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先知道你在哪,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You have to know where you are to get to where you want to go.
紐約哈哈哈 (Frances Ha), 2013
噪咖專欄:http://bit.ly/2Bjl3YH
#解憂電影院 No....
你必須先知道你在哪,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You have to know where you are to get to where you want to go.
紐約哈哈哈 (Frances Ha), 2013
噪咖專欄:http://bit.ly/2Bjl3YH
#解憂電影院 No.166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ㄤ水某你們好!我時不時會有一個煩惱: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空的人。
最常出現這樣煩惱的時刻就是在校小組討論結束之後,我是一個腦子慢嘴巴也慢的人,所以就結果面來看,我是一個不常在小組討論時發言的人,我自己也覺得我大概給其他同組同學感覺就是心不在此,在每次的討論之後我總是覺得非常挫敗,會覺得自己好像又在其他同學的心中成為一個雷人,甚至會微被害妄想覺得大家會因為我不擅小組討論就也不喜歡我這個人。
我想要再聊聊分數這件事,其實上了大學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好像變笨了、變得不會念書了,覺得自己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最佳範例,國中國小的課業大概還可以用小聰明應付,高中住校,有老師逼著我讀書,所以才能考到現在這個學校,可是上了大學之後就好像完全放鬆自己,有好幾次逼著自己找回以前讀書的感覺,可是總是堅持沒多久就半途而廢,覺得自己是不是其實不是讀書的料,只是小聰明+被逼+幸運而能考上這個學校⋯到現在快要畢業了,我覺得自己蠻渾渾噩噩的⋯如果現在問我興趣是什麼,我大概只能回答看韓劇、學韓文,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生活經驗太少,或許也是讓我變成空空的人的原因之一,可是我真的是一個很宅的人啊,一時半刻改不了的⋯
然後想再聊聊人生方向,在跟老師聊過之後就填了現在的系所。但是讀了幾年發現自己只有不討厭這個系的程度,快畢業了,現在要轉換跑道的話會有太多現實層面的考量⋯我覺得我應該還是會先在同領域工作,希望工作時自己能把握時間多思考,等到存一點錢之後或許就能去發展另一個方向也說不定⋯
我大概是個相對內向的人,我的導師曾對我說她覺得我交朋友重質不重量,直到現在還是如此,雖然這並不太困擾我,但是朋友中又有時間聽我講這麼多事的人真的有點看運氣,或者說面對面的話我會無法那麼完整的把自己的困擾講出來,打字或寫字對我來說是更好的方法,但是這樣的內容要我發在自己的社群網站上還真的有點害羞也擔心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在討拍,寫字的話其實只有抒發情緒,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很感謝有這個管道,謝謝你們花時間看這麼長的故事,很抱歉我好像沒有太明確的問題,所以可以不需要推薦電影沒關係,但很期待得到聽了很多別人的故事、又作為人生前輩的你們的寶貴意見!“ .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 .
