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生理回饋指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生理回饋指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理回饋指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理回饋指標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線上課程:1HR】『心理諮商進行式:諮商是怎麼進行的?』 7/17(六)11:00-12:00(第二堂課)--目前場次已額滿 P1-10為投影片文字 此為心理師個人觀點,不能代表其他心理師。 。 P1假想個案: 感情剛分手的社會女性,因母親過去就不贊成此段感情而冷嘲熱諷,兩人常有衝突,她已情緒低落...

生理回饋指標 在 貓心—龔佑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0 12:35:31

#貓心書摘_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 📖《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前言-Part.2 進入到前言的第二部分,我們來談談高特曼的愛情實驗室。 前言中提到,在成書(2018)前約45年,約翰.高特曼和其同事羅伯特.列文森在印第安納大學成立了一間小型實驗室,後來依序搬遷到了伊利諾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柏...

生理回饋指標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25 19:03:22

#認真推薦文 我常常說,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 認識對方也是,如果你想要經營一段伴侶關係的話,大概要花兩人相處的幾乎所有的時間,來觀察彼此的個性、動態、和相處。 可是,如果只用「認識」又會過於抽象,要怎樣才可以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呢?前幾年我和政大的修慧蘭教授以及一群研究者,共同研發出這個測驗...

生理回饋指標 在 F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01:41

最近學生們都遇到同個狀況就是「停滯期」⚠️ 減重停滯期屬「生理回饋」現象,就是生理上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來看一下如何突破減重停滯期的方式👇🏽 🔺提升基礎代謝率 打造易瘦的體質提升「基礎代謝率」才是關鍵!想學會怎提升嗎 首先填完表單我會幫你解說身體數據 你就會知道了 🔺運動強度要增加 你運動強度有確...

  • 生理回饋指標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7 09:00:27
    有 214 人按讚

    【線上課程:1HR】『心理諮商進行式:諮商是怎麼進行的?』
    7/17(六)11:00-12:00(第二堂課)--目前場次已額滿
    P1-10為投影片文字
    此為心理師個人觀點,不能代表其他心理師。

    P1假想個案:
    感情剛分手的社會女性,因母親過去就不贊成此段感情而冷嘲熱諷,兩人常有衝突,她已情緒低落、失眠兩個月,什麼事都不想做。朋友建議她來談看看。

    P2第一次晤談:「初談」
    整體性的評估,做預判,但不做診斷

    P3初談基本結構:傾聽、聚焦、回饋(如下圖)

    P4把初談的基本向度拉長,可接著參考《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這本書,是一個讓案主探索、覺察、有所改變的歷程(接近認知學派)。

    P5 一、傾聽和問問題:
    案主是主動來,或被動(被叫來)。
    主動者會有議題,助人者繞著議題開始收集資料。
    被動者不清楚自己要什麼,助人者從日常生活問起。
    同理案主的感受與難處,接納各種情緒(包括抱怨),組合「收集到的資訊」解釋「案主之所以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脈絡」(概念化)。(圖四)
    EX:集中在案主分手及被家人誤解的感受,並同時收集資料

    P6 二、聚焦:
    選擇「現在」議題能調整的部分,不刻意討論過去
    將大問題拆解成各小塊,而且具體化,決定好先調整那一塊
    尋找案主優勢與長處—因為過去並不總是這樣,找「例外」是如何發生的
    EX:走出情傷或與家人和解,都是大題目。各小塊是:情緒支持、改善失眠、恢復生活秩序

    P7 三、回饋
    調整的那一塊可以怎麼做,提出實用性的行動草案
    其他資源的連結
    EX:遠離壓力源、多找信任的人談一談、紀念情傷的儀式...

    P8結論:
    晤談帶來新的觀點與希望
    並不一定指要案主馬上扛起責任與行動

    P9助人者邊問、邊整理、邊評估的基本功:人性觀、諮商理論等價值信念(第一堂課所提),並由助人者體驗、閱讀、整理故事中不斷累積與調整。
    接續評估的簡要架構
    1.案主的自我概念(對自己的看法,EX:分手=被拋棄?)
    2.人際關係如何互動(感情及家人關係是什麼模式,EX:壓抑情緒、否定性說話的習慣)
    3.指標事情如何被處理(她怎麼調理事後感受,如何定位這件事的意義…)
    這些指標與第二次後的諮商方針有關

    P10更複雜的系統評估
    圖:生理、環境、社會等外在系統
    圖:心理動力、人我關係(與心理師如何互動)的內在系統

    #報名單2021/7/9開放連結
    #費用100元,因為人家第一次用線上開課

  • 生理回饋指標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1 21:42:15
    有 101 人按讚

