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產業分析師課程2023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產業分析師課程2023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產業分析師課程2023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產業分析師課程2023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高盛外資分析師去年講 #聯電(2303)也神準, 今年能否再來一次? 隊長幫同學們整理,聯電法說會一點基本資料, 給大家參考~ ✔️大和:聯電法說會摘要2021.07.28 公司強調(以下內容好像在聽台積電(2330))5G、DT、IoT、EV mega trend龍系金A!真的沒有看到景氣/需...

  • 產業分析師課程2023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30 09:59:40
    有 921 人按讚

    高盛外資分析師去年講 #聯電(2303)也神準,
    今年能否再來一次?
    隊長幫同學們整理,聯電法說會一點基本資料,
    給大家參考~

    ✔️大和:聯電法說會摘要2021.07.28

    公司強調(以下內容好像在聽台積電(2330))5G、DT、IoT、EV mega trend龍系金A!真的沒有看到景氣/需求轉折,目前每個製程都滿的不得了,N28占比將持續提高(EBITDA GM較高推升整體毛利率),再加上漲價反應公司價值,不論是營收、GM都將繼續成長,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2022年底,需求成長> 供給成長趨勢不變。

    Q2營收509億元(季增8%、年增15%);GM 31.3%、OPM 22.2%。N22/28占營收比20%,產能利用率100%+,EPS 0.98元,wafer出貨片數(8”)2.4m。

    Q3 guidance:出貨量成長1%qq、價格增加6%qq、GM mid 30%、UTR 100%+。

    2021 capex重申$2.3b,未來2年折舊每年下滑<5%,2Q23 P6廠建廠主要費用會提在2022年,2021年只有一點點。 Opex ratio維持在30%營收,絕對金額會增加但嚴控比率。

    2021年、2022年靠去瓶頸擠出3%/6%yy產能。2021漲價預估10%~13%(mix+漲價),2022年強勁需求持續。

    ✔️元大投顧:聯電Call Memo 2021.07.28

    1.重點摘要:
    ● 2021年Q3/2021年財測:晶圓出貨增加1%~2%,美元計ASP增加約6%,GM~35%,CUR 100%,2021年Capex 維持2.3 US bn。
    ● 全部製程的產能都已經滿載,CUR都超過100%。28nm需求很好,長期會讓EBITDA margin有提升空間(28nm相比其他製程有更高的EBITDA margin),也會讓GM有提升空間。
    ● 2021年產能可以增加3%,2022年還可以再增加6%。2021年Q2 ASP增加是調漲價格和產品組合改善各占一半,021年Q3 ASP增加主要是因為12”和8”調漲價格。

    2.營運概況與展望:
    ● 2021年Q2 營運成長來自5G採用率提升和數位轉型,CUR超過100%,ASP增加約5%,晶圓出貨量增加約3%。28nm應用未來將持續增加,包含4G/5G相關產品、數位電視等。
    ● 2021年Q3營運動能來自5G和EV,晶圓出貨和ASP都將再增加,12”和8”產能緊缺將持續,毛利率將因為產品組合改善和漲價,仍有再提升空間。除了28nm外,聯電22nm營收比重也將提升,主要來自OLED DDI、RFSOI和Image application。
    ● 12吋產能增加,約當8吋產能3Q21約增加1%。季產能為2,387千片,相較2Q21的2,370千片增加。
    ● 2021年Q3/2021年財測:晶圓出貨增加1%~2%,美元計ASP增加約6%,GM~35%,CUR 100%,2021年Capex 維持2.3 US bn。

    3. Q&A:
    Q1:28nm和40nm似乎很緊,P6的產能可以選擇哪些?
    A1:P6的產能主要28nm,但未來可以升級到22nm。除了28nm以外也有一些40nm的產能。Capex會很謹慎,會確保有客戶支持。

    Q2:價格看法?
    A2:不評論價格。2021年Q4需求仍會很強勁,客戶也意識到產能的重要。新的green field fab建置需要2年,2020年~2025年晶圓代工將因為5G、HPC、EV、IoT而快速成長。關於價格回落部分,不評論價格,但會透過現在產能緊缺的機會調整好產品組合。

