
當然就是委外的監造單位去顧囉~
沒辦法
主辦單位的工程實務經驗不足或人力不足
無法每天去顧工地
所以才會委外監造阿
主辦單位偶爾去現場查核一下
或者施工時遭遇那些困難需要辦理"變更設計"時
才會由施工單位發文給監造單位
經施工單位與監造單位討論確定現在預算中的工項無法解決遭遇的施工問題時
監造單位再發文請主辦單位至現場會勘
此時主辦單位才會到現場
如果確實屬於需要追加預算的部分
那就要視追加預算的多寡
依比例的增加會勘次數
(OS:沒辦法,長官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一個一億多的工程,莫名其妙要增加5000多萬的預算,就算合理也要讓我知道發生什麼事吧)
依本次出意外的結果
我們知道工安的問題非常大
但是換個角度想
如果這次沒出事情的話
做這些工安的工項 (如:施作鋼軌樁或鋼板樁...等)
是否會讓人覺得浮編預算呢?
換句話說...
這個工安工項如果不編
並不會影響本案工程主體工程的進行
請問我該如何辦理"變更設計"呢?
我國的預算編列有個很好玩的特點
不說別的
說說最近最有名呢8年8,800億前瞻計畫吧
先問問大家
大家知道8,800億前瞻計畫的這個預算金額怎麼來的嗎?
相信沒人知道
附上WIKI的連結大家看一下 https://reurl.cc/9ZLyVj
從這個連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堆的計畫
但請問
這些計畫在當初喊出來的時候
細部設計都已經確定了嗎?
答案是:NO!!!!
這背後代表著是你的經費就這麼多錢了...
你必須在這麼多錢內
盡可能地完成最多最完美的工程 (OS:不然怎麼能讓民眾知道我幹了哪些事呢)
此時各單位開始規劃各自內部輕重緩急的案件
以滿足"預算執行率"
那問題來了
如果我的計畫有2億4千萬
我是要做一個工安滿分且工進緩慢的1億5千萬的工程與9千萬的工程呢
還是要做五個工安60分4千8百萬的工程呢
公家機關通常是會選擇後者
理由有以下幾點:
1.這樣能成立的案件數夠多,成果展現較為好看
2.4千8百萬的工程是在"公告金額以上,查核金額以下",被查核的機會較小
被上層單位查核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不說工地現場
光是一堆的文書作業就搞死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造單位與主辦單位了...
而且金額越大,被查核的層級越高
自然而然就越龜毛越刁鑽...
然後就有一堆寫不完的缺失報告....
3.如果其中一案遇到雷包商時,另外四案如果是一般正常包商
那整個單位的"預算執行率"就不會太難看
不過這個就很吃運氣了
所以整個預算能盡量壓縮就壓縮
工安的工項有編就好
至於編得夠不夠?
誰知道...
主辦單位都經驗不足或人力不足了
哪有能力判斷是否應該追加工安工項的預算呢?
此時上面再噴一句...
本單位預算不足,請監造單位確實評估是否需增加相關工項,勿造成浮編預算
如果此時你是本工程承辦的公務人員你會怎麼辦?
以下留給大家自行想像
上述這些都是非常真實的真實案例
而誰去當這些工程的承辦公務人員呢?
答案是...菜逼八公務人員
一個只領4萬多5萬薪水的工程類公務人員
莫名其妙就要背負如此重大的抉擇
要寫簽陳或事由誰知道怎麼寫
偏偏工安類的問題大多也都是潛在性風險
潛在性風險多大
根本也算不出來
也沒能力去算這些風險
更何況...
風險的意思是就算做到100%
也不代表你不會發生意外
那如果還是發生意外了怎麼辦呢?
(OS:媽的,越打越覺得台灣的工程類公務人員真的很可悲)
.
好的,大致說明了現在遇到的問題之後
我們來聊聊工程做完後
後續的養護問題吧
不管是宜蘭南方澳橋梁斷裂或者是現今自來水管線漏水率的問題
都是屬於養護的問題
我國政府不管哪一個執政黨都喜歡做工程
然而會重視作後續的維護卻很少...
橋梁漆一漆防鏽或者路面重鋪
這種看的見的養護工作很常見
但是南方澳橋梁鋼纜強度檢修等看不見的工程卻鮮少作為
為什麼很少做呢?
除了預算排擠問題外
再來就是會牽扯到擾民與得不到選票等問題上
請各位想像一下
如果你是執政者
你是會花5000萬去蓋一座漂漂亮亮的橋樑,並且辦一個盛大的啟用典禮
還是花5000萬去做全市區的橋樑檢修呢?
這個答案自己放心裡
這就是現在為什麼很多硬體設施
新的沒問題
但是過了幾年就一直出問題
甚至鬧出人命後再來抓戰犯的原因所在
.
最後再來討論
我國民眾越來越民粹化的現象
應該說
只要討論到統獨議題
內政問題就可以一概不管
明明勞工被砍七天假是很重要的勞工權益的議題
但是過了這麼多年
卻也沒人重視
明明能源政策也是很重要的國家發展議題
陳水扁時代一句停工就停工
馬英九時代一句封存就封存
蔡英文時代一句非核就非核
請問我國的未來50年發展白皮書在哪?
說好的減碳呢?
現在不就是用燃氣用碳排放去換核能嗎?
什麼?你說綠能可以取代?
靠那個不穩定的風,到了晚上就沒辦法發電的太陽能?
所以是要用不穩定的能源供應去拚未來的國家發展就對了?
說好的下一個發展產業呢?
說好的環島高鐵呢?
都沒有
沒有一個短中長期的發展白皮書
怪不得我們現在換一個政黨政策就換一次
這不就凸顯出了我國越來越民粹的現象嗎?
-------R.I.P.-----我是分隔線----給END的你----R.I.P.-------
這次的太魯閣號出軌事件
其實可以發現我國許多的內政問題
這件事情絕對不是交通部長辭職下台
或者行政院長辭職下台可以解決的
就算公投罷免蔡英文也沒用
這整件事情其實凸顯了我國民選後嚴重民粹化的問題
硬要說的話
現在的台灣彷彿二戰時的德國
運用選舉制度選出希特勒一樣
被凡爾賽條約壓榨過久的德國人
逐漸民粹化
你說希特勒是德國人的毒瘤嗎?
不
希特勒不過就只是民粹化後的德國的表徵罷了
屠殺猶太人、日耳曼人回歸...等等
不過就是民粹化的德國
回頭過來看看現在的台灣
不也一樣嗎?
什麼事情只要提到與中國友好就像過敏反應一樣...
明明與中國友好不是這麼前面次序的問題
但是更前面次序的問題一旦遇到中國問題就往後遞延
就算對中國議題是這麼前面次序的問題
也不見執政者要正面了當地優先解決這個問題
而在每次別人提出問題時
要大家先放下問題
先處理現在的狀況
風頭過後把敵對人打成友中人士
最後...問題依然沒解
一樣會產生工安事故禍及無辜
希望天佑台灣
不要再讓這種事情讓平民百姓們受苦受傷了QAQ 』
Re: [新聞] 台鐵出軌 日媒:暴露台灣基礎設施缺陷 https://disp.cc/b/163-dotk |新聞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28014150545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