    2020年7月,刊載在《PLOS ONE》的一篇論文〈生產是神經—心理—社會事件:母體經驗整合模式與其在生產時與神經荷爾蒙的關係(Birth as a neuro-psycho-social event: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maternal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neurohormonal events during childbirth)〉,立基於歐洲科學與技術協會EU COST(European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關於生產跨領域的研究。有感於產科照護與臨床執行面上,心理層面一直被忽視。這個研究發現生產過程,內生性的催產素釋放所引發的神經生物反應,影響母親的行為與感受,讓他們與生產連結以利產程進展。意識狀態自發性的改變,是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這篇論文中,將生產視為一趟由神經荷爾蒙作用促進的「心靈之旅」。這裡的「生理性生產(physiological labor)」,指的是沒有藥物介入的生產,如此才能觀察到人體的原始反應。將這段旅程分為六個階段,分述如下:

    一、 產程潛伏期:社交、照護與築巢。
    隨著血液循環與腦中的催產素逐漸增加,行為、感覺、與覺知開始改變。產婦因為催產素的分泌,想與家人或摯友維持互動,與他們分享產程已啟動的消息。這時想做家事呈現了照護與築巢反應。隨著腦中催產素的增加,會誘發安適、喜悅與正向的情緒。

    二、 產程活動期:專注內在,需要支持與築巢。
    這時產婦會尋求身體接觸的支持與心理狀態的再確認。生產隊友提供身體的接觸或言語的鼓勵,都能讓產婦相信自己生產的能力。這樣的互動更增加了催產素的分泌,可以減輕恐懼、壓力與疼痛。大腦接收交感與副交感兩個系統的訊息,隨著子宮收縮越來越強,催產素的釋放也會越來越多。

    三、 意識改變。
    這牽涉了身體許多系統的作用。催產素誘發腦內啡的釋放,除了有很強的止痛作用,也會改變產婦的意識。

    四、 在產程最後「推」的階段,產婦會變得積極。
    最後階段因為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的關係,產婦會醒過來變得積極。

    五、 寶寶出生時的喜悅與驕傲。
    寶寶剛出生時母親出於本能的清醒,要檢查寶寶是否安好。產後的欣快感來自催產素對腦部的正向回饋,誘發更多的多巴胺分泌。此時的催產素是待產時的3-4倍。此時接著做肌膚接觸,催產素的分泌會持續在高點,也促進了母嬰的依附。這時想跟家人在一起是催產素的社交連結面向,而其抗壓性可以藉由溫暖的環境與身體的接觸增強。

    六、 產後:母職的轉換與增能。
    這時催產素與多巴胺的高潮,任何日常的活動都無可比擬。此時母親的「人格」有重大的改變,自信滿滿地展開「母親」這個新身份。

    了解了這六個階段的轉變,你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助產師能從產婦講話的狀態,知道是否進入產程活動期。在活動期的伴侶,若沒同步進入這樣的狀態,很容易被罵。因為連吃麵包拉開塑膠袋的窸窣聲或特殊氣味,都可能惹得產婦勃然大怒。而身體碰觸的力道或方法若不對,也可能看到產婦最兇的一面。當產婦在收縮間隔會秒睡,臉上泛起「催產素微笑」的紅潤,你會發現助產師或醫師也跟著笑了,因為那離終點線不遠了。這時,原本再怕冷的產婦都會變得全身發熱。然後在某一個時刻,產婦變得異常清醒,我們這時常說:「歡迎回到地球!」產婦認真地與接生者配合推著寶寶前進,寶寶就要出生了。寶寶出生時的欣快感,高濃度的催產素也會透過費洛蒙(氣體荷爾蒙)的型態傳給在場的每一個參與者,「共同沐浴在愛裡」就是這樣的場景,讓順勢生產的產婦越生越上癮!「太開心了,我一定要再生一個!」產後肌膚接觸時,還蠻常聽到這樣的感言。

    任何的藥物介入,都有可能影響這六階段的轉變。例如:硬膜外注射麻藥(減痛分娩)中斷了內生性催產素的分泌,就會影響整個神經荷爾蒙系統的運作。

    圖片來源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30992

  • 生理回饋指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9 17:53:55
    有 967 人按讚

    #認真推薦文
    我常常說,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
    認識對方也是,如果你想要經營一段伴侶關係的話,大概要花兩人相處的幾乎所有的時間,來觀察彼此的個性、動態、和相處。