    Q3:LTA?
    A3:LTA讓新產能可以維持健康的CUR,細節不便透漏,但LTA有很嚴謹的規畫,確保UMC營運成長。

    Q4:股利政策?
    A4:Pay out ratio不小於60%,股利發放跟著EPS成長一起增加。

    Q5:GM?
    A5:主要是漲價和產品組合變好,未來LTA會保障2023年P6的營運。

    Q6:P6以外的ASP在down cycle怎麼辦?
    A6:還沒看到其他產能價格有回落,但已經準備好應對這些狀況,不能保證未來沒有下降循環,聯電會持續優化產品組合。

    Q7:28nm和14nm有tech gap嗎?
    A7:對於自己有的製程競爭力有信心。客戶能接受漲價也是因為聯電的產品有競爭力。

    Q8:中國廈門廠狀況,有擴產28nm的計畫嗎?
    A8:長期GM、OPM、ROE展望? 廈門26.5K/wpm的產能已經滿載。GM會因為產品組合和價格影響,會持續改善毛利率。

    Q9:28nm營收比重還有提升空間嗎?45nm營收比重是不是會下滑?A9:全部製程的產能都已經滿載,CUR都超過100%。28nm需求很好,長期會讓EBITDA margin有提升空間(28nm相比其他製程有更高的EBITDA margin),也會讓GM有提升空間。

    Q10:2021年Q3 ASP增加6%是來自哪?
    2021年Q2 ASP增加是調漲價格和產品組合改善各占一半,2021年Q3 ASP增加主要是因為12”和8”調漲價格。

    Q11:福建晉華對財務有影響嗎?
    A11:沒有。

    Q12:去瓶頸能增加的產能有多少?
    A12:2021年產能可以增加3%,2022年還可以再增加6%。

    Q13:P6主要是28nm和22nm而已嗎?未來可以升級到14nm?
    A13:可以升級到14nm。P6擴產選擇28nm聯電認為會是正確的選擇,根據客戶的反饋,28nm未來需求會很強。目前還沒有看到14nm應用有大幅度成長,未來如果有好的時機不會排除切入。

    Q14:日本12M廠GM?
    A14:GM會in line公司平均。

    Q15:對於到2022年的需求看法?
    A15:已經掌握2022年的實質需求,會持續和客戶密集溝通,雖然每個客戶有不同面向,但整體因為EV、5G等大趨勢帶來的強勁需求沒有改變。

    Q16:ASP增加加速(2021年Q1 3%、2021年Q2 5%、2021年Q3 6%),2021年ASP會增加多少?
    A16:2021年ASP目標增加10%~13%。2021年Q4需求結構性增加仍會持續。

    Q17:Capex明年也是2.3 US bn水準嗎?
    A17:P6會使用3.X US bn Capex,ramp時間會在2023年Q2。2022年的Capex會再之後給guidance。

    Q18:客戶為何要從8”轉到12”?
    A18:正常的migration會因為技術進步而發生,現在如果要為了產能而把8”轉到12”效果會很小,因為所有製程產能都很緊。

    Q19:車用營收占比?未來會占多少?GM和公司平均相比?
    A19:目前占比10%以下。車用營收相比去年增加20%,因應緊急需求。車用GM會有合理的ASP水準。

    Q20:車用要什麼時候會超過10%?
    A20:EV是很重要的成長動能,silicon content會持續增加,未來後勢看好,對於何時超過10%要邊走邊看,絕對金額會持續成長。

    Q21:公司平均GM增加太快了,P6 margin會不會比公司平均低?
    A21:長期會達到公司平均。

    Q22:5G需求來自?
    A22:5G會帶動WiFi 6、ISP、OLED DDI等應用成長,MCU和PMIC也會隨後跟上。

    Q23:最近GM增加太快了,長期GM展望如何?
    A23:會因為價格和產品組合增加GM,長期GM仍會持續改善,但無法給guidance,因為這相當於給ASP guidance。

    Q24:CUR怎麼達到100%以上的?
    A24:其實是100%,寫100%+是想表示產能利用率真的很高。

    Q25:2023年折舊狀況?
    A25:現在很難預測,設備的lead time很長,不確定性因素仍多。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冬季現場班(10~12月)→ https://reurl.cc/Ag3GpY
    ✔️冬季直播班(10~12月)→ https://reurl.cc/qmYMog

  • 產業分析師課程2023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11 00:32:25
    有 0 人按讚