這部黑白電影很特別,女主角Frances是由Greta Gerwig所飾演,而她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這個月即將上映,且在好萊塢好評不斷的《淑女鳥》,就是由她所編導的電影。被許多人稱之為文青女神。
Frances,27歲,舞者見習生。即將在失去好友與情人之後,開始轉大人。
與閨蜜住在一起的她,最愛的時光就是和閨蜜抽煙聊是非。就算是男友,她也是勉強在一起,找到機會就談分手。在工作上也沒有目標、沒有壓力,等待有天能夠正式登台表演,成為名副其實的舞者。
天真又神經大條的她,就在閨蜜訂婚並搬出兩人共享的公寓後,隨便找了幾個室友暫時分租住處,也就這樣定居了下來。好友越來越疏遠的同時,接踵而來的,是她在工作上的挫敗,在上司眼中,因為她的表現她不會是表演者首選,而Frances也拒絕了上司好意安排的行政工作,決定搬回家中,暫時到母校打工。不太會社交的她,接連碰壁,甚至還因為衝動,花了大半積蓄跑到巴黎玩,搞到自己精疲力盡⋯⋯ 你在大學時遇到的迷惘是很自然的,甚至許多人出了社會後好幾年,還在為這些問題煩惱。但恐怕我們這裡也不會有答案。
因為,你必須先省思自己的位置、自己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才能漸漸摸索出可能的方向,並且一路隨著自己的成熟,彈性微調。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比例問題。水某也是在27歲,獨自一人在英國寫論文時,才摸索出自己身在何處、想要去哪、怎麼達到自己的理想。那時候的我,工作了三年、身上背了一百多萬的貸款,即將回台面臨經濟最差的一年,很可能找不到工作(2008雷曼兄弟垮台那一年)。 在這麼淒慘的情況下,我梳理出了自己的價值與人生目標。一個人散步、讀書、放空、下廚、旅行⋯⋯我試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慢慢出現個雛形讓我去探索。
你會想要提問,也有自覺這些徬徨,是很好的,接下來就是要去觸發你的行動力,藉由一些體驗去摸索出自己的方向,而Frances就是一個很真實的人物。
畢業論文範例 在 Zass17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19是Queen的吉他手Brian May的生日, 今天滿74歲的壽星除了是位非常傑出的音樂家,這位畢業於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學者在學術界的成就也是令人敬重,身為天體物理學博士的他論文就是針對黃道塵的運行方向和行星繞行太陽的方向進行研究,Brian May對寓教於樂(這裡要念ㄩㄝˋ可能更貼切,因為我指的是音樂)很有使命感,這首由他創作收錄在A Night At The Opera中的39就是很好的跨界融合的範例
歌詞的背景是敘述因為地球宜人居的地方越來越少,勇敢的志願者為人類找尋能移民之星球而向太空探險,沒有煽情的依依不捨,不過淡淡憂傷的旋律依然述說著淒美,這是相對論中時間擴張(Time Dilation)的理論,於Year 39出發的探險隊回來後時地球已經過了百年的時間,在這人事全非的時空,只能在孫子的眼裏追溯並懷念愛人的神采。
狹義相對論指出,運動速度越快的物體,它的時間就過得越慢。這是相對於靜止的物體而言,移動較快的物體相較於移動較慢者,時間過得比較慢,對人而言就是比較不易變老。時間的計算公式大家用Google就找的到,只是這麼抽象的概念是不是用唱的比較能雅俗共賞? 而且歌詞還這麼不艱深喔
#英國研究 就是威
https://youtu.be/kE8kGMfXaFU
畢業論文範例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推薦序]
我的新書《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早期中國史與考古 李峰教授的推薦文。
〈從古代四川的歷史了解世界歷史的普遍過程〉
李峰
(哥倫比亞大學早期中國歷史和考古 教授)
欣聞胡川安先生大著《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即將由聯經出版付梓行世,這是一件喜事!胡川安先生從台灣來北美求學,八年寒窗,終於2017年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也就是這本書的英文稿),順利取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博士學位。回臺後工作之餘,及時修改並完成了此書的中文本,成爲他學者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這是我要首先向他表示祝賀的。胡川安先生命我作序,考慮到我和這本書有一些間接的關係,就不揣淺陋,欣然應允了。
