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甲狀腺球蛋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甲狀腺球蛋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甲狀腺球蛋白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025的網紅甲狀腺醫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位中壯男性,5年多前接受了全甲狀腺切除,病理檢查是乳突癌及淋巴轉移,初次放射碘120mCi治療後1年發現有右側的頸淋巴腫大,而血液中的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持續陽性,偶而上升,再次手術切除淋巴,再次放射碘120mCi治療後似乎沒有看到這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下降,正子檢查果然看見了右側...
甲狀腺球蛋白 在 營養師|薇礦營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34:52
身邊有人甲狀腺機能亢進嗎? 一起來了解甲亢~ 甲狀腺是什麼? ﹋﹋﹋﹋﹋﹋﹋ ✔️是一個內分泌器官 ✔️蝴蝶狀、包覆在氣管前 ✔️分泌甲狀腺素(T3、T4) ✔️控制人體新陳代謝 為甚麼會甲亢? ﹋﹋﹋﹋﹋﹋﹋ 因為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所導致 甲狀腺素分泌過...
甲狀腺球蛋白 在 Graceip 葉佩雯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13:15:04
感謝朋友們的關心!知道你們好擔心!看見我這半年好腫脹有些以為我懷孕有些以為我水腫又以為我肥咗,好啦!解釋比大家聽。 從新年起身體開始唔舒服腫脹,直至朋友說你頸部一邊好腫凸了出嚟,當時還以為水腫淋巴塞咗!點知越來越腫,不停通淋巴做機都唔work!又跑了去看中藥但沒有大改變!又去腫瘤科檢查,照了超聲波...
甲狀腺球蛋白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位中壯男性,5年多前接受了全甲狀腺切除,病理檢查是乳突癌及淋巴轉移,初次放射碘120mCi治療後1年發現有右側的頸淋巴腫大,而血液中的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持續陽性,偶而上升,再次手術切除淋巴,再次放射碘120mCi治療後似乎沒有看到這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下降,正子檢查果然看見了右側的頸部淋巴有吸收葡萄糖,病友不願再手術了,去年底拜託RFA名醫鄭醫師,妙手處理後再用正子影像追蹤,腫瘤不見了,感謝鄭醫師拆彈成功。
甲狀腺球蛋白 在 劉漢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甲狀腺,及時做保健
【甲狀腺的位置】
甲狀腺是身體的內分泌器官之一,位於脖子中間甲狀軟骨的下方,包著氣管分成左葉和右葉。甲狀腺的形狀像張開翅膀的蝴蝶,左、右葉像大拇指的大小,整體重量約15至20公克。
甲狀腺由數百萬個濾泡細胞組成,食物中攝取的碘離子進入濾泡細胞後,會被氧化並連接到甲狀腺球蛋白上的酪胺酸,形成單碘酪胺酸和雙碘酪胺酸。單碘酪胺酸可以和雙碘酪胺酸形成三碘甲狀腺素(T3),雙碘酪胺酸可以和雙碘酪胺酸形成甲狀腺素(T4)。
腦下垂體分泌的甲狀腺刺激素(TSH)可以讓甲狀腺素釋放到血液中。血中的甲狀腺素大部分跟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只有游離的甲狀腺素才能進入細胞中發揮作用。
【功能異常的疾病】
甲狀腺素與細胞的代謝有關。甲狀腺素太多(功能亢進),可能會容易緊張、怕熱、容易流汗、心跳變快、心悸、呼吸困難、胃口增加、體重減輕、手抖、失眠、月經不規則等。甲狀腺素不夠(功能低下),可能會容易怕冷、聲音沙啞、皮膚乾燥、體重增加、便秘、容易疲倦、心跳變慢等。
最常見甲狀腺亢進的原因是葛瑞夫氏病(Graves’ disease),是身體中的抗體刺激甲狀腺製造太多甲狀腺素所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可能是甲狀腺萎縮、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手術等造成。
如果甲狀腺亢進沒有治療,可能會引起心律不整、心臟衰竭、骨質疏鬆症等。甲狀腺低下則可能造成高膽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從抽血檢驗甲狀腺素和甲狀腺刺激素的濃度就能知道。
【甲狀腺結節】
另一種常見的疾病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就是甲狀腺有腫塊的意思,可以是單一顆結節,或者多發性結節。甲狀腺結節的盛行率很高,大多數是良性的,然而其中有些人是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前十名。如果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到可疑的結節,可以用細針穿刺來做組織的採樣。若是高度懷疑惡性的結節,則需要手術後用病理切片來判定。
【世界甲狀腺日】
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甲狀腺日,希望藉由世界甲狀腺日的活動讓大家認識甲狀腺疾病。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在今年5月29日週六下午,於萬芳醫院舉辦甲狀腺專題講座。主題包含甲狀腺結節、甲狀腺機能異常、甲狀腺疾病的飲食建議等,歡迎民眾來共襄盛舉。
【5 月 29 日的活動,因為疫情變化的關係,暫停舉辦】
甲狀腺球蛋白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的門診爆量的原因之一是有幾位極資深的病友突然回來了。
有一位病友10多年的病史,當年手術後病理診斷1 cm 乳突癌,沒有淋巴轉移,當時和病友討論後安排30毫居里放射碘治療,病友的後續追縱甲狀腺球蛋白Tg<0.2,甲狀球蛋白抗體陰性,頸部超音波在台灣東部的診所有位內分泌專科W醫生幫忙追縱,但是最近這位病友被W醫師轉回我們醫院,優秀的學弟L醫師幫忙安排放射碘全身掃描,竟然看到甲狀腺床有些微的吸收,但是Tg 並沒有上升,W醫師建議再放射碘治療,我其實不太贊成,原本低風險的甲狀腺癌在適當的治療後,達到Tg<0.2(即使刺激也沒有上升),即便是在頸部一點碘吸收,並無再治療的絕對必要,反而是超音波有疑似復發應該是需要穿刺抽吸細胞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