    2020年Gartner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智慧空間將持續推動科技發展

    HsuannHsuann 發表於 2019年11月01日 07:30

    Gartner 近日提出2020年企業必須了解的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分別為超級自動化、多重體驗、專業知識的全民化、增進人類賦能、透明化與可追溯性、更強大的邊緣運算、分散式雲端、自動化物件、實用性區塊鏈以及人工智慧安全性。

    Gartner 副總裁暨傑出分析師 David Cearley 指出:「2020年 Gartner 十大策略科技趨勢均圍繞著『以人為本的智慧空間』這個核心概念,也是現今科技發展最重要的面向之一。從思考科技對顧客、員工、商業夥伴、社會或其他重要利益關係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企業採取的所有行動都是為了直接或間接影響這些個人和群體,這就是『以人為本』的做法。」

    David Cearley 進一步指出:「建立在以人為本概念上的智慧空間,代表人類與科技系統能夠在日益開放、互聯、協調、智慧的生態系統中進行互動的實體空間,結合個人、流程、服務和物件等多項元素,創造出更身歷其境、高互動率及高度自動化的體驗。」

    根據 Gartner 定義,策略性科技趨勢是指正處於有所突破或崛起狀態,且未來可能帶來廣泛的顛覆性影響與更多應用的趨勢;此外,策略性科技趨勢同時也具有快速成長、變動性高且將於未來五年內到達引爆點的特性。

    超級自動化

    超級自動化(hyperautomation)是結合多種機器學習(ML)、套裝軟體和自動化工具來完成工作的過程。超級自動化不僅涵蓋了豐富的工具組合,也包含自動化本身的所有步驟(發現、分析、設計、自動化、測量、監控與重新評估),其重點在於了解自動化機制的範疇、這些機制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進行機制的整合與協調。

    超級自動化趨勢起源於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但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外,還需要結合各種工具來協助複製任務流程中人類參與的部分。

    多重體驗

    到了2028年,使用者體驗將在使用者對數位世界的感知和互動方式兩個面向發生重大轉變。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混合實境(MR)改變人們感知數位世界的方式,而對話式平台正在改變人類和數位世界互動的方式。這種感知與互動模式的轉變,將在未來帶來多重感官與多重模式的體驗。

    Gartner 研究副總裁 Brian Burke 指出:「未來體驗模式將從『精通技術的人』轉變為『理解人類的技術』,人機互動將由人類轉由電腦來處理。這種與使用者進行多重感官互動與溝通的能力,將創造出一個能傳遞更細緻訊息的環境。」

    專業知識的全民化

    專業知識的全民化是指透過徹底簡化的體驗,且在無須接受密集又昂貴培訓課程的前提下,協助人類取得專業技術知識(機器學習、應用程式開發)或商業領域專業知識(銷售流程、經濟分析)的管道。專業知識全民化的例子包括「公民參與」(citizen access,如公民資料科學家、公民解決方案整合者)、公民發展和無程式碼模式的演進。

    Gartner預測到了2023年,專業知識全民化的趨勢將在四大面向加速發展:

    資料與分析技術的全民化:從以資料科學家為對象,擴大到適用於專業開發人員的普及工具。

    開發的全民化:利用人工智慧工具自主開發應用程式。

    設計的全民化:隨著更多的應用程式開發功能實現自動化,低程式碼、無程式碼的場景將持續增加,賦予公民開發人員更多能力。

    知識的全民化:非IT專業人員透過工具和專家系統,應用超出自身專業能力及訓練的專業技能。

    增進人類賦能

    增進人類賦能(human augmentation)是利用科技來增進人類在體能和感知力上的機能,並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驗,其中體能增進是藉由在人體內植入或配戴科技元件(穿戴式裝置)來增進人類的機能;而認知增進則是透過傳統電腦系統及新興智慧空間中多重體驗介面的資訊和應用來實現。

    在未來十年,隨著個人開始追求自身機能的增進,人類體能與認知的增進技術將會變得越來越普遍。這將創造一股全新的「消費化」(consumerization)效應,員工將持續增進自身的機能,並進一步拓展到辦公空間的優化。