我和胡川安先生認識,是他在麥吉爾大學的導師,著名的秦史學家葉山(Robin D.S. Yates)教授介紹的。那時川安是博士第三年,加拿大和美國制度相似,那就是要通過一個資格考試,才能取得作博士學位論文的資格。這種考試一般要選三到四個研究領域,而負責任的老師一般會指導學生選擇與下一步畢業論文有關係的領域,進行一到兩學期的系統學習,然後參加考試。葉山教授邀請我作川安中國考古學領域的指導教授,我接受了邀請。當時川安和我商定的總題目是“古代帝國的考古學”(Archaeology of Ancient Empires),目的是系統學習怎樣從考古的物質證據來研究帝國。在這個總題目之下我們設定了四個專題:1)“羅馬化問題”;2)帝國的比較考古學研究;3)“中國早期帝國的考古學”;4)“畫像石墓”。每個專題之下都有一個長長的書單。我過去常常用這種設方法指導學生,原因是它一方面可以涵蓋博士論文所需的一方面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將來工作後這個書單可以很容易地變化成一門課的内容。不同的是,我們的學生一般自己去讀這些書,然後考試即可。而川安方面則有葉山教授的嚴格要求,即學生必需階段性地和老師討論這些書的内容。這樣我們就約定每月見一次面,每次兩小時,共討論四次。地點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肯特大樓我的辦公室。
這樣,2012年秋季,胡川安先生每個月從蒙特利爾(Montreal)來紐約一次,共四次。每次往返要穿越美加邊境不説,乘坐灰狗巴士(也是我當學生時的常用交通工具)單程車程加上中途休息大約要九到十個小時,往返兩日,非常辛勞。這使我心中感到多有不忍。這也常常讓我想到哥大歷史上的一件往事,或者説是憾事。1947年著名的經濟學家波蘭尼(Karl Polanyi)被哥倫比亞大學所雇傭,那時的美國正是極右的麥卡錫主義興起的時代。波蘭尼的夫人因爲是前奧地利共產黨黨員,所以她被拒絕美國簽證。無奈之下,波蘭尼夫婦只好把家安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而波蘭尼自己則每周從多倫多乘飛機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大學上課。但是,波蘭尼在哥大期間以“古代帝國的經濟”項目申請到福特基金會的一大筆資助,設立了古代經濟史的講座。也正是這個講座開創了古代經濟史的研究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學者,其中就包括給他做助教,後來成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的摩西·芬裡(Moses I. Finley)。川安雖然年輕些,但是他那種爲了學術而遠程跋涉的精神也是非常可貴的。況且他每次到紐約之前,都會認真地將自己這一個月讀的書寫一份提要發給我,這樣我們見面時就可以集中討論那些最重要的或最直接有関的著作。我想,有了這種不畏艱難,孜孜不倦精神,他將來一定還會有作爲的。
2012年12月6日,我受麥吉爾大學邀請赴蒙特利爾參加胡川安先生的博士資格考試。同時擔任考試委員的還有葉山教授和麥吉爾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Kenneth Dean教授。不出所料,川安在考試中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我的一部分,他幾乎是圓滿的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還記得考試結束以後,葉山教授對我和Dean教授講,他參加過哈佛等校的多次博士考試,哈佛的學生也做不到川安這樣的出色表現。做為老師是不會多誇自己的學生的,葉山教授能這樣講,可見情況特殊,他内心是十分滿意的。
胡川安先生這部大著,簡而言之,反映了美加地區博士論文的典型設計,即主題突出,行文流暢。整本書的目的是爲了解決一個主要問題(即Research question),而書裏的章節則是圍繞著這個中心的問題來展開的。這和中國大陸或台灣乃至日本常見的博士論文是不太一樣的,後者往往是對一個專題的有關資料的徹底清理,並在此基礎之上得出相關結論。
以問題為導向的著作有目的明確,結構緊凑,主題一以貫之的優點。胡川安先生這本書的中心問題是:四川地區的古代文明是否是與黃河中游為中心的早期中國文明相區別的一個獨立的文明?如果是,四川地區是怎樣由一個獨立的文化區通過秦漢早期帝國的殖民逐漸變成中華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關於這個問題的前半問,我想現在研究早期中國文明的學者都會同意川安的觀點,即四川地區青銅時代的古代文明是一個有獨立起源,並自成發展體系的獨立文明。關於這個問題的後半問,不同于過去中國史學中已經固化的“漢化 ̶ 蠻夷化”的兩極視點,作者采取被征服者的視點,强調被征服者的主體積極性(Agency),從而揭示了一個複雜和動態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中本地人口對於作爲殖民者的秦漢帝國采取了多元的態度:有抵抗,有合作,也有消極對抗,更有人利用帝國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其他制度性的便利條件(如對更遠地區所謂“西南夷”的殖民)和商業機會,巧妙地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謀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後一點上,特別是書中第三至四章對秦漢帝國治下的四川地區社會變遷和經濟活動的分析非常精彩,可以當作早期帝國的一部地方經濟史來讀。而書中第六章更是將前幾章四川地區在宗教和文化上獨特個性的討論落實到了物質文化的證據之上。這些均是本書的精彩之處。相信讀者會和我一樣從本書中學到很多知識。