    可是,如果只用「認識」又會過於抽象,要怎樣才可以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呢?前幾年我和政大的修慧蘭教授以及一群研究者,共同研發出這個測驗系統。我們是真的去收集了已經結婚多年幸福(跟不幸福)的夫妻,測量他們的個性、心理適應指標、價值觀以及關係滿意度等等,最後統整出這個問卷⋯⋯所以雖然很多人都跟我抱怨題目很多,但我覺得選擇伴侶以及認識自己的過程本來就是需要投入心力的,所以在測量的題目上沒有辦法再更精簡。事實上,光是你寫完這些題目,你就可以更了解自己一點。

    也有人回應說,裡面有很多性別刻板印象的題目(被你發現了!)我們是刻意放進去的,因為研究顯示在一段關係當中,想法太傳統不要緊,如果夫妻雙方的想法「相似」(都偏向傳統),反而也會有不錯的關係品質。所以測量的重點是:你跟他,是不是同一個頻率的人?

    當初設計這個問卷的時候,我們主要著重在心理測量的部分,但老闆蠻認真的還做了視覺化。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因為如此一來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還有「和你配對的人的分數」,然後你可以藉此評估要不要和這個人進一步出來見面。這和一般的交友平台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們是在「部分篩選的條件下仍然提供你選擇的空間」,意思是說,你收到的名單都會是系統覺得還不錯的名單,但儘管如此,你還是可以從當中挑選對你來講有吸引力的、或者是價值觀、個性和你相似(互補)的對象。

    比方說,有人可以接受對方抽煙,但是自己完全不抽煙;但也有人是完全無法忍受煙味的(你看人果然是很複雜的)。比起交往一陣子之後才發現,對方為了你隱忍了很長一段時間不抽煙,一開始就說清楚或許雙方都比較輕鬆。用這個問卷好處是:你不用開口問了,因為我們都幫你問好了。

    又比方說,你希望對方可以跟你一起入睡,但曖昧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兩個人的生理時鐘完全不同,結果花了很長時間磨合,甚至你睡覺還要忍受他在半夜工作⋯⋯還不如一開始就調查好彼此習慣就寢的時間,或許你還有機會遇到一個,可以抱著你一起入睡的人。

    孩子的教養問題也是一個結婚之後會遇到關鍵,過去的研究顯示夫妻的教養方式一致,小孩會有比較好的適應,夫妻之間的爭吵也會比較少。問題是,一般日常的見面聊天當中,很難觸及到這一塊,你總不可能第一次見面就問他說:以後生小孩你會想要給他用最好的,還是能用就好?(人家都還沒認識你就要想跟人家生小孩XD)幸好我們也幫你問好了,包含學習方式、挫折因應、陪伴孩子的態度等等,避免尷尬同時又能夠打中你最想要了解的痛點。

    最後,也不用擔心沒有話題這件事。透過 meet the one的測驗回饋系統,你立刻就可以看到自己和對方「興趣有交集」的地方在哪裡, 1秒找到話題(如果先前你有用過其他的交友軟體就知道,一開始要開話題真的不容易⋯⋯很容易變成瞎聊一通,很快就乾了)。

    總之我覺得,如果你的臉書狀態是單身,大家都可以去下載來玩玩看(前陣子還有送免費約會券,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反正測驗也不用錢。如果你擔心會被配對但是還不想要被配對的話,停止使用一段時間系統就會自動把你從配對名單裡面剔除,這樣一方面不會讓你覺得煩躁(尤其是已經找到對象的人),另一方面對於那些正在等待的人來說也比較有效率。

    老實說,一開始我也有懷疑過這種科學配對的方式實際的效用如何(再加上我本來就對自己做的事情不是很有自信),不過這幾年不斷地修正、加上後來收到很多人的回饋覺得有幫助(當然也有人覺得不合胃口),甚至其中有一些人因此認識、結婚、甚至還說要發喜帖給我(但我有參加婚焦慮症不要找我XD),我才慢慢感覺到自己真的是做了一件有意義事情。

    或許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一邊走總是一邊懷疑自己到底走什麼,懵懵懂懂,一直到回過頭來才會發現自己走了多遠的路。期許大家在牛年,可以從認識自己這個起點,慢慢開始,更接納自己一點。

    #想嘗試看看的朋友可以到這裡玩
    #限時動態上滑 也可以
    https://www.meettheone.com.tw/?p=20
    *圖片為App測驗結果示意圖。類別名稱有調整過,盡量避免負面標籤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