    透明化與可追溯性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個人資料是非常寶貴且必須受管控的,而企業也體認到保護和管理個人資料的風險日益增加,因此各國政府同步實施嚴格立法來確保企業組織確實做到這一點。透明化與可追溯性已成為支持這類數位倫理及隱私權需求的關鍵要素。

    透明化與可追溯性指用於符合監管要求、遵守人工智慧和其他先進科技應用的道德規範,並修復外界對企業信任的各種態度、行動及輔助的技術與措施。企業建立透明化和信任感時必須專注下列三個領域: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個人資料的隱私,所有權和控制、符合倫理的設計。

    更強大的邊緣運算

    邊緣運算是一種運算拓樸,能將資訊的處理、內容的收集與傳送都保留在靠近該資訊來源處,嘗試讓流量和處理工作都在本機進行,目的在縮短延遲時間、發揮邊緣功能並賦予邊緣端更大的自主性。

    Brian Burke 表示:「目前邊緣運算多半著重於物聯網系統的需求,為製造或零售等特定產業提供離線或分散式功能給嵌入式物聯網系統。然而運算資源日趨成熟並走向專業化,加上資料儲存量的增長,使邊緣端的功能日漸強大,邊緣運算也將成為幾乎所有產業和應用的主導要素。特別是機器人、無人機、自駕車和執行系統等各種複雜的邊緣裝置,都將加速此轉變。」

    分散式雲端

    分散式雲端是將目前集中式公有雲服務分散到不同地點,並由原來的公有雲供應商繼續負責雲服務的營運、治理、更新與升級。這代表大部分公有雲服務所採用的集中式模式將進行轉變,為雲端運算開創全新時代。

    自動化物件

    自動化物件是利用人工智慧讓過去由人類負責的某些流程得以自動化的物理裝置,最典型的自動化物件包括機器人、無人機和自駕車/船與相關設備。它們的自動化程度超越了僵化的程式設計模組,並能利用人工智慧執行各種先進行為,以更自然的方式和四周的環境與人類互動。隨著技能提升、法令開放和社會接受度增加,自動化物件將逐漸被用於不受限制的公共空間。

    Brian Burke 表示:「隨著自動化物件數量大增,獨立的智慧物件將逐漸轉向成群的協作型智慧物件。這些同時運作的多種裝置,有些需有人力從旁協助,有些已可獨立運作、無需人類參與;而不同種類的機器人可以在同一個裝配流程中同時運行。舉例來說,在貨運市場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可能是使用自駕車將包裹送到目的地,藉由車上的機器人和無人機,確保包裹最後可以安全送達。」

    實用性區塊鏈

    區塊鏈可在各個商業生態系統間建立信任,透明化地進行跨業務生態系統的價值交換,並有機會降低成本、縮短交易結算時間和改善現金流,因此在重新塑造產業樣貌極具潛力。

    當資產可追溯來源時,將大幅降低被偽造品替換的機率;在其他領域也極具價值,包括追蹤食物在整條供應鏈中的足跡以辨識污染來源,或追蹤個別環節來協助產品召回。除此之外,區塊鏈還可用於身份管理;而區塊鏈中的智慧合約能讓系統在事件發生時自動觸發行動,例如在每次收到商品時能自動執行付款。

    Brian Burke 指出:「擴充性和互通程度不足等各種技術問題,讓區塊鏈在企業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儘管存在這些挑戰,區塊鏈擁有顛覆產業和推動營收增長的巨大潛力,因此就算是認為區塊鏈在短期內不會快速普及的企業,都應開始評估這項技術。」

    人工智慧安全性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持續用來提升各種應用場景中人類決策的能力,雖然這為實現超級自動化和使用自動化物件進行業務轉型帶來了龐大的商機,但同時也因為智慧空間中的物聯網、雲端運算、微服務(microservices)以及高度連網系統受攻擊機率大增,為安全團隊帶來諸多新挑戰。安全和風險主管應將重點放在以下三大關鍵領域:保護人工智慧系統、利用人工智慧強化安全防護,以及做好攻擊者惡意使用人工智慧的準備。

    資料來源:https://www.techbang.com/posts/73906-gartners-top-10-technology-trends-forecast-2020-smart-space-will-continue-to-drive-technology-development?fbclid=IwAR2-fqcHNhAQKVsnpiZr9cDZodqN1bcl65luOmTRftNmJoZ1nGC7xxRNsG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