更應該指出的是,本書所研究的問題有著廣闊的歷史普遍性,也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最常見的一個歷史過程(Historical process)或現象。遠到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殖民活動或周人在山東地區對所謂東夷民族的殖民活動,近到明、清帝國在雲貴高原的殖民統治,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胡川安先生能用豐富詳實的文獻和考古資料來揭示這個過程中複雜的動態機制(Dynamics),從而提供一個典型的研究範例,這對世界史的研究也是有很意義的。如果說這部大著尚有什麽可改進的地方,那就是在大的歷史背景中的一種更强的比較視角。譬如,青銅器技術出現於西亞並逐漸在歐亞大陸傳播;中國的黃河中游社會在公元前三千年下半接受這個技術后,很快發展出了一個複雜和龐大的技術體系,成爲之後商、周國家的基礎。從這個大的背景看,四川地區無疑是這個大的體系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在由黃河流域傳來的青銅器技術的影響下實現了本地社會的飛躍,從而進入了早期國家時代。另如,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是非常不同的政體,其擴張過程和造成的影響也很不一樣 ——秦漢帝國的擴張主要表現在隨領土延申官僚體系的擴張。里耶秦簡表明秦帝國的地方官僚組織大量缺員,這種官僚體制在地方的擴張對於四川這樣實行嚴格殖民統治的地區社會一定有很深遠的影響。關於這些問題,作者均可以是在今後的研究中繼續探索。只要有一部好的研究著作,才可能有機會讓它變得更好!
2020年12月19日於紐約森林小丘家中。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畢業論文範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一個從事研究暫時未進入臨床工作的醫學系畢業生,我深知專業能力的必要性。「會」與「不會」之間鴻溝之巨大,然而那些醫師看似理所當然的研究能力,在醫學系七年的生涯中很難有機會系統性地學習。
這是堂高效率的課程,想必因為講師們都熟悉「醫事人員又忙、又累、又沒空」的學習處境,課程設計走「極簡重點風」,不講廢話、不裝高深、不賣弄學問、不會用到的就不講。
講義設計人性化,白話到像遊戲攻略一樣好懂,統計軟體看著照著操做幾乎不用動腦就能完成。
最重要的是,實作時間兩個半小時還真的能跑出投稿等級的圖表。(然而那天我還半信半疑,課後回家照著跑了自己的 data,才確定自己真的已經能獨立操作。)
體貼的課程設計也令我大為讚嘆,從課程安排到現場硬體設備都相當前衛。課前提前將上課作為範例的 paper 寄給學員事先閱讀,上課當天也提供彩色紙本。
講師群竟然將大家的課前問答,整理成文字回覆,在課前發送,也鼓勵課後提問,承諾會整理成問答集給大家。課中隨時有助教協助軟體使用相關問題,課間提問時間也相當充足。
上完課覺得踏實許多,也對未來要如何重新著手計畫有信心。就算之後沒有主導大型的 meta-analysis,也能以合作者的身分加入研究。
這是一堂可以節省大量摸索時間的課程,適合所有沒空的你 / 妳。
6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接受報名中
瞭解課程|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無經費、無資源者的起步首選。
🚩 省去初學者的試誤成本,帶你跨出最困難的一步!
【特別公告】好評加開,把握機會!
新思惟熱門課程,2021 上半年三梯次釋出皆迅速額滿。
多人候補中,別再錯過。
🎖 【共享榮耀】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 CRP/Alb 對頭頸部癌症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Diagnostic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頷牽引術對長期矢狀面前後徑之影響的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最新梯次|6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瞭解課程|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年度回顧】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
🎖 2021 年 1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84 篇發表,其中 13 位是首篇論文發表!
⠀⠀
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
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
【學員評價】
「從對課程半信半疑,到一口氣報名兩堂課。」
「講師們毫無保留的教學,完全掃去我的擔憂!」
「拖了一年才來,參加新思惟絕對不後悔。」
「新思惟講師們的經驗分享,別的地方聽不到。」
我要發表|6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立即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